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民国新岁月 >第五章 成立(上)
    在绍兴城一个庭院中,年轻人正在读《革命军》,此人身形消瘦,脸部轮廓不深,有两道漆黑的浓眉,戴着金色边框的眼镜,身穿黑色长衫,为人儒雅英气。

    “伯荪,伯荪,你快看看这篇文章。”一位女子火急火燎地跑了过来,这女子英气勃勃,鹅蛋脸,眉清目秀,有着江南女子的温婉美丽,也有着强于一般男子的英武。

    徐锡麟平静沉稳地说道:“竞雄,那么急,干什么?”

    秋瑾递过来一张报纸,徐锡麟接过报纸,看了看,不过都是些时事广告,于是秋瑾用手指了指,“在这,这篇《革命同盟军》。”徐锡麟仔细认真地阅读了起来。

    徐锡麟抚了抚眼睛,沉思良久,就说了一句,“好,好,说得没错。”

    “啪——”

    秋瑾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我要回日本。”

    只见徐锡麟放下报纸,对着秋瑾有点激动地说道:“我们应该把焕卿、未生、鹤卿他们找过来,好好商量商量。不过可惜的是就是不知道这二十三画生是谁?若是能见到他,一定与其纵论天下。”

    《二十世纪之支那》报编辑部,黄兴大哥拍了拍桌子,要知道这段时间他为以后的革命怎么走,该如何打响第一炮,一直没有什么合适的办法,如今看到了这份报纸,便兴奋了起来,第一炮已经响了,“我们应该立刻行动起来,将所有革命党联合起来。还有我们《二十世纪之支那》要把这篇文章转载出去,要让更多的海内外华人看到。”

    宋教仁看着报纸,胜利的光芒似乎从眼中闪耀而出,心中依然带点疑惑,“没错,不过我觉得这篇文章似曾相识啊!这上面的言论似乎在哪里听过。”

    听到宋教仁这么说,激动地陈天华又拿起报纸,在嘴边反复嘀咕,“看着附属的作者,二十三画生,二十三画生。”

    三人异口同声:“林剋成?”

    “你们认识这二十三画生?”

    陈天华把手搭在这个人身上,“霖生,我跟你说,这个二十三画生,叫林克成,要知道我,还有克强,可都是他盟兄,怎么不熟?”

    黄兴大哥听到这,着急地说道:“哎,天华,你可不能这么说。”

    陈天华似乎并没有理睬黄兴,继续道;“我跟你们说克强兄和我那盟弟是在我和得尊共同见证之下结义的,这可赖不了。”

    宋教仁立马举起了手,附和道:“没错,克强兄,你这可不能赖账。”

    只见一青年男子走了过来,拿着一堆报纸,“星台兄,你继续说说这个林克成,我们都想知道这是何方神圣,能让克强兄和你星台兄与之做盟兄弟。”

    “没错,继续说说那个林克成”

    陈天华走了过来,“溥泉,霖生,那我就好好说说我这个盟弟。”

    在芜湖米捐巷的安徽公学它的前身是由安徽枞阳人李光炯创办的安徽旅湘公学。

    在一座徽式的屋子里,外面正下着小雨,滴滴答答的声音,交杂着读书时,也有着其他的声音。

    “仲甫,申报转载的那个二十三画生的那篇《革命同盟军》,你看了吗?”

    “烈武,我看了。我们可以通知同志们去关帝庙研究一下。”

    “好,我觉得这样好。”

    在福州巷下冯巷古榕书院,几个人聚坐一团。

    “兰荪,你觉得这个二十三画生,写的这篇《革命同盟军》怎么样?”

    “鲁贻,他说的对,目前我们的力量太弱小了,需要进行一场大联合。”

    “我认为温如说得对,前不久黄克强发信邀请我们去日本,我们现在应该马上选出代表。”

    “仲劲,说得没错,我们要立刻行动起来,通知其他同志。”

    在江西洪恩桥席公祠,展开了一场诗会。

    在上海,在南京,在武汉,在长沙,在全国各大城市,或早或晚,都在行动着。

    在保定直隶总督署,只见一个长的不高,五短身材,有两撮胡子,挺直着腰杆坐在那,表情严肃,喝了口茶,“秉钧呐,三件事情需要你去办,一,密切注意革命党人的动向,尤其是那个孙文。二,查查这个二十三画生,是个人才,跟着革命党可惜了。三,宪政的事情要盯紧,北京城也要看紧了。”

