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盛世异姓王 >第二十三章 欢天喜地
    陛下仔细一想一个女人封到顶也就是一个三品郡君,无论对文官还是武官都没什么威胁。萧干城可就不一样了,文能拿到直隶解元,武能顶住十万蠕蠕大军的攻势,别说文官忌惮,自己都有点担心后世的子孙驾驭不住这个怪才。

    忽然殿下吏部文选司员外郎郑德言高声说有本要奏。这才打断了皇上的思绪,皇帝微微想了想问道:“郑德言你是郑氏的什么人?”顿时大殿中雅雀无声。

    郑德言倒是从容不迫,朗声说道:“回禀陛下,臣是郑氏的长兄。”

    这次又是皇上身边的太监说道:“郑德言有何事奏报?”

    郑德言躬身说道:“回禀陛下,臣妹郑氏现为高河乡君的孙媳妇。如果臣妹的爵位要是高于高河乡君,臣妹当如何侍奉高河乡君?若逢朝会庆典,臣妹又该列于高河乡君之前,还是之后?臣思来想去还是认为武选司拟臣妹为乡君的提议甚好。”

    皇帝一听也是一愣,其实他刚才都准备同意册封郑德音为正四品的县君,但这么一说还真是个问题。但仔细一想,又不禁暗暗点头,不亏是西海郡王郑家,果然谨慎,也懂得进退之道。于是说道:“准奏。封郑氏为乡君。赐麒麟纹织金袍。赐军功田十倾。”

    既然人家郑氏的大哥出来说话,众人也不好再说什么。不过要说这军功田可是太实惠了,按道理乡君的职分田也就三百亩,但是再加上这一千亩军功田,确实令人艳羡。至于剩下的云州一役的有关人员都各自有封赏,并没有什么争论。例如钟侯和郑德贤都赐了正六品的百户,陈准以其斩首二十二级的优异战绩也荣升百户。还有郑德先也因参与歼灭蠕蠕具甲军的行动有功,晋升到从五品。相比之下,云州之役首功萧干城的从六品忠武校尉就显得落魄了许多。

    一切议定,皇帝正准备退朝之际。忽然内阁首辅金仁恕说道有本要奏。只听金首辅说道:“这次邱琪遭遇蠕蠕伏击,损失惨重。云州地区的守军未来还要重建和充实。”

    皇帝听后说道:“阁老所奏,正和朕意。不知这么大的亏空当如何填补?”

    金阁老不急不慢的说道:“陛下,臣以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现在损失的士兵可以从军籍和垛籍中征调,但各级军吏官佐一时间难以凑齐。云州又地处要冲,不容有失,必须选调有经验的军吏官佐,筹备重建云州八卫。”

    皇帝问道:“阁老以为当从何处抽调有经验的武官为好?”

    金阁老说道:“陛下,臣以为可以从这次参加云州之役的州武勋的护卫和家丁中抽调有功人员担任军吏官佐,以重振玉州军备。”

    皇帝沉吟片刻,心中已然明了金阁老是想削弱玉州各位武勋的私兵。不过皇上也正有此意,毕竟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存在这样一支精锐部队,实在令皇家有一点点不安。既然金阁老说得如此冠冕堂皇,也正好可以顺水推舟,来一个一举两得。既可以削弱玉州武勋家的私兵,又可加强云州的守卫,何乐而不为?想到此处,皇帝说道:“准奏。”这才散朝。

    散朝后,众人随皇帝来到午门,看到午门前一百二十匹蠕蠕骏马。只见这些马儿膘肥体壮,体形匀称,鬃毛整齐,四蹄坚韧有力,尾巴向后扬起。由于此时已经进入冬季,这些马儿张开大口,喷吐着一团团白雾,仿佛它们是来自天庭的神马,有些马还不时打出几个响鼻。更有几匹骏马高傲的扬起前蹄,不停的嘶鸣,声震云霄。

    皇帝可是高兴坏了,以往军队即便缴获再多的战马也都是交给兵部分配,最好的马落到皇家手里也没有几匹。可金川伯上贡的这些骏马个个都是上等骏马。金阁老站在一边不由得暗自佩服金川伯老奸巨猾,给皇上送来一百二十匹骏马,就等同于与陛下分赃。这下金川伯私吞的好东西全部变为合法,以后也没法弹劾了。其余的文武官员都啧啧赞叹,心中艳羡不已。

    金川伯很快就得到消息,知道了当日朝堂上的各种情形,便说与干城来听。干城听后很是郁闷,自己明明是云州首功,怎么只给了一个从六品的忠武校尉?郑德贤在云州斩敌不过三级,还是自己和钟侯各让给他一级人头,这才凑够了五级敌首。就这样,郑德贤竟然也封了正六品的百户。

    金川伯自然明白陛下的意思,于是说道:“孩子你也别着急,陛下的意思是要把你留给当今的太子和太孙使用,否则不会安排你在府军前卫挂名。”金川伯随后又将文武官员对于军权的争夺说了一遍。最后告诫干城:“做人要低调,才能避免来自各方的打击和陷害。你今年刚刚二十二岁,就成为云州之役首功,已经成为朝堂的焦点。陛下压低你的官职,你也好正好借此机会淡出这些文官的视线。”

    干城听后,暗暗点头,又想到自己当年宠溺傅颂雪,最后导致傅颂雪被迫离开了金川伯第,顿时觉得是要小心为妙。于是向祖父一揖道:“谢谢,祖父提点。”

