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修真小说 > 包公传奇 >评书《包公传奇》第一集
    评书《包公传奇》

    第一集 作者:韩占军

    湛湛青天不可欺,凡人做事神仙知。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是来早与来迟。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评书演员韩占军,从今天起呀我要给大家讲一部发生在宋朝年间的故事,故事内容精彩,跌宕起伏,甭提多有意思了,希望在茶余饭后能给您带来些许的快乐!为了你听的明白我说得清楚,咱们还得从头说起。

    话说大宋朝自打陈桥兵变以来,各位将官立太祖为君,江山一统。世代相传传到了太宗,又传至真宗。此时节可以说四海升平,万民乐业,真是风调雨顺君正臣良。

    这一天早朝,文武到齐,文东武西站列两厢,此时就见西台御史兼钦天监文彦博出班奏道:“启奏万岁,臣夜观天象,见天狗星犯阙,恐于储君不利呀!臣特意绘制了一张形图,谨呈御览。”说完之后把图往上一献,承奉官接过来赶忙呈到御案之上。真宗天子拿起图来观看,看罢多时就是一笑:“文爱卿,这张图朕我已经看了,虽然是上天垂象,可是朕并无储君呐!有何不利之处呢?好了,爱卿暂且归班,朕自有道理。”早朝已毕,文武百官散朝而去。

    真宗回到了内宫闷闷不乐,心中暗想啊:“自打御妻薨了以后,正宫之位一直空着,幸好有李妃和刘妃二妃现如今都有了身孕了,难道上天垂象就要应在她二人的身上不成嘛?”不行,我要召见她二人嘱咐好的才是,哎!还没等召见呢,二妃不宣而至。来到内宫见了皇上先行君臣大礼,然后跪地启奏:“万岁,今日乃中秋佳节,妾妃等在御花园中设下了酒宴,特请圣驾今宵赏月,作一个不夜之欢可好啊!”真宗一听大喜:“哦!好啊!既然二位爱妃有如此兴致,那朕岂能不赏脸呢!”说完之后跟着二妃就来到了御花园,等来到园中一看真是秋色满园,花香馥馥,再搭上金风一吹,不禁心旷神怡。

    真宗在御花园玩赏了一会儿,这才来到了宝殿,归了御座,李、刘二妃在一旁陪侍。宫娥彩女献茶已毕,真宗看了看二位爱妃:“爱妃,今日文彦博奏道,他发现天狗星犯阙,主储君不利。朕虽缺少后人,可喜的是二位爱妃都以有了身孕,不知将来谁先谁后,是男是女。上天既然垂兆,朕要赐你二人玉玺、龙袱各一个,镇压天狗冲犯。再有,朕有金丸一对,内藏九曲珠子一颗,这可是上皇所赐无价之宝,朕幼时随身佩带,如今每人各赐一枚,把你二人的姓名,宫名都刻在上面,随身佩戴,避避邪吧!”李、刘二妃一听赶忙谢过圣恩。真宗一伸手从身上解下了金丸,命太监陈琳拿着去尚宝监去刻字去了。

    二位妃子赶忙吩咐摆酒,安席进酒。时间不大鼓乐声起,彩戏开锣,好不热闹。过去不有这么一句话吗:“富贵莫过帝王家呀!”所以说这个排场自不必说了。一直到了晚间了,皓月当空,这个月亮甭提有多圆了,照的满园如同白昼一般,君妃快乐,共赏冰轮,星斗齐辉,觥筹交错。酒杯和筹码是叮当的乱响。这时候皇上可喝的差不多了,就见陈琳手捧着金丸回来了,跪地呈上。真宗接过来仔细观瞧,就见这俩金丸上一个刻着:“玉宸宫李妃”另一个上边刻着“金华宫刘妃”,雕刻的简直是太精美了。皇上大喜,随手赏赐给了二妃,二妃跪谢皇恩,真宗亲自给二位爱妃带上。可把李妃和刘妃高兴坏了,二人各献金爵三杯。皇上也没推辞,一饮而尽。这一下可坏了,哪能不喝多吗?把个真宗天子喝的酩酊大醉,不住的哈哈大笑:“二位爱妃,如果你们谁先生下了太子,我就立谁为正宫,而且还会有更多的封赏。”二妃一听赶忙的谢恩。真宗天子酒后说出了这番话可不要紧,谁知道这才惹出来了无限的风波。

    那位说引出什么风波了?原来呀!这个刘妃和李妃这俩人的性格完全不同,刘妃是心地不善,早就对李妃怀有嫉妒之心,现如今一听皇上给出了如此丰厚的条件

    (本章未完,请翻页)

    ,她能不动心嘛!她就怕李妃生下太子立为正宫,那自己不就完了吗!所以自打那天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宫中悄悄地就把总管都堂郭槐找来了,二人这就开始商议对策,怎么才能把李妃害喽!这俩人在这商量计策可惊动了一个人,谁呀?旁边的一个宫女儿,这个宫女正是刘妃承御的宫人,也就是专门伺候她的宫女儿,这个宫女儿姓寇名珠,叫寇珠。你别看她是刘妃的心腹,可是此女为人正直,素怀忠义,她一听刘妃和郭槐一商议这计策,心里甭提多恨这二人了,所以从此各处留神,偷偷的窥探消息。

