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一代枭雄说曹操 >第六章 占据兖州
    第六章占据兖州

    16

    袁绍与韩馥带上私刻的玉玺北上幽州,见到了幽州牧刘虞。他们一见刘虞的面,便扑通跪下说:“臣等叩见皇上。”

    这倒使刘虞大吃一惊。

    “你们这是干什么?”刘虞说。

    袁绍、韩馥从地上爬起来。袁绍说:“你听说过我们的关东联军吗?”

    “听说过。你们联合讨贼,我很钦佩。”

    “但不幸的是贼军强大,急不可图。曹操一世英豪,却兵败荥阳。后来孙坚披坚执锐,攻陷了洛阳,虽清扫了皇宫,祭祀了先祖,但最终还是兵败而归。现当今皇上年幼无知,又被奸贼所控制,致使天下大乱。我等义军聚集酸枣,一致公议,请您登基即位,以率全国之义军,共同讨伐董贼,使汉室皇祚永传万世。此乃万民所向,万望恩允。”

    刘虞听了,勃然大怒,说道:“你们这不是阴谋让我叛逆吗?我刘虞一生虽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我却本本分分,忠于汉室和当今皇上。你们这样做分明是玷污我的名声,让人误认为我在阴谋篡权。我岂能与你们同流合污?”

    一番话犹如一盆凉水兜头泼来,袁绍和韩馥顿时愣在那儿了。他们这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人不愿当皇帝。刘虞对这两个呆鸭不客气地说:“你们给我滚,我不愿意再见到你们!”

    袁绍拿出他们私刻的玉玺,说:“我们都准备好了。”

    刘虞说:“你们准备好了,你们就当,与我无干。”

    袁绍还想再说什么,刘虞连连说:“滚,滚。”

    袁绍与韩馥只好狼狈而归。

    为了断绝他们的念头,第二天刘虞便逃到匈奴那里躲起来了。

    袁绍与韩馥垂头丧气地赶回酸枣。这时,酸枣的情况又发生了新的变化。鲍信带领他的本部人马回济北去了,这是在袁绍预料之中的。而使他惊讶的是兖州刺史刘岱向桥瑁借粮,桥瑁称自己的粮草也不足了不肯给予,刘岱一怒之下杀死了桥瑁,并收编了他的军队。一时间,酸枣的联军大乱。袁绍回来后虽然想继续笼络住他们,但已是不可能了。张邈、王匡、孔胄、袁遗等人见袁绍回来,听到刘虞拒绝当皇帝的消息,也都纷纷离开酸枣,各回自己的属地,做鸟兽散了。

    韩馥看看一切没了指望,也回到了冀州。袁绍只好屯驻河内。袁绍想当丞相的美梦破灭后,便把眼睛转向韩馥这块冀州的地盘,开始在心中谋划了……

    17

    曹操率兵东去,于路上听到了袁术要称帝的消息,曹操说:“不自量力也。”对此不屑一顾。但是当他接着听到袁绍另立新皇失败特别是关东之军做鸟兽散的消息时,曹操在马上呆愣了一会儿,然后哈哈大笑,说:“果不出我的所料也。”大笑过后,他便拧着眉头陷入了沉思。他的内心是很痛苦的。从群雄并起,到各怀鬼胎,直到现在关东之军的鸟兽散,使他认清了许多道理包括必须占据一块地盘拥有自己的实力,也使他认清了许多人的嘴脸如袁绍的贪婪与狡黠、袁术的自私与野心、韩馥的懦弱与无能、张邈的忠厚与轻信、孔胄的高谈阔论等等,以致他紧闭着嘴巴,好半天不再说话。

    走在他旁边的乐进似乎看透了他的所思,说:“主公是不是在回忆关东之军聚散之事?”

