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浓是月下桂 >第七章 新园早桂迎秋意 平地波澜遭变故
    九月初七,园中一棵桂树已经开花,刘老爷便着人请了宁知来赏。

    “为何这桂树开得这样早?”刘老爷问宁知。

    “树木与人一样,有急性子的也有慢性子的。听闻先夫人最爱桂花,我找几个园圃老板问他们买了开花早的早桂和开得迟的晚桂,皆种在园中,如此一来,从早秋到晚秋,园中皆有桂花开放。”

    “我看的果然不错,宁姑娘不仅营造之技高超,还心地善良,的确是个值得信赖和托付之人。”刘老爷真心地赞道。

    宁知与刘老爷在营造上甚为投契,也都痴迷,痴迷之人向来不喜委婉应酬,因此二人常为了图卷争论、激辩,也曾相互折服赞叹技艺和创意,但在营造之外的谈论并不算多,更遑论这样上升到人品的夸赞。

    两人边谈边行,行至月牙湖边。刘老爷突然问道:“我若把这两处府邸都托付给宁姑娘,宁姑娘可愿替我好生照看?”

    “嗯?”宁知有点懵。

    “宁姑娘的父母亲人不知现今在何地?”刘老爷又问。

    宁知不知刘老爷今天到底怎么了,怎么问的问题有点怪。

    “我无父无母,只有一个师父和一个师弟,离得……离得也不算远。”宁知心道,他们俩到人间不过一眨眼的事,的确不能算远。

    “中秋可否可请他们到寒舍一叙,我有要事相商。”

    宁知终于明白今天刘老爷拐弯抹角地到底要问什么了,他一定是对现今的园子尚有不满意的地方,但又不好意思说,故意说要托付园子给她是点她呐,近来她也太把自己当这园子的主人了,往往她与刘老爷的争论,她从来不肯相让,完全忘记了自己不过是个掌案的身份,让她请师父来是觉得她水平不够,想让她师父来了给她多指点指点。

    宁知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立即乖巧地道,“这点小事我自己就能处理,不必劳我师父大驾,您上次说要在这湖边加一块太湖奇石,我还说……说您造园太直白……现在想来,的确这里加上一块太湖奇石真真才是恰到好处,您放心!我一定尽快帮您找到太湖白石,满足您的心愿!”

    “好!”

    痴者之交大约就是这样,有时候你说一句,我就懂了,有时候你说两句,我也以为我都懂了。

    经过这番谈话,宁知觉得自己的确应该重新认知自己掌案的地位,往常由于刘家的宽容,自己实在是太过娇纵自负了,刘老爷偶尔有点想法,宁知只要觉得不合适就坚持不实现,丝毫不顾及主顾的体面,毕竟这是人家的园子,偶尔还是要满足一下主人的愿望。认识到这点后,宁知第二天就去了太湖,下定决心一定要替刘老爷找寻一块合适的太湖白石,满足这位尊贵主顾的心愿。

    但要找一块合适的石头可不是容易的事,宁知找了大半个月,才终于找到一块称心的。等她赶回应天府时中秋已过,这才想起来,刘老爷依稀是请她赴中秋宴的。不过,宁知认为刘老爷应该不会太在意这种小事,何况她替他寻得一块不错的石头,他应该会感到很高兴。

    宁知回到应天府就匆匆赶往刘府,想把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给刘老爷,顺便向他告罪中秋夜未能如约赴宴。

    到了刘府,却见大门敞开,门房无人值守,地上堆积了层层落叶,显是已多日无人清扫,一阵秋风吹过,多有潇飒之气。

    宁知走入园中,听得山脚下房舍中传来一阵哭声。循着哭声走过去,眼前的景象让宁知不知所措。往常身体尚康健的刘老爷已经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床边跪着刘予和几个仆人。刘老爷见她来了,便招手让她过去。

    宁知知道,这是凡人灯火将尽的光景。虽然在神族的心中,凡人短暂的一生不过蝼蚁一般,这也不过就是正常的生死轮回,但许是宁知在人间呆得久了,心中沾染了凡人的烟火气息,又许是刘老爷这几年待宁知为知音,不知不觉中她也将他视为至交,因而此刻竟然也被这凡人的生老病死所牵动,心紧紧地揪起来。

