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仙醒纪 >第二章 阵起风雨至,车动玉人还
    虽然是早上,日头刚刚升起,浮金耀目,但旱月里暑气已经上腾起来,燥意难耐。

    徐长庚起床走进院子里,就见少女趺坐在池边绿荫下,青衣铺地,乌发如瀑散开。少女持笔在一方乌案黄纸上不知描画些什么,神情专注,婢女坐在她旁边,手里托举着一个绿漆小瓷罐,他走近才看见绿罐里盛着的是朱砂。

    画符吗?他静静站在旁边观看。

    少女聚精会神描绘,不时点一下朱砂,手腕带动笔尖如行云流水,黄纸上符纹渐渐繁杂。

    不多时少女额上微微冒出汗意,不知道是因为热,还是因为绘符消耗心神。

    终于,少女顿笔,黄纸上形成一幅复杂的图纹。徐长庚完全看不出所以然,他也见过江湖术士的符纸,平平无奇,但少女画的却分明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韵味,灵动异常。

    “娘子,又成了一张!再有两张就大功告成了。”婢女言笑晏晏。“娘子休息会,用完朝食再画。”

    她说完起身将朱砂和少女手中的笔放置在旁边的一方绿玉盘中,又用镇石压住符纸以防风吹,然后从怀中拿出一方绿梅手巾擦去少女额上的汗。

    少女似乎也很满意,嘴角噙了一丝笑意。

    “劳烦徐郎君等候。”她站起身来,衣袍拂动青草,“拂云,引他去梳洗。”

    “有劳。”徐长庚朝婢女施礼道。

    婢女瞪了徐长庚一眼,不情不愿地将他引了下去。

    很快徐长庚梳洗完毕回来,婢女已经备好餐食,桃花红卷小方糕,碧绿鲜果,全都是他叫不出名字的,但入口只觉清香怡人,异力顿生,流过四肢百骸。徐长庚边吃边想,这娘子身份绝不寻常,一餐一饮都含有神秘力量,全是奇珍佳肴。

    他吃完来到大殿,少女正坐在大殿内的蒲团上绘画黄符,婢女坐着她旁边默读经书,烛火跳跃,宁静深远。

    忽然道观外远远传来一阵锣鼓喧闹声,越来越近。

    婢女放下书卷,神情有些不满,娇声道:“娘子,这些山民又在求雨,吵得人看不下去书。”

    少女视线离开符纸,侧目看向婢女。

    “心远地自偏,是拂云你心不静,才被惊扰。”她说道。

    听见少女的话后,婢女努努嘴埋下头去。

    “不过你可以出去告诉山民,今日巳时有雨,让他们不必再求。”少女接着说道。

    “是。”她扬起头,嘻嘻一笑,跳身朝外跑去,随即又想到娘子说的举止要有礼,便停步整理衣饰,慢步走出去。

    巳时有雨?徐长庚往外望出去,晴空一碧如洗,万里无云,根本不像有雨的样子。莫非这李娘子还会呼风唤雨不成?

    “李娘子可是仙人?”徐长庚顿然一礼,为自己的问题脸红起来,“小生困惑了一晚上,还请解惑。”

    仙人?李寻想起中州仙朝封仙榜上那些飞天遁地的所谓仙人,她笑了笑,轻摇摇头。

    “不是。”她说道。

    “那李娘子可曾见过仙人?”

    “伪仙见过,真仙不曾。”

    仙还分真伪吗?徐长庚疑惑,李寻却不再多言。

    “再有一问,李娘子怎知巳时有雨?”徐长庚疑惑。

    “巳时真的有雨吗?”

    道观外,官道上民情沸沸,男女老少都抬头望着站在山坡上的婢女,望着他们口口相传的拂云仙姑,神情企盼。

    “当然,我家娘子说有雨那就一定会有雨。”婢女语气定定。

    想起仙姑一灯一喝轻易退虎狼的画面,众人都不由得带了几分信服,尽管抬头望去长空烈日,半点没有雨云的影子。

    “你们莫再敲锣鼓了,且回家去吧,再有三刻就是巳时,到时候大雨浇得山路泥泞,可难得走下山。”

    众人面带疑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没有说话。

    最后还是卖茶的老汉说道:“大家回去吧,仙姑说了巳时有雨,难道还会骗咱不成?再不走大雨下来可要被困在山里了。”

    他说完哈哈一笑,提着铜锣转身下山走去,人群也跟着他慢慢散去了。

    婢女满意地点头,转身回道观去。

    “刘大叔,你们不是上山求山神赐雨吗?怎么这么快就下山来了?”村口有个年轻的村民询问老汉。

    “仙姑说巳时有雨,让我们下山了。”老汉答道。

    人群中有人弱弱反驳:“不是仙姑,是李娘子。”

    李娘子是谁啊?年轻人面色茫然。毕竟比起很少露面的李娘子,大家更熟悉驱走恶狼的拂云仙姑。

    不过不管是李娘子还是拂云仙姑,年轻人更在意的是巳时有雨。

    他抬头看天空瓦蓝一片,赤日如烧,真的会有雨吗?

