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修真小说 > 包公传奇 >评书《包公传奇》第二集
    评书《包公传奇》

    第二集 作者:韩占军

    书接前文,上文书说到首领太监陈琳出离了南清宫,回朝复命。哪知道哇!刘妃早已经把李妃产下妖孽之事奏明了圣上,真宗天子一听就脑了:“啊!这这这还了得吗!这分明是不祥之兆哇!来呀!把李妃打入冷宫,朕永远不要再见到她,另外,加封刘妃为玉宸宫贵妃。”刘妃大喜,此时的心里甭提有多美妙了。就是这样,可怜无靠的李妃受到了如此的不白之冤,这可去向谁申诉哇!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你看这个事儿呀!往往就是这样,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不是不报是时辰未到哇!李妃被押进冷宫之后遇着好人了,负责管理冷宫的大总管为人忠厚,善解人意,这个人姓秦名凤,一向与郭槐不睦,早就料到这件事儿呀!没那么简单,内中必有奸谋,如今一看李妃如此的含冤,这心里如同油烹相仿,每日都要来百般的安慰,而且呢!还吩咐身边的小太监余忠:“余忠啊!一定要好生服侍娘娘,不得怠慢,知道吗?”谁知道哇!这个小太监余忠啊!有一个出奇之处,怎么呢?这模样长的呀!酷似李妃,甭提多像了。而且这个余忠呢!素来做事仗义,经常为他人奋不顾身,所以呢,秦风更加疼爱她,虽是师徒可情似父子。余忠一看娘娘受如此苦难,咬着牙的恨呐!恨不能以身代之,他来替李妃受罪,余忠多次设法救出李妃,可是呢!每次都以失败告终。没办法,只有罢手。

    扭回头来咱再说这位狠如蛇蝎的刘妃,一看此计已成,满心欢喜,暗中就重赏了这位我郭槐和尤氏,并且还告诉尤氏,等我分娩的时候还是你来接生,把事情办好了继续有重赏,尤氏满口答应,乐的屁颠屁颠的就走了。转眼刘妃十月足满,通过尤氏的守喜,也产下了一位太子,可把刘妃等人高兴坏了,不敢耽搁,马上奏明了圣上,真宗天子一听!好嘛!乐得差点蹦起来,当即传旨,立刘妃为正宫,颁行天下。从此,人人皆知国母就是这位刘后了。对待郭槐如同开国的元勋一般,让尤氏作为掌院,寇珠为主宫承御,一干人等从此清闲无事,好不逍遥自在。

    常言说得好啊:“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成想啊!乐极生悲呀!刚过了六年,刘后所生之子身染重病,抢救无效一命呜呼啦!可把个真宗天子心疼坏了,嚎啕大哭哇!一边难受着一边埋怨自己:“哎!朕半世乏嗣,也就是半辈子没有个接班人,好不容易得了个太子吧!又半路夭亡了,岂不痛杀孤家。”由于伤心过度懒于朝政,接连数日未能视朝。这件事可就惊动了南清宫的八王千岁,话说这天八主贤王进宫问安,真宗赶忙召见,礼毕之后赐坐闲谈,真宗就问八王爷:“堂兄,膝下世子几人呐?都多大年纪了?”八主贤王一一奏答:“哦!万岁,小王膝下共有三子,尤其是三世子与刘后所生之子年龄相仿,也最为有出息。”真宗一听就乐了,龙颜大悦,立刻召见,进宫见驾。等三世子进了宫一见面:“啊!”把真宗就惊住了,不由自主地就那么喜欢这个孩子,更感到奇怪的是从这个容貌到形态与自己分毫不差,不由得大喜呀!这么一高兴不要紧,病好了。当即传旨,将三世子承嗣,也就是继承人、接班人,而且被封为东宫首缺太子。命陈琳带着三世子前往东宫参见刘后,并往各宫探望,问候。陈琳领旨,带着太子,先来到了朝阳正宫见刘后,并启奏到:“启奏皇后娘娘,圣上已将八千岁之三世子封为东宫太子,命奴婢引来朝见。”太子赶忙行礼,礼毕之后刘后一看,咝!这个太子怎么长得跟皇上这么一样啊!心中不免暗暗的诧异呀!这时候就听陈琳奏道:“启奏皇后娘娘,奴婢还要带着太子到各宫看视,奴婢先行告退了。”“哦!好吧!既然如此你们先去,看视完毕再回来见我,我还有话说。”“是”陈琳答应了一声,带着太子出离了东宫到其他宫去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正当陈琳带领着太子往前走着呢!恰巧路过冷宫,陈琳眼珠一转计上心来,悄悄地就对太子说:“太子殿下,您知道这是什么宫吗?”

