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盛世异姓王 >第十四章 正妻的怒火(上)
    干城带着郑德音首先拜见了祖父祖母,田老太太看到干成睡眼惺忪的样子,又看到德音满脸容光焕发,自知大事已成,只等着抱四辈儿。老太太笑着将一个盒子拿了出来,里面是一套对牌和一份地契。老太太说到:“德音,这都是你娘家送来的嫁妆,还有干城这些年来攒下的一些财物,我都已经让家里的管家专门分类送到东院的库里了,以后你要使用就自己用对牌去取。德音接过对牌与地契,想了想向老太太说到:“祖母,我娘家的田庄种的都是粮食、棉花和桑树,这些年天下太平不缺粮食,所以我娘家里粮食堆积如山却换不来多少银子。这处田庄临近灵雾县是不是也可以改稻为茶?”

    郑德音的话正中金川伯夫妇下怀。因为当年太祖皇帝萧鼎严令朝廷勋贵和文武官员兼并民田,金川伯又是吃过大亏的人,所以多年来没敢从农民手中多买一亩田地。其实金川伯在玉州府和灵雾县借贷给周边农民的银子至少三四千两,却从不敢收取高利贷,也不收什么利息,纯粹当作积德行善。因此金川伯家的茶叶生意虽好,却始终因为没有新增土地不能扩大茶叶产量,只能收购一些其他产地的茶叶来卖。郑德音主动要求将三千多亩良田改为种植茶叶,这对金川伯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碳。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皆大欢喜。至于后来干城带着德音拜见伯父、叔父和婶娘都不在话下。

    却说当日下午,干成忽然收到两封来信。一封是父亲写来的。此时干成的父亲早已升任知府,信件大意是,近期蠕蠕军进犯辽东、山西等地。父亲所辖之地因为是重要产粮地,所以忙于组织民夫转运粮食给前线。因此无法在干成结婚时回家庆贺和帮忙布置,希望儿子谅解。另外给德音送上首饰、金银等物作为礼品,请干成务必向德音表达歉意。同时一如既往的强调来年三月就要迎来会试,希望干城成婚后还是要好好读书,争取明年三月的科考中一举登榜。

    另一封信则是干城的五叔父写来的,也是表达对没有能够回家参加干城的婚礼表达歉意,并给德音送来礼物若干。礼物中竟有有不少名贵的宝石,也不知在辽东戍边的五叔父从哪里得到这些宝物?莫非五叔父也干起吃空饷和走私的勾当?干城看过礼单后摇了摇头,又觉得五叔父不是那种人。干城哪里知道此时的五叔父以梅记商号为掩护纵横长城内外,获取大量蠕蠕情报。此次蠕蠕来袭,若没有五叔父提前预警,又不知有多少边地军民家破人亡。

    五叔父信中还说到,因蠕蠕军进犯辽东,很多军士连续一个月都不能解甲休息,以至于铁甲中生出许多虱子。辽东官兵上至各卫指挥使下至普通士兵因为经常吃不到蔬菜患上夜盲症和烂嘴病。更因为边地苦寒,官兵在前线作战一旦受伤,往往抗不过一夜就会牺牲。边境杀敌种种困难绝非后方兵部文官所想。最后五叔父强调今后会将自己平生的见闻写成一卷交给干城。并寄语干城要做务实的官,不要做说空话的官。

    干城看完五叔父的信久久不能平静,又联想到父亲转运粮食的艰难,顿时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到辽东前线,与五叔父一起将蠕蠕军杀个人仰马翻。郑德音看到干城怒发冲冠的样子赶紧上来问道:“你怎么了?怎么突然这么激动?”干城无奈的将信递给郑德音。

    郑德音看后也是轻轻叹了一口气,说到:“干城你也不要着急,等到你科举登榜后,你若愿意去辽东我便随你去辽东。但眼下还是听父亲的话,你还是好好读书吧。”

