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盛世异姓王 >第六章 芝麻大的官
    萧干城从宴宾楼逃出后,心中郁结之气无法排解,即便写诗作文也不能排解分毫。他连挥数十拳打在墙上,还是不解气。因为他不敢用全力,怕把自家院墙打塌,到时候还得挨训。突然他想起几个妹妹说起的太行山闹狼的事。其实在姐妹们说之前,他就从玉州府前几日给祖父送来的邸报上看到过。据邸报所述近十日内,玉州府境内多次发生牲畜丢失的案件,还有两起孩童失踪案,估计都与这群恶狼有关。邸报中还提及这伙狼是沿着太行山自南向北而来,估计很快就到珍珠镇,要求珍珠镇保甲加强戒备。想到这里,干城有一个大胆的计划,上山杀狼为民除患。他从六岁开始习武已经将近十年。特别是为母亲守丧期间,祖父将一二道人当年传授的《鹤算经》传与干城。经过多年修炼干城的力量早已超过祖父的一鼎之力,大约已经有三鼎之力。因此干城自觉杀几头狼并不难,难的是找到狼群。

    说干就干,干城直接潜入祖父祖母的卧室。祖父祖母的卧室除了干城可以随意进出外,其他人包括金川伯的五个儿子和儿媳也都不能进入。干城知道祖父卧室的床上有机关,轻轻转动,床就移位露出夹壁墙。干城从其中拿出爷爷的至宝鸿裁宝剑和一副护身软甲,这身软甲由百炼钢丝和千年藤蔓编织而成,是防护刀砍剑刺的宝器。之后又从一个葫芦里倒出两粒辟谷丹。他又跑到厨房取了一只鸡,又从大伯院里顺走一只母黄狗。再回到屋穿好夜行衣,挎上弓箭,在后背别上一只熟铜短棍,拿好攀爬的鹰爪钩和绳子就向太行山上进发。为了加快进山的速度,他又从镇上一户人家偷了一头骡子。于是骑着骡子,抱着母鸡,背着黄狗,快骡加鞭的进山去了。

    刚到丑时,干城就来到山里家祠附近,他偷偷的将骡子拴在进家祠的路口,然后徒步进山。大概走了一个时辰,差不多二十里路,此时大雪已经没过脚踝,萧干城背靠一棵大树,燃起一个火堆开始烤鸡,然后把母黄狗放开。

    此时的森林里寂静无声,漆黑一片,只有几道懒散的月光透过稀疏的树枝无力的照射在雪地上。整个森林弥漫着一股恐怖和诡异的气息,连那条黄狗都吓得匍匐在干城身边。又过了两刻钟,萧干城开始听到一些奇怪的声音向自己逼近。慢慢的几点冒着暗蓝色的凶光在远处注视着他,不争气的黄狗把身子紧绷起来,似乎随时准备逃跑。只有干城满不在乎的掰下一根鸡翅大块的朵颐着。看到干城吃得满嘴流油,这几点凶光开始躁动不安,他们早被烤鸡的香味诱惑的心神荡漾,还有那这条漂亮的母狗,更是让狼群中的公狼崽子百爪挠心。狼群展开成扇形向干城逼近,此时的母黄狗颤抖不停,屎尿不受控制的拉了一地。这下狼群中的公狼崽子更加兴奋,要不是头狼压着。他们早已经冲上去要和母狗强行亲热。

