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盛世异姓王 >正妻的怒火(下)
    此时已经到了掌灯十分,可以十分清楚看到干城和颂雪的人影。只见干城端坐着看书,颂雪侍立在一侧,并没有什么。郑德音叹了一口气,正待转身回房。就见干城把颂雪揽入怀中,看样子颂雪是坐在干城怀里了,然后干城手把手的教颂雪写什么东西。郑德音此时此刻真是怒了。按道理无论是小妾还是通房丫鬟,能不能为男主人侍寝,什么时候可以为男主人侍寝,都得经过正妻批准。颂雪几次三番不和自己打招呼就私自上干城的床,是可忍孰不可忍。

    郑德音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给金川伯第的下人立规矩,免得以后自己成了金川伯第的当家主母还有人敢阳奉阴违。

    郑德音转身去了老太太的房里。此时老太太正在津津有味的看着话本。一见德音来访赶紧放下话本,问道:“孩子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

    郑德音此时情绪已经平复,连忙说道:“也没什么事,就是想着过来陪祖母聊聊天天。不知祖母这是在看什么?”

    老太太说道:“正在看《韩凭夫妇》。”

    郑德音听后,不禁叹了一口气说道:“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老太太看了看郑德音,说道:“你和干城闹别扭了?”

    郑德音说道:“祖母,没有的。我最近是在想,干城是金川伯家的独苗,我作为他的妻子应该为他开枝散叶广延子嗣。”

    老太太笑了笑,说道:“这个事情不能着急,你也不要弄得自己太紧张。”

    郑德音说道:“我就是想帮着干城先找两个通房丫鬟,以后再帮他多寻几房懂事的姬妾。”

    老太太听出德音话里有话,但又不明白她所说何意,于是劝慰道:“这个事也不能着急,一定要从长计议,不能什么人都往干城的房里送。一是不要伤了你们俩的感情,二是不要伤了干城的健康。”

    郑德音点点头又叹了一口气说道:“我近日身子不舒服,就让娘家的丫鬟先去为干城侍寝。可我院里的颂雪几次三番不和我打招呼就去给干城侍寝。我说了,她也不听。颂雪应该侍寝有几年了,没有给干城添一男半女,还不让我的陪嫁丫鬟侍寝。这实在不利于为萧家广延子嗣。”郑德音以极低的姿态给颂雪带上一顶大帽子。

    老太太顿时恍然大悟,于是说道:“孙媳妇说的确实不错,明天我就把颂雪调走。”

    郑德音看到计谋得逞,就有了笑模样。和老太太说笑了一会,就告辞回院里去了。老太太看着郑德音的背影也叹了一口气。心想颂雪那么老实的孩子怎么会主动侍寝,肯定是干城叫过去的。不过眼下郑德音正在气头上,只好先委屈一下颂雪。

    却说转天一早老太太派人把颂雪叫回了自己院里,把郑德音对她的不满说了说。颂雪眼泪不停在眼睛里打转,说道:“老太太,我哪里敢跟大娘子作对。我更不敢专房,都是少爷这几天叫我过去的。”

    老太太说:“你也别着急,过段时间,等德音气消了。我再去和她说说,也让干城以后注意一些,你再陪个不是,也就回去了。”

    颂雪也是年轻气盛,再加上这么多年在干城身边顺风顺水没吃过亏,自然不愿意低头受委屈,说道:“大娘子太霸道,我不回了。”

    老太太问道:“你不回少爷房里你去哪?还回厨房上去?”

    颂雪抹了把眼泪,说道:“大娘子已经对我有了成见。与其这样,还不如回家。”

    老太太劝道:“你们家也不富裕,你现在又过了嫁人的年龄,家里哪里还有你的容身之地?”

    颂雪还是坚持回家,老太太也懒得跟她废话,从库里给她支了一百两银子让她回家去了。颂雪拿了银子谢过老太太,就去了云华房里。原来过去云华经常去大哥房里蹭吃蹭喝,时间一长和颂雪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颂雪向云华述说了委屈就准备回家,却被云华一把拉住。云华说道:“你要回家不要带这么多值钱的东西。”

    颂雪疑惑的问道:“为什么?”

    云华说:“你大哥能娶上媳妇靠的就是你的银子。你下面两个弟弟还都没钱娶媳妇。你回了娘家你母亲还不把你的银子都拿来给你两个弟弟娶媳妇盖新房?”

    颂雪正在疑虑中,云华说道:“你把你的首饰和攒下的月例银都给我保管,你拿着老太太给你的银子回家,就说被大娘子赶回家了。你父母要是不贪你手里的银子,我把东西都给你送过去。要是老太太的银子被你父母拿去给你两个弟弟娶媳妇,你就赶紧来找我想办法。”

    颂雪觉得云华是几个姐妹中最聪明伶俐的,还是要听一下她的话。就只带了老太太给的一百两银子回家去了。颂雪回家后和父母说自己被大娘子赶出了金川伯第,父母果然对她翻脸。训斥她一点受不了委屈,竟然丢了这么好的差事,又夺走了她的银子。颂雪的父母嫌弃她在家吃白饭,索性要把她许配给一个丧偶多年的老汉。只因那老汉看中了颂雪,又愿意出二十两银子做彩礼。颂雪想回金川伯第找云华帮忙却被锁在了家中。好在颂雪的弟弟拿了颂雪的求救信连夜去找金川伯家的七小姐云华。

    再说干城发现颂雪被老太太叫走,一开始没当回事,以为过两天老太太就把颂雪送回来了。直到云华来报警,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和严重性。赶紧找到自己的五妹妹秀儿,让秀儿一早带着四十两银子去颂雪家退婚。并告诉颂雪的父母,老太太已经给颂雪定了婚事,不许他们插手颂雪的事。

    干城此时也是后悔不迭。他以为德音能让嬛锦和嬛紫侍寝,也不会介意让颂雪侍寝。现在才明白德音不是不在乎,而是只愿意让自己能控制丫鬟来侍寝。现在由于自己的疏忽导致郑德音对颂雪产生了极大的误解。如果再把颂雪接回来,难免有宠妾灭妻之嫌,而且也违背了老太太的决定。颂雪现在既无法与郑德音相处,也得罪了老太太。为今之计只得给颂雪嫁个好人家。于是干城赶紧去找三叔母。

    干城一进门冲着三叔父和三叔母就是躬身一礼。三叔母笑道:“大才子今日既不读书,也不陪新娘子,怎们有空来我这里了?”

