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我当皇帝的那些事儿 >第三章 你在教我做事?
    南明,是明朝京师被李自成攻破、崇祯皇帝自缢后,由明朝宗室藩王在南方相继建立政权的合称,历时十八载。

    朱笑天莫名穿到南明,却出乎常人的冷静。

    穿越嘛,多新鲜!主角轮流坐,今天到我家......

    朱笑天装着两世记忆,很快将自己融入到鲁王朱以海的角色中。(后文名字就用朱以海了)

    寝宫之内,诸女个个貌美如花,幽香阵阵,将朱以海环绕,令他陶醉不已。

    这般生活,才是男人的最爱!穿越者的福利!

    面对四位貌美如花的宫女,朱以海身为一个血气方刚的正常男子,难免生起非非之念,但他此时仍感觉不适应,浑身提不起劲。

    “殿下如何了?”

    人未至声先闻,管事太监匆匆赶来,当他见到稳稳立在那的朱以海,竟又噗通一声跪在脚下,声泪俱下。

    看着此人,朱以海脑壳一阵疼痛。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管事太监的长相,那便是:猥琐!

    朱以海想不明白,一个太监,怎么长这副德行?

    或许是太监的原因,大家对他很放心,若换做寻常男子,长这副尊容,宫女们早跑了!连夜跑的,扛着马车跑......

    还好,朱以海意识中对他已经习惯了,甚至莫名的有一股亲近感。

    原因很简单,这家伙是鲁王朱以海的忠诚狗腿子!

    在朱以海觉醒的记忆中,这太监名叫刘朝,是鲁王府的管事太监,年二十六岁,原是鲁王朱以海自小就跟在身边的伴读,出生寒苦,身份低微。

    因朱以海继任鲁王,刘朝才跟着咸鱼翻身,鸡犬升天,成为王府管事太监,走向了人生第一个小巅峰。

    不过可以看出,刘朝这家伙挺忠诚的,先前哭的很真,老戏骨都演不出的那种真。

    明朝的太监嘛,都十分依附主子,主子要是没了,他们的人生也就废了。

    “殿下,您没事吧?”

    刘朝爬起来,饶王三圈,像鉴定古董一样仔细打量着朱以海,唯恐主子哪里被雷电劈坏了。

    朱以海微微摇头,面色平静,只是有些苍白,终于启口说了第一句话:“没事,还有吃的吗?”

    “殿下稍等。”

    刘朝扶着朱以海坐到圆桌旁,不等他转头安排,宫女陈贞儿应了一声,飞快端来一份早已准备好的粥汤。

    陈贞儿单膝跪在桌前,又准备以勺喂之。

    朱以海看了她一眼,颜值可以啊,素颜都赶上那些拉满美颜的女主播了......

    伸手接过粥碗:“谢谢,我自己来。”

    陈贞儿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刘朝和其他几名宫女也是愕然看来。

    在她们眼里,这位鲁王殿下为人不正经,屡屡调戏宫女们。

    在站的几位,除了几位太监,无不深受其害,这次居然没有趁机占便宜,还出言道谢?

    莫非这雷击有治疗猥琐,戒色的强力功效?

    性子随和的鲁王殿下,让宫女们扭扭捏捏的好不适应。

    朱以海没有理会她们的表情,兀自端起米粥。

    “殿下,粥热,容奴婢吹温。”

    陈贞儿低声提醒,忙又接过粥碗,嘟着嘴轻轻吹了吹,二人如此近的距离,她雪白的脸颊微染红晕,明艳动人。

    朱以海目光一滞,急道:“不能再吹了,再吹就要去了。”

    说着,一把夺过米粥,几口干掉。

    他咂了咂嘴,认真品味,看这颜色和口味,这似乎是南瓜粥。

    “汁水丰盈,还略带甜味,你很棒!”

    陈贞儿愣在那,暗道殿下怎么说些奇奇怪怪的话......

    这时,门外一名太监垂首禀报,董长史来了。

    “长史?”

    朱以海脑海中迅速过了一遍,想到了这个官职。

    门口传来有力的声音:“臣,王府长史司左长史董守谕,拜见殿下!”

    “进!”

    朱以海端坐着,撩了下袖袍,双手按在大腿上,尝试摆亲王谱。

    长史董守谕,一派文官打扮,年近五十,个子不高,脾气倒不小。

    董守谕一见朱以海的造型着装,便吹胡子瞪眼呵斥众人:“是谁给殿下更的常服?”

    朱以海微惊,低头看了眼自己身上的大红圆领常服,穿着整齐帅气,并无瑕疵,不知这老家伙为何突然发火,莫非是来给下马威的?

    管事太监刘朝第一个反应过来,脸色微变,也出言斥责道:“是谁?怎会犯如此错误?”

    崇祯皇帝自缢,国丧期间,身为皇室成员,自然不能穿红。

    按照礼制,皇帝驾崩后,无论是嗣皇帝(皇太子)还是文武官员,皆需着衰服满二十七日,以白布裹乌纱帽,腰间系着麻带或草带,官员还得穿麻鞋。

    满二十七天后才能除去衰服,换成素服,亲王着素袍,连太监都得着青袍,直至百日后变服如常。

    此时,刘朝身上,就是一身青袍,再无杂色,就连长史董守谕,也是一身麻衣素服,腰着黑角带。

    唯有鲁王朱以海,着一身大红圆领常服,跟个新郎官似的。

    一名宫女骇然跪下,泣声道:“奴婢知罪,只因近日连绵细雨,天无晴日,殿下的一干常服尚未干燥,唯有红袍可用......”

