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北史英雄 >第二十六章
    话说高王迷恋美色,把军队国家的大事都置之不理。又将尔朱旧府添设楼台、殿、阁,以为游乐之所。因此称新府说北府;旧府说西府,独让尔朱皇后居住。

    一日,娄妃在眷恋已经接近晋阳,文武官员都到郊外迎接。桐花闻知,也要去接娄妃,正好迁住新府。

    “高王对她说:“这里的事情,你要瞒过娄妃。我已经吩咐左右近侍,不允说明。如有泄漏,责任在你。”

    “桐花含笑而应。进而又对皇后说:“现在妃嫔都到了,我去北府看视一番,卿在这里勿伤寂寞。”

    皇后说:“大王自去,但我与你妻总要不相闻问(断绝往来,免我羞惭。”

    高王说:“你不必担心,各自尊重就行了。”

    高王来北府,娄妃车从已到。相见大喜,他的夫人和女儿一一拜见。府中铺设齐备,娄妃居住于正宫,诸夫人各居一院。将山东采选的三百名女子皆宫样妆束,拨给各宫伺候。衣服、器皿不工工巧华丽。

    娄妃说:“我们有今日,全在大王。”

    高王笑着说:“卿俊眼识人罢了。”

    娄妃也笑。到了晚上,排宴后堂,全家聚在一起庆祝,灯烛辉煌,管弦演奏,不让天家富贵。

    酒喝到一半,高王顾端娥对娄妃说:“天子屡次求婚,难以拒绝,我想答应,不知卿家可愿?”

    娄妃说:“昔日孕此女,梦见月亮入怀。月本后象,现在天子要娶这个女孩为后,此亦前定之数,妾何敢违?”

    高王非常高兴。宴席完毕,高王住在正宫,许多人各归别院。第二天,赵郡、华山两王前来祝贺,说起帝令,高欢不复辞。两王非常高兴,便欲进京复旨。”且先不说。”

    再说天下事若不知,除非莫为。高王纳了尔朱皇后,不允一人泄露这件事,那知只瞒得北府眷属,外面的人却都晓得。二王在晋阳耽搁几天,早有人报告他知道,所以一到京中,纷纷宣传此事。复命时回答,说高欢已经愿意让女儿嫁给圣上,圣上非常高兴,立即派遣李元忠纳币于晋阳。

    李元忠本高欢旧人,今充大婚使,高欢尊敬有加。设宴招待,喝酒时谈到过去的往事,李元忠说:“昔日建义,轰轰大乐,近来沉寂,无人想问。”

    高欢拍手笑着说:“就是你逼我起兵啊”李元忠开玩笑说:“如果不把权力交给侍中,我就再找一个能起兵的人。”

    高欢说:“能够起兵的人不用担心找不到,只是恐怕象我这样的老头儿你不会再遇到了。”

    李元忠说:“正因为这老头儿难以遇到,所以我是不会离开的。”

    于是捋着高欢的胡须大笑起来。高欢知道李元忠平素的想法,因此很是看重他。这时天子娶媳妇,高王嫁女,富贵显赫,不待言表。端娥临行,牵衣痛哭,全家为之落泪,高王也是挥泪不已,只有高澄在一旁偷笑。

    高王第二天召见高澄问之,说:“端娥进宫,终身不得回家。你难道没有姐弟情,为何发笑?”

    高澄说:“女子能成为皇后,富贵极了,有何不足,而为之忧愁?儿认为天下可忧事正多,父不之忧虑而担心此儿,所以笑了。”

    高王说:“你且说可优者何事?”

    高澄说:“尔朱兆尚在秀容,分兵把守关隘,出入寇掠,若是不尽早除掉,恐后患无穷。父王屡次出兵,随即又中止,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高王说:“你知道什么,此乃兵机也。”高澄悟说:“那么年终可以袭击并夺取了。”

    高王说:“你不要说话。”高澄任命而退。高王自己女儿出嫁后,在娄妃前托言军事匆忙,要去营中处理,于是前往西府休息。命令尉景为并州刺史,管理百姓,库狄干权力管三军。自与尔朱皇后行坐不离,欢乐宴饮。众将虽然都知道,但不敢说。时至深冬,告诉皇后说:“吾为国家将东出数日,暂时要离去而去了。”

    皇后不敢留。于是高欢就带着几个骑兵来到军营,召集众将听令。又召世子高澄,私下告诉他说:“我今天晚上起兵,去捉万仁。新春诸事,你要代吾为主。西府中元旦也要贺节。库内有玉如意一只、金凤炉一座,你送去为贺礼,待她要如同亲母,如果傲慢失礼,回来我定重罚。不过此事要瞒你母亲及众夫人,你回家只说我军行要紧,没有时间回府了。”高澄受命,直到大军出发,然后回府。

    细想父王吩咐,不知官府所宠爱是什么人,教我如此。因想恒山夫人曾在西府居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住,必了解详细情况。于是将行军之事禀报于娄妃,俏步走进桐花宫来,向桐花道:“请问姨母,西府居住的是什么人?”桐花假装说:“这我怎么知道。”

