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盛世异姓王 >第十二章 愁人的嫁妆
    举起三石石担的百户扔下石担后,也过来凑热闹说道:“小白脸谁不喜欢,哪像咱们这些军汉一把胸毛,人家小姐怕扎的慌。”几个人顿时一阵哄笑。

    干城并不说话,他一转身冲着校场上摆放的一个铜鼎走去。几个人看见干城冲大鼎而去都是一愣。忽然一个人说道:“这小子真是猪鼻子插大葱装大象。就他这小身板要是能举起这座千斤大鼎,今晚我就吃屎。”话音未落。只见干城胡跪在铜鼎前抓住大鼎的两个鼎足,将大鼎顺利举起,直接冲河阳侯走去。这时众人已经呆若木鸡,连河阳侯也都看傻了。干城举着鼎走到河阳侯面前笑道:“伯父,您这个鼎原来不在这里吧?要不让小生给您放回宅院中去?”

    河阳侯缓过神来,连忙说道:“贤侄,不用麻烦,随便放下即可。可别伤到筋骨,要不我可不好向金川伯交代。”

    干城一笑,说道:“尊令。”说罢,转身又走了几十步将铜鼎稳稳地放回原位。此时校场上雅雀无声,连一些河阳侯家在校场上服务的护卫、家丁都看得目瞪口呆。其实前天,郑德贤按照干城的嘱咐,组织家里的护卫将大鼎运到校场。很多护卫和家丁都很是不解。觉得自家少爷纯粹是捣乱,费劲巴拉的弄这么重一个东西来校场有什么用?今天看来,方知前天运来的这个鼎还是轻了。

    下一场比试射箭对干城来说过于简单,就是站在箭靶一百步开外射中红靶心。其实这一行九人中除了干城,其他几人的射术也是一流,根本分不出高下。就在几个人比拼射术时,突然校场上飞来一群鸽子,校场的护卫和家丁一片惊呼。原来鸽子群后面追来一只苍鹰。众人正在仰天惊叹,忽见平地上飞起一道闪光,那只苍鹰被闪光击中,顿时坠落到地上。苍鹰被射落后,干城也是一惊。只见这只苍鹰背上还有一只乌鸦。原来有些胆大的乌鸦,趁着鹰飞行时没有防备,就经常落在鹰的背上蹭飞。却不想这次被干城一箭射穿苍鹰后,也将乌鸦射中。不过这可是老天助干城一臂之力,成就了他一箭二鸟的威名。校场上的小校和家丁见干城竟然能够做到一箭二鸟,都不禁惊呼赞叹起来。

    其余几个来参加比试的人顿时红了眼,冲着天上一通猛射。顿时又有五六只鸽子被射落,此时河阳侯的脸色铁青。只听校场的护卫们高喊:“住手,再射鸽子,弄死你们!”原来这些鸽子都是河阳侯第养的信鸽,却被这几个没眼眉的给射死了,你说河阳侯能不生气吗?这个几个射死鸽子的人随即被取消参加集贤会的资格。只是众人并不知道,这只苍鹰就是干城从山里捕来的。

    其实这只鹰也是干城交给郑德贤的。郑德贤昨天早起只给这只苍鹰喂了一个半饱,所以今天这只鹰才会追着河阳侯家的鸽子到处飞。只等着干城一展百步穿杨的射术,一箭落鹰赢得河阳侯的青睐。所以死几只信鸽也值了,大不了郑德贤再去敲干城一把竹杠。

    干城前两轮比试都是完胜,而且毫无争议。河阳侯心中也是暗暗赞叹干城的力量和射术,绝非浪得虚名。其实比试到这会儿,基本已经没有比下去的意义,毕竟干城是解元,诗词歌赋对他来讲根本不算什么。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剩下几个人还是跟着仆人进入河阳侯第的听涛阁。干城仍然走在最后,虽然他已经连胜两场,但他并不张扬。