    干城心中暗暗得意,这些不知死活的狼终于上钩。他仔细观察狼群,一、二、三……,整整十头狼。其中有两条大如猛虎的狼恶狠狠地盯着干城。干城估计这两头狼应该是整个狼群的主帅。他又忽然感到似乎除了这群狼,好像还有什么更加凶猛的东西正在向此处迫近。干城心中暗暗吃惊,心想今天只准备了一桌子菜,竟然来了两桌子客。转念一想,便决定速战速决、各个击破,先解决这群狼再对付另外的威胁。此时狼群已经迫近至干城二十多步。干城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撕下两根鸡腿分别向两只头狼扔去。两只头狼迅速的闻闻了鸡腿,顿时被鸡腿吸引,眼中冒出贪婪的光芒,口中的口水也不受控制的流了下来。另外几只狼也凑过来企图抢食鸡翅。两头大狼顿时发出凶狠的嘶吼吓退其他几头狼。此时狼群的队形开始混乱,注意力也从干城身上分散。干城突然暴起,拿起手边的弓,搭上箭向狼群射去。这是绝对的速射,一眨眼的功夫已经有八支利箭飞向狼群。两只头狼瞬间各中了两支箭,另有三支箭各射中一头狼,还有一支箭射空了。剩下的五只狼反应过来,迅速展开成扇形向干城扑来。此时的干城使出金川伯家不外传的绝学,右手一张,瞬间精光爆射,用内力催动的十枚钢针迎着扑来的狼飞去。瞬间三匹恶狼倒地。干城左手持弓,右手从背后掏出熟铜短棍,一棍打在从右边扑来的恶狼头上。只听一声惨叫,这头狼的头盖骨被砸碎。但是干城此时已经没有时间躲开从左边扑上来的恶狼。于是他顺势一个侧摔,让这头狼扑了空,又迅速的在地上打了个滚儿,甩开了这头狼的扑咬。然后狠狠扔出手中的熟铜棍砸在最后一头狼的脑袋上。此时十头恶狼不是被击杀就是重伤倒地不起。

    干城感觉在自己和狼群发生战斗时,有一股强大的野兽气息正在向自己快速靠拢。他为了使对手觉得自己已经力气用尽,就假装踉跄的朝火堆走去。没走两步,干城顿时感觉背后有一股腥臊的恶臭从背后传来。他迅速走到树下,转身背靠大树,只见七十步开外一只大如狗熊的老虎带着两只纯白色的狐狸向自己逼近。两只狐狸也是大如豺狼,着实令干城吃了一惊。在三头野兽走到距离干城三十步远的时候停了下来,更令人吃惊地是,站在老虎左侧的一只白狐狸竟然开口说话:“你好,你很好,你非常好。竟然在我们赶来之前,就消灭了恶狼大军。”竟然是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

    干城心中虽然暗暗吃惊,但并不慌张,顺手从箭囊中抽出一支箭迅速射去。只见那白狐狸快速倒地滚动,竟然闪开了这一箭,干城也是身形如电,又是一箭射出。这一箭干城纯粹是提前计算好的,并没有瞄准。果然白狐狸翻过身来四爪着地,刚刚抬头要看干城动静时,一支利箭飞来正中眉心。顿时这只狐狸口鼻流血,在原地不停的蹬腿。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另一只白狐狸用年轻女子的声音尖叫:“虎王殿下他的箭囊已经空了,还不赶紧出手。”

    这只大如狗熊的猛虎猛然窜出向干城奔来。干城毫不示弱,左手持弓迎着猛虎也是几个箭步窜了过去。两者即将相撞时,猛虎猛地跃起扑向干城。干城也是一跃而起,突然右手一掌拍向猛虎面门。干城这一招犹如霹雳玄惊,将平生学成的三鼎之力全力击出。只听“嘭”的一声闷响,干城只觉这头猛虎被自己推得稍稍倒退了几寸,然后就觉得老虎头骨塌陷。干城并不与猛虎相撞,而是当空侧翻轻轻如落叶一般滚落在地,并顺手拾起之前射空的一支箭。然后翻滚起身成胡跪的姿势拉开弓箭瞄准另一只白狐。干城只听轰隆一声,那只虎王殿下扑到在地,溅起的飞雪落了干城一身,但干城并不为所动。

    对面的白狐显然吃惊不小,没想到干城竟然在眨眼间击杀虎王。其实此时干城并无把握射杀面前地白狐,白狐完全可以掉头跑掉。但这头白狐察觉干城一身精纯的血气,于是想诱惑干城并吸取他的精血元气,以提高自己的修为。只见白狐后腿坐地,直起身子,前爪合十,瞬间化作一个双膝跪地的白衣女子。干城心中大吃一惊,他其实有在山中遭遇鬼怪的思想准备,但眼下这种会变化的妖怪实在可怖。

    只见这个女子容姿秀丽远胜自己平生所见女子,又听她犹如歌唱般悦耳的说到:“英雄饶命,英雄饶命。我也是被虎王殿下胁迫才来到这里。并无作恶之心。”

    只见干城手握弓箭引而不发,然后问道:“敢问姑娘是什么人?”