    干城苦笑着问道:“自然是有求于叔母。”

    三叔母已经听自己的女儿秀儿说了,郑德音与颂雪之间起了争执,颂雪一气之下拂了老太太的好意赌气回家后的一番遭遇。因此已经猜中干城是为了颂雪的事而来。于是说到:“你是为了颂雪的事吧?秀儿已经帮助颂雪把婚退了。下面怎么个章程你说说看。看我能不能帮你。”

    干城也挤出一丝谄媚的笑容说到:“我就知道婶娘最疼我。不知去年您进京从周国舅家弄到的功牌还有没有剩下的?”原来玉州府的各家武勋都有朝廷派遣的护卫。一般侯爵家里有两百户护卫,伯爵家有一百户护卫,子男之家只有一总旗护卫。有的时候为了奖励家中办事得力的护卫,就通过关系从兵部搞来几张功牌,赏给这些办事得力的护卫。

    三叔母一愣问道:“你要这个做什么?”

    干城说:“三婶母,颂雪这次与德音起了争执,又拂了老太太的好意,再把她弄回来肯定是不容易。我想在咱家的护卫里找一名可靠的士兵授予功牌,再将颂雪嫁过去,这样她以后也有个依靠。”

    三叔母叹了一口气:“我家干城确实是个重情义的。但是嫁给咱家的护卫肯定不合适。这些护卫都知道颂雪是你房里的丫鬟。以后若有人说颂雪的闲话,她肯定不好过。”

    干城一听也很是着急,说到:“那该怎么办?要不然先让她去厨房避避风头。”

    三婶母说道:“那倒也不必。前段时间玉州卫宋指挥使身边有个亲兵叫做陈准,人长得周正,也厚道。宋指挥想给他一官半职,却没有空缺,还来求过我。不如就让颂雪嫁给他吧。”

    干城拱了拱手说道:“那就有劳婶娘了。”

    三叔母一笑说到:“功牌还有两张,一张从九品的,一张正八品的。你要哪一张?”

    干城连忙道:“要正八品那张。”

    三叔母又笑道:“给那个陈准到无妨,只是从兵部弄出这张功牌花了三百两银子。给出去,我在老太太哪里没法平账。”

    干城二话不说从袖子里掏出了三百两银票。三叔母打趣道:“这不会是人家德音的嫁妆吧?”

    不待干城解释,三叔父连忙说到:“娘子,干城自己是有俸禄的,你就放心,赶紧去找宋指挥去吧。”

    三叔母自然对干城的事十分上心,毕竟是金川伯家未来的主人,还有郑德音家里势力庞大更不能得罪。这个亲兵陈准已经二十五岁,因为家里穷尚未婚配。家里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和父母,更是十分困难。本来想着好好干,能谋个一官半职解决家里的困难,但总是没有机会和关系。这次金川伯家的三奶奶找到宋指挥给他谋到了一个正八品的功牌,陈准真是千恩万谢,却又没有值钱的东西回报。

    三奶奶叫停了陈准的感谢,说道:“我今日就送佛送到西,帮人帮到底。我家老太太房里有一个养花的丫鬟,十分得老太太喜爱。她已经快二十岁了,老太太想帮他找个好夫家。你可愿意娶她?”

    宋指挥眼珠子都快瞪出来,这不等于一下子就和金川伯搭上关系了吗?怎么自己年轻时就没碰见这好事,这得少奋斗多少年?陈准自然愿意,于是说道:“三奶奶您大恩大德,小人没齿难忘。只是小人家徒四壁,如何取得起媳妇?”

    三奶奶哈哈一笑问道:“我就问你愿意不愿意。”

    陈准立刻磕头如捣蒜,满口答应下来,这帮着升官还给送老婆,哪里能拒绝?。三奶奶转身冲宋指挥说道:“宋指挥你让我帮的忙,我都办好了。请您尽快拿着陈准的功牌办好兵部那边的手续,我好回去给我家老太太交差。”宋指挥连忙答应,一边暗想这陈准家里的祖坟是冒了青烟吧。一下从普通小兵跃升到正八品。而且金川伯身边的丫鬟那能错的了,一定是花一般的模样。也不知这三奶奶抽得什么风,如何把这么好的一颗白菜让陈准这个腌臜货去糟蹋?不过人家金川伯家管家的儿媳妇出面说的事,他也不敢不办。

    三婶母搞定了宋指挥和陈准就扬长而去,回家向自己宝贝侄子交差去了。

    不过三叔母去玉州卫之前给家里的一个小管家二百两银子命他前去玉州城中买房子。小管家在城中寻到一处二进院,花了一百八十两买下,又收了十八两的回扣,然后回家向三奶奶复命。

    再说三叔母马不停蹄,转天一早又叫来陈准,带着他去城里看房子。陈准以为这是三奶奶新买的房子要让他找人往房里搬家具。哪知道三奶奶冲陈准说道:“陈准这是送给你成婚的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