    “本来想把园子都交给你的……怎知突然生出了这等变故,你……和予儿……”刘老爷艰难地说道。

    “父亲,别说了。”刘予握住了他父亲的手,两行泪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予儿,自小父亲就教你……教你男儿有泪……不轻弹。园子没了……没关系……刘家……尚有一些产业,变卖………变卖之后,离开应天府,若……若宁知姑娘愿意,你们………一块走。”

    “父亲,你放心,我自会安排。”刘予牢牢抓住他父亲的手,仿佛一放开他就会坚持不住。

    刘老爷长叹一声,“身外之物……我……我并不在乎,要去……见你母亲………我也……很高兴,唯一………唯一……放不下……是……是你。”

    他说完这些话已经起气喘吁吁,歇了一会,他用尽全力伸了伸手,示意宁知也握住他,宁知赶忙把自己的手递给了他。刘老爷把宁知的手放在了刘予手上,轻轻地拍了一拍,用微不可闻的声音说道:“你们……要……好好的……”

    话未说完,已溘然长逝。地上的几个仆人嚎啕之声大起。

    在人间也不是没有碰到过生离死别,但好像跟自己都关系不大。但对于刘家、刘老爷,宁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竟然已经开始如此在乎,仿佛他们的家族命运也与她紧紧相连。就像此时的宁知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并非是个凡人,只觉得从来没有过的心痛,这痛感传遍全身,好像四肢和头脑都已经全部麻木,只剩下一双眼睛,不停地有眼泪涌出。这痛感席卷得她把刚才的所有疑问都忘却了,比如为何只是短短半月不见,再见面时已是这般光景。

    宁知离开应天府虽然只是半月有余,但刘府的祸事其实早就酝酿。刘府新园初初建成,便有外间许多传闻,说刘家新园子堪比神仙之地,刘家不事张扬,但越是低调就越传得神乎其神,甚至多有人拿来与府尹秦大项之府邸比较,同样是月牙湖角的府邸,秦府有多粗鄙不堪,刘府就有多仙姿雅正,更有好事者提及宁知的月牙卷为当初秦大项看不上之事。坊间本来对秦大项这个府尹就诸多怨言,如今抓到机会众人便都添盐加醋地描述他秦大项狗眼不识人,着力数落他品味如何堪忧,更有传言引申到秦大项的夫人如何奇丑无比,因为秦大项就喜欢审丑。

    秦大项听闻传言以后,自然怒不可言,想你刘家不过一商贾之家,用的还是我瞧不上的掌案,如何就建出人人称颂的园子。秦夫人更是因传言在家中大哭大闹,拱着火让秦大项好好整治刘家。正好此时又有人向秦大项禀报刘府中有一山房名为一境山房,说此乃“牧守虽贤而令长不堪,则国事不举,万机有闕,其损败岂徒止乎一境而已哉”之意,居心叵测讽刺秦大项为官不正,总之就是明里暗里地跟他秦大项过不去。

    恰逢此时刘族中有嫉妒刘老爷想要霸他家产之人,出来诬告刘老爷私铸钱币,这可是大罪,但秦大项并未细审,只是传唤与刘家共同经营钱庄的王家做简单询问,这王家正因与刘家婚事作罢一事甚恼,又知秦大项有心要整治刘家,因此故意只说了些模棱两可的糊话。秦大项便趁机将刘老爷抓进牢里,意欲定罪。刘予为救其父,只好多番疏通秦大项,秦大项也好奇刘府的新园到底建得何样以至于外间如此传颂,便提出过府一叙,刘予只得应诺,在新府里认真招待秦大项。秦大项一看这园中景象,的确胜过自家无数倍,便起了歹意,要让刘予将新园拱手相让。刘予一心只想救父,自然一口答应,不曾想还是没来得及,秦大项为了给刘家定罪,在牢中对刘老爷严刑逼供,等刘老爷保释出来之时,已被打成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