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仙醒纪 >第四章 与君同川途,舟发偶後先
    李寻离开南山的时候,父亲又送给了她许多奇珍异宝,知道她喜欢看道书,又给了她一本上古经文的孤本。母亲知道她要上云台比试,很是为她担心,也送了一件淡绿的云罗襦裙法衣给她。

    李寻心中不免一叹,彼此之间亲缘淡薄,倒只能用这些华物聊以慰藉。

    辞别离开之后,李寻回到长生渡,得知老祖还在闭关,她便回到自己的洞府小青峰太一小筑。

    太一这个名字源于道书中道生一之句,意为万法之始,老祖曾说此名太大,恐她因此折损。但自从她得知自己不能修炼之后,那种绝望感觉如同灰烬,所以道生一的希望感觉,在她是一种寄托和慰藉,她坚持用了这个名字。

    太一小筑临溪水而建,花木繁深,遍地绿萝白芷,姿态摇晃,是个清幽的所在。

    李寻遣退婢女,来到闭关的洞府。

    她盘坐在蒲团之上,闭目养神,感觉到残玉在她眉心运转。残玉便是她出生时所衔之玉,此玉有断面裂口,似乎被人斩去了一块。玉质温润透亮,阴面翠色微微,刻有莲花纹,阳面洁白无垢,刻有剑纹。

    她衔此玉而生,异象频出,老祖闻讯赶来,想将此玉拿在手中打量,但玉上生出一股莫名的伟力,在空中跳动盘旋,老祖施力去擒拿,却也铩羽而归。最终这玉倏忽一动,飞入她的眉心,连老祖这样随时会登仙而去的大修士都无可奈何。

    老祖叹道:“此玉气质祥和,气息荒远,恐怕大有来头,此女前途不可限量,便由我带去长生渡教养吧。”

    她们大家族都重视根基,她八岁之前,就早已开脉圆满,但一直没有引气入体,而是以各种大药熬炼身心,为以后打下根基。八岁时,她尝试引气入体,周身气机涌动,眉心的残玉又再度飞出,残玉一划,一篇金色的古体经文突然浮现在她眼前,只维持了瞬间就消失不见。

    经文上的字体她全不认识,但一种本能牵引着她,她强迫自己把经文牢牢记住,发现经文已经在她的脑海里生根,如同寄宿,怎么也忘记不了。

    她心中有恐怖,把此事告诉老祖。老祖让她把经文写下来,她一写发现无论怎么也写不出来。

    老祖见状很是惊奇,感叹道:“神文自隐,非有缘人不得见。这经文既然因你的伴生之玉而起,恐怕来历绝不简单,此事你不要声张,莫要告诉他人,你且去族中经阁查询各种古文字,看是否能找到和这经文相同或者相似的文字。”

    李寻就这样一边修炼一边在藏经阁查询,老祖给她开放了极大的权限,阁中藏书除了一些秘法,几乎全部对她开放。但她浏览藏经阁中的各类书籍,全无所得,没有找到和那经文相似的字体。

    她只在道祖的一本杂记中看到这样的记载:“上古有大道真言,以道文记,此文无人可见,乃大道自隐也。平生未得一见,憾矣!恐为世人讹传。”

    她怀疑这篇经文可能就是道祖所说的大道真言,但是又没有佐证,将此事告诉老祖之后,老祖也说:“连道祖都遗憾未能得见的经文,可见这大道真言实乃至高无上的经书!我知你素来欢脱,但此事事关重大,你切记不可泄露片言只语,以免平添祸端。”

    老祖接着道:“你且安心修炼,我自去为你查访。”

    但她修炼半年也未能引气入体,老祖一番探查之下,发现她是断灵之人,无缘仙道。

    老祖叹道:“此玉既是机缘,也是困囿,恐怕除了这部神秘经书,其余经书你都不能修炼。”

    事到如今却是如此结果,李寻一时颓然。手中紧握残玉,心中满是一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悲愤。但她很快恢复,定定走入藏经阁,在浩如烟海的经书文帖中翻寻,经书使她很快沉下心来,尽管没有找到和神秘经书类似的文字,但却在阵道上颇有所得。她于是越发沉浸其中。

    老祖知晓之后,送来《九阵书》给她修炼,她如获至宝,废寝忘食地研读,阵道越发精进。

    之后她便决定去红尘中游历,八载方归。

    在红尘中的这几年,她越发洗净身上浮气,变得沉稳起来。

    傍晚的时候,婢女拂衣前来询问:“十三娘子来访,娘子是否要相见?”

    她走出门去,黄昏时的晚霞浮照,灿烂如烧,十三娘子李瑂一袭红衣站在院中绿木中间,耀眼灿烂,尽日无人看霞色,眼中惟胜红衣。

    “这院中风光正好,九姐偏要深居门中,平白浪费了如此颜色!”李瑂见到李寻,便娇声道,一脸天真烂漫。

    李寻闻言笑道:“再好的颜色,在十三妹面前也都自惭形秽了。”

    “九姐偏爱取笑我。”李瑂声音娇软如绸,“反倒是八年未见,九姐风采更胜从前。”

    眼前的十三妹仿佛不谙世事,一片天真无邪,但李寻知道并没这么简单,远的不说,单说这次族中炼气大比,这个十三妹就以十二岁的幼龄位居第三,获得一支荒仙玉佥。何况听李九龄所言,这个十三妹也已经炼气圆满,除了天资,也可见其刻苦。

    李瑂的母亲也是位羽化真人,为眉山山主,她们方外之人,不像红尘俗世那样重男轻女,没有嫁娶之说,只有同心结契之谊。大道之下,众生都是同道,又何有男女之分?