    狐妖说到:“我是白狸仙子,如果英雄饶命,你让我做什么都可以。”

    “哦?我可不信。”干城此时仍然引而不发,只是站起身来,后腿两步,然后又说道:“我就怕你这身衣服是狐狸皮变的脱不下来。”

    只见这位所谓的白狸仙子微微一笑,说到:“公子说的哪里话?”说着这个狐狸精就开始脱衣服,没几下竟然一丝不挂,果然冰肌玉骨楚楚动人,

    但是屁股后面的尾巴还是在脱衣服时漏了出来。

    干城笑道:“看来白狸仙子是真心爱我。”说着手中的弓箭就微微的指向下方,右手也缓缓松开弓弦。白狐仙子心中正在暗自得意,心想凡是看了我身体的男人还没有不会动心的,小子你还是太嫩了点。他哪里知道干城和他言语,一是为了确认眼前的女子是不是白狐狸设下的幻影,二是要让白狐狸放松警惕。既然狐狸尾巴都露出来了,也就不用虚与委蛇了。干城右手突然发力拉满弓弦,一箭射了过去。

    白狸仙子一惊,但还是用右手拨开了箭。其实这一箭只是佯攻,只见干城脑袋后头突然精光一闪,不知什么东西又飞了出来。原来干城在如此危急形势的压迫下终于突破瓶颈,瞬间爆发出五鼎之力。由于自身强大的力量,出招的速度也快得惊人。其实他是将背后背着的鸿裁宝剑快速拔出,然后以内力将其推出。白狐一愣,立即后仰,企图躲避干城扔过来的东西,但仍然还是慢了半拍。鸿裁宝剑直接插入白狐的脖子上。

    白狐一开始看到干城灭恶狼大军,击杀虎王,以为干城会法术。但刚才白狐接过干城射出的一箭,发现这支箭不过是凡间的兵器,根本破不了自己防护禁法,所以大为松懈。要还似刚才那般警惕,她还是有机会能够躲过鸿裁宝剑一击。鸿裁宝剑虽说是凡间武器,但经过一二道人保养数百年,剑身已经储存有一些仙气。同时鸿裁宝剑又是加入陨铁铸成的,因此也带有一些来自宇宙中的灵气。再有干城的祖父用鸿裁宝剑斩杀五百蠕蠕军、三百西戎贼虏和负隅顽抗不顺应天命的叛贼二百余人,所以鸿裁剑身又增添了大量的正气。在仙气、灵气、正气的加持下,白狐并不强大的邪术禁法被鸿裁宝剑节节肢解。

    但干城不敢大意左手一晃又掷出十根钢针。白狐被鸿裁击中后,护身的邪术顿时消散。十根钢针中有三根洞穿白狐的心肺。这些钢针在干城出发前,被他用小刀在钢针身上刻上不规则的凹槽,所以一旦进入身体就会发生偏转。白狐的心肺顿时被钢针绞成一团血污,白狐痛的拼命挣扎,在挣扎中气管又被鸿裁割断。此时的白狐心肺被毁,气管被割断,已经不能吐纳,自身的功力彻底被毁,终于显出原形毙命。干城用绳子吊起白狸仙子的尸身,直接将其纯白的狐狸皮扒了下来。干城怕白狐用妖术复活,就将白狐的尸体寸寸肢解,扔入火堆烧掉。又将白狐皮的脖子用绳子勒紧吊在树上。干城这才坐在树下休息了一个时辰。此时天已渐渐放亮,干城忽然想到,这些野兽都快成精了,想必他们的巢穴中一定有一些宝物,不如去寻找一番。于是干城起身,将射空的钢针一一收起,又用熟铜短棍一一敲碎被钢针击杀的野兽头骨。他估计一会儿家里发现他失踪就会报官,之后官府的人很快会找到这里。他不想被任何人发现自己会飞针杀人的绝学。因为这种绝招一旦被人发现,以后遇到危险的时候就不好用了。收拾完毕,干城顺着白狐来时的脚印找了过去。

    干城刚走,只见一僧一道现身树下,连连摇头。果然又是一二道人和三生和尚,三生和尚说到:“能打是能打,就是这只四百年的老狐狸浪费了,拿去炼丹多好?”

