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北伐北伐 >第一百二十四章 诈降
    一

    谯周、张绍和邓良,带着刘禅的投降书,前往雒城去了。

    有人把这一消息告诉了被劝出议事大厅的刘谌。

    刘谌一听,气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浑身颤抖,两眼发直,口吐白沫。几个勤务兵吓慌了,忙把他架上门口的轿子,送回了家里。

    刘谌一路上紧闭双眼,一言不发。到家后,勤务兵把它平放在床上,又是揉肩、又是舒胸、又是喂水,忙活了大半天,刘谌才睁开双眼。

    他冲勤务兵们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都出去吧。

    勤务兵见刘谌镇静下来了,都退了下去。

    刘谌心中很清醒,他只是不忍看、不想说。他知道这时候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了。

    愤怒、困惑、纠结、悔恨,

    抑郁、无助、心灰、绝望。

    刘谌牙根一咬,作了最后的决定。他从床上爬了起来,叫佣人通知全家人沐浴更衣,准备前去祭祖。

    三

    一个时辰后,刘谌带着全家人来到了昭烈庙刘备的牌位前。

    三拜九叩完毕后,刘谌跪在牌位前声泪俱下地说:“祖父在上,恕孙儿不孝。”

    “大敌当前,无力阻挡敌人的进攻,又不愿屈膝降敌。唯一能做到的,只有杀身成仁,保全忠烈名声,带全家一起前去陪伴祖上,望烈祖烈宗接纳吧!”

    说完刘谌起身挥起了腰刀,杀死了儿子、杀死了女儿、杀死了老婆。然后,杀死了自己。

    四

    谯周一行人来到雒城,向守城官兵宣读了刘禅的投降书。然后,谯周亲自打开了城门,面见邓艾,交上了投降书,并迎接邓艾及魏军进入了雒城。

    五

    这时的邓艾,就好像脚踩在白云之上,身子飘在半空中,无法控制,稀里糊涂地走进了雒城。

    等到了城防司令部,坐了下来,他还云里雾里的没醒过神来。

    这真像做梦一样。

    邓艾的脑子中,曾不只一次的出现过一个画面:

    在成都的城下,他骑在高头大马上,趾高气扬的指挥着低声下气的钟会,攻打成都城。

    这已经是他想到的最辉煌的场面了。因为只有这样的结果,才能证明他终于扳回一局,由作战失利者变成了战役的主角。

    可是一不小心,他成了接受蜀国投降的第一人,成了这次战役的最大赢家。

    这天上掉的馅并,真要把他砸成“残废”了。

    六

    邓艾的手下,把刘禅的投降书塞到了谯周的手。谯周冲着邓艾郑重其事的开始宣读《投降书》,这时,邓艾才从云里雾里醒过神来。

    邓艾再次接过投降书,马上给司马昭写了报告,连同刘禅的投降书一起 ,派人火速送往魏国京城。

    然后,邓艾留下谯周,让张绍、邓良先一步回成都,协助刘禅做好投降的准备工作。

    约好三天后,邓艾入成都举行受降仪式。

    七

    三天后,刘禅反绑双手,身后停放着一口棺材,在京城的六十多位蜀汉官员的簇拥下,早早地来到城门口等候着。

    邓艾在谯周的陪同下,来到了刘禅的面前。

    他翻身下马,亲自为刘禅解开了身上的绳索,并拿起火把,焚烧了刘禅身后的棺材。然后,和刘禅手拉手,一起来到了刘禅的办公宫殿。

    刘禅让民政部长李虎,向邓艾递交了象征“缴械”的蜀国的《花名册》及《库存清单》。

    上面分别记载着:“蜀国共计有百姓二十八万户,九十四万人;士兵十万二千人,官吏四万人。”

    “国库中存有稻米五千万斤,黄金白银各两千斤,以及各种丝绢多达二十余万匹。”

