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 >第二百四十一章 宋冬云遇到的陷阱
    宋冬云和她老公把鸡引进鸡舍里,关了门,在里面捉鸡。



    蒋非和朱宇站在养鸡场外面,听得到鸡舍里鸡飞狗跳的声音。



    “土鸡的劲儿就是足,不像那些笼养鸡,伸手进去捉它,它都不会躲开,傻愣愣的。”朱宇听着动静感叹道。



    “当然,价格摆在那呢。”蒋非笑道。



    “也是,一斤六十,一只就要两百多。”朱宇点头说道。



    市场上的清远鸡一斤17.5元,三斤重的只要五十多块钱。



    买一只土鸡的钱可以买三四只清远鸡了。



    而君缘饭店里平时用的鸡更便宜。



    两人聊了一阵,宋冬云和她老公抓好了鸡,装在铁笼子里。



    笼子下面带着滑轮,他们把鸡运了出来。



    朱宇跟他们在过秤和再细谈了一下合作的事。



    蒋非绕着铁丝网随便走了走。



    养鸡场的鸡是分大小和公母来养的,仔鸡、雏鸡分开养,公鸡、母鸡分开养。



    蒋非走到围起来的第三块区域,看到里面全是些小公鸡。



    转了一圈回去,他们三人刚好谈完。



    “吴叔,宋婶,我看到前面有几百只小公鸡,你们是打算养公鸡,还是阉鸡?”蒋非问道。



    “养阉鸡。”



    宋冬云笑道:“阉鸡性格温顺,不会老打架。”



    “而且阉鸡长得快,肉质嫩,吃了不燥热,在市场上更受欢迎,一举两得。”



    阉鸡,是通过外科手术摘除了睾丸的公鸡,就是太监鸡的意思,也叫做骟鸡或是线鸡。



    公鸡在阉割之前富有攻击性,活动能力强。



    往往把喂它的饲料很快消耗掉,养鸡成本高居不下,肉质也差。



    阉割过的鸡会性情大变,变得温顺,活动量变低,能囤肉,长得快。



    “你们是用中药阉割,还是喊阉鸡师傅上门?”蒋非接着问道。



    蒋非小的时候,常有阉鸡师傅活跃在农村和乡镇的市集上。



    他们经常踩着二八大杠,背着工具包走南串北,到有需要的人家里阉鸡。



    那时村里养鸡的人多,需要阉割的鸡也多,阉鸡师傅能靠着这门手艺养活一家子。



    后来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结婚成家生娃。



    好些家里的老人去城里帮儿女带娃了,村里的人渐渐少了,养鸡的就更少了。



    阉鸡师傅靠手艺吃饭,没人养鸡他们也没活干,只能另寻出路。



    到了现在,阉鸡师傅已经很少见到了。



    蒋非前阵子孵出了一窝小鸡,有十来只小公鸡。



    眼看着快长到可以阉割的时候了,他却发愁找不到阉鸡师傅。



    “找阉鸡师傅过来。”



    宋冬云说道:“手艺好的师傅不好找,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了。”



    “我姐姐村里刚好有一个,托她联系上的。”



    “宋婶,你们时候阉鸡?”



    蒋非说出了意图:“我有十只小公鸡想阉割,方便的话,我到时抓过来。”



    “约了大后天的下午过来,阉鸡师傅到了的话,我打个电话给你,你再把鸡拎过来。”宋冬云说道。



    “好。”蒋非点头应道。



    “听说现在好多养殖场都是用中药阉割的,我之前也想用。”



    宋冬云说道:“可犹豫来犹豫去,最后没有用中药,我们以前没有操作过,担心出错。”



    “中药阉割,我也只是知道有这么一种方法,对具体操作不了解。”



    蒋非想了一下,说道:“你们想要详细了解,可以去别的养鸡场瞧瞧。”



    “这不是什么涉及机密的事,应该有养鸡场愿意让你们看的。”



    “对了,你们有加到一些同行的群吗?开养鸡场的那种!”蒋非问道。



    宋冬云点了点头,表情一言难尽:“加是加了几个,可我觉得那些群不靠谱。”



    “群里的骗子多,其中有一个总是在发包发苗、包饲料、包技术、包回收的广告。”



    “我看了都觉得心动,说的好像只要养了他们的鸡,就能坐着收钱一样。”



    “后来我才知道,那是陷阱来的……”



    这个陷阱,蒋非也听过。



    一些养鸡场开始的时候跟养殖户承诺,养殖户只要从他们那里购买了鸡苗,后续的一切问题,他们包解决。



    养鸡场会派专门的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怎么喂养,会发饲料。



    当然,饲料的钱,养殖户得按市场价给。



    他们还会跟养殖户签合同,只要把鸡养大,他们负责回收。



    而且一般给出的回收价会比二道鸡贩子的收购价高,以此来作为诱惑。



    如果养殖户心动了,认为跟他们都签合同了,肯定可靠的。



    那毫无疑问地,这养殖户掉陷阱了还不自知。



    因为这些养鸡场惯常的手段就是在合同上使坏。



    合同签是签了。



    但通常没有写上具体的回收时间,或是鸡长大到怎样的程度是符合回收的条件。



    等养殖户把鸡养大,喊养鸡场来回收时,他们会一直拖。



    而养着那些鸡,每天都要投入饲料钱,养殖户耗不起。



    最后不是低价卖给了二道鸡贩子,就是养殖户被迫答应低价让养鸡场回收。



    宋冬云当时看到“同行”在群里讨论,她还狠狠心动了一番。



    如果不是道不同,她决定养土鸡,而那些都是四十五天出栏的笼养鸡,她可能也掉陷阱里去了。



    后来宋冬云跟村支书聊天时提起,村支书马上告诉她,那多半是骗人的。



    村支书拿了网上的桉例给她看,她回想一下群里的那些发言,发现确实不对劲。



    经常发言活跃的几个“同行”更像是托。



    有了怀疑的心,宋冬云又观察了几日,他们百分之九十是骗子无疑了。



    她果断退出了群。



    村支书知道宋冬云加的群里有骗子之后,特意找了村里养土鸡来卖的人家,让他们谨防这种骗术。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www.yeguoyuedu.com 安卓苹果均可。】



    尤其是白河村今年养鸡的人家多了,好些在山上圈了树林来养。



    说不定更容易被那些骗子盯上。



    宋冬云跟蒋非吐槽了几句,看时间不早了,朱宇还在一旁等着。



    两人没有多聊。



    宋冬云老公帮着把土鸡运到山下去。



    朱宇载着鹌鹑蛋和土鸡回去了,蒋非也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