    干城这才稳住心神,在德音的安慰下去了书房。待干城走后,德音赶紧从库房中领出十几张张狼皮,连着几天和自己陪嫁的丫鬟给干城的父亲和五叔父赶制了狼皮大衣和狼皮帽子。此时正是十月底,干城的父亲和五叔父收到郑德音寄来的大衣后都喜出望外,赶紧回信夸赞儿媳妇、侄媳妇孝顺贤惠。金川伯夫妇更是逢人便夸奖郑德音孝顺贤惠。我孙子能娶到郑家女儿实乃我金川伯第的幸事。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郑德音这个新媳妇的第一把火着实烧得旺。倒是让老五的媳妇在老太太面前有点自惭形秽。

    却说这一日郑德音带着侍女去仓库清点嫁妆,回来的路上正好看到大伯母孙氏一个人在中院和东院之间的过道中遛弯。德音看到后赶紧向前盈盈一拜,向大伯母问好。大伯母满面堆笑问了问德音最近在金川伯第住得可舒服,是否还有什么需要的。郑德音连连拜谢伯母的关心。

    孙氏突然话锋一转问道:“我说侄媳妇,院里的伙食可好。”

    德音一愣,说道:“平常和妹妹们一起吃饭,偶尔陪干城在屋里吃点夜宵。感觉夜宵还可以。”

    孙氏说道:“这就是了。你院里那位做饭的丫鬟烧得一手好饭菜。老太太极喜欢的。后来到干城院里做饭,我侄子也是十分喜欢。所以她获得了不少赏赐。”

    德音还是有点懵,不知大伯母什么意思。她只好顺着话茬接了一句:“大伯母说的是。”

    孙氏又说道:“你要是吃不惯那丫头做的饭,不行就把那个丫鬟给我院里来做饭。”

    德音连忙说道:“大伯母想要我院里的人,侄媳妇焉敢不从?不过这种事我还是要和我家干城商量商量。”

    孙氏一笑,说道:“我也不是非要那个丫头。就是说她做得一手好饭菜。你身边的人,你自己都要熟悉。”

    孙氏又连忙岔开话题和郑德音聊了怀胎、保胎的事,两个人才散了。郑德音兀自纳闷,这大伯母好端端的和我说那个做饭的丫鬟做什么?大伯母是真想要这个烧火丫头,还是其他什么意思?忽然身边一个陪嫁丫鬟嬛锦说道:“小姐,你还别说。咱们院里的那个做饭的丫鬟穿的都是绫罗绸缎,金镶宝的首饰都有好几件。”

    郑德音听后一愣,她刚到金川伯第,好多事情都要忙,还真没注意自己院里这个丫鬟。只是看到几次干城夜里读书,这个丫头去送夜宵。至于这个丫鬟做得夜宵自己是从来没有吃过一口,真的有这么好吃吗?

    德音随口问道:“她叫什么名字?多大了?什么时候到的公子院里?”

    嬛锦说道:“那个丫头我听别人叫她颂雪。十九岁了。应该很早就到公子院里了。”

    郑德音心下略略狐疑,这个比自己大一岁的丫鬟,身上的绫罗绸缎和上好的首饰都是谁赏给她的?是老太太?还是干城?想到这里一点醋意泛起。不过转念一想,自己是明媒正娶的大娘子,犯得上和一个丫鬟拈酸吃醋吗?

    这天夜里郑德音的月信竟然提前两天来了,估计是前几日没日没夜缝制皮大衣累的。干城晚上亥时读完书,吃过夜宵,又猴急猴急的冲上床去要和德音亲热。德音轻轻推开干城说道:“这几日我身子不方便,特别难受。”

    干城轻轻抱住德音说道:“娘子好生休息。估计这几日娘子忙着给我父亲和五叔父赶制大衣累着了。我为夫人按摩按摩。”

    干城又是体贴,又是一番揉搓,郑德音很是满意和舒服,于是懒懒的说道:“夫君,这几日我伺候不了你了。夜里你可以去东院找嬛锦和嬛紫。朝兰和暮烟两个妮子太小了,等她们俩大一点也是你的。”

    干城心里一热,又是惊喜又是感激,连忙说道:“娘子一番美意我领了,但我也不能趁夫人之危。什么事都等你休息好了再安排。”

    德音一听干城说不能趁娘子之危。顿觉十分好笑,一翻身趴在干城怀里睡着了。

    没想到过了两天,嬛锦和嬛紫来向郑德音诉苦。嬛锦说道“娘子,咱们院里做饭的丫鬟果然不简单!”