    八

    邓艾接过了《花名册》和《库存清单》,高兴的是瞎子进墓地——找不着北(碑)了。

    邓艾有些“飘”了,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竟脱口而出,说:“公嗣(刘禅字公嗣)君真是识时务的俊杰。我秉承大魏皇帝旨意,授予公嗣君为大魏国一级上将;太子刘睿为上将府三级上将副官,所有刘氏王子为上将府中将卫官,陪伴刘禅暂且留在成都的宫中。”

    邓艾余兴未消,又对蜀国各部门官员,根据其地位高低,或任命他们为新政府官员,或安排为自己的属下。

    接着,邓艾又任命师纂兼任益州省长,任命牵弘等人兼任益州各市的市长。并告诫各位一定要严格约束部下,不充许发生烧杀、抢劫、掠夺的事情。

    九

    邓艾为了宣扬自己的功绩,还下令在绵竹掩埋作战死亡士兵的坟丘上,修建一处塔楼,为他扬名立万。

    安排完这一切,邓艾还不忘沾沾自喜的对刘禅等人卖弄说:“你们的大将军姜维虽然是一时的枭雄,也只能算是个废人了。”

    “你们诸位幸亏遇上我,所以才有今日。如果遇上像光武帝手下大元帅吴汉那样的人,你们早就成了孤魂野鬼咯!

    邓艾所说的吴汉,是东汉光武帝手下手的大元帅。当年吴汉奉光武帝命令攻打成都,守城大将延岑投降后,吴汉率部入城,竟然四处纵火,大开杀戒,不但杀了延岑的全家,连城中的无辜百姓也没放过。

    十

    邓艾完成了受降后,开始给司马昭写起了战报。

    在战报中,邓艾列出了对刘禅和蜀国官员的封官许愿和魏国兵将的晋升安排。甚直向司马昭提出要更改战略方针,希望由他率部一鼓作气进攻吴国。

    封官许愿和更改战略方针内容,这些本不是邓艾的权限啊!

    邓艾此时是小鬼照镜子——得意忘形啦!

    得意是忘形的表现,忘形是悲惨结局的序幕。

    西汉刘安在《淮南子?道应训》中写道:“物盛而衰,乐极则悲。”就是告诫人们,千万不要得意忘形。

    邓艾这是被眼前的荣耀冲昏了头脑,竟然不自觉的为自己挖下了一个深深的大坑。

    还是一个“死亡之坑”。

    完成了投降仪式,刘禅发出了最后一道命令。

    命令原礼宾部长张峻,原西川副省长汝超携刘禅亲手书写的投降命令,听候邓艾的指令,负责各地方的投降交接事宜。

    命令蒋琓的二儿子,原太子府办公室主任蒋显,前往剑门关,宣读刘禅的投降命令,让姜维停止扺抗,就地投降。

    十一

    在剑门关的姜维,阻击魏军将近二个月了。

    他暗中盘算着,魏军有二十万兵马,这时的粮草恐怕维持不了多久,退兵是他们的唯一选择。现在“门”关住了,开始准备“打狗”吧!

    他正准备招集众将领研究下一步“打狗”方案时,他的侦察兵飞马来报,邓艾的三万兵马偷袭了江油关,又在绵竹消灭了诸葛瞻的京城卫队,诸葛瞻殉国,邓艾大军开始围攻雒城。

    这一消息,让姜维如五雷轰顶一般。

    我怎么把邓艾给忽视了。总以为他会从阴平向钟会靠拢,也被挡在剑门关以外。谁承想他却别出心裁,居然偷袭了江油关,而且还攻克了绵竹防线。

    这是严重的失误。

    姜维心里清楚,诸葛瞻根本没有打大仗的经验,他也从没想过用诸葛瞻独挡一面。

    就是因为自己的大意,江油关失守,朝中无大将可派,陛下才不得不派出诸葛瞻。既葬送了诸葛瞻的性命,还让成都面临险情。

    如果当时清醒一点,派廖化、张翼或董厥任何一人退守绵竹,都不会是这个结果。

    姜维用双拳捶着自己的脑袋,他真想不通。

    阳明关失守?

