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北伐北伐 >第一百零四章 北伐的反对声
    一

    张翼认为,此次战役几乎把雍州地方武装打残了,必然会引来大批的魏军进行报复。而蜀军的主力部队几乎都被拉了出来,国内出现了空虚。

    如果再打下去,一旦被魏军缠在这里,魏军再向汉中出兵 ,国内就危险了。

    为此,他劝谏姜维说:“趁魏军的增援还没有赶过来,我们应该撤军了。不然,就是画蛇多添了四条腿——弄巧成拙了。

    姜维听后,心中很是不爽,不由的冲张翼大怒地吼道:“我军连胜,士气正旺,正是乘胜扩大战果,锦上添花之机,怎么能说是画蛇添足呢?”

    说完,姜维不顾张翼的劝阻,给张翼留下一万兵马围住狄道城。

    他率大部队向东,在从上邽救援狄道的险要之处,扎下了大营,准备迎击魏国的援军。

    二

    姜维设下伏兵后,派出的侦探回来报告说:“魏军的援军从上邽正沿此路杀了过来。”

    姜维不敢有丝毫的大意,他又亲自对设伏阵地巡视了一遍,并叮嘱各处带兵将领提高警惕,做足准备。

    谁知二天过去了,并没有见到魏军前来,姜维心中泛起了一阵儿疑惑。

    三天过去了,姜维还是没等魏国的援军,却得到张翼派人送来的不好的消息:陈泰的大队援军,突然出现在狄道城东南的高地,利用优势的地利条件,由高向低,对围城的蜀军发起了突然的攻击。由于魏军占有兵力和地势的绝对优势,张翼根本无还手之力,虽损伤不大,但却陷入了被动的局面,不得不西渡洮河,利用洮河开始阻击魏军。”

    姜维一听,恍然大悟。

    三

    姜维想围点打援,而陈泰将计就计,来了一个瞒天过海。他让邓艾率三万兵马大摇大摆的做出增援狄道的假象。

    邓艾顺大道直奔狄道,但却是走走停停,一天多的路程,走了三天还没有看到人影,即吸引了姜维的注意力,又拖延了时间,为陈泰争取着更多的战机。

    陈泰带领人马穿过首阳县,翻越高城岭,一路悄然急行,当天夜里赶到狄道城东南的高地。

    四

    陈泰派人在高地四处点起了篝火,下令士兵鼓角齐鸣。一来是给城内的守军传递信息,二来是虚张声势,让围城的蜀军摸不清路数。

    篝火一起,在鼓角齐鸣中,陈泰率大军顺坡而下,一直冲到了围城蜀军的背后。

    蜀军被这突如其来的阵势搞得有些手足无措,忙回身去拦挡从高地冲下来的陈泰。

    被困城内的王经见援军到了,也率守城的兵马倾巢出城,让围城的蜀军一下陷入了两面夹击的危险局面。

    张翼一见形势不妙,忙收拢部队渡过洮河,利用洮河展开了阻击。

    张翼知道,解除对狄道城的包围无所谓,但是决不能让魏军渡过洮河。因为,那里是蜀国大军的退路。

    张翼一面顽强狙击着魏军,一面火速通知了姜维。

    五

    姜维得知陈泰解除了狄道之围,忙将伏兵一分为二,留廖化继续准备援击魏军的增援,他亲率一部分回击陈泰。

    姜维与陈泰旗鼓相当,打的难解难分之时,邓艾也对廖化展开了疯狂的进攻。

    这时,洮河西岸的张翼又给姜维传来了急报:凉州方面从金城发出了一支援军,正向狄道方向杀来。

    战场的局面瞬间发生了变化,蜀军由主动变为了被动,面临比自己多出一倍的三面的围攻,还可能有被断了后路的危险。

    面对被动的局面,姜维无奈的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姜维实在是有些不甘心。

    所以,他并没有撤回武都,而是把大军驻屯在了距上邽只有一百多里之遥的成县西北的钟堤。

    五

    蜀国这次洮西之战,虽然最后姜维被迫草草收兵了,但却是给了魏国一次重重的创伤。直到两个月后,魏国皇帝还在督促关中军团最高长官陈泰,派出大量的人力,在洮河两岸及河水之中去收殓和打捞死亡士兵的尸骨。

    刘禅也因为此役的辉煌战绩,升任姜维为蜀军总司令并授予大将军衔。

    六

    姜维屯兵于钟堤,明眼人都清楚,这就是要随时以最快的速度对魏国发动攻击。

    姜维连连出兵,在蜀国的上层人中出现了强烈的不满。在一次刘禅召集的工作会议上,开始借题发挥,带头人就是谯周。

    谯周开口说:“姜维连连出兵征战,既无目标,又收获甚微,请陛下考虑是否加以节制。”

    谯周心中很清楚,北伐是蜀国的重大国策,公开提出反对意见风险很大。所以,他故意避开北伐的字眼并把矛头指向姜维,以此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大家的共鸣和众多的附合之声,引起刘禅的重视。

    谯周的话音刚落,陈祗马上接过茬口说:“谯教授此话大错而特错!”

