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北史英雄 >第十八章
    话说尔朱荣离开晋阳,一路上暗自想:“朝中文武皆因吾权过大,才臣服吾。”

    于是令人写信,投送百官,说:“投顺者,可活,不顺者,亡。莫要吾大军兵临城下,杀尽尔等。”

    众官得信,心中恐惧,有些胆小的怕死,辞官归乡。

    中书舍人温子升献书于孝庄帝,孝庄帝希望他们别来,当看到信时,就知道他们一定会来,神色忧虑。武卫将军奚毅为人刚强正直,孝庄帝待他很好。

    一日,他见皇帝一个人坐在龙椅上,上奏说:“臣听说尔朱荣入朝恐将有变易,陛下知道吗?”

    “孝庄帝假装说:“朕不知道。”

    奚毅说:“尔朱荣定有诛帝之心,臣虽是他的部下,但断然不会助纣为虐,紧急情况,臣牺牲性命,也会保全陛下。”

    孝庄帝说:“朕保天柱必无异心,当然,卿的忠诚,朕也记在心里。”

    奚毅退,召城阳诸臣,对他们说:“天柱将至,何以待之?”众大臣皆劝因其入而杀之。”

    孝庄帝问汉朝末年杀董卓的故事,温子升向帝陈述。

    皇帝说:“王允若赦免凉州人,断然不会闹得支离破碎。”沉思了很久,对温子升说:“办好了,咱们不一定会死。朕宁愿做高贵公,也不愿做常道公。”

    群臣见皇帝心意已决,都劝陛下杀了尔朱荣与元天穆,杀二人后,在赦免其党。”

    这时,京城人心惶恐,大声说尔朱荣入朝一定是来篡位的,又说皇帝一定会杀了尔朱荣,道路众说纷纭,尔朱荣在途中不知道这些。九月初一,尔朱荣抵达洛阳,把军队停在城外,皇帝派遣官员出来迎接。

    次日入朝,见皇帝在太极殿,赐宴内廷,世子尔朱菩提也入来殿参拜皇帝,宴罢出宫,回到相府。众官都来拜见。

    尔朱世隆、司马子如一人进内拜见北乡公主。第二天,尔朱荣又入朝,皇帝又赐宴,这次准备杀他,不过元天穆还没有召到,所以不敢行动。”

    尔朱荣的行为不好,每次入朝见帝,都不把帝放在眼里,只喜欢在殿中抚摸他的宝剑。在西林园的宴射上,邀请皇后丶众妃,每次皇帝射中,尔朱荣都忍不住跳舞,身边大臣表面吹嘘,内心却觉得他怪。酒热的时候,就会坐下来品赏。若日落回家,就会与左右一起唱歌,左右不服从,就会杀了他们。

    尔朱荣还有一爱好,就是喜欢看手下使劲头碰头,不从,也是杀。如此残暴的尔朱荣,也难怪皇帝要准备杀他。有一次尔朱荣对皇帝说:“人们都说陛下想要害臣。”

    皇帝说:“外面还有人说卿要杀朕呢?这难道要信吗?”

    所以尔朱荣每次见圣,都只带几十人,还不携带兵器。先是长星出中台,扫大角。尔朱荣问这是什么意思。”太史令回答说:“这是除旧布之兆。”

    尔朱荣以为是祥瑞,非常高兴。

    尔朱世隆秘秘写信递给尔朱荣,劝他赶快行动。尔朱荣说:“等到元天穆到,请皇帝去嵩山狩猎,胁迫其去北迁。”

    侍郎朱瑞密写信递给奚毅,其看到后,又写信呈给圣上。九月戊子,天穆抵达洛阳城。皇帝出城迎接,尔朱荣与元天穆进入大内,奔西林园赴宴。”

    酒至半酣,尔朱荣奏说:“近来朝中大臣都不练习武艺,现在天下尚未安定,军师不能荒废。陛下应该率领五百骑兵,去嵩山打猎,操练将士。”

    “皇帝听了他的话不自觉惊吓,就说:“最近朕的精神不好,至于去嵩山,过几日再谈。”

    宴饮结束,二人离开。”

    孝庄帝对诸臣说:“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于是密令李侃晞等壮

    (本章未完,请翻页)

    士十余人在明光殿东廊藏着,等其入殿,就杀了。

    王道习说:“尔朱世隆、司马子如、朱元龙这个三人,皆是尔朱荣的心腹,这些人也不可留。”

