顶点小说 > 修真小说 > 包公传奇 >评书《包公传奇》第四集
    评书《包公传奇》

    第四集 作者:韩占军

    上文书说到包公被兄嫂搭救,而且是百般的呵护,照顾的无微不至,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甚是幸福。话说这一天,正是老夫人周氏的生日,包员外就打算为夫人庆祝一下,不过呢!就不想邀请亲戚朋友了,自己家里人祝贺一下就得了。大儿媳妇儿王氏贤人带着黑子就来给婆婆拜寿来了,先是由王氏给婆婆行礼,礼毕之后往旁边一站,这时候就见黑子紧跑几步来到了安人的跟前,双膝跪倒,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把个安人乐的是眉开眼笑,一把把黑子就拉过来了,抱在怀中这个高兴劲儿就甭提了:

    “黑子呀!奶奶曾记得六年前产下一子,正当我痛苦虚弱之时,你爷爷就把孩子抱走了,不知怎么的落草儿不久就死了,要是活着,也跟你一般大了。”

    王氏闻听就是一激灵,看了看四下并无他人,赶忙跪倒:

    “婆婆,求您恕媳妇胆大之罪,您怀中的这个孩子并非儿媳所生,黑子正是您老人家所养啊!媳妇恐怕婆婆年迈,乳食不足,担不起哺乳操劳,故此才把孩子暗暗的抱至自己的屋中抚养,媳妇一直没敢说。今天婆婆既然问到了,不敢不以实情禀告。这个孩子就是我们的三弟呀!”不过王氏并可没提李氏夫妻陷害一包黑事。周老夫人听完之后,赶忙过来把王氏扶起来了:

    “哎呀!老大媳妇,如此说来,吾儿多亏媳妇抚养,又免我劳心,你真是天下第一贤德之人呐!但不知,我那个小孙孙现在何处?”

    “哦!婆婆,现在正在别处喂养。”

    安人一听就急了,马上派人到张得禄家把小孙孙接回来,等把孩子接回来一看,这俩孩子虽然模样不一样,可是这个身量个头儿不相上下,可把周老夫人高兴坏了,马上安排人把员外请来,把这件事就说明了,包员外一听也乐坏了,可是想起当初自己做的这件事来,实在是对不起夫人,现如今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了。从此包黑认过了父母,改称包山夫妻为兄嫂。周老夫人是年老惜子,百般的珍爱,改名三黑,继续由包山夫妻照养。就是包海夫妻暗中有什么打算,也是不敢动手。

    转眼之间,又过了两年,包公到了九岁了。大哥大嫂对待包公就不用说,不厌其烦总是细心照料,二哥和二嫂包海夫妇呢?一直心心念念的要害包公,这个事儿就成了他们两口子的心病了,生怕分走一份家产。话说这一天,包海在家没什么事儿干,溜溜达达来找他父亲来了,往他爹旁边一坐,这就开始进谗言:

    “爹呀!您说咱们庄稼人是不是要以勤俭为本,不许游荡啊?”

    “对呀!老二说的不错。”

    “爹,那您说将来以后那闲的,好吃懒做之人可如何是好哇?”

    “哦!老二你什么意思?”

    “爹爹,我是说,您看三黑儿都九岁了,也老大不小的了,也应该叫他跟着咱们村上的那些娃子们,或者咱们家长工老周的儿子长保儿,学一学放牛哇放羊什么的!一来呢能学到些本事,二来也不吃闲饭,这样岂不是一举两得呀!”

    “这个??????好吧!容我想想。”

    经他这么一说啊!包员外还真动心了,来到了内宅跟安人商量,因为从一开始老员外对这个孩子就没有好的印象,所以在谈到包公平时的表现上,好嘛!就说的是一无是处,每天闲逛。所以呢!提出来想让他去学一学放牛放羊,也好锻炼锻炼这孩子。安人一听呢也有道理,这不是坏事,当场应允。紧接着就把长工老周叫来了,千叮咛万嘱咐,要多加照看三黑儿,千万不能出现山闪失。长工老周连连的点头称是:

    “就请老夫人放心吧!我一定会嘱咐长保儿好好照顾三官人的。”

    说完之后老周就回去了,一进住处就把儿子长保儿叫过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来了:

    “长保呀!从明天开始,你就要带着三公子去放牛羊了,不论什么时候你都要哄着三官人玩耍,一旦有不到之处,我可是现打不赊呀!”

    “哦!我知道了爹爹,您就放心吧!”

