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北史英雄 >第二十七章
    话说高王纳了尔朱皇后,皇帝虽然听说后很讨厌他,然而并没有图害高王的想法。朝廷大臣中只有斛斯椿心怀反覆,平时喜欢和术士剑客往来,好行机诈。

    高王刚进入洛阳的时候,斛斯椿已虑其权力过重,欲图谋杀害他,但贺拔胜说服了他,他才终止。等到高欢杀掉乔宁、张子期,他心里就不安了。

    于是与南阳王元宝炬、武卫将军元毗、侍郎王思政等人结成一伙,秘密在皇帝面前说高欢之短,劝皇帝除掉他。舍人元士弼也说诏书到了并州,高欢坐着听读,骄傲无礼。皇帝于是心中常常不平。虽然想除掉他,但无计可施。

    一日,忽然接到高欢上表,说尔朱兆已正杀君之罪,灭及全家,而太原王尔朱荣曾有大功于国家,不应没有后人,他最小的儿子尔朱文殊年渐成人,理应继承爵位,以酬谢太原王之功勋。皇帝览奏大吃一惊,心中不愿,可若不同意封叛臣的儿子为王,高欢必定动怒,导生不测。

    于是暗中召斛斯椿,以表示之。斛斯椿说:“陛下不可不答应。高欢施恩于文殊,乃是看在庄皇后的面上,不如陛下就顺了他的心意,若是陛下顺了他,我天朝必定幸矣”皇帝说:“怎幸?”

    斛斯椿说:“以高欢之雄才大略,励精图治,经营大业,他难以控制。最近听说他又纳庄后为妾,日日夜夜在尔朱兆旧府,与其欢乐。将领们很少见到他的面,过去姬妾也置之不问。因尉景为冀州刺史,于是他就把政事委任给他,自己完全不关心。又觉得北地区已定,关西和好,认为天下无事,因此神志骄横气盈,心里只有美色。现在乘其混乱懈怠之时,正好设计将其除之。高欢若是除掉,他的长子高澄年仅十二,区区孩童,虽有谋臣勇将,蛇无头而不行,皆可利诱也。如此,大权将重回帝室,天下的人,自然都会叩头归服陛下。”

    皇帝说:“怎样除掉他?”

    斛斯椿说:“臣附耳告诉陛下。”

    皇帝说:“好吧。”

    斛斯椿附耳告诉了皇帝如何除去高欢。附耳完毕,又返回原位。

    皇帝说:“司空高乾,朕欲用之。”你知道皇帝为什么要用高乾吗?先是高乾在信都遭逢父丧,因为战事没有来得及终服。新帝即位,上表请求解除官职行丧,诏解侍中,惟不解司空之职。高乾虽然辞职,不是说皇帝立即批准,既解除侍中,朝廷政事多不参与,平时常常怏怏不乐。皇帝想除掉高欢,他希望高乾能为自己所用,皇帝曾在华林园宴会结束后只留下高乾,对他说:“司空世代忠良,今又建立如此功勋。朕和卿虽然是君臣关系,但却情同兄弟,应该立下盟约,以促进情谊。”“殷勤逼之。”

    “高乾回答说:“臣以身许国,怎敢有二心?”皇帝又重申说,乾唯唯。且事出仓猝,不能说皇帝有异图,于是不推辞了。与皇帝焚香订盟,誓终始不相负,于是皇帝决定欲用高乾。”

    斛斯椿说:“高乾若能为陛下所用,他的弟弟高敖曹勇冠三军,英勇无敌,自然也可以结之,为陛下效力了。”

    皇帝非常高兴,自此朝廷政治军事计划,皇帝只与斛斯椿相商,群臣皆不能参与。能听到相商的,只有南阳王、王思政几人。然南阳王担心事恐不成,心里很是担心。

    一日朝退,独自坐在楼阁中,他的妃子乙弗氏贤良而漂亮,为帝王所尊敬,没有事的时候,就与他谈论世上的事。她这一天看到南阳王沉默不乐,决定上前询问缘由。

    南阳王说:“我担心高欢当国,将来灾祸一定会降临到我身上。”

    她说:“高王受帝宠甚厚,为何害怕?”南阳王说:“天子是他扶立,国政军权都掌握在他的手上。一旦有变,天子尚且不保,更何况我,所以我才担心。”

    她说:“此非王一人事,且宽怀过去。”于是问高欢的祖宗是何等样人。

    “南阳王说:“我当初不也知道。前几天我同高道穆进入景明寺闲玩,当时高欢随尔朱荣入都,与司马子如也来寺中游玩,在左边走廊相遇,高欢与司马子如并肩而行。我见他容貌特别,声音宏亮,眼睛看了许久。”

    高道穆对我说:“您认识这个人吗?”