    咱们单说郭槐,他奉了刘妃之命,拍了一个心腹亲随找来了一个守喜婆,也就是接生婆,专门为后宫的这些妃子娘娘们接生的,这位姓尤,尤氏。话说这一天郭槐把尤氏叫到了身边,就把刘妃要害李妃的这件事儿讲说了一遍,可把个尤氏吓坏了,是连连地摇头哇!:“哎呀!这可使不得呀!如果被发现了焉有我的命在呀,我可不敢,你还是找别人吧!”郭槐就是一瞪眼:“怎么着,你敢说不干?小心你的脑袋,你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事成之后不会亏待于你,你来看??????”说着话一伸手,从身上拿出一个包来,欻拉就塞到尤氏的手里了。尤氏接过包来在手里颠了颠:“嗯嗯!还行,可是不轻啊!估计东西少不了!”赶忙的转忧为喜:“哦哦哦!嗨!总管大人您早说呀!好吧!容我想想啊!”就见尤氏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趴到了郭槐的耳边小声地说道:“咱得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嗯~~~这样才能万无一失!”郭槐一听:“嗯嗯嗯嗯!妙!妙!实在是妙哇!等我事情办成了,将来刘妃生下太子,你真有不世之功啊!”紧接着又嘱咐临期不要误事,尤氏答应一声转身而去,郭槐这才进宫禀明了刘妃,刘妃无比的欢喜,就专等着临期行事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就到了三月。这一天圣驾来到了玉宸宫,皇上来看视李妃。李妃参驾。真宗赶忙相搀:“爱妃免礼,不要伤了身子呀!快坐快坐!”等坐下之后开始闲谈,二人正聊着呢,真宗突然想起一件事来,明日就是南清宫八王千岁的寿辰呐!我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那还了得嘛!赶紧把陈琳叫过来了:“陈琳呐!朕我差点忘喽!明日就是八王千岁的寿辰之日了,你赶快去御果园办理一些果品,明日要去给八千岁祝寿。”陈琳答应一声奉旨前去置办寿礼不提,陈琳刚走,就见李妃双眉紧皱,一时间腹痛难忍,这汗顺着脸颊就流下来了,真宗天子一看就是一惊啊!就知道这是要分娩了,立刻起驾出宫,急匆匆招刘妃带领着接生婆就来了,刘妃奉旨先去了玉宸宫,郭槐就把尤氏叫到一边去了,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出现纰漏。尤氏早就准备好了,双手捧过来一个大盒子,交给了郭槐,冲着郭槐一挤眼睛,二人心领神会,一起就来到了玉宸宫。

    那位说郭槐拿的这个盒子里到底装的什么呢?原来这就是郭槐和尤氏商定的奸计所在,由尤氏提前抓来了一只狸猫,活生生剥去了狸猫的皮尾,这只猫血淋淋,光溜溜如同怪物一般,简直就太吓人了,他们就是要用这只狸猫作为罪证来陷害李妃。二人来到了玉宸宫内,别人都以为这盒子里装的是食物呢,所以也没人太在意。这时候恰好李妃临蓐,费力好大的力气终于顺利分娩,孩子刚一落地李妃一时血晕,昏死过去。刘妃、郭槐、尤氏这就开始齐忙动手做起了活局,趁着忙乱之际,把狸猫换出了太子,仍然用那个大盒子把太子用龙袱包好装进盒中,抱出了玉宸宫直奔金华宫而来。刘妃赶忙叫寇珠提来了一只藤篮,把太子暗藏其中,吩咐寇珠把太子提到销金亭用裙带勒死,丢下金水桥。寇珠一听就一缩脖子呀!我地妈呀!心说你们也太狠毒了。可又不敢不听,自己不去要是派了别人那可如何是好呀!不行啊!我必须要去,二话不说提起了藤篮,出离了凤右门,走昭德门外直奔销金亭。等来到了销金亭赶忙把藤篮打开,抱出了太子,急了寇珠一身的汗呀!幸好有龙袱包裹,太子安然无恙。寇珠把太子抱在了怀中心中暗想:“圣上半世缺少后人,好不容易李妃诞下太子,偏偏又遇到了奸妃设计陷害。我要把太子谋害喽!天理难容啊!也罢!到不如我抱着太子一同跳河了事,也尽我一点忠心罢了。