    “不知道呀!”

    “这就是冷宫啊!是专门关押犯了罪的宫人的,你知道这里边关着谁呢吗?”

    “关的谁呀?”

    “里边关的是李妃,李娘娘啊!”

    “那为什么要把她关押在此呢?”

    “哎!正因为李娘娘生下一个妖物,圣上大怒,这才把李娘娘贬入冷宫的呀!要说这位娘娘才是最贤德善良的好人呐!”

    太子一听娘娘能产下妖物,不免心中产生了几分疑虑,根本就不信,你想啊!这太子乃是一代帝王,那是何等的聪明啊!能信这怪异之事吗!可他万万也想不到这件事儿就发生在自己身上,出于好奇非要进冷宫看视一下不可。哎!就在这时候秦凤从里边出来了,陈琳素与秦凤关系不错,早已经把换太子这事告诉秦凤了,陈琳一看秦凤出来了,赶紧把他拉到一边;“秦公公,这是八王千岁的三世子,也就是用狸猫抵换出去的太子呀!”秦凤一听大喜,赶忙过来参见了太子,随后转身进了冷宫奏明了李娘娘。时间不大一路小跑儿的从里头就出来了。

    “快!快请太子进宫”

    陈琳一听领着太子就进来了,等太子见到看了娘娘之后不由得泪流满面,那位说这不是笑话嘛!他也不认识李妃怎么还哭了呢?对呀!这就叫母子连心父子天性啊!陈琳一看也是热泪纵横啊!可也不免心中着急,这要让旁人看到传到刘后耳朵里那还了的吗!赶紧带着太子就出来了,急匆匆赶奔正宫。

    此时的刘后正在宫里坐着胡思乱想呢!陈琳领着太子回来了,刘后一看太子面带泪痕,赶忙追问因何啼哭哇?太子年龄小也不会说谎,直言不讳:

    “启禀母后,适才经过冷宫,孩儿我进宫见到了李娘娘,李娘娘面容憔悴,孩儿心实不忍奏明情由,还望母后方便之时在父王面前劝解劝解,让她脱离苦海吧,以慰孩儿凄惨之心。”

    说着,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刘后闻听心中就是一惊,赶忙假意相搀,嘴里不住的夸奖:

    “好!好一个仁德的殿下,你只管放心吧!得便之时我一定会说的。”

    说完之后太子跟着陈琳就去东宫了,等太子走了之后,这位刘后就像丢了魂似的,心中暗想:

    “刚才太子一进宫,猛然一见,怎么感觉这么熟悉呢!怎么看怎么有李妃的影子呢!呀!难不成???要不然何至于见了李妃之后就在哀家的跟前求情呢?事有可疑呀!莫非说六年前叫寇珠把太子抱出宫去,并未勒死,不曾丢在金水桥下?”她转念又一想:“那年陈琳手提妆盒从御园而来,难道寇珠擅敢将太子交与陈琳,携带出去了不成?哎呀!如果想弄明白这件事儿,非得拷问寇珠这个贱人不可呀!”她是越想越可疑,赶忙吩咐把寇珠叫来。这一来寇珠可遭了罪了,不容分说扒去了衣服严刑拷问,哪知道哇!寇珠所说与当初之言一字不错。刘后恼羞成怒;“好啊!你不是不招嘛!把陈琳给我叫来,让他二人对证。”等陈琳来了之后,万万没有想到,二人所说如出一辙,也无异词。可把个刘后气坏了:

    “好!你们不是不招嘛!我给你们来个以毒攻毒,陈琳!你去掌刑寇珠,给我狠狠的打,你二人做的事,我让你们一个打另一个,我看你们说不说。”

    刘后虽然心狠手辣,哪知道横了心的寇珠视死如归。可怜她柔弱的身躯被打的体无完肤,即便如此,也无一字招承。正在这难解难分之时,有圣旨来宣陈琳。刘后恐怕耽误了大事,露出马脚,只好打发陈琳走了。寇珠一看陈琳走了,就知道刘后不会善罢甘休,与其零碎着受罪,到不如来个干脆,想到这,寇珠不容分说,往前一扑,“啊咚”好一个忠义的寇珠用头撞击门槛,头破血流而亡。刘后一看:

    “噎!好啊!好你个小贱人,来人呐!给我抬出去,把她埋在玉宸宫后,永不让她转世。”

    刘后因无故打死宫女儿,那能行吗?这是宫中不允许的呀!嘱咐周围的心腹万万不可外传,否则一律与

    (本章未完,请翻页)