    “昨日殿下突遭不测,奴婢又想着给殿下冲冲喜,方才以红袍更衣.......奴婢知罪......”

    说出来可能不信,堂堂大明亲王居然只有几件换洗衣服?

    实则不然,鲁王府一众从山东南下抵达南京,不是公司搞团建出省旅游,而是在逃难!

    江北兵荒马乱的,他们几乎天天饿肚子,沿途到处都是流民抢掠,甚至连官兵都来扫一波。

    生病更是没有医生看,以至于王妃薨逝,二子死在半道,直到进入留都南京才有了安身之地,日子方才好转。

    朱以海恍然,暗道这宫女真不错,挺体贴的,于是出言安慰道:“你也是无心之过,不妨事......”

    “殿下!”

    董守谕打断了朱以海的话,喝道:“大行皇帝殉国捐躯,岂能亵渎?况乎朝廷礼制,怎可废之?”

    朱以海瞧这没眼色的家伙,不悦道:“小题大做,我让她们换了便是!”

    说着他挥了挥手,那名宫女如释重负,匆匆离去。

    朱以海本以为这事翻篇了,没想接下来事情有意思了。

    董守谕沉着脸,喝道:“请殿下自称‘寡人’,或称‘孤’,亦可自称‘吾’,身为藩王以‘我’自称,成何体统?”

    朱以海一愣,一身龙袍带来的自信无法想象,加上他本就有鲁王记忆,更是入戏极深。

    堂堂亲王,岂能被臣下所欺!

    “长史?你在教孤做事?”

    见鲁王‘改正’称呼,董守谕不怒反喜,义正言辞道:“祖训如此,臣不得已为之!”

    朱以海满脸不爽,却也想起了明朝长史的职责。

    王府长史司,左长史为五品官身,掌王府政令、辅相规讽,总管王府事务。

    凡向朝廷请名、请封、请婚、请恩泽及陈谢、进献表启书疏等,皆由王府长史奏上,如藩王有过失即问长史。

    可以说,明朝的长史是官僚集团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兼有府官和国官的性质,可直接上奏皇帝,举报藩王的不轨行为。

    “知道了,知道了,你下去吧。”朱以海摆了摆手,不想跟他抬杠。

    初来明朝南京,人生地不熟的,一切以安稳为主,待熟知了再出手收拾这些不开眼的东西。

    董守谕迟疑片刻,没有离去,启禀道:“殿下,臣还有一事......”

    “孤今日乏了。”朱以海负手背身。

    他深知明朝文官们的臭毛病,直言进谏一套一套的,你越是搭理他们,他们越来劲,说不定还能整出个故事会,借古讽今地当面骂你,你作为领导还没办法。

    最重要的是,他们忒不识相了!

    就眼前这位董长史,一看就是喜欢戳人痛处,教别人做人的家伙!

    “殿下......”

    长史董守谕充耳不闻,仍要坚持汇报工作。

    朱以海赫然转身,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喝道:“孤说了,出去!”

    屋内落针可闻,各人都是不可相信的神情,眼前这位还是以前那个胆小好色的鲁王殿下吗?竟斥责长史?

    要知道,以前从来都是董长史训斥殿下的,如同先生教训弟子。

    董守谕一改往日傲慢的神情,眼神锐利地紧盯着朱以海。

    他自前年入鲁王府为长史,打心眼里看不起庶出继承王位的朱以海,觉得大明的藩王,多是仰仗祖上福德,混吃等死之辈。

    如那唐王粗知文墨,楚王但知痛哭,潞王惟事奔逃。

    这鲁王殿下虽薄晓琴书,倒也谦仁,可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

    说句好听点的,叫求贤若渴,纳谏如流,乃帝王美德。

    实际上,他就个憨憨,懦弱无能,是个可欺之人!

    然而此刻,董守谕觉得面前这位鲁王殿下,不同往昔,今天很不正常,眼神中有股浓浓的陌生感。

    这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总之很危险!

    若是搁在以前,鲁王生气骂人了,董守谕丝毫不惧,还能反怼他几句,教他为王之道。

    可现在,他不敢了。

    面前这位怒目圆瞪的鲁王殿下,像是觉醒了祖上血脉,又或是鬼上身。

    董长史真担心鲁王会突然间冲过来,甩他几个大嘴巴子.......

    “是......臣告退。”

    最终,董守谕忍住了喷子本性,识相的离开了。

    众人战战兢兢,管事太监刘朝吃吃地道:“殿下息怒……”

    “生什么气?陪孤出去走走。”

    朱以海收起怒容,画风突变,竟又是一脸和煦,宛若无事。

    .......

    PS:关于亲王(国王)的自称,纵观诸多史料,自先秦至明代,书面用语一直是用“寡人”这一称呼,少部分用“孤”,口语则自谦为“小王”,或者直接用“吾”。

    “本王”这个称呼,目前史书中不见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