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天启崛起 >第二十七章 收买人心
    “一二一,一二一,加速前进……”

    “立定,向右转……”

    教场之上,到处都是此起彼伏的号令声,骑兵营尽管更多的是训练马上的队列,但平时也是有训练步兵队列的,只是训练得没这么狠而已。

    前期训练基本上只训练队列和体能,作战技术以及演练方面基本没有,相当于这些京营士兵,还处于‘新兵训练阶段’。

    如此先训练三个月,再学专业作战技术,最后才是进行战术演练。要练出一支精兵,起码需要好几年时间。主要是朱由校此时训练方阵战术,需要全军上下一起进行摸索和完善,没有大量具备经验的军官。

    然而只要朱由校把这支军队练出来了,以后想要快速爆兵那就比较容易了,要是前吃紧的话,新兵随便操练两三个月,让经验丰富的基层军官带着,就能投入战场。

    为了训练京营,朱由校直接也住进了军营之中。

    一来是随时观察、纠正,二来是和京营将士混个脸熟。

    具体的训练并不需要朱由校直接插手,从骑兵营抽调过来的教官们已经能够胜任。只是这些骑兵营的教官自持天子亲军的身份,又是骑兵,在京营士兵面前都不正眼看人的,一脸牛逼哄哄的模样,而且训练的时候粗暴、残酷,让京营士兵一个个都肚子里有气。

    这时候就是朱由校出来唱红脸的时候了,当京营将士们被操练得差不多的时候,朱由校就会让他们停下一天半天的,有时候叫来钟鼓司太监前来表演节目,有时候则会叫先生给士兵们上文化课。

    这天朱由校更是让宫内尚膳监做了五万多块酥糕,给京营将士们都发了一块下去。官兵们吃着这些宫廷酥糕,许多都激动得落下眼泪。一些士兵吃了一口之后,便小心翼翼的把酥糕包好,准备带回去和家人一同分享。

    聪明人看得出来,只是一点小恩小惠,就让朱由校迅速成为了京营将士们热烈拥戴的圣天子了。

    收买人心方面,朱由校是非常顺利的。但是在整编京营的费用上,却又开始让他头疼了。武器装备是个问题啊!

    京营显然是一支没什么战争经验的军队,要想在战场上不崩盘,除了要有良好的训练外,还需要有精良的装备才行。

    长枪兵每人一副铠甲是必须要的,火枪兵除了要有一把火枪之外,起码还得配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备一把用来近战的冷兵器,还有皮甲什么的。

    一名士兵这样装备下来,大概需要十两白银左右。相比骑兵来说,算是便宜很多了。

    相比弓箭来说,火绳枪的成本也有一定优势。弓箭需要木材、牛角、牛筋、动物胶等材料制成,光是上等的牛角,一片的价值就等于一头牛。一把弓箭内侧用两片牛角,就相当于是两头牛的成本了。虽然不是所有弓箭用材都这么好,但弓箭在成本上确实是高于火绳枪的。

    弓箭算是古代远程打击比较强的军事装备,如果再有良好的箭术和巨大的力气,威力自然是比这年头的火器要强上不少的。明代以前的一些朝代,甚至研发出了射程达到千米之外的弓弩,也算是冷兵器时代的高科技武器了。

    弓箭会被此时的火器淘汰,并不是威力不如火器,而是成本更高,以及所需的训练时间更长。

    这次编练京营的费用,显然还是得皇帝自己掏腰包买单,户部国库估计是不买账的。

    好在朱由校如今手上还有一百二十万两银子,只是装备方面还是得好好考虑一番。长枪兵的装备倒是不太需要太过琢磨,身上套一件扎甲,再弄一把四米长的长枪就可以了。往那里一站就跟刺猬一样,再怎么训练有素的马匹,冲到长枪林面前也会被吓得停下来。

    野猪皮的骑兵部队如果没有其他兵种的配合,长枪兵就是他们永远无法战胜的噩梦。

    铠甲方面之所以用现场的扎甲,主要是因为这玩意以后都要被淘汰了,朱由校自然不会傻乎乎的跑去研究什么欧洲人的板甲。

    欧洲人的板甲,是用来对抗火器才搞出来的。实际上依旧无法对抗火器,相比之下,中国这边则是用棉甲来对抗火器,效果还是不错的。

    板甲成本很贵的,在欧洲也就是贵族阶级才穿得起,朱由校自然不会蛋疼的搞什么板甲,就算是搞出来了,过些年也是被淘汰的玩意,绝对是吃力不讨好。所以还是用当前明军的扎甲比较合适,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普及也比较容易。

    需要考虑的还是火绳枪的问题,此时的火绳枪确实有点低级,起码在朱由校看来,这年头的火绳枪真心低级,点火还需要用火绳,这是最不理解的地方,不能用燧石吗?只需要设计一个机械结构就可以的,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

    皇家军工厂内,此时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一边是一个民用生产区域

    (本章未完,请翻页)

    ,里面正在生产各种农具,还有粮食运输所需的马车。

    马车图纸是朱由校画出来的,作为理科研究僧,画一个简单的马车图纸还是比较轻松的。设计方面无非就是承轴加宽、加固,防止车厢摇晃,同时增加弹簧,减少车辆颠簸。

    弹簧这种玩意工匠还是制造得出来的,就算是一些比较复杂的东西,工匠们要搞出来实际上都是没太大问题的。因为精密的机械,本身就是人制造出来的。就算是二十一世纪,精密制造业依旧是靠手工切削。只是古代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用到那么精密的东西,所以工匠一般不会造得那么精密,但并不意味着他们造不出来,只是效率高低所涉及到的成本问题。

    朱由校现在要是想弄蒸汽机,估计问题都不大。不过考虑到目前财政紧张,没那么银子投入进去,想想还是暂时算了。

    马车图纸在制造过程中,工匠们又进行了一些修改,很快就制造出了各种型号的四轮马车。

    四轮马车主要是载货量大,比较平稳,不过对道路要求也比较高,明王朝修建的管道倒还是可以走的。

    用上四轮马车,一匹马能拉动两千公斤的重量(包括马车)。如果是差一些的役用马匹,拉动一千五百公斤也问题不大。而且一辆车的马匹数量还可以灵活变动,可以单匹马拉车,也可以十几匹马一起拉车。

    不过马匹数量达到一定程度那就是皇帝才能用的,所以除了军事之外,民用是不可能搞出那么多马匹拉同一辆车的。

    这天朱由校又来到了皇家军工厂,一同带着曹金玉过来的。

    曹金玉在军工厂看到这些四轮马车,马上感觉非常满意。除了这些四轮马车外,还有二轮马车,以及四轮牛车、二轮牛车等等。

    另外军工厂的工匠,还造出了各种用于加工粮食的水力机械。

    “怎么样,这些东西能让你拼过其他粮行了吧?”朱由校对曹金玉问道,曹金玉自信的回答道:“微臣觉得把握甚大。”

    “好,资金方面可以到皇家银行那里贷款,你立即把网络铺设好,准备今年的夏收。”朱由校对曹金玉吩咐道。

    “是,皇上。”曹金玉曹金玉随即马不停蹄的,在各处水量充沛的河流区域修建粮食加工点,以及仓库等等设施。

    一个粮食运输、加工网络正在逐渐形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