    到了听涛阁前,干城刚抬腿要进屋忽然背后有人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回头看时干城被门槛绊着了,虽然没摔倒,但还是踉跄了一下。原来来人正是钟侯。钟侯其实今天也被邀请,不过既然是干城的好事就不能来搅合,但是河阳侯的面子还是要给,所以假装迟到。

    河阳侯看见干城踉跄了一下,就开玩笑道:“书生腿短。”

    干城转头间对出下联:“侯第门高。”

    一位穿着麒麟服的年轻人冷哼一声,说道:“满堂朱紫贵。”这分明是嘲笑干城没有爵位和官身。

    干城并不示弱,笑道:“举座不足谋。”

    说上联的人指着干城哆嗦道:“你……,狂妄。”

    河阳侯听了心中又是好笑,又觉得干城为人有傲骨但无傲气,确实有少年俊杰气象。其余几个人看见后,自然不愿再招惹干城以免自取其辱。河阳侯请干城上座。两位穿麒麟服的年轻人很是不忿,正待发作。只见钟侯手指干城,笑着说道:“几位仁兄切莫发火,我的这位朋友在五年前已经被当今陛下赏赐斗牛服。若论赐服等级却在你二人之上。”

    河阳侯今日举办集贤会因不愿伤和气,所以并没有互相通报家世和姓名。因此在座几个人听到钟侯的话以后不由一愣,心下惊讶不已,但还是猜不出这位书生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获赐斗牛服?干城今日不穿斗牛服参加集贤会,其实是给河阳侯留面子。河阳侯虽说是从二品的大员,但还未获得高于斗牛服等级的赐服。因此干城今日若穿着斗牛服来赴会,实在是喧宾夺主,毕竟还是要给未来的老丈留人面子。干城只是冲在座各位微笑致意,然后向河阳侯行礼,这才入座。

    待众人落座后,河阳侯又夸赞了几位青年的武艺,最后说道:“今日既逢此盛会,不如各位都赋诗一首来助助兴。”在座众人其实早有准备,提前都请高手写好了诗词,于是有人问道:“不知河阳侯以何为题,令我等作诗?”

    河阳侯捋了捋胡须说道:“不如就以今日各位在校场一较高下为题,作诗一首如何?”

    这下可就难倒了除干城以外的人,毕竟他们提前准备的不是边塞诗就是情诗,谁能想到河阳侯会出这么一个刁钻的题目。干城只是轻轻一笑,起身走到书桌前,俯身写下一首《水龙吟》:

    校场处处争先,逞强本是真少年。先贤曾曰:国难自兴,士多则强。神州万里,百年功业,尽在此间。观天下英雄,各领风骚,数十载,如诗言。

    莫道来年长短,趁今朝,一决胜负。李陵陷阵,转战千里,虽败有誉。风声鹤唳,未战先惊,岂有不负?谓往昔胜者,切勿倨傲,后生可惧。

    河阳侯看过,十分惊讶,没想到萧干城竟然短短时间里填出一首辞。这首词引经据典,辞藻华丽。既有恭维河阳侯招揽俊杰的意思,又为本次校场比试失利者给了台阶。如果只是一首辞藻华丽的诗词,无非就是吹牛放空炮而已,但河阳侯在亲眼看到干城力能扛鼎,一箭二鸟后,这才相信自己伯父所言非虚,萧干城的确是惊才绝艳。至于其他几人,有的根本没敢提笔写诗,有的写出来也文不对题。接下来河阳侯好菜好酒招待众人,又对在座各位青年才俊都一一夸奖。席间河阳侯与萧干城相谈甚欢,从军制说到财政,又谈到如何剪除蠕蠕与西戎的威胁。这些谈话内容,干城每天都在钻研,并经常与祖父、鉴慧法师请教,自然早已烂熟于胸。宴会上其余人虽然大都出自武勋家庭,但因家里老人都早已去世,没有系统传授他们治军理政的经验,所以大都插不上话。

    待集贤会散去,河阳侯满面春风回到自己房里,河阳侯夫人宋氏早已等待多时。宋氏端起一盏茶递给河阳侯,待河阳侯喝下后,问道:“夫君看中了哪家青年才俊?”