    七

    作为中央秘书长的陈祗,他很清楚北伐对于蜀国的重要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蜀国的上层中反对北伐的声音,越来越强烈。

    谯周公开的对北伐提出异议,会引起蜀国上层的思想混乱,如果不能及时的制止,对蜀国内部的稳定,是一个毁灭性的危险。

    陈祗没等其它人开口,首当其冲的截住了谯周的说头,说:“北伐的意义和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咱就谈谈的北伐的成果吧!”

    “首先,北伐让我们全国上下同仇敌忾,众志城成。军队的战斗力空前的强盛,成功的阻击了魏国二次大规模的进攻,三十年来,国内无战事,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北伐以来,我们得到了武都、阴平二地,获得了万余名的移民,羌中地区少数民族同情和支持。使我们的北伐大军在凉州地区出入自由,游刃有余,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后勤支援。”

    “通过北伐,巩固了蜀吴的联盟,免除了来自东面的危险,牵制了魏国对蜀国的军事威胁。”

    “北伐同时也削弱了魏国的实力,让雍凉二州的物资匮乏,捉肘见襟;让关中之敌处于防守之势,没有进攻之非分之实。”

    “我们国内稳定,国泰民安,这难到不是北伐给我们带来的成就吗?”

    八

    谯周见陈祗抢先截住了反对北伐的话提,他马上接荐说:“姜维屡次出兵征战,蜀人愁苦不堪。当年,周文王善于养民,就能以少取多;句践能够抚恤众人,就能以弱胜强,这是古人的经验,难到我们不该效仿吗?”

    陈祗马上反驳说:“项羽强而汉高祖弱,约定两分天下以鸿沟为界,各归本土生息养民。张良认为民心一旦安定,就难以再发动,于是率兵追击项羽,终于消灭了他。”

    “难道这不是古人的经验吗?”

    谯周也不肯示弱,与陈祗对辩了起来,说:“谚语说:‘射箭如果屡次不中,不如慎重瞄准之后再发射。’有智谋的人不会为蝇头小利而动心;不为似是而非的情况改变常态。时机成熟以后再行动,形势适宜以后再举兵。”

    “如果竟然竭尽武力滥用征伐,出现了土崩瓦解的形势,又不幸遭遇危难,那么即使有智谋的人也将无力挽回局势了。”

    陈祗回复说:“教授所言,不能说全无道理,但是只说对了一半。”

    “积蓄力量,富国强兵,我们一直在做这些事,可别忘了一点,我们在做,敌国也在做。我们和魏国实力悬殊,大家都发展,我们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永远拉不平。”

    “所以我们要增长,还要想法让敌人倒退,如何让敌人倒退呢?”

    “只有给敌人制造麻烦,增加矛盾。这就叫以攻代守;如何才能让敌人有麻烦呢?这就要主动寻找机会,而不是消极等待机会,因为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在进攻中寻找机会,在机会中争取胜利。是北伐的真正目的。”

    “消极地等待,防守,就是坐于待毙。打是为了守,只有打的好,才能守的住。而只守不打,只能是处处被动挨打。”

    “敌人就是敌人,你不打他,他能主动向你投降吗?敌人就像是田地里插个草人,你不去主动拔掉他,他也会长时间的立在那里。敌人就是前进道路上的一块大石头,你不主动去搬走他,他难道还会因为你要经过这里,就主动的滚到路边吗?”

    “蜀国边境十几年来固若金汤,未遭入侵,内部安定团结、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良好,百姓丰衣足食,这难到不是我们北伐的策略的正确果实吗?”

    九

    陈祗言语咄咄逼人,寸步不让,不给谯周丝毫的余地,也让有些想附和谯周的人知难而退,没有人再出来为谯周帮腔助阵,让关于北伐的论争戛然而止了。

    这也让刘禅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给陈祗送去了一个满意的微笑。

    十

    姜维兵屯钟堤,随时准备对魏国出击。国内的反战情绪,也让姜维忧心重重。

    同时,魏国的雍凉地区进行了大的变动。陈泰被召回了京城,王经也被召回了京城。

    司马昭又空降他的堂哥司马望接替陈泰为关中兵团司令;泰山太守诸葛绪因为在对吴作战中,临危受命,击退了吴国十万雄兵,受到了曹睿的加奖,接替王经当上了雍州省长。

    十一

    司马望上任后,自知对陇右地区的防务不甚了解,诸葛绪也是初到,只有邓艾还算是老人。所以,对如何防御蜀军,他想听听邓艾的意见。

    邓艾也不客气,向司马望说出了自己想法。

    司马望听完了邓艾想法,认为很有道理,就按邓艾的思路,开始对陇右地区的防务进行了调整。

    谁知这样一来,姜维是大象见老鼠——遇到了克星。

    自此,姜维的北伐也开始跌入了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