    寇珠同罪。也不敢再追究了,悄然了事。你想啊!刘后没有得到实情,那能干嘛!立马把嫉妒和仇恨就转移到李妃身上去了,悄悄的找来了郭槐,二人开始密谋,想尽一切办法要找出李妃的罪证,将其置于死地而后快。

    哎!也该着出事,且说李妃自打见了太子之后,每日伤感,多亏有秦凤百般开解,暗中把此事一一讲给了李妃,李妃一听如梦方醒啊!欢喜不尽,因此每夜烧香祷告,祈求太子平安。那知道哇!没有不透风的墙啊!这是被奸人所知,暗自到圣上面前启奏:

    “启奏万岁,冷宫的李妃不知悔改,且心生怨恨,每夜降香诅咒,心怀不善,情实难宥哇!”

    真宗一听拍案而起:

    “啊!这还了得呀!来呀!赐她白绫七尺,立即赐死!”

    正当天子降旨之时,早有人把这个消息暗中透露到了冷宫,秦凤一听简直吓的魂飞魄散呀!赶忙奏知了李娘娘,李娘娘闻听吓得当时就晕过去了。正在忙乱之际,就见余忠赶到了面前:

    “师父,事不宜迟,快把娘娘的衣服脱下来吧!奴婢我来穿上,我情愿去替娘娘而死。”

    这时候李妃也苏醒过来了,一听此言哭的是哽气倒噎,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余忠不容分说,自己摘下了花帽,扯去了网巾,把头发散开,欻拉!挽了一绺儿,又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放在一边,跪在地上求娘娘早将衣服赐下。作为师父的秦凤一看,自己的徒弟如此忠烈,是又心疼,又羡慕哇!把心一横在旁边也催促娘娘更衣,李妃不得已这才将衣服脱下,二人做了交换,哭着就说了:

    “你二人是我的大恩人呐!如有来世必当报答呀!”

    说完了又昏死了过去,秦凤不敢耽误,赶忙把李妃挪到下房,余忠装作李娘娘病卧在床,这刚准备好了,圣旨就到了,由钦派来的孟彩嫔负责验看。秦凤赶忙迎出来了,先把她让到了偏殿暂坐:

    “啊!贵人稍候,等娘娘归天后,再请贵人验看也就是了。”

    来的这个孟彩嫔呢!一来年轻,不敢细看,二来呢,感激李妃平日来的恩德,现在遇了难了,心里本来就难过,哪还想得到会有别人替死呀!不多时,秦凤来报!:“孟贵人,娘娘已经归天了,请贵人验看。”

    孟彩嫔闻听泪流满面,哪还忍心再去近距离验看呀!草草地看了一眼急匆匆回去复旨去了。这件事儿要不是余忠和李娘娘面容相似,要想糊弄过关谈何容易呀!最后把这位忠义的假娘娘按礼埋葬。

    此事已毕,秦凤回明郭槐余忠卧病不起,郭槐本来就和秦凤不睦,一听说余忠病了,心中不免大喜,

    “呵!天助我也,这么一来,秦凤就等于失去了一个膀臂呀!这部正合我意嘛!”

    所以当即做出决定,说不容调养,立即逐出,回籍为民。因此秦凤这才把假余忠慌忙抬出,特派心腹之人把李妃李娘娘送至了陈州的老家。至于李娘娘后来如何,咱们后文在表。

    从此秦凤孤苦伶仃,凄凄惨惨,时常的想起徒儿可怜又可敬,还又惦记着李娘娘在家乡受没受委屈。每日里无不挂念。话说这天晚上,秦凤正在独自伤心呢!突然本宫四面起火,秦凤一看不但没慌张,反而一阵的冷笑哇!“哈哈哈!该来的还是要来呀!”说他这句话什么意思呀?他早就猜到会有这一手儿,郭槐和刘后能放得过他吗?这肯定是郭槐的阴谋,一来要找草除根,二来是公报私仇。我现在就是逃出去,也会难免失火之罪,那也得是个死,倒不如我来个自焚就得了,也省的再去与他作对了。于是秦凤把自己活活烧死在了冷宫之内。那么说这把火儿是郭槐所为吗?那还错得了吗!他们早就恨透了秦凤,这么一来刘后与郭槐这才安心下来,以为再也没有后患了。哪怕是太子也不知道其中详情,另外谁也不敢泄露。而后又奉旨钦派陈琳督管东宫,总理一切,闲杂人等一律不得擅入。这陈琳呢!是八千岁赵德芳在天子面前保举的,从此太平无事了,说到这,四帝仁宗的身世就已经交代明白了,书已至此暂且搁起,接下来,这才要引出一段包公出世,命运坎坷,有大事发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