    杨侃说:“如果尔朱世隆不在,尔朱仲远、尔朱天光必须赦免。“徽说:“尔朱荣腰间有刀,甚是凶狠,到时愿陛下起身躲避。”安排完毕,专候尔朱荣入殿。第二天,尒朱荣与元天穆一起进殿,坐着吃了一些,就起身走了。

    杨侃等人从东阶上殿,见两人已经到了中庭,就没敢行动。明日壬辰,皇帝与尔朱荣都没上朝。甲午,尔朱荣短暂入殿,就到陈留王家,饮酒大醉,就说病发,几天都不入殿。孝庄帝谋划泄露了不少,参与的人都很害怕。城阳王对皇帝说:“以生太子为借口,他一定会来祝贺。”

    孝庄帝说:“皇后怀孕才九月呀?”

    “徽说:“有些人不到九月都会生,他们不会怀疑的。”

    皇帝听从了,宣布皇子出生。先殿东埋伏,后派遣徽骑马本荣家,告其子生。

    尔朱荣与元天穆在客厅跳舞,徽进来说:“皇子已生,皇帝陛下令臣前来报告。”

    尔朱荣脱了徽的帽子,与其跳舞。

    次日,两人陪其入朝,皇帝听说两人将到,心里有点害怕,左右的人说:“陛下不要害怕,且看我们如何对付尔朱荣。皇帝喝了一杯酒壮胆。子升在殿中起草赦文已成,拿着离殿,直奔朝门,行至朝门,正好遇到尔朱荣二人。

    尔朱荣问:“这是什么文书。”

    子升面不改色说:赦。”尔朱荣二人陪其奔殿面圣。”

    皇帝在东廊下西坝方向入座,尔朱荣与元天穆在御榻西北南方向入座。城阳王进殿,参拜完毕,尔朱荣忽然抬头看见光禄少卿鲁安、典御李侃王晞等人携刀从东门进来,发觉有异,起身想走,皇帝见机,掏出藏好的匕首,走其身后,将其杀死。天穆妄逃,鲁安等人,拿刀乱砍,将其杀死。世子菩提、骑兵将领尔朱阳等人皆被皇帝赐死。

    尔朱荣死了,大臣们都欢喜不已,文武百官入朝祝贺。皇帝登上阊阖门,下诏大赦。派遣武卫将军奚毅、前幽州刺史崔渊率兵镇守北中城。是夜,尔朱世隆奉北乡公主,帅荣部曲,焚西陽门出,屯兵河陰。宫门未加严备,田怡等人商议杀入大内,为天柱报仇。

    贺拔胜说:“天子竟然敢杀人,定有准备,我们还是先离开吧。”

    “田怡放弃。尔朱世隆走了,贺拔胜不愿意了。朱瑞怕帝,逃走了。

    尔朱荣对司马子如很好,尔朱荣死后,其到荣家,弃家不顾,跟随尔朱荣妻子出城。尔朱世隆即欲北还,司马子如说:“兵不厌诈,现在天下动荡不安,只有强者才能生存。在这个时候,不可向人示弱。如果马上逃跑,恐怕会让将士们寒心。不如分兵据守河桥,出其不意,向京发动进攻,或许可成功,若是不成,逃也不迟。”

    尔朱世隆听从其令,召集余众来攻北中城。奚毅知兵来了,忙领人马出城迎战。那知京兵脆弱,怎敌世隆的军队,兵刃相接,战败逃走。他亲身参加战斗,见军队散乱,心已经紧张胆怯,被田怡一刀斩于马下。

    崔渊拍马想逃,也被乱军杀死。世隆乘胜占据北中城,令将军田怡护从府眷,驻扎在城内;自己率领众将屯兵城外,皇帝得知,内心惶惧,派遣前华阳太守段育前去安慰。”

    尔朱世隆恼怒他直言不讳,下令将其斩首。十月初一,尔朱度律率领一千骑兵,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旗帜如雪,来到城下索要太原王的尸首。皇帝来到城上观望。城外士兵们望见城上围绕龙凤旗旌,知道这是皇帝到了,于是齐呼:“万岁枉杀功臣!”