    曹操点点头,说:“然也。”

    “我从主公的脸上看出了你内心的痛苦,虽然你刚才那样哈哈大笑。”

    “文谦知我心也。”

    曹操仰起头,看着高远的天空,看着匆匆而过的烟云,一股悲愤之情油然而生。他不由得大声吟哦道: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乐进说:“好诗,好诗。此诗不但是关东之军情形的总结,也是忧国忧民的佳作。”

    说话间,从路两旁的草丛中呼啦啦窜出了一群头裹黄巾手持刀枪的黄巾军,有两千多人。他们大声喊叫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曹操勒住了马。他兀自对他们说道:“今年是什么年了?还岁在甲子!”

    “少罗索!”一个大汉手持钢刀站在曹操的对面,“管他什么年,杀尽了你们这些狗官,就是天下大吉!眼下东郡太守王肱已经叫我们赶跑了,你们是来增援他的吧?”

    曹仁、曹洪、夏侯渊等人各持兵器,与黄巾军对峙着。

    曹操在马上看到这些黄巾军衣服褴褛,蓬头垢面,刀枪不整,便对那大汉说:“你知道我是谁吗?”

    “我怎么知道你是谁?反正你们这些为官的没有一个好货,无官不贪,无官不黑,统统得让你们挨刀。”

    “你说得好。在这一点上,我们颇有同感。现在,皇帝被董贼所劫持,闹得天下大乱,国非国,家非家,一些地方官吏趁机大肆搜刮民财,欺压百姓,致使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大汉说:“你不要和我说好听的。哎,你还没告诉我,你到底是谁?”

    曹操捋着胡须说:“我是曹操。”

    “啊?”大汉叫道,“你就是曹操?当年镇压我们黄巾军的曹操?我的父兄都被你杀死了。真是冤家路窄,今天你撞到我的手里了。弟兄们,为我们的父兄报仇啊!”

    这个大汉名叫白绕,是黄巾军余部黑山军的一个头领。顿时,满山遍野的黄巾军蜂拥而来。曹仁等曹家将全都拉开了决斗的架势,只等曹操一声令下。曹军虽然只有一千多兵马,在人数上是对方的一半,但他们兵器精良,训练有素,又经过了与董卓凉州兵的一场恶战,对付这两千黄巾余众当不成问题。

    面对着“嗷敖”叫着蜂拥而来的黄巾余众,曹操突然放开喉咙,大喊:“父老乡亲们,你们听着:我是曹操,就是当年奉灵帝之命镇压黄巾军的骑都尉。当年我也是为了尽忠于皇帝,为国家社稷的安危着想,并非为了个人的私利。现在我仍然尽忠于当今皇帝,可对你们的态度却发生了变化。看你们衣衫褴褛,面带菜色,就知道你们过着极其艰苦日子,再加上地方官员的盘剥,你们老婆孩子都没法活下去了。你们也是叫那些贪官混官逼的,才走上了与朝廷对抗的道路。现在,我要对你们说,我本可以战胜你们,可我不忍心将你们杀死。我希望你们跟我走,加入到我的队伍里来,共同尽忠当今皇帝,如何?”

    黄巾余众们议论开了。

    有的说:“他就是曹操啊!他可是我们的死对头。”

    有的说:“你说他是皇上的人吧,可他对我们挺同情的,说的也是人话,不像那些狗官净说狗话。”

    有的说:“我们不能上他的当,听说曹操心狠手毒。”

    ……

    白绕见他的部众对曹操的一番话议论纷纷,便说:“我们和皇帝势不两立。弟兄们,杀死曹操,为我们父兄报仇。”

    “慢!”曹操说,“你们不信我可以。与皇帝势不两立我不赞成,但我可以理解。现在,我就要进驻东郡郡治濮阳,你们跟我一起去,我将开仓放粮,救济大家。你们说,好不好?”