    一二道人笑道:“干城是怕打妖不死,反被妖害。好了,咱们帮他把这白狐狸皮上残存的妖气都破掉。”两人运功不在话下。

    干城在午时时分,果然寻到一个洞穴。这个洞穴口小,肚大,走到深处发现白骨累累,有动物的也有人的。在骸骨之下有大量的黄金白银和各种宝物。干城喜不自胜,于是赶紧折返,一路上用松树树枝扫掉所有来往脚印,只留下各种标记,然后独自一人回家去了。

    却说与此同时金川伯第早已乱成一片。早起吃早饭众人没有看见干城,只当是他还在赌气。小后妈和老大媳妇还嘲笑干城小心眼。到家里仆人去给干城房里送早餐才发现屋里没人。又发现桌上留了一张字条,纸条写着:“我去打狼,不用担忧。”大家这才知道厉害。各房姐妹个个担心的直掉眼泪。小后妈也怕干城真要在山里出点好歹,金川伯夫妇会把帐算在自己头上,此时她早已是梨花带雨追悔莫及。只有老大媳妇孙氏心中暗暗得意,觉得自己算计成功。她哪里知道老太太早已经恶狠狠的盯上了她,不过现在找人要紧,还顾不上和她算账。

    金川伯觉得几头狼奈何不了干城,就怕他在山里迷路。于是让老大萧慧去玉州府府衙报官。到了巳时,与金川伯家要好的英山子钟家,还有干城上学的河阳侯候郑家,再加上玉州卫的官兵都纷纷派人来金川伯家汇合,组成一支二百多多人的骑兵搜索队,准备上山找人。

    此时的玉州府十一家勋贵,除了金川伯,其余十家勋贵的第一代爵位获得者都已去世,家里的爵位都传给了下一代。这些二代袭爵者都还年轻力壮,大部分在京城或外阜做官,家里留的都是小孩和女人。所以钟家带队的已经是是三代的钟伯和钟侯二兄弟,郑家带队的也是三代里的郑德先和郑德贤,全都是萧干城的同学。

    上山行至一百多里,大家发现萧干城的血腥战斗现场。只见一头大如狗熊的猛虎,一只白狐,十只野狼倒毙在雪地上,另有一件空荡荡的白狐狸皮在树上吊着晃来晃去。所有上山之人,顿时目瞪口呆。郑家带队的郑德先,不禁向金川伯询问道:“这、这、这难道都是干城一人所猎杀。”

    金川伯捋着胡须说到:“看样子是。”此言一出,顿时在场众人惊掉了下巴。几名玉州卫的军官下马前去查看,果然发现只有一人的脚印,其余皆是野兽的掌印和爪印。在确定这是一人所为后,几个军官又查验了这些野兽的致命伤,不是被弓箭射杀,就是被钝器击杀。一个军官看着三只距离火堆十几步远的野狼尸体,感到不可思议,说到:“金川伯家小公子用的什么兵器?如何能够瞬间击杀这三头野狼?”

    另一名军官说到:“应该是铜棍之类的兵器。不过这出手也太快了。”此时钟伯、钟侯和郑德贤三个人面面相觑,心想这他妈还是咱们认识的萧干城吗,这简直是战神转世!