    江油关失守?

    绵竹失守?

    这都怎么啦?不该发生的事情,现在却接二连三的出现了。

    敌人太狡猾啦!

    但也证明自己太自信啦!

    说什么都晚了。

    十二

    江油关丢了,不但自己的后路断了,进攻成都的大门也被打开了。

    前面是虎,背后是狼,再坚持下去,不但会被敌人包了“饺子”,还可能让邓艾的三万大军兵临成都,朝廷也就危在旦夕了。

    姜维捋了捋头绪,开始调整布局:命令张翼为先锋,廖化断后,他与董厥居中,全部人马放弃剑门关,向东南方向绕道广汉,火速向成都靠拢。

    十三

    钟会见姜维突然撤兵,他猜想着一定是邓艾偷袭得手。他不赶怠慢,忙分出三万人马,命令胡烈带队,一路追杀姜维,他带十万大军,直奔涪县杀去。想要在邓艾攻下成都之前,赶到成都。不能让邓艾吃了“独食”。

    十四

    姜维的人马一路急行,还不忘找个有利地形,给尾追的胡烈来一个小小的伏击。

    胡烈的三万人马由于地理不熟,又要时刻提防姜维的伏击,很快就被姜维远远的甩到了后边。

    姜维甩掉了魏军,眼见离成都也就二百多里了。姜维命令大队停止前进,原地休整。同时向东西南北各个方向派出侦察小分队,他要尽快摸清成都周围的敌情,好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两天过去了,派往成都方向的侦察小分队回来了,还带来了皇帝的信使蒋显。

    十五

    蒋显一见姜维,顾不得往日的礼节,让姜维辞退左右,只留下廖化,张翼,董厥,把刘禅的命令和一封亲笔信交给姜维。退后一步,一句话也不说。

    姜维打开了刘禅的命令,上面写道,“全军将士抛戈解甲、放弃抵抗。因为我们这边已经投降,一切归属于大魏,都要听命于天朝赏赐。”

    姜维看完命令,传给了董厥,然后打开了刘禅的信,只见刘禅在信中写道,“伯约兄,绵竹一战,相父的儿子思远(诸葛瞻字思远)为国捐躯。同时战死的有黄权的儿子黄崇,李恢的侄儿李球,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张苞的儿子张遵等人。”

    “这样的结果让我撕胆裂肺,痛不欲生。我再不愿看到我的忠臣良将们死去,更不愿我的京城遭遇屠戮。我愿用耻辱的名节,去换回众生。”

    “伯约兄生不逢时。如果换在汉初,兄定能成为韩信一样的大英堆。可生于此时,虽战功累累,忠心可嘉,但却不断遭遇非议和褒贬,我有愧于兄。”

    “望兄听我一言,放下武器,免除反抗,好好保重身体吧,切!切!”

    看完刘禅的信,姜维是又气又急。

    十六

    姜维这几天想了许多,就是没想到刘禅会投降,所以他急。

    姜维气的是,自己这一生,自从遇到邓艾,就从来没顺过。

    段谷之战吃了一次大亏;

    秦川之战,落了个无功而返;

    侯和之战,寡不敌众,大败而归。

    更可气的是这一次,邓艾的一个偷袭,竟然毁了蜀国,更毁了姜维的一世英明。

    姜维此时切切实实感受到,当年周瑜为何喊出“即生瑜,何生亮”的怒吼。

    他真想马上找到邓艾,把他碎尸万段,以解心头之气。

    “唉!”姜维不由的长叹了一口气。

    皇帝下了命令,我不服从,那就是叛臣逆子。但是就这样投降了,从心底讲,是一千个不甘心,一万个不甘心。

    十七

    姜维就是姜维,虽急火攻心,但一点没有乱了分寸。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诈降!”

    放下武器不等于终止战斗,只是换一种方式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