    两人又开始商量如何上报朝廷金川伯第私兵中有功人员一事。金川伯说道:“咱们家培养这些私军花费了大量的真金白银。金阁老这是要削弱咱家的私兵。咱们家现在不报有功私兵,朝廷不满意,甚至会招来祸事。报了,又是割肉。”

    萧干城说道:“祖父这有什么?无非是破财免灾。我认为还是如实上报的好。这些私兵都是咱们家培养出来的,以后他们要在朝廷当了千户或者卫指挥使,对咱们家肯定有助益。”

    金川伯点点头说道:“也只好如此,不过咱们家的私兵教头还是要留下来。你把这些私兵中斩首五级以上的列个单子,我再报给朝廷。”

    萧干城连忙称是。金川伯第在正式收到朝廷旨意后,将七十一名有功的私兵报给朝廷。皇帝看后大为震惊,实在没想到金川伯第私兵如此能征惯战,区区七十一人,竟然斩杀蠕蠕兵近千,要是自己麾下的军队都有如此战力何愁蠕蠕不灭?于是皇帝将这七十一人都授予总旗、百户等官职,然后将其分成两组,一组调入京军,一组用来重建云州八卫。其余参战勋贵家的护卫和私兵也是同样处理。

    又过了几日,金川伯第收到来自朝廷的封赏,除去朝廷给予的各种赏赐外,当今圣上又写了一幅御笔给郑德音,内容是:扶助云州,芟夷大难。另有御笔“扶云乡君”四个大字。萧干城也得了一幅太子殿下的赐字:云州之役首功。全家人自然是欢天喜地,准备各种庆祝事宜。郑德音将陛下的御笔刻为两套匾额,一套悬挂在金川伯第的观颐堂中,另一套送回了娘家。河阳侯家也是欢天喜地。此时宋氏对自己的女婿十分满意,不仅带着女儿荣升乡君爵位,自己的幼子也封了正六品昭信校尉。本来朝廷要安排宋氏幼子郑德贤去京军任百户,但宋氏哪里肯放人?给郑怀古一再写信,定要将郑德贤留在自己身边。郑怀古只得通融兵部,最后授予郑德贤一个正六品的武散官。从此郑德贤更加在玉州城内招摇过市,毕竟现在县官见了他也要低头行礼,这种感觉不要太好。

    陈准家里也是热闹,傅颂雪做了一大桌好菜庆祝自己丈夫升迁。陈准端起酒杯憨笑着向颂雪说道:“现在我终于向娘子兑现诺言,让娘子当上百户妻了。”

    颂雪满脸幸福,举杯关切地说道:“夫君以后可不许再这样冒险。你可是咱家的顶梁柱。当然夫君今日一举成为正六品朝廷命官,妾身也十分荣幸。”说罢向陈准祝酒,又和丈夫向公婆敬酒。傅颂雪的婆婆这几日有点发飘,看到儿子的官比县令还大,竟然有些看不起傅颂雪了。

    不过颂雪的公公当了一辈子大头兵,自然明白升迁不易,连忙向颂雪致谢,说道:“要是没有金川伯第的帮衬,陈准就是杀死千百个蠕蠕人也未必能有今日。以后还要劳烦儿媳妇多与金川伯家走动。”颂雪的婆婆竟然用胳膊肘轻轻顶了公公一下,嫌他太拿颂雪当回事。

    颂雪只当没看见,满口答应公公的要求。

    又过了一日玉州知府亲自请各家勋贵有功子弟参加夸官游街活动。到了夸官之日萧干城和郑德音自然走在夸官的队伍前列。郑德音这次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毕竟本朝自结束乱世以后,就再没封过任何女子官爵。当街道两侧的百姓看到骑着白马,头戴珠翠冠,身穿大红色麒麟纹织金妆花纱袍的郑德音时,顿时沸腾起来。

    有的人指着郑德音说道:“快看扶云乡君头顶的珠翠冠,好多珍珠啊!”

    一个人接住话茬说道:“一颗好珍珠价值二十两,这一顶朱翠冠上少说好几十颗珍珠,这还不得大几百两银子。”

    旁边的人撇撇嘴说道:“你知道什么,这顶珠翠冠至少一千两。”

    众人听到后,不禁同时惊叹:“一千两?”随后众人七嘴八舌的算起来,有人说道:“这顶朱翠冠顶得上一顷良田。”还有的说道:“够我家老少八口人什么都不干吃五十年的。”

    最后有人啧啧赞叹:“金川伯就这么一个孙媳妇,又给添了曾孙,可不舍得为她花钱?”

    一位女子不服气的喊到:“人家扶云乡君自己有本事,斩敌首十七级,比你们老爷们都强!朝廷给的俸禄她定然花不完。”

    几个年轻的军户女子说道:“今后我也和爹爹好好习武,以后也要挣个乡君当当。”这就是夸官的正面引导意义。

    很多人又把目光投向萧干城,只见干城头戴唐巾,面如冠玉,目若朗星,身穿飞鱼服,胯下骑着踏雪乌骓,真是一个英武的美少年。众人又纷纷赞叹萧干城和郑德音是天作佳偶,反而忽略了干城其实是云州之役首功。

    郑德音骑在马上一摇一晃,享受着众人对自己的赞誉,不时的向路边的女子点头微笑。忽然她看到了人群中的傅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