    金川伯一眼看出干城用了飞针,并后补了棍击。他心中暗暗赞许干城,果然心细如发,避免了保命绝招被外人发现。于是说到:“顺着干城的脚印我们在向前找一找。”

    于是大家都顺着干城的脚印向西北方向走去,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众人只见一个黑衣人背靠一颗松树,脸上遮着斗笠。金川伯定睛看到黑衣人手边的宝剑,不禁大笑,喊到:“干城,还不起来致谢。”

    萧干城听后迷迷糊糊的坐了起来,看到众人,心中也是十分感激。玉州卫的军官都以十分恭敬的态度上来问候,毕竟当兵的都欣赏能打的人。干城又一一谢过各位勋贵家的带队人和玉州卫的领队军官。众人让出坐骑,又有一些军士和护卫伐木,绑成担架将这些野兽全部抬下山去。只有虎王众人抬不动,金川伯只好派出二十名护卫原地看守,然后命一名玉州卫小校飞马去家祠喊人,带车来把虎王的尸体运下山。

    到了亥时,众人才回到金川伯第。伯第早已接到快马来报,为搜索队的人准备了热酒饭。搜索队的人按照金川伯吩咐,将野兽的尸体在伯邸一进院大门口一字摆开,只留一个空位给虎王。再说伯第众人看到干城一人竟然杀了这么多的野兽都是惊叹不已。几个妹妹激动的围着几头野兽跑来跑去。此时小后妈已经是被吓得魂飞魄散,她本以为干城就是一介书生,哪里知道竟是如此凶猛,早知如此决不去招惹。只有干城的父亲萧懋连连摇头说道:“匹夫之勇,何足道哉。”老大媳妇孙氏铁青着脸看着干城的战利品,心中暗自不快。本以为干城被找回来定然会被金川伯痛骂,要不就是曝尸荒野,熟料竟然如此露脸。

    转天辰时,虎王的尸体已然送到伯第。伯第大门敞开,让玉州府的军民观看萧干城的战绩。大门很快就被玉州军民围的水泄不通。巳时玉州府知府赶到伯第,拜会金川伯。与金川伯商量向皇帝奏报,并让萧干城进玉州城游街夸功事宜。但萧干城并未将白狐化人的事对外宣扬,以免人心惶惶,更怕引起皇家的猜忌。只是将此事说与祖父祖母。

    两日之后,一封关于《玉州府秀才萧干城为直隶山西两省百姓除害,击杀太行山凶兽十三头》的奏章已转到皇帝手中。此时大晏太祖皇帝萧鼎早已去世多年,现任皇帝是萧鼎的儿子萧琮。其实这封来自玉州知府的奏章中所奏之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之所以内阁把奏章转到皇帝手里,是因为:一是萧干城所为毕竟是为民除害,值得表彰。二是实在是一件奇闻,若不是玉州卫和河阳侯家的护卫现场确认。任何人都不会相信一个岁的十五秀才竟然会杀死这么多野兽。三是因为萧干城跟皇上沾亲。也正因为第三个原因,掌印太监刘准将该份奏折呈给陛下御揽。

    皇上看后也是啧啧赞叹,认为萧干城真是可造之才。掌印太监刘准瞅准时机禀报皇帝说道:“陛下,这位打虎秀才的母亲是平阳伯柳家的三女儿。”原来太祖周皇后的母亲姓柳,平阳伯是周皇后母亲的侄子。而现任皇帝是周皇后的儿子。萧干城就这样七拐八拐的和皇帝沾上了亲。不过这种亲戚皇家有的是,你可以说自己和当今圣上沾亲,但皇上认不认这门亲戚并不好说。但是无论内阁还是掌印太监都模不清皇上认不认这门亲戚,所以还是先递上去再说。皇上不认就按正常流程嘉奖就是。如果皇上认了这门亲戚的话,就得和这位打虎秀才套套近乎,至少不能得罪。

    皇上听了后稍稍惊讶了一下说道:“平阳伯柳家?”皇帝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又缓缓说道:“平阳伯是朕的外祖母的侄儿。那么平阳伯的女儿应该算是朕的表妹!如果这样算来,那这个秀才应该是朕的表……,表什么来着?”皇上满脸狐疑地看了看刘准。

    刘准和内阁一干人,早就弄清楚萧干城的底细,于是说道:“这位打虎秀才应该是陛下的表外甥。”

    皇帝这才笑道:“不错不错,朕的表外甥确实不错。最近京中几家勋贵子弟多有不法。为了教坊司的歌女打架斗殴,弄得京城尽人皆知,丢尽了朝廷的颜面。今天既然出了个争气的自然要好好褒扬,让他给天下的勋贵子弟做个表率。”

    刘准接过话头说道:“陛下准备赏他什么官?”