    寇珠抱着太子刚出了销金亭,见对面走过来一个人,可把寇珠吓坏了,欻拉一拧身子就躲起来了,隔着窗户仔细一看,哦哦!来的是一位公公,就见这位公公踏过了引仙桥,在怀中抱着一个宫盒,穿一件紫罗袍绣立蟒,粉底乌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胸前悬着一挂念珠,脖子后头斜插着一个拂尘,此人生就的白净面皮,高鼻梁方海口,大耳垂轮,一双眼睛烁烁放光。寇珠一看乐了,暗暗的九年了一声佛呀!这回可好了,他来了太子算有救了。那么说来的这个人是谁呀?非是旁人,正是素怀忠义为人和善的太监首领陈琳。说陈琳到这干什么来了,只因陈琳奉旨到御果园采办果品,手捧着金丝砌就的龙妆盒,迎面而来。虽然寇珠躲闪很快,可还是让陈琳看见了,他一看是寇珠,怀里还抱着一个什么东西,慌里慌张又躲又藏的这是怎么回事呀!赶忙地走过来仔细的盘问,寇珠也没隐瞒,把这始末缘由讲说了一遍,陈琳一听就倒吸了一口凉气呀!这还了得吗?他们的胆子也太大了,如果让皇上知道了得把他们挫骨扬灰,诛灭九族哇!陈琳看了看这个孩子,又看了看有龙袱为证。二人一商量,赶紧把太子装入了盒内,刚把盒盖儿盖上,太子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可把这俩人吓坏了,此时不知所措呀!赶忙暗暗祷告,哎!你说怪不怪呀!也祷告完了,太子哭声顿止。二人相互而视,就念了一声佛儿呀!菩萨保佑太子平安无事有!就看您的造化了。二人又望空叩首,这才站起身来,寇珠告别赶紧回宫去了。

    陈琳手捧妆盒,一腔忠义,不顾生死,直奔禁门而来。刚转过小桥走到禁门,就见郭槐拦住了去路:“站住!你要去哪呀?刘娘娘宣你呢!有话要面问你。”陈琳闻听连忙的点头:“好啊!请您头前带路,我随您前去。”郭槐看了看陈琳:“嗯!你在这等着,我先去启奏。”说着话就进去了,时间不大从里头出来了:“哎!我说陈琳呐!娘娘宣你进去呢!”陈琳进宫,随手把妆盒放在了一边,朝上跪倒:“娘娘在上,奴婢陈琳参见娘娘,不知娘娘有何懿旨呀?”就见刘妃一语不发,手托着茶杯,慢慢的品着香茶,过了好半天才问道:“陈琳,你提这盒子上哪去了?而且盒上还带着皇封,这是何缘故呀?”:“哦!回娘娘,奴婢奉旨前往御果园采办果品,要与南清宫的八王千岁上寿,故有皇封封定。非是奴婢擅敢自专的。”刘妃一听就看了看妆盒,又看了看陈琳:“那你这里边可有夹带呀?你要从实说来,倘有虚假,你可吃罪不起。”陈琳不禁就心中一惊啊:“咝!难道说他们知道了不成嘛!不可能,他这是在诈我。”陈琳把牙一咬心一横,就把生死置之了度外,不但不怕,反倒从容地一笑:“启禀娘娘,内中并无夹带,娘娘如若不信,请去掉皇封,当面检验。”说着话就要去揭皇封。刘妃一看赶忙拦住:“慢!陈琳,既是皇封封定,谁敢私自打开,难道你不知道规矩吗?”陈琳赶忙叩头:“奴婢不敢!奴婢不敢呀!”刘妃想了想,可不是嘛!明天就是八千岁的寿辰,这肯定是皇上派他去准备的寿礼,他绝不敢私藏夹带,想到这微微一笑:“陈琳,既是如此,那你就去吧!”“是!奴婢告退!”陈琳起身,手提盒子刚要转身,突然刘妃说到:“回来!”陈琳欻拉就转过来了,刘妃上一眼下一眼就开始打量陈琳,一看陈琳面无更色,没有半点儿的慌张,这才慢慢地点了点头:“好了,去吧!”陈琳这才出宫,刚一出宫门就觉得自己这个心呐!简直都快要蹦出来了。

    他出离了禁门,直奔南清宫而来,到了南清宫的门前二话不说,高声喊道:“旨意到!八千岁接旨!”就见八王爷率领着众家人赶忙来接旨,把陈琳让到了内殿,这才把妆盒供奉到了上面,行罢了大礼。因为现在陈琳是奉旨的钦差呀!所以这才赐坐。陈琳哪里还顾得坐下呀!泪流满面窟嗵一声跪倒在地,放声大哭哇!八王爷一看就吓了一跳哇!这是怎么了这是:“哎呀!伴伴,这是何故哇?有话起来说,起来说。”陈琳看了看左右。八贤王当时就明白了,吩咐一声:“左右退下!”陈琳一看没人了,这才把事情的经过详细的讲说了一遍。八王爷一听就倒吸了一口冷气呀!“咝~~~陈琳,你怎么知道这就是太子呢?”陈琳说到:“千岁,现有龙袱包定。”八贤王听罢,急忙把妆盒打开,从盒里把太子抱出来一看,果然有龙袱为证。你说这事怪不怪呀!刚把太子抱出来,太子哇的一声就哭了,大哭不止呀!仿佛哇!是在告诉八王爷,我冤呐!我苦哇!您得救救我呀!八贤王抱着孩子赶忙进了内室,同时呢叫上陈琳一同前来,等来到内室见了狄娘娘,这才把经过又讲说了一遍。最后经过大家一商议,决定把太子暂寄南清宫抚养,等把朝廷里的事情都安定喽,再作道理,陈琳这才告别回朝复命。预知太子命运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