    高澄道:“父王令我元旦贺节,还要待其如母。所以我一定要问清楚,然后好去。”

    桐花说:“大王嘱咐我不要泄露,所以不敢说。既然命令你去,我先说你知道。在西府的,乃是尔朱荣的女儿,孝庄帝王后裔。前几天逃到秀容,被我擒回,哪成想,大王看上她了,于是纳之,宠幸非常。只是你虽知道,但千万不要泄露于人,以免你父王发怒。”世子连称不敢而退。

    再说高欢起兵,考虑大队行动迟缓,命令窦泰先率领三千名轻骑兵往前进发。窦泰一天一夜行了三百多里,直到抵达秀容城下。

    尔朱兆当时因高王多次起兵不久再次中止,防守渐渐懈怠。况值岁首,隔夜除夕,军将都欢呼畅饮,高家军来,完全没有消息。城门方启,泰兵一拥便入,把兆府前后包围住。

    万仁正在大厅,观察左右摔跤为乐,忽然有人来报高兵杀进,已经把府门围住,惊得魂飞魄散,魄散九霄,紧急召集各位将领,诸将皆已逃走。他的妻子李氏听到外面金鼓喧天,忙出问信。

    万仁一看见,大哭道:“高军已到,大事休矣。但不可留下妻子和女儿,再被人辱。”拔剑杀了她们。欲杀其女金婉,还在内阁未出,寻不到。只得结束停当,带着亲军数骑,杀出府门。窦泰上前拦住,万仁不敢恋战,杀条血路,拍马逃走。窦泰赶到城边,已被逃去。过了一会儿,高王军到,听说尔朱兆已逃走,命令窦泰留后,安抚城中。只有北乡府中,任其出入,不必设置军队严格禁止。亲自率领大军来赶万仁。忽然遇到高山抵挡住,不知道万仁所向,就驻扎在山下,派彭乐、斛律金二将各带一百名骑兵进入山搜捉。山路崎岖不平,追寻半天,不见踪迹。

    忽然看见一个士兵身穿豹皮,手里拿着三股叉,高叫道:“你们要抓住尔朱兆吗?我领你们去。”

    二将十分高兴,随他而去。要晓得万仁逃入深山,意乱心慌,走到一绝径路所在,前无去路,随身军士只剩下张亮、陈山提两人,他对二人说:“汝等以死想从,吾羞愧无以报答,你们砍了吾头,领富贵去吧。”

    二人不忍,尔朱兆于是杀了自己所乘之马,在树上自缢而死。”

    那壮士在隔岭望见,故来报信。彭乐等人的军队到达,于是砍下他的脑袋,并执张、陈两人以归。高王见其头,不禁伤心,令人将其厚葬。并释张亮、陈山提罪。

    二将因说壮士报信之功,高王问:“他在哪里?”他回答说:“在辕门外。”高王召入。那人下拜,高王仔细看他说:“你不是太安韩伯军吗?”他说:“臣就是韩轨啊。”伏在地上不肯起来。”

    韩轨年轻时与高王乃同学,韩轨有妹妹韩俊英,高王曾要求其母,让她嫁给自己,她的母亲嫌弃高王贫穷,不允许,从此断绝来往。

    高王命他起身,让其做下,问他:“你我都是老朋友,为什么流落在此?”韩轨说:“自王别后,就遇拔陵之乱,家产荡尽,后被葛荣掠走。葛荣败,陷入逆党,应死。臣乘机逃脱,在这里打猎为生。”

    高王对以前的事有点.....,韩轨惶恐请罪,因此说:“前者听说高王建义,本想投之,但因有前罪,所以不敢进见。”高王说:“现在你母亲和妹妹在哪里?”

    韩轨说:“我逃走后,天柱将我母亲和妹妹没为官婢,现在拘于秀容织纴宫中。求王放出,假如臣能见到他们,那臣....”

    高王发令,召他母亲和女儿到营。赐轨冠裳,留住营中。盖王将晓谕边夷,故尚停军于此。

    第二天韩轨母妹召到,入帐叩见。高王看见韩母头白牙齿脱落,老态可怜;俊英膏沐不施,风韵犹存。韩轨随后也进入。

    高王命令他们坐下,问韩轨的母亲说:“你女儿为何不嫁贵人,不然,汝怎会落得这种地步?”

    韩母羞愧无地,仍然说:“以前老眼昏花,有眼不识泰山,但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现在女儿还未嫁人,愿充箕箒之役,服侍大王,以赎回以前的罪过。”

    高王说:“以前不愿,现在却愿意?”韩轨也跪地求允,高王笑着答应了。这天晚上,逐纳韩俊英于营中。不到一日,高王返回秀容,慕容绍宗敲击车辕求见。

    高王召入,站起身来迎接他说:“我想你很久了,为什么今天才来?”幕容绍宗说:“北乡公主还在,不可弃她而去。”

    高王说:“忠臣啊。”又问:“北乡公主安否?卿为吾致语北乡公主,就说皇后与公子文殊皆安全。望公主迁到晋阳,与皇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后同居。若是如此,富贵照旧,可以无忧。”

    幕容绍宗退,来见北乡,高兴告诉公主。北乡公主有点不相信。不久,报告有高王使人在外,于是召他进来。问使者说:“皇后在并州时住在何处?”