    从这天起,包公每天跟着长保去放牛放放羊,两个孩子赶着一大群牛羊就在村边儿,河边儿,锦屏山的山根儿一带吃草喝水,因为长工老周嘱咐过了,不允许走得太远,为这村子不能超出五六里地去,孩子们比较听话,从来没走远过。

    话说这一天,两个孩子赶着牛羊来到了锦屏山鹅头峰下,一看这一块呀!绿草青青,好不旺盛,赶忙的把牛羊赶过去开始牧放。一开始呢!就是包公和长保儿俩人在这放羊,没过多一会儿又来了几个同村的孩子,也在这一块放牛放羊,孩子们到了一起有不玩的嘛!长保儿呢跟这帮孩子们就玩耍起来了,包公这个孩子呢!比较孤僻,不喜欢起群儿,就独自一个人在这边观山玩水儿,一会儿又到树林儿之下席地而坐,过一阵儿又到山环儿之中枕石而眠,无精打采,就好像心有所思似的。正当他在山环儿之中靠石休息呢!突然就见头顶上阴云四合,雷电交加,坏了,要下大雨,他赶忙站起身来,就跑到了山窝儿里的一个破庙里头。他刚走进殿内,就听见外边儿“咔啦”的霹雳一声,风雨骤至。包黑儿一看,得了,走不了了,只能在这避雨了,他来到了供桌的前边,一盘退儿就坐在地上了,他刚一坐下,突然就感觉身子后头过来一个人,一把就把他的腰给抱住了,可把包黑儿吓坏了,扭头一看:“啊!”不禁大吃了一惊啊!敢情是一个女子,就见这个女子修的满面通红,哆里哆嗦,眼带泪光,让人看了好不可怜。包公暗想:

    “嗯!这是谁家的女子呢?在此路过遇此大雨,看她的表情肯定是让雷声吓着了,也漫说是这柔弱的女子了,就是我三黑儿闻此雷声,也吓得不轻啊!”

    想到这,索性把衣服解开,把这个女子就保护起来了,这时候,外边的雨越下越大,雷声也越来越密集,把这个女子吓的呀!紧紧的搂住了包公,不住的用头拱包黑的胸膛,黑子呢!也紧紧的护着她。约么过了半个时辰,这雨慢慢的小了,雷声也止住了。不多时,云散天晴,日头已经往西转了,包黑一看雨也停了,雷也不打了,赶快让这个女子走吧!把衣服打开再一看:“啊!”就是一惊啊!再找那个女子呀!踪迹不见,没了。包公心里就纳闷呀!“咝~~~”这个女子哪去了,哦哦!估计是在我不注意的时候已经走了。好吧!走就走吧!我也该回家了,包公迈大步出了庙门,去找长保儿去了,还别说,长保儿躲在了一块巨石之下避雨,等着包公呢,二人见了面赶忙哄着牛羊往家走。刚走到村口儿,就见服侍二嫂的丫鬟秋香,手托着一盘儿油饼过来了:

    “三东家,这是二奶奶专门给您做的点心,您趁热吃吧!”

    “哦!好的,我正饿了呢!回去替我谢谢嫂嫂。”

    说完,拿起来就吃,说来也怪了,油饼刚一到嘴边儿,就感觉这个手指头一麻,“吧嗒!”油饼儿掉地上了,包黑儿刚要猫腰去捡,这时候从后台过来一直癞犬,上来一口就叼跑了。长保儿一看就急了:

    “哎呀!这个混帐的东西,这么好的一张油饼,让它叼跑了。公子别急,这是我家的癞犬,等我去把它追回来。”

    “哎哎哎!长保儿,别去了,它既然叼走了,就让它去吧!你就是再拿回来也不能吃了。行了,咱们赶快把牛羊赶回家吧!”

    两个孩子边说边走,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进了老周的院子,长保儿把牛羊赶进圈里头,把圈门儿关上,一回身儿哎呀了一声就嚷嚷开了:

    “不好了,不好了,快来看呐!癞狗怎么七窍出血啦!“

    老周和包公在屋里一听就是一惊啊!赶紧跑到院中观看,就见那条癞犬躺在地上,已经是七窍流血而亡。老周看了就很诧异呀!

    “哎呀!不对呀!这个狗这是服毒而亡啊!它吃了什么了呢?”