    郑怀古拍着大腿笑道:“萧解元如果假以时日,又有时运相助,那定是我朝的霍嫖姚。”

    宋氏什么都没听见,只听丈夫看中了萧解元就十分高兴,说道:“我就说嘛!你看人家金川伯家又有钱,又大方。看见咱家闺女以后是上马金、下马银,以后德音嫁过去肯定不吃亏。”

    郑怀古一皱眉说道:“钱不钱的无所谓,关键为德音选婿要选又才华的。”

    宋氏一听就急了,吼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你看德音还未过门,人家金川伯就送了水晶金带枕、白狐皮帽和白狐皮斗篷。我嫁到你们郑家这么多年,天天操持这么一大家子吃喝拉撒。你可曾给我买过水晶枕吗?你可曾给我买过白狐皮吗?”

    郑怀古顿时傻眼,连忙哄道:“我知道这些年来娘子操持家务不易。我一定一一给娘子买来。”

    宋氏埋怨道:“你总是骗我,那么大块的水晶做成的枕头,哪里买得到?还有那么大块的白狐皮哪里买得到?”说罢竟然哭了。

    郑怀古赶紧掏出手帕给娘子拭泪,一边哄道:“实在买不到,我就去问问金川伯,看他们是从哪里买到的?”宋氏一听竟然哭的更欢。郑怀古使出千般手段,这才让宋氏破涕为笑。

    十三章 郑德音的怒火

    既然双方的长辈都很满意萧干城和郑德音的婚事,金川伯家和河阳侯家都开始忙碌起两人的婚事。代表男女双方和从中牵线的三个媒人象征性的完成说媒的环节。待媒婆送来德音的八字后,金川伯将郑德音的生辰八字恭敬的送入家祠,然后祈福以告慰先祖。之后就是重头戏。金川伯家给河阳侯家送彩礼。干城的彩礼其实从他到达适婚年龄开始就一直在准备,这次终于有了用武之地。除了《周礼》中所规定的彩礼之外,干城的彩礼还包括两千两黄金、两万两白银、两千斤茶叶以及二十套头面首饰。除了这些重头彩礼外还有一些生活必需品。干城二百多箱彩礼浩浩荡荡送往河阳侯第。一路上玉州城内外的人都围过来看热闹。

    有的路人赞叹:“人家金川伯家的日子真是冰糖熬荔枝——甜上加甜”

    不想另一位路人接住了话茬说道:“这次人家金川伯家可是俏媳妇戴凤冠——好上加好。”

    “我看还是干得好不如生得好。能投胎到金川伯家这是前世做了多少好事?”一位路人说道。

    另一位路人说道:“人家金川伯家的少爷还是有本事。他家只是个伯爵,竟然能娶到侯爵家的闺女。”

    “什么侯爵的女儿?人家河阳侯家可是出过王爷的!”此话一出人们都是纷纷赞叹。

    熟料一位看热闹的少妇说道:“萧干城我见过,长得俊着呢,还是打虎英雄。别说王爷家的闺女,我看皇家的公主看见他也要动凡心。”

    众人一阵哄笑,各种玩笑和荤段子接踵而来。其实所有人都不知道,干城聘礼中的大头——金银和首饰基本都是他自己挣出来的。金川伯家的彩礼送入河阳侯第以后,郑家几个兄弟姐妹都跑来看,纷纷赞叹金川伯家出手大方。尤其是干城送给郑德音那二十套首饰,共计五百多件,而且件件精美绝伦。不但郑家的兄弟姐妹羡慕的不行,连宋氏也张着嘴巴合不拢。只有河阳侯郑怀古皱着眉直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