    一些黄巾余众喊出:“好,我们老婆孩子,早就断粮了。”

    白绕见他的部众出现动摇,便说:“我们不能上曹操的当。”说着,带头冲向曹军。

    曹仁拍马迎战。战不到十个回合,曹仁斩白绕于马下。兵士们将白绕的头割下来,高举着它对黄巾余众说:“白绕已斩,你们快快投降吧。”

    白绕的死党见白绕被杀,更加顽强地与曹军拼命。曹洪以及夏侯渊兄弟一齐上阵,将他们一一斩杀。

    曹操在马上说:“乡亲们,我不得已杀死了白绕。我劝你们跟我去濮阳,我将开仓放粮。”

    黄巾余众见白绕已死,料知不能战胜曹军,便说:“你说话算数?”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那我们就跟你走。”

    曹军在前,黄巾余众在后,三千多人浩浩荡荡进了濮阳城。曹操带人首先来到了官仓。然而,打开官仓后,他们看到那里面除了满地乱窜的老鼠以外,并不见一粒粮食。曹洪抓着一个看仓的老兵,问他:“粮食都藏到哪里去了?”

    那老兵见曹洪凶神恶煞一般,说:“将军别杀我。我家还有八十岁老母没人照看。”

    曹洪缓和了一下口气说:“你只要说出粮食都藏到哪里去了,我就不杀你。”

    那老兵终于说出了粮食藏放的地方。原来,王肱以防止黄巾军抢粮为借口,将官仓里的粮食统统藏到他老丈人那座庄园的仓库里了。曹操立即带人赶到那里,结果在那仓库里不但发现了大批粮食,而且还搜出了许多金银珠宝和布匹等物。曹操感叹地说:“老百姓在饿肚子,他们却倾吞国库之所有,难怪百姓揭竿而起。”一边让乐进主持,除留下一部分粮食布匹钱财作为军需以外,大部分都分给了这些黄巾余众。

    曹操对他们说:“你们愿意给我一起匡扶汉室的,我一律欢迎。不愿意跟我走的,你们就回家去吧。”

    那些黄巾余众背着粮食欢天喜地地四散而去。

    两三天以后,这些黄巾余众中有一半人回来了,加入到曹军的行列。至此,曹军的力量得到了扩大,加上收编了东郡的官兵若有一千多人,曹军已扩充到三千多兵马了。

    曹操来到了太守府。因太守王肱被黄巾余众赶跑,黄巾军又不重视巩固地盘,到处流窜,所以东郡实际上是政权的真空。曹操从马上跳下来,大摇大摆地走进太守府。那里的官员以为曹操是州牧新任命的,竟对他夹道欢迎。曹操哈哈笑着说:“四年前,灵帝命我为东郡太守,我辞官回乡。现在我却回来了。还是我曹操,可现在的曹操与过去不同了。四年前,我不想当这个东郡太守,今天我很想当这个东郡太守。奸贼当道,山高皇帝远,皇帝来不及任命我了,我就自己任命自己吧。你们谁若是对我当东郡太守不服,请站出来对我说。比文比武,我都奉陪。”

    兵临太守府,众官吏不服也得服。他们只好说:“我们服,我们服。我们都知道明公在洛阳北部郡的五色棒,也知道你任济南国相时罢贪官毁淫祠的所为,以及刺杀董卓、发起关东义军等壮举,谁敢对你不服?我们将恭恭敬敬地听从你的吩咐。”

    “哈哈哈,算你们识时务。”

    曹操于是重新当上了东郡太守。而对他自领东郡太守一事十分愤怒的,倒是兖州刺史刘岱。东郡归兖州所管辖,曹操竟不把刘岱放在眼里,这还了得?本来在酸枣聚会时,刘岱就和袁绍搅合在一起,对曹操抱有成见,如今曹操竟然跑到他这里来,占据他的地盘,他岂能容忍!