    “爹!刚才二奶奶叫秋香送油饼给三官人吃,公子一不小心掉地上了,就被咱们家癞

    (本章未完,请翻页)

    狗给吃了。”

    老周一听就都明白了,赶紧把包黑拉进了屋中,拉着包公的手是暗暗的嘱咐啊:

    “三公子,以后二奶奶再给你什么吃,您都不能吃呀!二奶奶这是要害你呀!”

    包公闻听是连忙的摇头哇:

    “不可能,绝不可能,你怎么能离间我叔嫂不和呢?哼!”

    他一赌气告别了老周就回了家了。过了几天,包黑正在屋里玩呢!秋香一撩帘进来了:

    “三公子,二奶奶让我来请您了,说找您有急事儿呢!”

    包黑儿也没多想,跟着秋香就来了,等来到了二嫂的屋内,李氏是笑脸相迎啊!

    “哎呦!三叔来了,我要请三叔帮我一个忙啊!昨日秋香到后院干活儿,听见那个枯井里有人说话,我就到井口往下去看,不小心把个金簪掉到井里了,恐怕婆婆怪罪。要是让别人去打捞,井口太小又下不去。没办法,这才把三官人请来,,因三叔身量小能下到井中把金簪取出来,以免嫂嫂受到责罚,不知三叔肯不肯帮嫂嫂下井取簪呢?”

    “嫂嫂!放心吧!这不要紧,待我下去给嫂嫂摸出来也就是了。”

    李氏一听非常高兴,赶忙叫秋香拿来绳子,带着包公一起就来到了后院的井边。包公接过了绳子系在腰间,手扶井口身子一跃就进到了井中,然后让李氏和秋香慢慢的往下放绳子,一点儿一点儿往下系,正当包公降到一半儿的时候,突然就听上边说到:

    “哎呦!坏了,揪不住了!”

    包公就觉着这绳子冷不丁的一松,身子就像石块儿一样,霎那间就掉下去了,耳轮中就听见“窟嗵”径自落到了井底。幸亏是一眼枯井,里边没水,井底还有挺厚的苔藓,这才没有摔着。这一摔不要紧,把他给摔明白了,暗暗想到:

    “怪不得老周叫我留神呢!原来二嫂果然有害我之心呐!现如今落入井中,别人又不知道,我可如何是好哇!”

    哎!正在包公愁闷之时,突然眼前闪过一道白光。吓了包黑一跳,心说这什么东西,哦!难不成真是金钗放光嘛?他用手往前一扑,没有扑着,他就见这个光啊!一点一点的往前挪动。包公就纳闷儿,这光怎么还能走呢!包黑又往前一扑,光又往前边去了,越扑越远,怎么也扑不着。越扑不着他越着急,急得他汗流满面,自言自语的说到:

    “怪事儿,真是怪事儿!这井里怎么有这么多条道路呢?”

    包公这脾气还挺倔强,他非要把这道光扑着不可,到底要看看是何物件儿,就是这样,一口气儿扑出来一里多地,就在这时候,再一看那道光啊!突然不动了,包公急忙上前扑住,一看呐!原来是古镜一面。拿起来仔细观看,就见这面镜子黑咕隆咚什么也看不出来,就觉得冷气森森,透人的心胆。他正看着呢,突然前边光线一亮,噌!赶紧把古镜揣起来了,七尺咔嚓!七尺咔嚓!赶忙的就爬出来了,等爬出来一看,呀!敢情是自家场院后墙外的那条地沟。心中暗自想到,哦哦!原来我们家后院的枯井竟与此沟相通啊!好了,不用管它了,幸亏脱离了枯井,赶快回家吧!

    等回到家中,往这一坐就开始生闷气,越想越生气,可是呢!又无处去发泄,撅着嘴的就来到了王氏贤人的屋中,贤人一看包黑儿撅着个大嘴很不高兴的样子,赶忙问道:

    “老三,你这是从哪来呀?怎么还生气呀?难不成有人欺负你了吗?”

    “好吧!那我就告诉嫂嫂,并没有旁人欺负与我,只因为秋香传信儿说二嫂叫我,等我去了才知道,她让我去帮她摸簪子,是如此这般,这般如此??????”这才把怎么落入枯井,又怎么从井里爬出来,是一一的讲说了一遍。王氏一听就是一惊啊!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了,他夫妻二人还在记恨着三弟呀!她是又难受,又无可奈何,只好劝解安慰,嘱咐三弟以后要处处留神,不可大意。包公是连连称是,说话间,从怀里掏出来那把古镜交给了王氏:

    “嫂嫂!这就是我从井中得来的宝物,请嫂嫂好好收藏,可千万不要失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