    时间在等待中格外漫长。

    离巳时还有一刻,万里无云。

    离巳时还有半刻,万里无云。

    看来不会下雨了,众人渐渐灰心,从希望到绝望的心理落差,使得人们的怒骂声抱怨声嘈杂一片。

    道观内,徐长庚同样在关注天气计算时间。李寻仍然端坐在蒲团上绘符,仿佛除了符纸万事不关心。终于,离巳时还有半刻钟的时候,李寻顿笔,最后一张黄符绘完。

    她起身将所有的黄符收起,交给一旁的婢女。

    “拂云,行符令咒起阵施雨,按照我之前教你的。”她说道。

    “是。”婢女接过符纸,右手掐诀,轻喝道:“大注洪流,应时甘润。”

    她手中的符纸发出清光,一张张无风而动,鱼贯而起,哗啦啦飞入四面八方,然后消失不见。

    俄顷,黑沉沉的乌云凝聚,遮天蔽日,孕育蓝紫电光,雷声轰然,大雨瓢泼而至。

    此时正是巳时。

    雷声同样炸响了山下众人的欢呼,他们又惊又喜,狂歌纵舞,大声叫喊:“真的落雨了!真的落雨了!”

    他们跪拜在地:“多谢娘子赐雨,多谢仙姑赐雨!”

    狂风吹动少女的深青大褂,电闪雷鸣中,她的脸时隐时现,依然见过即忘。

    李娘子怎知巳时有雨?

    少女嘴角上扬默不开口。

    原来如此,徐长庚哈哈一笑,这雨本就是她唤来的,她说何时就是何时。可笑他居然还算着时间观天辨日。

    大雨持续了两个多时辰才渐渐云收雨敛,万物在雨中生机盎然,一片青翠欲滴,整座大琅山云雾缭绕,恍若仙境。

    大雨已停,徐长庚准备辞别,来到大殿,少女主仆二人正在殿内做午课,诵读经书。

    他下定决心,走上前来,将手中的白玉佥呈递给李寻。

    “此物留在我手中也无用,不如奉送给李娘子。”他说道。

    李寻抬目看了玉佥一眼,并没有接下。

    “这不是你娘亲的遗物吗?”婢女睁大眼睛疑惑。

    “是,不过家母已经亡逝多年,留下此物也是平添伤悲。”徐长庚说道。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看这李娘子虽然举止如枯木般淡漠,但做的全都是施德行善之举,绝非恶徒,这才有了赠佥之意。

    “多谢徐郎君,但是不必了。”出人意料的,李寻开口拒绝了。

    是生气了吗?因为自己先前不愿意给而恼怒?徐长庚面露诧色。

    婢女也惊呼道:“娘子!好不容易我们才拿到这支玉佥!”

    为了这支玉佥,半年前她们不远万里来到此地,入山筑观,只为了等持佥人路过此地时,有一丝获取玉佥的机缘。现在玉佥就在眼前,怎么可以说不要就不要?

    “娘子,你若有顾虑,我杀了他便是。”婢女忽然抬头望向徐长庚,眼神犀利如剑。徐长庚毫不怀疑只要李寻点头,婢女立马就会要了他的命。

    但是李寻摇头制止了婢女。

    “玉佥已经认主,取来也是无用。”李寻说道,“本来也只是争一线机缘,现在这样也在意料之中。”

    已经认主?婢女颓然坐地。

    “认主也没用啊,我又去不了仙宫,空拿着这秘钥也无用。”徐长庚叹惋,“还不如给有需之人。”

    “仙宫开启的时候无论持佥者身在何方,玉佥都会将主人带入仙宫。不过仙宫里险象环生,你这样的凡人去了非但得不到机缘,反而只是白白送死。”婢女解释道,仿佛已经看到徐长庚身首异处的结局。

    经她一说,徐长庚就明白了,仙宫中争机缘的肯定都是仙人,他一介凡夫,难以在他们手中存活下来。念及此他也不免有些灰心。

    “你既赠我一物,我便还你一物。”李寻说完吩咐婢女,“拂云,将南明离火灯赠给徐郎君。”

    “无功不受禄,娘子没能得到玉佥,我怎能再要娘子的宝物?”徐长庚摆手拒绝

    “你有意赠佥时,我便已得到此佥。”李寻道,“况且这南明离火灯可以护你安全,生死大事,不必推迟。”

    你有意时我便已经得到,这娘子说话真是处处机锋妙语。徐长庚会心一笑,随即郑重说道:“既然如此,多谢李娘子大恩,来日若有机会,必定万死而报!”