    “官?”皇上皱了皱眉头自言自语道。然后说道:“你们和内阁什么意见?”

    刘准试探的说道:“内阁的意思是百户。”

    皇上又皱了皱眉头说道:“你们再商量商量吧。过几天把议的结果送过来”

    就在刘准出去后,一位小太监进来禀报:“广闻寺寺正刘吉庆前来求见。”

    皇帝挥了挥手示意让刘吉庆进来。广闻寺其实是大晏朝的特务机构,下辖总部司、侦事司、纠劾司、缉捕司。其中侦事司是负责收集和刺探外部情报的机构,重点工作方向是蠕蠕和西戎。纠劾司主要负责纠察百官,防范外部谍报人员渗透。缉捕司就是负责抓捕审问的机构,也是一群武林高手聚集的地方。

    广闻寺的负责人有两个,正常人是广闻寺指挥使,还有一位是太监担任的寺正。这位刘吉庆就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公公。他今天来觐见,就是听说萧干城屠狼杀虎的事迹后,想找陛下要人。让萧干城投入广闻寺麾下。刘吉庆见到皇帝后连忙行礼。

    皇上问道:“你个老家伙身体还好。”

    刘吉庆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说道:“谢陛下隆恩,老奴还算硬朗。”

    皇上又笑着问道:“老东西,你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所为何事?”

    刘吉庆立刻换上一副谄媚的嘴脸,笑道:“陛下,听说近日直隶出了一位天才打虎少年……。”

    只听皇上说道:“不行。”

    刘吉庆吓了一跳,这还没说呢,皇上就猜到了,实在可怕。于是像一位受委屈的小学生一样,站在一边,也不吭气,认真聆听陛下接下来的教训。

    皇上并不急着训斥刘吉庆,只是轻轻伸手掌心向上,立刻旁边的一位宫女递上茶盏。皇上喝完茶很是受用的样子,却又是一伸手。小宫女连忙递上一条热毛巾。皇帝用热毛巾擦了擦脸,然后又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悠悠地说道:“我大晏朝这么大,人才有的是。你不能总是紧着金川伯一家人用。金川伯有一个儿子就是配合你们广闻寺抓捕蠕蠕探子,结果身受重伤,听说可是残疾了?”

    刘吉祥连忙称是。

    皇上把小毛巾团成一团扔给旁边的一个小太监,说道:“你最近又从兵部借了一个人,听说此人也是金川伯的儿子,还是正牌的二甲进士。可有此事?”

    刘吉祥脸上有点挂不住了。连忙点头称是。

    皇上霍得一下站了起来,提高了嗓门说道:“金川伯的孙子你不能动,他是朕的外甥。他要是小小年纪出了事,我没法和九泉之下的母后交代!”

    刘吉庆此刻汗如雨下,直接撞死的心都有。这打主意竟然打到皇上外甥身上了,这不没事找事吗?早知道,就应该好好打听打听这位打虎少年的来历。于是又连连扇了自己几个耳光,连声称自己该死。

    皇帝一抬手说道:“算了算了,不知者不怪。你要善待金川伯家的人。现在开国勋臣健在的没有几个了。你可不要让白发人送黑发人。”

    刘吉祥一听陛下这么说,顿时哭丧着脸说道:“陛下,请容老奴再禀报一事。”

    皇帝不耐烦的说道:“说。”

    刘吉祥咽了口唾沫说道:“陛下。金川伯在兵部的那个儿子对我说:‘苟利社稷,何惜此身!'目前他已经深入到蠕蠕境内,似乎已经和蠕蠕可汗身边的人搭上线了。”

    皇上听后浑身一震,深受感动,问道:“金川伯的这个儿子叫什么?金川伯知道他这个儿子已经加入广闻寺的事了吗?”