    但按实力的不同仍然有尊卑之别。李瑂的母亲是羽化真人,所以她随母亲之姓,虽然不是嫡支,但在李族也地位崇高。

    “不知十三妹来此有何事?”李寻道。

    “确实有事叨扰,不知九姐可否屏退旁人?”李瑂郑重说道,神色微凝。

    在李寻示意下,很快房中就只剩下二女。李瑂拿出一张银白的兽皮递给李寻,道:“此物是我母亲的珍藏,九姐看上面的记载是否与荒仙道宫有关?”

    李寻接过兽皮,尽管她未炼气,也感觉到一股浑厚的洪荒气息,显得极其古老,兽皮略有破损,只见上面的篆字龙飞凤舞:“太古四万八千六百二十一年,孤道失衡,三十三天坠落,星辰驱诡怪兮,夫帝释荒救於崩亡……伐道之战……哀馀衷之坎坎兮,独蕴愤而增伤,苟为是之荒茫……诸法消亡……立道宫为祭……”

    文字断断续续的,但似乎能大概推测出发生了一场战争,有个名叫荒的大帝企图挽救危亡,但最终还是失败,诸法消亡,人们修建了一座道宫来祭奠他。

    文字之后是一幅模糊断续的图纹。

    单看这个记载似乎只是一段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上古战事,但李寻又想起紫薇大帝的事迹,有恐怖自深空袭来,大帝起于危亡,和荒帝如此相似的局面!

    星空深处究竟有什么?李寻顿生毛骨悚然之感。

    “这兽皮上似乎记载了上古众仙的一次战役,无照真人究竟从何处得来?”李寻的语气近乎质问了,实在这上面所记载的事太过匪夷所思,太过令人不寒而栗!

    无照真人便是李瑂的母亲。

    李瑂并不觉得李寻的反应过激,实在她自己初看兽皮文时也惊惶不已,难以平复。她解释道:“这兽皮上的记载委实令人难以置信,但几乎可以认定为真,此物乃我母亲在银落之地采撷星浆时,从星璇深处飞来,被我母亲截住。我母亲初看也是想到了紫薇大帝,深觉此事并不简单,因而暗中藏下从不示人,如果不是荒仙道宫将起,而此物又似与荒仙有关,我母亲也不会拿出此物乱我道心。”

    李瑂深吸一口气,直至现在一想到此事她仍不能平复。她接着道:“九姐且看这兽皮后面的图纹,是否像是一幅路线图?我母亲怀疑这便是荒仙道宫的部分路线!”

    李寻早就注意到这幅图纹,只是文字上的内容太过震撼,以至于她对这图纹有所忽视,她再看向兽皮上的图文,横折弯绕,确实像是一幅地图,而且联系上面的文字,的确极有可能便是那荒仙道宫的秘图!

    倘若这兽皮确实与荒仙道宫有关,有了这幅秘图无疑能在荒仙道宫之中占尽先机,尽取机缘,但李瑂为什么要将此图与她分享?两人之间并无太多交集,若说是姐妹之谊,李寻是断断不相信的。

    李寻沉思片刻,直接问道:“如若这兽皮上面所绘之图确实是道宫秘图,这兽皮的价值简直难以估量,不知十三妹为何不自珍宝物,反而予我观之?”

    李瑂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反而问道:“不知今日南山的云雷是否与九姐有关?”

    “此雷确实因我所起。”李寻说道。

    “早就听说九姐精于阵道,没想到已经精研《九阵书》恐怖到此!”李瑂叹道,“实不相瞒,此次来访是希望能和九姐联手,共探荒仙道宫,凭借这兽皮地图和九姐的阵道,你我姐妹二人必定是这荒仙道宫的最后赢家。”

    只凭这地图,就已经值得李寻和她联手,何况她知道这个十三妹早已炼气圆满,道行颇高。据传荒仙道宫流落在外的秘钥玉佥共有一百二十八支,也就是说至少会有一百二十八人进入道宫,这些人多半都是天之骄子,如徐长庚那般的凡人恐怕再没有第二例,和李瑂结为同盟倒不失为一个选择。

    她诸般念头闪过,其实不过片刻。

    “荒仙玉佥之主还未定下,十三妹就笃定我一定能胜过七哥?”李寻问道。

    李瑂闻言诚恳道:“早先却有怀疑,但九姐阵技高绝,七哥恐怕要吃大亏了。”

    她说完略为一顿,接着沉声道:“我辈修士有如同川而行,舟船暂有先后,九姐虽然一时龙困浅滩,但必有腾飞之日!”

    李寻闻言豁然一笑,朗声道:“结盟之事我便应下,庶不负十三妹同川而行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