    郑德音一愣,问道:“你们俩这是怎么了?”

    原来郑德音因为这两日不舒服,就让嬛锦和嬛紫去伺候干城。没想到干城将二人拒之门外,却将傅颂雪留在书房过夜。郑德音本来这几日就不舒服,一听这话顿时动了气。但是缓了缓神觉得还是先给颂雪立个规矩,以后擅自和干城过夜再处罚也不迟。于是吩咐嬛锦道:“你们俩把颂雪叫过来,我先跟她说一说。”

    颂雪是第一次和郑德音正面相见,一见自己院里的大娘子虽然面目清秀,但不怒自威,自有一种凛然不可冒犯的气度。颂雪心中暗想,果然王爷家的女子就是不一样。她现在既为自己的少爷高兴,又为自己哀伤。于是冲着郑德音深深行了一个礼,说道:“奴婢见过大娘子。”

    郑德音一见颂雪,心中也是一惊,只觉得颂雪的容貌气质绝对是要压过嬛锦和嬛紫一头,甚至不比干城的几个妹妹差。而且颂雪身上果然是绫罗绸缎金镶宝的珠钗。郑德音心中暗暗摇头,难怪干城会将嬛锦和嬛紫拒之门外,货比货真是要扔。郑德音倒也没有发怒,只是说道:“我来金川伯第也有几天了。听说你是干城院里的老人了,就想着咱们姐妹见个面儿,说说话儿。”

    颂雪一听郑德音对自己这么客气倒是更紧张了,连忙说道:“不敢,不敢。我就是干城公子身边一个做饭洗衣的丫鬟。您是我的主人。您要是有什么吩咐,颂雪一定认真做好。”

    郑德音一听颂雪这么说,觉得颂雪还是懂规矩,于是说道:“我也没有什么吩咐,你该怎么做还怎么做。做得好了有赏,做错了肯定也要罚。但是你做什么事提前都要和我说明白,不能什么事都自己拿主意。”

    颂雪听后又急又怕,也觉得自己应该把日常的活儿和大娘子汇报一下,于是回复道:“大娘子我马上把我日常干得活给您拉张单子。”

    郑德音一听也是一愣,心想这种事还用拉单子吗?但是也懒得和颂雪多说。就挥了挥手让颂雪走了。颂雪也是个憨货,根本没听明白郑德音是说以后为干城侍寝要提前和大娘子汇报。颂雪回了自己房间赶紧将自己平日做什么菜,给干城几日一烧洗澡水,以及干城的生活习惯,需要自己做的事情一一写清楚,并附上未来三天的菜单递给了嬛锦。

    嬛锦也是纳闷不知颂雪写了什么,不过嬛锦不认字,只好将颂雪的单子递给自家小姐。郑德音看见颂雪的字体就是一愣,这写得也太像自己丈夫的字了!她顿时妒火中烧。再看颂雪写得干城几日一沐浴,平时爱吃什么,应该怎么做菜,……等等。郑德音感觉颂雪就是向自己示威,好像再说我比你更懂你丈夫。郑德音一把将颂雪写的单子扔在地上,气得晕头转向,一手扶住自己的额头歪在炕几上。

    嬛锦和嬛紫赶紧上来把郑德音放平在榻上。德音过了一会儿跟两个丫鬟说道:“等我过几天身子方便了再和干城好好说说。你们这几天也不要再去找少爷。”但是嬛锦和嬛紫还是不死心,她俩出身低微,本来一辈子也接触不到萧干城这种优秀的男人。既然自家小姐放了话,说可以在她身子不舒服时为萧干城侍寝,自然不肯放过这等好事。所以刚到黄昏就又去书房缠干城。熟料又吃了闭门羹,只见颂雪在书房里给干城磨墨。干城看见嬛锦和嬛紫来了,也十分客气的说:“今日先不用你两个伺候了。等过些日子再说。”

    嬛锦嬛紫转身就跑到郑德音跟前告状,说颂雪天天缠着公子。让德音快去看看。郑德音本来想眼不见心不烦,等过两天身子好了再和干城谈谈这件事,但架不住嬛锦和嬛紫闹腾,就和两个丫鬟绕到了书房的后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