    刘岱于是带兵前来征讨曹操。

    18

    刘岱带兵走到东武阳,被黄巾余众的另一支黑山军所包围。这支黑山军的头领叫于毒。刘岱几次突围都没有成功,便改变初衷,派使者前来向曹操求援。使者将刘岱的亲笔信交给曹操,那信上说:“欣闻孟德率军进入兖州,我十分高兴。现东郡太守王肱失职,弃城而逃,致使黄巾余众更加嚣张。孟德若是不弃,万望屈就东郡太守之职。我为此前来与你相会,以共谋消灭黄巾余众之策,不料被他们围困在东武阳,不能脱身。望你见信后,速带本部兵马,前来东武阳救我。仅此匆匆,切切……”

    乐进对曹操进言说:“主公可对刘岱置之不理。”

    曹操说:“何也?”

    “我们正好利用黄巾余众将刘岱除掉,余下的黄巾余众便不足为虑。若刘岱被除,那整个兖州不是主公的了吗?”

    “哈哈哈哈,”曹操大笑说,“文谦之言真让我高兴啊。好,我听你的!”

    曹操于是按兵不发。

    这天,曹操正在太守府置酒与曹仁、乐进等众将一起畅饮,酒至半酣,乐进对曹操说:“我听说东郡这个地方天灵地杰,人才辈出,有许多名士,都是旷世之才,主公何不寻访他们?若他们愿意出来辅佐主公,则主公的大志终可施展矣。”

    曹操说:“东郡这里都有何人?”

    乐进说:“这东郡有个人叫陈宫,字文台,颇有美名。”

    曹操说:“我久闻陈宫大名,原来他就是东郡人。文谦提醒了我,明天我就去拜访他。”

    话音未落,一个眉清目秀书生模样的人悄然走了进来,说:“哪敢劳曹公大驾。陈宫来了。”

    曹操大喜,连忙离座,下来迎接他,一边说:“久仰大名,如雷贯耳。请,请上座。”

    陈宫一拱手,说:“上座不敢。学生此来,专一来揭曹公伤疤的。”

    曹操诧异,说:“我有什么伤疤?”一边下意识地抚摸一下被徐荣军射伤过的右背。

    陈宫看着他说:“我是说你心中的伤疤。”

    “心中?我心中没病啊?”

    陈宫说:“刘岱被黑山军围困在东武阳,派使者前来求援,曹公为何却按兵不动,隔岸观火,并在这里设酒高会,难道心中没病?”

    曹操恍然醒悟,羞赧地说:“文台看透我心也。”

    陈宫说:“刘岱乃兖州刺史,曾与曹公一起在酸枣聚会,现今他兵困武阳,危在旦夕,曹公却眼看着他被黄巾贼众所围,见死不救,不但助长了黄巾贼众的嚣张之气,而且也有失大义。我为你惭愧。”

    在陈宫的观念里,刘岱和曹操都是官兵,而黄巾余众则是“贼寇”。曹操按兵不动,自然是为虎傅翼,助桀为虐了。

    陈宫点破了曹操的私欲,并出口不逊,很让乐进捏着一把汗。他知道曹操性格刚烈,对逆耳之言也颇为反感,便站起来调和说:“曹公并非不去援救刘岱,而是考虑到贼兵人众,正寻求妙计也。”

    陈宫对乐进不屑一顾,说:“请不要为他辩解。”他转而对曹操说:“倘若曹公对刘岱不救,兖州刺史丧命贼兵之手,你想过没有,兖州的官吏会宾服你曹操吗?他们会心甘情愿为你驱使吗?我看不会。曹公要赢得兖州这块地方,当先赢得这里的人心。”

    一席话说得曹操脸上热辣辣的,很有些挂不住。谁都愿意听好话,谁也不愿意听别人的指责。曹操当然也是这样。但曹操所以为曹操,则是他听了这番话后,觉得十分有理,便没有发作。得民心者得天下。欲得兖州,首先要得到兖州官员的拥护,否则那将事倍功半。既然觉得陈宫的话十分有理,曹操便顾不上脸上挂住挂不住和所谓的面子了,他出乎意料地给陈宫深深施了一个大礼,说:“不是先生提醒和批评,我险些坏了大事。先生请上座,让我敬你几杯酒,然后再发兵援救刘岱。”

    陈宫说:“不必了。救刘刺史要紧。等你得胜回来,我将在这里置酒庆贺。”

    曹操再三挽留,陈宫固执己见。曹操眼看着陈宫迈着方步,慢慢地踱了出去。

    陈宫走后,曹仁说:“主公,陈宫不过是一个酸臭文人,何必对他如此敬重?”