    我说:“我不认识。”

    高道穆说:“这人姓高,名欢,字贺六浑,渤海人也。其上祖名隐,在晋做官。隐子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为燕吏部尚书。庆子泰,为燕都尹?。燕灭亡,泰之子湖,以燕郡太守率领军队投降了朝廷。我世宗皇帝封为右将军。湖有四子,次子名泞,官为侍御史,犯法获罪,被削职为民,流放在怀朔镇。泞和我家是同姓,和我父亲、我叔叔兄弟行。

    他们离开怀朔时,以祖宗神像寄给我的父亲,说:“家门衰败,不知流落哪里,恐怕有遗漏,幸亏弟弟为我留之。再说说我的父亲:为将常行仁义,不曾妄杀一人,我虽这样,有的子孙尚有成年者,可以此示之。于是他们就离开了,此后不相闻问。我的父亲曾经这样告诉我们的兄弟。我曾看他先像,此子相貌,好像高湖,但少须耳,乃湖之曾孙也。”

    我说:“既然有这样的事,为什么不把像还了?此子神姿优异,所谓成功之人,大概就是这样吧?”高道穆于是上前相见,于是进入讲室。高欢与司马子如、高道穆和我一起进去坐在一起。高道穆于是请姓氏,高欢说之。再请其祖名号,高欢又说了。高道穆便把其祖犯法寄像的话,一个告诉了他。高欢整衣而起,向高道穆答拜。高道穆答拜。高兴起来,拱手行礼说:“我祖父不幸犯法流放,以公父贤明,寄留先像。今有幸遇公,得悉原委。若公还像,公就是欢的恩人。”因俯首洒泪。高道穆说:“正因为你是贤人子孙,所以,欲奉还先像。将军不弃,可往寒家奉还。”高欢固辞不肯。于是约定第二天仍然在寺中取像,于是各自离去。

    第二天,高道穆将像送到寺,拉着我一同去。高欢设酒等待,见像展拜说:“我衣冠族也,而沉沦至此。”于是悲痛欲绝,洒泪如雨。看见的人都跟着难过。这一天虽然摆酒,略喝上几杯而结束。走后,高道穆深深赞叹他的孝,将来必成大器。我自此,才知他的家世。”

    她说:“如果是这样,高欢也是名家子弟。而且为人孝敬,我觉得,他应该不至于乱来吧。南阳王说:“甭说笑了。高欢有奇才异相,怎么肯安分守己,久居人下?”她又问高欢的异相怎样。

    南阳王说:“高欢身高八尺,身材像神,龙行虎步。双眉浓秀,眼睛发光,长头高额,牙齿洁白如玉,滋润肌肤细,十指如刚出笋尖一样。声音如同撕裂布帛,又能整天不说话,通宵不睡,喜怒不形于色,没有人能看出他的心。性既沉重,认识又宏大,实在是天地异人啊。祸根一作,天命有归。高欢如果据有帝位,我家宗社断矣。”

    她说:“大王太担心了,高欢或许能终守臣节。”南阳王说:“最近听说一事,或许高欢没有称帝的野心。”她说:“什么事?”

    南阳王说:“高欢一向好色,姬妾无数。正妃娄氏宽厚贤明,就是当今皇后的母亲。有一女名叫桐花,能做妖法,面容娇好,身体纤弱若不胜衣,而能冲围陷阵,所向披靡,战必大胜,今皇上封为恒山夫人。跟随征讨尔朱兆,庄后逃回秀容,被她擒获,高欢竟纳她为妾,宠爱异常。所以尔朱文殊也得以承袭王爵。高欢竟然纳尔朱皇后为妾,岂会终守臣节。”

    她不自觉吃惊地说:“这件事一定不会凭空听到。我从前与诸王妃进宫见孝庄皇后,她的容貌艳丽,与世无双,娇颜富丽,比洛浦神女、嫦娥仙子都要过之而无不及。今孝庄帝去世,后又年轻,被高欢得到,美色动心,皇后焉能不失节?但高欢有此事,大亏臣节,今后他会做出什么事儿,那就不好说了。”

    南阳王说:“所担忧的正在于此。朝廷虽有做准备,我担心事情恐不成功,反而招来祸耳。”高阳王妃也很害怕。”

    到了晚上,宴会结束后就睡了。乙弗氏睡着了,于是得一梦。梦见天子领兵出西阳门,不久变成龙,鳞甲虽然具备,爪角不长,气象很弱,乘紫云冉冉向西走去。护从人员一无所见,只有南阳王赤脚登云,也化为龙,皆从西去,身也不觉随之而行。一会儿见北方一人,相貌不同寻常,心认为高欢也。拿着剑站在大树的顶端,威容甚猛。看这棵树,高有七十多丈。又一个身披金甲,手拿利刃,也在树上,大声喊着说:“大家高欢!”

