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天启崛起 >第二十八章 翻脸
    朱由校则在皇家军工厂内,把工匠们叫到一起,亲自宣布道:“朕有个任务交给你们,你们谁能设计出用燧石击发的火枪,朕便封他为锦衣卫百户,赏银一千两。”

    军工厂的一大群工匠们听了,顿时发出一片惊讶的嗡嗡声。此时军工厂内的工匠可是有四千多人了,特别是沈阳的工匠来了之后。

    几乎所有工匠都双眼放光,一千两银子啊!那是他们干几十年的活才能赚到的数目啊!

    还能封锦衣卫百户呢!

    朱由校见工匠们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了,继续说道:“现在的火枪是用火绳来点药的,这样非常麻烦。但如果是换成燧石,那就比较方便了。要想实现这一点难不难呢?实际上一点都不难,只要大家回去仔细想一个方案出来。一个人想不出来,那就两个人一起想,几个人一起想,到时候论功行赏都有一份。”

    激动的工匠们,很快就在散去后,纷纷前去领取了一支火绳枪,然后开始琢磨起来。历史上很多发明,不是技术达不到,也不是非常困难,很多时候缺乏的就是想法。当然,一些人确实是有一些想法的,但是个人受到许多局限又无法完成。

    燧发枪这种东西,并不是很复杂的东西,也只是一种机械装置罢了,以前没人去研究,有的是没想到用燧石去引燃火药。有的就是想到了,也没有动力去研究,或者条件不允许他们去研究。

    皇家军工厂此时的环境却是不同,研究上拥有足够的物质条件,工具、材料全部都有,同时也有人可以进行交流,更有丰富的奖励引诱着工匠们往这方面较劲脑子的想法子。

    朱由校宣布悬赏之后,燧发枪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了,就像是被捅破的窗纸,必然可以研发成功。只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或者只需要几天。

    有了燧发枪,那么火枪兵的战斗力也将会有巨大的提升。首先是火枪的使用不受风雨天气影响,再则因为不再使用火绳,火枪手可以排列得更加密集,从而提高火力密度。

    朱由校从军工厂出来之后便起驾回宫去了,回到宫内的时候,已经天色渐暗。

    “皇帝,这么晚了才回宫,在外面用膳了吗?”客氏见朱由校回宫,连忙询问起来。朱由校摇头道:“还没呢!”

    “小光子,快去御膳房给皇帝传膳。”客氏对杨光说道。

    “奴婢这就去。”杨光连忙前去传膳,客氏这时又对朱由校数落了一番,说他整天呆在军营,这好多天才回宫内一趟。

    “奶娘,等朕把京营编练出来了,就不用天天住军营了。”朱由校笑道,客氏叹了口气,说道:“这满朝文武,竟也没几个靠得住的。”

    朱由校也是叹了口气,那些满朝文武要是大部分都靠得住的话,也不至于快要亡国了啊!

    历史上的中国,哪个朝代不是被自己人给玩死的?

    明王朝也不例外,显然此时的明王朝,正面临着一场‘资本主义大革命’,一不小心皇帝的命就要那些商人和反动派官员给革了。

    今天朱由校回宫,主要是明天要上早朝了。不一会,尚膳监把御膳传上来了,朱由校一边吃着饭,一边想着明天早上如何对付那些文化流氓。

    “皇上,王安求见。”杨光进来禀报道。

    “就说朕累了,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让他先回去吧!”朱由校懒得理会王安这个反骨仔,此时朱由校在宫内已经比较安全了,王安想要刺杀、毒杀他都基本上没有可能。要想推翻他的帝位,只有发动兵变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此时京营兵马只剩下五万,已经处于朱由校的控制之下,同时朱由校手上还有六千骑兵,京城内不可能发生兵变。

    以前朱由校还怕被稀里糊涂的弄死,才会给王安好脸色看。现在已经完全不怕了,自然懒得和这种‘注定要死’的家伙浪费表情。

    ……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群臣们便提着灯笼进了午门,与此同时,朱由校也起床了,一番梳洗之后,也起驾前往皇极门。

    这上朝确实是比较累的,这么一大早起来,春天倒是还好,要是在冬天绝对是十分难受的。

    一天之计在于晨,在这种生产力还不是很发达的时代,人们早起是普遍现象,只是让朱由校这个穿越者感觉不太适应。当了皇帝还不能睡懒觉,真是太不爽了。更不爽的显然还在后面,朱由校来到皇极门,百官朝拜过后,东林党就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

    “臣斗胆,请问陛下,东厂在京城各门对过往商旅征收商税,到底是谁的主意?”杨涟这个圣斗士直接跳了出来,气势汹汹的对朱由校质问道。

    “是朕的主意。”朱由校沉声回答道。

    “陛下乃圣天子,怎会做出如此祸国殃民之事,必然是受了小人蛊惑,还请皇上将小人问罪,并撤去商税。”杨涟扬声说道。

    “我朝祖宗法本就以轻商税、藏富于民为本,请陛下撤去商税。”左光斗这时候也出列上奏道。

    这边左光斗刚跳出来,东林党又有御史条跳了出来,大声对朱由校禀报大道:“臣弹劾阉人李进忠,其罪有八,其一蛊惑圣上,其二欺君罔上,其三……”

    一个个屎盆子就扣到了李进忠脑袋上,显然李进忠此时已经成为东林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因为李进忠最得朱由校信任,对王安的威胁最大。