    曹操说:“圣人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也。我看陈宫,谈吐不凡,所言具在理上,堪称当今俊杰。他虽然出言不逊,但都出自公心,于我有利,故虽被他批评而不发怒也。”

    乐进等人也都叹服,说:“主公英明。”

    曹操遂起兵去救刘岱之围。

    曹军离开濮阳,往东武阳而去。走到顿丘县时,曹操突然下令:“奔西山而去。”

    众皆诧异。曹仁问:“主公,我们不是前去东武阳,解刘岱之围吗?为何改变了方向?”

    曹操说:“我算定,我们去东武阳必败。”

    曹仁说:“何以见得?”

    曹操说:“于毒所率的黄巾余众有十万多人,而我们只有三千人。加上东武阳城中刘岱之兵,也不过三万人。敌强我弱,怎么能战胜敌人?我们这样匆忙赶到东武阳,不是送死去吗?”

    曹仁说:“我们奔西山干什么?”

    “西山乃是于毒的大本营,我们端他的老巢去!”

    曹仁还是糊涂,说:“你再端他的老巢,也救不出刘岱来啊。”

    曹操笑了笑说:“我总是对你们说,要多读兵书,可你显然不知道围魏救赵之典。当年孙膑欲去救援被魏国包围了的赵国,但他不直接去赵国救援,而是集中兵力去攻打魏国;耿弇欲赶走驻守在西安的张蓝,他不去进攻西安,却先进攻与西安互为犄角的临淄。结果他们都取得了胜利。如今我们去西山攻打于毒的大本营,于毒担心老巢有失,必定撤兵回救,东武阳之围便会自然解除了。即使于毒不回救,等到我们拿下他的大本营时,他也攻不下东武阳。你们放心好了。”

    果如曹操所料,于毒得知曹操进攻他的大本营,立即分一半兵力回救西山。曹操于是于路上设伏兵,大败于毒之军。与此同时,刘岱在东武阳见黄巾余众纷纷后撤,知道曹操救兵到了,便率三万兵马一拥出城,在城外荒野与黄巾余众展开了殊死搏斗。三万兵马对五万黄巾余众,人数上虽然处于劣势,但官兵装备精良,黄巾余众难以抵挡,纷纷溃逃。刘岱给他们困了几天,心中窝气,见黄巾余众狼狈逃窜,便不管不顾,一个劲儿地掩兵追杀。刘岱骑一匹快马,奔驰在前,离黄巾溃逃之兵越来越近。他挥舞着大刀,大声呼喊着:“贼寇,不统统斩杀你们,难解我心头之恨!”

    刘岱的一个谋士在他身后说:“主公,穷寇莫追,穷寇莫追——”

    刘岱哪里听得进去?他渐渐接近了黄巾溃逃之军,挥舞着大刀,猛砍一气。顿时,一大片黄巾溃逃之兵倒在血泊里。刘岱正杀得起劲,猛听一声响悠悠而来,待他看清是一支飞箭时,已经来不及躲闪了。“不好!”他大叫了一声。随之,那“飞鸣镝”不偏不依射在了他的面门之上。刘岱当场落马毙命。

    黄巾余众又聚集起来,返过头来,再战官兵。官兵只好又缩回东武阳城中坚守不出。

    曹操在路上设立埋伏,又占据有利的地形,加上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惇,拼命厮杀,曹操又多设疑兵,并让乐进站在高台上大声喊口号以分化瓦解敌兵,结果大败黄巾余众。于毒带领残兵败将,往北逃窜而去了。