    话未绝,高欢足生青云,化为一条黄龙,长六十余丈,夭矫(屈曲而有气势)于青云中。风雨迅猛到来,金鳞耀目,火眼睁光,牙爪抓拿,翻覆有势,云雾已遮半天,南阳王回避而行。望见西北方上又有一片黑云,从地而起。一个人拿着剑站在云上,仪表非凡,衣服都是黑色,发垂垂披于两肩,长与身等,气势很盛。与南阳王相遇,就化为白龙,鳞甲爪牙如玉,其黑云也遮半天。王虽为龙,大有畏缩之状。仰视红日无光,烟雾迷漫,絪缊不散。

    不久,有彩云一朵从西而来,其中有仙花两朵,其大如盘。南阳王乘云而去,衔得一朵,擎于爪中。她心里非常厌恶,于是与南阳王失去联系。随后又见黄龙乘云赶上,也衔一朵而

    (本章未完,请翻页)

    往。

    王妃不见南阳王,身无依靠,甚是恐怖,低头视之,乃身在万丈高山之上,危险难行,不禁失足,惊出一身冷汗而醒。当时正五鼓,南阳王起身入朝,妃也起来梳洗。细思梦中景象,国家必有大变,南阳王虽没事,但此身恐怕不能保了,呆在屋里,郁闷不乐。不一会儿,南阳王回来了,以梦告之。

    南阳王听后默然,然后对她说:“若应此梦,魏室江山必定导致倾覆。龙者,君象也。高欢为黄龙,主有天下。何况他的父亲名叫高树,正应神人所言。白龙庚辛色,只怕西方别有真人为帝。我化成龙,或许有人君之分,然奄奄不振,也要受制于强臣之手。徒有虚名。到衔花一事,主我有重婚之兆。但我和你结发深情,绝对没有抛弃你别娶的道理。况高欢也取一朵,理不能解。因取花笺一幅,将梦中所见一一记之,交付妃子藏好,留作异日之验。

    后来南阳王为西魏国主,蠕蠕国有两公主,一嫁于王,一嫁于高欢,而乙弗皇后被废自杀,此梦开始证明。正说着,报侍郎王思政来,接入密室互相交谈。思政说:“今奉皇帝诏令,去劝说贺拔岳,特来告别。”南阳王嘱咐他说:“机不可泄露,愿你谨慎为好。”王思政说:“我改做商人,偷偷入关西,相机行事便了。”南阳王说:“如此最好。”于是就离开了。

    现在先搁置下这些,暂且不说。”

    且说贺拔岳镇守关,军政无缺,四民安居乐业。贺拔岳以行台左丞宇文泰为腹心。宇文泰文武双全,气度深沉,特为贺拔岳所器重,言无不听,计无不从。宇文泰年二十四,赏无正室,身边只有李姬一人,想等他生了儿子,然后册正。她生了一个女儿,因生时云气满堂,取名云祥,即后西魏废帝后也。

    一日,贺拔岳出长安打猎,驻军华阳城外。众将皆随,宇文泰也一起去了。宇文泰见军中无事,私下告诉部下头目三人,易服为游客,进入华阳游玩。走过几处街方,忽见挂一算命卜卦招牌,就同三人走进店中,向术士拱手道:“乞将贱庚一排。”术者写下八个字,推算一回,便起身道:“这里不方便说话,请你里面坐谈。”

    四人走进,术者向宇文泰作揖道:“不知贵人下降,有失迎住。”宇文泰笑道:“小子是经商的人,安敢当贵人之称?”术者道:“不要瞒我,尊命最贵。目前虽有爵位,不足以为奇。一遇风云,飞升云表,必为万民之尊。现在喜气重重,明年春天定生贵子。”

    宇文泰又笑道:“我尚未娶室,焉得来年生子?”那术士一听他还没结婚,拍手高兴道:“好,好,好,今天遇着了。”宇文泰非常吃惊,问其原因。术者道:“老汉是成都府的人,漫游无定。之所以耽搁在这儿,只为受人所托,一定要完成任务,才能离去。”

    宇文泰问:“什么事?”术者道:“这里有一个长者,姓姚,名文信。积代名家,富而好礼,世居住于盘陀村。女名金花小姐,年方十八,才貌无双。前日推算其命,贵不可言,定当母仪天下,非一般人可配。长者欲得贵婿,所以留我在这算卜,看有可以配合者,为他作媒。今日有幸遇到阁下,乃我荣幸,阁下能否告知性命,好让我去通报。宇文泰非常高兴,就把姓名告诉他,订在明天来讨回音。宇文泰出门嘱咐三人不要泄露。那术士从泰山离去后,即到姚文信家,说有八字在此,这是一个非常高贵的丈夫,不可错过。”

    那天晚上,金花小姐梦一金龙据腹,正在堂中告诉父母,恰好术者到来为媒。文信大以为瑞,一口答应。术者报宇文泰,宇文泰即可纳聘礼。贺拔岳知道,劝他即娶。

    于是停军三日,城内备下公署,共结花烛。结婚后的宇文泰,见金花漂亮而聪明,心里很高兴。于是拜别文信夫妇,共归长安。

    到家之后,朋友都来祝贺,张乐宴饮,忙了几天。

    一日,门上持帖来禀报说:“有一人商人打扮,从洛阳来,要见主人。”

    宇文泰见帖上的名字是王思政,心下大为震惊,吩咐开门,亲自出来接进。施礼坐下,便问道:“侍郎,天子大臣,为何穿此服装来下顾?”

    王思政说:“偶然拜访亲戚朋友到这里,特来侍候。”宇文泰说:“莫不是要见我家元帅?”

    王思政说:“贺拔公也要进候。很羡慕左丞才智非凡,识权达变,先来一谈。”宇文泰知道他的意思,便请进入密室互相交谈。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