    王安在宫内已经被朱由校疏远,这让东林党人已经无法掌控新君,自然是想要把李进忠处之而后快的。

    “呵!”朱由校坐在龙椅上不由的笑了,真是一场闹剧啊!目光在百官身上扫过,齐楚浙党众官员此时也不敢跳出来和东林党作对。显然这些代表着地主阶级利益的官员,此时也不够团结。而那些中立派,就商税问题上,显然也没打算出来和东林党多加争辩。

    “众位爱卿既然觉得商税乃是祸国殃民,那朝廷财政吃紧又该如何解决?”朱由校冷笑的看着众臣问道。

    “臣以为,我朝以田赋为本,可多增收田赋,而南方田赋较高,北方田赋过低,朝廷缺辽饷,可从北方各省征收。”周嘉谟出列回答道。

    “荒唐,农户就不是朝廷子民了吗?尔等口口声声说要藏富于民,农民家破人亡的时候谁来负责?一切还不是算到朕的头上?”朱由校不由暴怒,将一堆奏折直接丢了下去,直接砸在了周嘉谟的脑袋上。

    “皇上息怒。”叶向高连忙出列和稀泥,说道:“增税之事还可再议,皇上莫要气坏了龙体。”

    “自古百姓不患寡而患不均,大明商贾享两百年轻税、安定,犹不思报效朝廷,朕只是在京城征收些许商税,你们就上串下跳,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朱由校咆哮一声,穿越半年多以来的压抑此时全都爆发了出来,指着一群大臣破口大骂。

    “陛下,一征商税,必然物价上腾,民不聊生,此并非商人之失,乃是百姓之失。”御史方震孺这时不怕死的跳了出来,又是一番偷换概念,妄图混淆视听。

    正在气头上的朱由校,已经不是刚穿越那会的皇帝了,只能把气咽在肚子里。看到方震孺这家伙敢跳,当即伸手一指,喝道:“来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把他拖下去,廷杖三十。”

    “来人啊!拖下去。”杨光立即大声喧道,朝堂之上的锦衣卫力士们,当即将方震孺架起来拽了出去。

    “皇上,切不可征收商税啊!”

    方震孺挣扎着,嘴里依旧喊个不停,一副壮烈不屈的模样。只要今天皇帝打不死他,他就名扬天下了。以后走到哪里,哪个富商不把他奉为上宾?

    “皇上息怒,方震孺一片赤诚,怎能廷杖啊!”

    “请皇上息怒。”

    东林党一群大臣纷纷跪在地上,大呼息怒。

    越是如此,朱由校越气,杨光在一边偷偷对朱由校问道:“皇上,廷杖要真打还是假打?”

    “往死里打。”朱由校心里发狠,小声吩咐道。

    “奴婢知道了。”杨光随即从台阶上走了下去,跟着锦衣卫力士走出了皇极门宫殿,锦衣卫力士把方震孺架到庭外,然而摁在地上,左右持棍而立。杨光扫了一眼方震孺,鼻腔冷哼一声,双脚呈八字站立,然后对锦衣卫力士命令道:“快打吧!皇上还等着呢!”

    锦衣卫力士一看杨光站立的姿势,心下不由一惊,连忙挥手道:“行刑。”

    棍子随即重重的砸在方震孺屁股上,一棍比一棍还重。

    “啊!啊~!”

    方震孺疼得嘶声惨叫,声音传进殿内,一群东林党官员跪在地上听得心惊肉跳。朱由校沉默不语,听着外面传来的的惨叫声,心里没有丝毫怜悯。

    自古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明末时期就是儒以文乱法大行其道的时期,这样的文人实在该杀。

    三十棍!

    棍棍到肉,棍棍震骨。

    很快方震孺就被打得一片血肉模糊,三十棍结束之后,已经被打晕了过去,杨光蹲下身伸手一探鼻息,已是出气多进气少了,估计是活不了了。随即满意的会到殿内,低声对皇帝禀报。

    朱由校听了禀报后十分满意,他今天就是要杀鸡儆猴,让这些东林党好好清醒一番。

    “还有谁要撤销商税的?”朱由校高声问道。

    “臣反对征收商税。”杨涟跪在地上高声说道,朱由校正要下令再度廷杖,还没等他说出口,又是一群东林党官员跪在地上高呼:“臣反对征收商税。”

    “臣亦反对征收商税,皇上若要廷杖,就把臣等一并廷杖了吧!”叶向高这个时候也一脸平静的说道。

    朱由校当场被噎住了,一时间半句话都说不出来。

    这些东林党的斗争经验何等丰富,岂是区区廷杖就能把他们吓住的?

    面对这些东林党的抱团行为,朱由校真的很想把他们全部拖出去枪毙一百次。可惜此时的朱由校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撑他这么做。

    若是太祖开国时期,权力高度集中,手上兵马数百万,这些文官敢这么做,直接就能全部砍了。

    可是此时的明王朝,权力已经非常分散。

    朱由校此时能绝对控制的兵马,仅有腾骧、武骧两个骑兵师,还有五万没有编练完成的京营。真要是把这些东林党都廷杖了,说不定用不了多久,长江以南就处就是叛乱了。

    “哈哈!好,很好,众位爱卿果然忠勇可嘉。”朱由校大笑一声,已经懒得和这些无可救药的家伙浪费口水,随即冷冷说道:“退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