    曹操率得胜之兵,连夜行军,突然出现在围困东武阳的黄巾军的背后。半夜,曹操放火为号,对黄巾余众发起了攻击。城中官兵见到了火光,也呐喊着从城里杀出来。黄巾余众还在酣睡之中,懵懵懂懂不知所从,被斩杀了三万之众。黎明时分,两军回合。曹操始知刘岱身亡。

    曹操与刘岱的关系并不亲近。在酸枣会盟时刘岱是和袁绍站在一起的。进了东武阳城里以后,他又听说刘岱本来是带兵到濮阳向他兴师问罪的,因为他胆敢不经他的同意就自己当上了东郡太守。曹操本来很痛恨刘岱,但他却一反常态,在郊外找到了刘岱的尸体,亲自为刘岱发丧。他拍着刘岱的棺材说:“刘公,我曹操来晚也!”说着涕泪横流。曹操想起了陈宫的话:“要赢得兖州,当先赢得人心。”便演出了一幕违心的戏剧。

    看见曹操涕泪横流,刘岱的部下都很受感动。安葬了刘岱,曹操立即率本部兵马返回濮阳去了,让人丝毫看不出他对兖州的野心。

    陈宫听说曹操将回濮阳,出城五里,迎接曹操凯旋而归。他们在郊外相见了。

    “曹公,陈宫已置酒以待。”陈宫抱拳说。

    “可惜啊,可惜。”曹操说,“我虽然解了东武阳之围,但是刘刺史却被流矢所伤,落马而亡。一想到这里,我心里就很不是滋味。想当初,我们在酸枣会盟,发誓共诛奸贼,没想到他壮志未酬身先亡……”

    “哈哈哈,”陈宫笑了起来,说,“此乃天数。曹公机会来了。走,进城去。我有事与您商量。”

    曹操与陈宫并马入城。陈宫已经在郡府中摆下了酒宴。陈宫亲自为曹操敬酒,一边说:“曹公解了东武阳之围,虽说刘岱不幸身亡,但那与曹公毫无关系。曹公已从大局出发,赢得了民心。我一直是东郡的官吏,我的同僚官吏们都对曹公之举大加赞扬。曹公以区区三千之兵,敢于面对十万之众,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和义无反顾的胆略,令这里的官吏深深敬佩。”

    “文台何必过奖?我曹某也是听了你的建议才出兵东武阳的。我担心兵力不足难以取胜,才效法古人‘围魏救赵’的打法。咳,只可惜刘刺史没活下来。其实,我这个东郡太守当也好,不当也好,那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刚才,我在郊外说,刘岱不幸丧命,曹公的机会却来了。曹公,你知道我要说什么吗?”

    “曹操愚钝,请先生指教。”

    陈宫说:“现刘岱已死,兖州州中无主,朝廷又西迁长安,董卓专权,各地都与王室失去联系,王命无法贯彻。我看曹公并不是等闲之人,何不趁州中无主之机,出领兖州州牧呢?”

    曹操慌忙离座,说:“不可,不可。我所以胆敢自领东郡太守,是因为灵帝曾封过我此职。我若再出领兖州牧,恐怕……”

    “哈哈哈,”陈宫说,“曹公所虑不在朝廷,而在州中官吏。担心他们不拥护你,是吧?”

    曹操只好说:“然也。”

    “州中官吏大都是我的朋友,明天我就亲自到兖州去说服他们,让他们拥戴您为兖州牧。噢,对了,还有一人可以助我。”

    “谁?”