    刘吉祥哭丧着脸说道:“陛下,金川伯这个儿子排行老五,也是金川伯最小的儿子,名叫萧忠。萧忠临行前说千万不要让父母知道自己去蠕蠕境内刺探情报的事。于是我每月派人按照萧忠的语气给金川伯写信,只说萧忠调往辽东巡边。”

    皇上叹了一口气。萧忠这个事已经无可挽回,如果此时将萧忠撤回,必然引起蠕蠕那边的警惕。只能通过给萧忠加官,来弥补金川伯一家的牺牲和付出。于是皇帝对身边的太监说道:“给内阁传口谕,特晋萧忠正五品奉议大夫。”

    看着刘吉庆远去的背影,皇上不仅长叹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若我朝再多几个金川伯,何愁蠕蠕和西戎不灭?何愁我大晏不繁荣强盛?”

    再说萧干城的事可就难坏了三位阁老,他们听刘准说:“皇上已经说了打虎秀才算是自己的表外甥,而且连说三次‘不错'。这是嫌官小了?”

    可是百户真不小了,百户听着官小,但已经是正六品。知县最高也就是从六品,朝廷六部各司的主事也才是正六品。难道给个正五品千户不成?还是皇上觉得应该给这个秀才一个文职?不过几位阁老和刘准又揣摩了一遍皇上的语气,好像对这个“官”字有质疑?难道不给官?好像也对,毕竟金川伯家只有这一个孙子,早晚也是要袭爵的,当不当官对他来说都没有太大意义。

    那么奖赏什么呢?不入流?不可能!人家官都不稀罕做,还稀罕一个不入流?赏赐金银珠宝?不仅俗,连皇家的脸面都没处搁。不知是谁突然说道:“发明旨,传天下。嘉奖打虎秀才。”这倒是符合给全国勋贵子弟做榜样的意思。那圣旨里也得写赏了什么。要不然体现不出皇上褒奖的意思。

    这一件对于内阁来说并不算重要的事,竟然议了一下午。最后终于议定:赐官从七品小旗,赏穿斗牛服,下诏全国褒扬。

    却说此时金川伯已经将虎皮剥下,并用各种药材熏去了虎皮上的腥臭味,然后装在精致的楠木箱子里交给玉州府知府。玉州府知府赶紧用五百里加急将虎皮送给皇帝,同时还有金川伯的一封信。信中大概的意思是:臣,萧铭坐食朝廷俸禄多年,并无功劳与朝廷。萧家子孙替朝廷分忧,打虎杀狼为民除害纯属分内之事,并不需要额外奖赏。也不希望萧干城小小年纪做了官,磨灭了读书习武的志气。

    玉州城距离京师并不远,知府派出的驿卒凌晨快马加鞭,中途换了四次马,到了宫门落锁前半个时辰已经将虎皮和金川伯的信送入皇城。几个太监将虎皮展开铺在皇帝的寝宫地面上,皇帝又叫来嫔妃和皇子、皇孙们一起来看新鲜。大家都不禁啧啧赞叹,各地给皇上进贡的虎皮不可计数,唯有这张虎皮之大,从未见过。几个嫔妃和皇子都想要这张虎皮,但陛下始终笑而不语。陛下最小的妹妹蓬莱公主并不在意这张虎皮,只是对打虎少年十分感兴趣。她得知打虎少年只是一位十五的年轻秀才时,不禁啧啧称奇。最终这张虎皮荣幸的铺在了皇帝书房的座椅上。待众人离开,皇帝又看了看金川伯的来信,甚为赞许。

    其实皇帝的心思是认为这个打虎秀才是可造之才而且够年轻,以后可以留给自己的儿孙使用。如果上来就给一个正六品的百户,以后萧干城一旦再有功劳,年纪轻轻一路升迁至高位,自己的子孙就赏无可赏,无法使用。

    转天内阁将议定的结果呈送给皇帝,皇帝还算满意,只是用朱笔将赐官从七品小旗改为从九品太行山巡检,其他并没有改。给萧干城本人的圣旨又加了一句:“令其回家好好读书。”

    这样圣旨的主题就变成:萧干城为民除害有功,特赐太行山巡检,赏穿斗牛服,并下诏全国褒扬。仍令其回家好好读书。整个圣旨除了官给的太小以外,真是满满的来自陛下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