    “我不希望会有需要你报答的时候。”李寻说道。

    徐长庚一笑,明白了她的意思。如她这般的人倘若真的需要他这一介凡夫报恩了,那一定落魄潦倒到了极点,所以她才说不要他的报答。

    徐长庚得了宫灯,便自行下山前往扬州城。他走到山下,驿路边一枝洁白花束挡住他的身影,他回头一看,整座山峰在雨后有如青螺,有种莫测之意。少年清俊无俦,神情微微茫然,最后一挥长袖,转身离开。

    徐长庚走后,本来就清寂的道观更加清寂。活泼好动的婢女就成了一抹活色生香,给道观增添了几分红尘烟火气。

    “娘子,没有玉佥怎么办啊?”

    “娘子,山下的百姓都狂歌相贺大雨呢。”

    “娘子,我们什么时候回家?”

    家?李寻不由得想起了山空水虚之中,随着山脉起伏的玉楼宫观,仙鹤轻盈,踏空而行的炼气士往来,或者衣香鬓影,或者环佩叮当,或者峨冠大袖,飘飘扬扬,有剑气如虹,有宝光四射,有紫气冲天。

    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

    她的家,就叫玉京,那是天下修道人都崇敬的修道圣地。

    整个东荒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由玉京李氏和紫微程氏共治。

    李氏一族乃是道祖亲传,道祖起于东荒,布道于世人,现在世上的修炼法门和体系,全都来自道祖所传,走的是种道之路。炼气期打开内景天地,筑基便如同在内景天地里开垦荒地,之后种下道种,用心培育,等到道果成熟,便能羽化成仙!

    因为道祖福泽庇佑,李族从上古时期一直钟鸣鼎盛,绵延至今,在整个东荒有如擎天之柱。

    而程家则是紫微大帝的后人,自道祖骑牛仙去之后,星空深处有恐怖袭来,紫微大帝应时而起,携天下众修起兵镇压恐怖,最终换得天下清平,程氏也自此兴盛,成为东荒一大巨头。

    东荒其余各族,皆庇护于这两家的羽翼之下。就算中州仙皇的朝廷权倾天下,也不敢染指东荒半分。只因为东荒乃道之始地也,天下共敬。

    十六年前,李氏嫡支诞生了一个禀赋奇异的女婴。此女出生时紫气浩荡,天降青莲,明明是白天,却星象毕现,异象纷呈,更令人惊奇的是,她是衔玉而生。

    天下人都在传说此女恐怕大有来头,许是某位大能的转世,李族隐世清修的老祖也因此惊动出关,亲自将此女带在身边教养。

    李寻八岁之前就享尽诸般仙珍妙有,鲜花着锦,李族倾尽一族之力培养,滋兰树蕙,只盼她枝叶早日峻茂。但八岁之后,她被判为断灵之人,无缘仙道,不能修行,族中虽然没有因此放弃她,但她在族中的地位不免尴尬起来。

    荒仙乃是上古真仙,传闻上古时万法共兴,各种修炼体系法门林立,和今时大为不同,有金丹大道,有采仙药炼己身之道,有魂修之道,不一而论。荒仙的道宫里也许有方法可以解决她的问题,玉佥她势在必得!

    看来只能回族里求取了。

    “拂云,略作梳洗,我们今日回族。”她放下道书吩咐道。

    “是!”拂云一跳而起,兴奋不已。她给李寻梳洗一番,换了新的素衣襦裙,深青八卦纹大褂。

    完毕之后,李寻拿出一方青玉阵盘,持咒施法,虽然她无法修行,只能止步开脉境,但她精于阵道,又有仙青玉盘这等奇珍仙物,借玉盘之力,可以起阵使用诸般妙法。随着她的手指在玉盘上拨弄,眼前的道观收缩成拳头大小,飞入她的手中。

    她将此物收入储物手镯,又拿出一物,再借仙青玉盘施灵,只见拿出之物迎风见涨,化作一架雕云香车,奇怪的是,拉车的不是马,而是九只仙尾凤蝶。

    仙尾凤蝶乃是流落凡间的仙种,整个天下也不足百数,李寻一个人就有九只,李族的仙家气象,由此可见一斑,也可见她之前在李族的荣宠之胜。

    拂云将李寻扶上车,放下云纱车帘子,遮住少女的身影。随后拂云自己坐在车前,驱车一喝:“行。”

    凤蝶翼翅挥动,凤尾在风中飘拂如鱼尾,香车立时如雷电奔飞,踏月而去,很快消失在夜色里。

    次日众山民前来道谢,哪里还有道观人影?后来此地多了一则传奇:崇昌七年大雪,群狼聚村,栗栗危惧,山中仙人遣来仙姑持灯退狼;次年旱危为虐,仙人喝令降雨,人跪谢之,入山拜而不见。是以立一道观,聊以祭拜,名曰太一。

    太一观里供奉一座女仙塑像,女仙手持莲花,遮住仙容,仿佛远避红尘,旁边立有一座玉女像,手持宫灯。远近人皆来拜求,灵异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