    “济北相鲍信。”

    济北也属兖州管辖。

    曹操拍着脑门说:“我差点忘了。鲍信与我乃莫逆之交。我正准备在东郡站稳了脚以后,前去探望他哩。”

    “鲍信在州中也颇有威望。我们两人前去兖州,大事定成。曹公若是得到兖州这块地盘,先平定黄巾余众,稳定地方,然后再图天下,霸业就大有希望了。”

    “果真如此,我曹操将没齿不忘。”曹操深深地向陈宫施了一礼。

    第二天,陈宫果然先去济北,会见鲍信,说明情况。鲍信自然同意。他们二人便一起赶到兖州。此时,兖州府里乱哄哄的,官吏们都不知该怎么办。特别是黄巾余众不断地扬言要血洗兖州城,更使那些官吏们人心惶惶。要表奏皇上,且不说千山万水,路途遥远,但董卓专权与他们听到的董卓的贪婪与残忍,也使他们视西去为畏途。恰在此时,陈宫和鲍信到了。原来陈宫在州府里也有极高的威望,加之鲍信与他同心,很快便将州中的别驾、治中等主要官吏请到了厅堂。

    陈宫对他们说:“现今,天下四分五裂,州中又处在一个无主的状态,黄巾余众又不时扬言要血洗州府,如此下去,我看这兖州府非要为黄巾余众所占……”

    那些别驾、治中等官吏忙说:“我们所虑,也正是这些。文台足智多谋,请教我们,该怎么做。”

    陈宫看了一眼鲍信,说:“我也因此而忧虑。我和骑都尉济北相鲍信商量,欲请一人来领兖州州牧,不知大家是否拥戴他。”

    “谁?”那些官吏们问。显然,他们并没有思想准备。

    陈宫一字一顿地说:“曹操!”

    一听曹操二字,那些官吏们顿时低头不语了。兖州府里这些主要官吏,大都与朝廷中的宦官或者权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所以能在此为官,不是他们的亲属便是他们的爪牙。他们依仗着他们有后台有根子,而在地方上为非做歹,欺压百姓,搜刮民财,鱼肉乡里,可谓无恶不作。他们谁不知道曹操担任洛阳北部尉棒杀蹇硕叔父的五色大棒?谁不说道曹操担任济南国相时罢贪官、毁淫祠的所为?当时,曹操在济南一举罢免了八个县令,烧毁了所有地方官吏假借迎神赛会的名义诈骗百姓钱财的场所——祠堂。罢贪官、毁淫祠曾是曹操初任地方官时的两个壮举,在全国官吏中广为流传。

    鲍信见他们一个个缩头不语,有些性急,说:“同意还是不同意,你们倒是说句痛快话!像曹操这样的人莫说当个兖州州牧,就是当一个治国安邦的大丞相,我看也绰绰有余。据我所知,曹操有治世之才,他若是当了兖州州牧,一定能打败黄巾余众,保护本州的官吏和百姓,使地方得到安宁。”

    陈宫赶忙制止了鲍信,对着那些官吏们笑了笑,说:“各位仁兄所虑,无非是过去那些龌龊事。我给各位担保,只要从今以后,勤政为民,不再做太过分的事,曹操绝不会与你们算旧账的。”

    那些别驾、治中等官吏们在心中掂量了掂量。若不拥戴曹操为州牧,兖州保不住被黄巾余众所占,到那时他们必定会死于他们的刀枪之下,黄巾余众可以说对他们这些贪官污吏是恨之入骨的。现在,有了陈宫的担保,只要他们多加小心,对自己的行为收敛一些,估计曹操也不会拿他们如何。只要既往不咎下不为例就行。

    “我等同意文台的建议,拥戴曹公为兖州牧,请二位前去迎请吧。”那些官吏们说。

    陈宫大为高兴。他不顾路途上的劳顿,拉上鲍信,连夜返回东郡郡治濮阳。他们将兖州府中的情况对曹操说了。曹操又说了一些感激的话:“曹操若是以后有所进取,全赖二位之功。请再接受我的一拜。只是,我曹操担心不能胜任,枉费了二位的心机。”

    鲍信说:“孟德,你客气什么?这天下如此乱哄哄的,本来就该能者为王。你也不用推辞了。走吧,上任去。”