    使者说:“西府居住,富贵不输从前。”

    北乡公主知道,皇后已经失节,勃然大怒,令使人离开,进内放声大哭说:“皇后竟然如此,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这世间?”于是上吊自杀。幕容绍宗为之殡殓。高欢听闻,亲临祭奠,召幕容绍宗对他说:“你现在可以一心一意地侍奉我了,当然,你的官爵如旧。”

    幕容绍宗致谢。高王下令,没收尔朱兆家产,乘马车到晋阳,其家口赏赐给众将为婢。当面查点,只见一女子身体体态娇柔,容貌出众,不胜悲伤,于是问:“你是尔朱兆的什么人?”

    女子回答说:“我叫尔朱金婉,是尔朱兆的女儿。”高王将其安置,其余照薄发遣。

    这天晚上,高王命尔朱金婉陪饮,又纳她为妾,后人称其为小尔朱夫人。高王将要班师,命令韩轨为都督,镇守秀容。于是全军齐发,下令全军隐瞒北乡自杀之事,违令者有罪,因为害怕皇后听后而产生怨恨。

    军队到达晋阳,正值元旦,高王进入北府,命令文武百官各散,进与娄妃相见。其余夫人听说,都来祝贺。

    众人坐下,饿有两乘香车至殿下,两边侍女十余人,众妃见到都很惊讶。见秀幔中走出两位美女,侍女拥之,从西阶上,入殿下拜。

    娄妃问高王:“她们是什么人?”高王说:“年长者乃韩轨的妹妹,昔日不肯做吾妻子,但今日,我却成功纳其为妾。这年幼的,乃尔朱兆的女儿,本该没为官婢,吾可怜她娇好,所以纳其为妾。你不会感到奇怪吧。”

    娄妃笑着说:“这都是吾王好色所致,我有什么好奇怪的呢?”便令每人各住一院,调拨侍奉宫女各二十名。当夜大开筵席,共赏元宵。

    高王喝了三杯,对众妃说:“我有军务未了,不能陪你们了。”说完便出,这是高王急忙想去西府。

    且说尔朱皇后独自住在西府,正伤寥寂,半个月来不知道高王在什么地方,辗转不乐,独自靠着栏杆,看月长叹。宫女忽报高王到,忙移莲步下阶去迎。

    高王一见到她,犹如嫦娥下凡,满脸笑容,便携手上阶,坐在一起,对她说:“我军事羁身,让卿家寂寞了。”

    尔朱英娥问:“半月何往?”

    高王一一回答,于是问:“年初元旦,世子是否来祝贺。”尔朱皇后说:“来贺。太子聪明俊秀,谦虚有礼,可以称为好孩子。”

    高王说:“此儿智慧过人,所以才令他来给你祝贺。”宫女们排宴上来,看月对饮,高王亲自弹琵琶,以娱后意。左右侍从宫女争相欢笑为乐。饮到深夜,撤宴回家睡觉。

    第二天,报告有建州刺史韩贤,派人进贡蛟龙锦帛三百匹。令人打开袋子,打开一看,高王惊了,工织奇妙,五彩相间,都是金龙玉蛟龙出没于五色祥云之间,盘旋曲折,光彩夺目。每匹长五丈,宽七尺。

    高王说:“蛟龙锦,中国也有,不能如此奇妙。”

    于是问使者:“锦从何来?”他回答说:“这是锦番商带回来的,每匹一百金,我的主人认为不错,故买回来进献。”

    高王大喜,优待常使人。将锦赐与尔朱皇后,为慢天帐一顶,坐卧其中为乐。

    从此高王深在西府,就连大臣也很少见到他了。

    现在先搁置下这些,暂且不说。”

    再说孝武帝纳后以来,看在高王面上,深加敬爱,皇后也很爱陛下。而皇帝有堂妹两人,一个叫明月公主,一个叫云阳公主,皆貌美如花被皇帝宠爱,留在宫中不嫁,而明月公主,最受皇上宠爱。

    高皇后听说后不高兴,常想劝阻,但不敢开口。一天,内侍对陛下说高王娶了庄皇后,皇帝听说后很不高兴,对皇后说:“最近听说你父亲娶了庄皇后为妃,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真是如此,大混乱君臣之义了。”

    皇后微笑着说:“君臣之义不可紊乱,兄妹之间就可以扰乱吗?陛下宠爱明月、云阳,外庭皆知,怎么面对天下,若我父亲真是如此,那就是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臣子。”

    皇帝听了很惭愧,因此和皇后外相亲爱,而内心不睦。君臣矛盾,也由此产生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