    “皇帝大声对他们说:非朕过错,是那逆贼要篡位杀君,朕才不得已杀之,你等没有错,官位如故。”尔朱度律大声说:“请万岁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将太原王尸首还给我们,不然我们绝不离去。”“皇帝不得已,派遣侍中朱瑞持铁券出外赏赐尔朱世隆。”

    尔朱世隆说:“太原王功盖天地,忠心为国,东平葛荣,南退梁军,西灭万俟丑奴,北除韩楼,功绩不在韩信、彭越之下。皇帝不顾恩情擅自害王,你以为我稀罕铁券。回去告诉皇帝,就说我要为太原王报仇?投降,哼!吾不投降。”朱瑞不敢再说话,回去告诉皇上。

    皇帝没有办法,令人写募兵告示,张贴于城门旁边。广招敢死之士。以讨伐尔朱世隆。有一日,得了万人。任命车骑将军李叔仁为大都督,出城大战尔朱度律。因军队训练不佳,输给对方。尔朱度律因自己兵少,收兵暂时撤退。”

    “尔朱皇后几天不见皇帝来见,昨夜又梦见太原王身死,心里非常难受,于是问宫使说:“天子近来议事在那一殿?”他说:“在明光殿。”

    “皇后说:“帮我去请皇帝,本宫要见皇上。”宫使领命而去,回来报告说:“皇帝不在,与众官上城去看河桥军马了。”

    “皇后吃惊,暗中思量道:“莫不是我父亲造反了?”

    “于是召司殿内臣询问,太监不敢隐瞒,将太原王被杀、尔朱世隆兵屯河桥报仇情事,奏知。”

    “皇后一听,吓得神魂飞散,放声大哭。宫女扶睡龙床,三日不进食。”

    内侍奏知,皇帝入宫见后,坐在后床边,对她说:“你父亲是要谋杀朕,朕不得已才将其杀掉,你是她的女人,苦也正常,放心,朕不治你,毕竟你是朕的妻子。”

    再三劝告,皇后痛苦不言。皇帝嘱咐宫女小心侍奉,于是起身出宫。这天晚上,皇子出生,下诏大赦。皇帝又进宫看子,皇后走到圣前问:“河桥军马退了没有?”

    皇帝说:“没有。”尔朱皇后说:“臣妾欲写信给母亲,劝其退军。”皇帝说:“若是退兵,日后你想要什么,朕都给你。”

    尔朱皇后为了皇帝,立即写信,皇帝看了,甚是高兴,写毕,将信递给内侍,让其送去。内侍来到尔朱世隆军前,尔朱世隆拆信一看,大怒道:“这不是皇后娘娘写的,乃是伪造的。”

    下令将人轰出营门,内侍没办法,回去禀告。

    皇帝知道尔朱世隆不肯停战,召集群臣共同商议击退敌人的策略。大家都很害怕,且也想不出击退敌军的办法。通直散骑常侍李苗挥动衣服起身说:现在正是忠臣义士尽忠之日。我虽然不才,愿率一师为陛下截断河桥。”

    城阳王高道穆皆同意。李苗于是招募敢死士兵五百人,安排火船在前,战船在后。一更时分,从马渚上流乘船夜下,约远河桥数里,将火船一齐点着,风吹火焰,烟透九霄,河流迅急,倏忽而至,河桥两旁皆已烧着。”

    尔朱氏的兵看见火光照天,河桥被烧,争桥北渡。不久,桥断了,很多人都被淹死。苗将三百多人停泊在小洲,以待南方军接应。等了很长时间,全不见有援军到来。尔朱世隆派兵到来,见官军孤弱无援,尽力攻击他们,杀伤殆尽。李苗也身上多处受伤,仰天大叫,赴水而死。

    尔朱世隆见河桥已断,也不敢停留太久,连夜收兵北逃。第二天,皇帝听说李苗战死,非常伤心惋惜,决定封他为河阳侯,谧号忠烈。幸好世隆撤退,心中稍安,于是诏令源子恭率领一万人马,从西路出兵镇守太行丹谷,修筑堡垒,以防敌军再来。

    司空杨津说:“现在天宝已死,尔朱世隆虽然兵退,但他党羽众多,万仁占据汾、并,尔朱仲远雄镇守徐州,都兵强马壮。天光独占关西五路,且有侯莫陈悦、贺拔岳辅助。一旦发生什么事儿,这些人都会助隆。”

    朱元龙进说:“关西一路,臣愿携持诏书前往,劝其归顺。”

    孝庄帝高兴,令朱元龙当日登途而去。”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