    陈宫说:“慢,我有句话必须说给曹公听。州中那些官吏多有劣迹,他们担心曹公会惩处他们。我已代您做了担保。您答应了对他们既往不咎,才可以上任去。”

    曹操说:“我可以既往不咎,但他们也应改邪为正。”

    “他们保证。”

    “那我答应。”

    “好。”

    曹操于是告别了濮阳,在陈宫与鲍信的陪同下,带领他的曹家军,浩浩荡荡进驻到兖州,开始了他图谋天下的政治活动。陈宫也是从那时起跟随曹操,成为了他的幕僚。

    此时的兖州东接青州、徐州,西连豫州,北通冀州、幽州,南临江淮,属下有陈留、东郡、东平、任城、泰山、济北、山阳、济阴八个郡。曹操不但得到了兖州广大的地盘与兖州的军队,而且也得到了兖州辖区内以及远近地区众多的谋士和武将。他们听说曹操对陈宫的直言不但不加害,还收他为帐下谋士,颇为钦佩他的胸怀,便相互转告,纷纷前来投奔。曹操因此得到了对他一生业绩起到关键作用的谋士和武将程昱、荀彧、李典、典韦等。

    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刘岱活着时,袁绍与公孙瓒争斗,都来争取刘岱。刘岱不能决定到底与谁站在一起,正在他难以决策之时,有人告诉他东郡人程昱智谋过人,可向他求教。刘岱于是派人将程昱请到府衙,向他讨教。程昱说:“问题非常明显,袁绍为你的近邻,与你又有旧交,当然应该依附袁绍。据我看公孙瓒绝对不是袁绍的对手,最终是要被袁绍打败的。”刘岱听了程昱的意见,与袁绍联合,后来公孙瓒果然被袁绍打败。刘岱于是对程昱很是敬佩,便决定任命他为骑都尉,可程昱却托病不就。曹操赴兖州府上任后,立即去程昱家中求贤,两个人长谈一天一夜,不知疲倦。曹操钦佩程昱的才华,程昱感激曹操的知遇之恩,两个人都觉得再也不能分开了。程昱于是投到曹操的麾下,开始为曹操效力。曹操任命他为寿张县令。程昱的家乡人对此不理解,问他说:“刘岱是名副其实的兖州刺史,他请你出山,你推托有病不就;曹操一来,你为何就心甘情愿跟他走呢?”程昱笑着说:“他二人不可同日而语也。”

    后来给曹操以巨大影响的荀彧,更是让曹操感到与他相见恨晚。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祖父荀叔、父亲荀淑、叔父荀爽,都是东汉名士。荀彧年轻时,当时著名的名士何颙赏识他的才能,称他有“王佐之才”。荀彧曾做过县令,董卓乱京后,弃官回家。为逃避战祸,他接受了韩馥的邀请,迁居冀州。不久,冀州为袁绍吞并,荀彧便投靠了袁绍,袁绍待他以上宾之礼,很是器重。但荀彧经过接触和观察,发现袁绍虽然暂时势力强大,但心地狭小,终将不成大器,便投奔到曹操这里来了。曹操与他彻夜长谈,觉得他谈吐不凡,所见深远,智谋过人,大喜,说:“你真是上苍赐给我的张子房啊!”曹操将他与西汉刘邦的谋士张良相比,可见他对他的重视了。曹操于是任命荀彧为奋武司马,参与他的军机大事。

    两员武将也是难得的将才。李典,字曼成,山阳巨野人,后来成为曹操的心腹大将。典韦,陈留己吾人,体力过人,骠勇无比,是一员凶猛的虎将,后来成为曹操的亲随校尉。

    当然,还有一个奇人曾对曹操说了两句话,给曹操指明了方向路线,进而使曹操最终统一了中国北方。此人姓甚名谁,他又是对曹操说了哪两句话,容后再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