    “卑职明白。”

    在《革命同盟军》传回国内以后,全国各地犹如在统一指挥下展开了一场行动。

    革命团体组织代表前往日本,进步青年都在私下研究,有钱的出钱印发,大量派送;没钱的连夜抄写,研讨争论。

    《申报》是外国人创办的,满清小朝廷不敢查抄,只好禁止人们私下传播交流。

    可是清廷越禁越不给看,反而激起了更多人的好奇心,更多的人偷偷的购买,有人认为这份报纸是革命的号角,有人则说这是数典忘祖,这是要造反,双方可谓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

    最后清廷派出大员去《申报》协商,结果对方认为这是对《申报》在中国的一次极佳宣传,拒绝了清朝小朝廷的要求。

    满清小朝廷没办法,只好对外宣布要加快宪政的实施。

    原本孙中山先生推荐介绍了几家报刊,当林克成听到《申报》,一想这要是通过《申报》刊登出去,可不声名远播了,于是就把这篇文章投到了《申报》。

    不过对方并不希望发表这样的文章,林克成只好以理服人,双方协商以转载的方式刊登上去。

    二十世纪初,晚清之时,宣传革命的著名作品的有《保国歌》、《革命军》、《警世钟》和《猛回头》等等。

    如今,要加上这二十三画生的《革命同盟军》了。

    《革命同盟军》这篇文章为当下的革命指明了一条新方向,让分散在各地的革命团体认识到地域思想、单打独斗是不行的,要联合起来。

    这几天,林克成成功撮合了孙中山先生和黄兴大哥二人的会见,并极力建议二人牵头成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原本中国同盟会是在黑龙会领袖内田良平的牵线下,孙中山先生回到日本东京,倡导筹备成立中国同盟会。

    要知道这个黑龙会最著名的口号是“到黑龙江去”,是日本人为了入侵东北成立的机构,还有这个内田良平是个军国主义分子,多次策划满洲独立,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

    按原来的历史来,这不恶心人吗?于是林克成就决定自己撮合孙中山先生和黄兴大哥的会面。

    来往孙中山先生住处和《二十一世纪之支那》报之际,林克成也结识了华兴会的几位革命志士,章士钊先生,刘揆一、翁巩、柳聘农、胡瑛、徐佛苏、张继,他们都是在华兴会策划长沙起义失败后东渡日本的。

    不到半个月,在黄兴大哥的联络下,有广东的兴中会、有湖南的华兴会、有浙江的光复会、有安徽的岳王会、有湖北的科学补习所、有福建的汉族独立会、有江西的易知社、有南京的强国会、有四川的公强会、有陕西的励学斋等团体的代表。

    全国十多个省的留日志士70余人在6月30日这一天聚集到了《二十一世纪之支那》报编辑部。

    “我认为应该让黄兴做我们的带头人”

    “我觉得应该拥护孙中山先生做领头人。”

    “我也赞同推举孙中山先生。”

    “不,我觉得应该拥护黄兴先生来领导我们。”

    “我推举陶成章先生。”

    “……”

    七十余人,也挺吵得,口音挺杂乱的,不过还好有的能听懂。

    让林克成最意外的是,他既不是某个革命团体的代表,也不是留日学生的代表,不过孙中山先生和黄兴大哥让他以个人名义参加了此次筹备代表会议。

    宋教仁、陈天华、宫崎滔天等人也都非常支持。

    参会众人知道了林克成是二十三画生,一个个争相和他讨论,热情而又激烈,追问如何联合农工,武装是依靠新军好还是自己组织好,甚至推翻清朝以后,应该实行什么政体。

    还听到了更厉害的,比如有人主张将满族皇帝打倒赶走,让汉人做皇帝的;

    有各省各自独立,一省独自发展,像欧洲那样。

    有推翻满清以后,集举国之力要打造超级战列舰,建立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征服世界。

    这可让林克成吓坏了,怎么听着有点不切实际的感觉。

    孙中山先生站了起来,所有人停止了争吵,看向孙中山先生,先生讲话带着浓浓的腔调,

    “会议的第一项内容就是给我们即将要成立的革命团体取个名字,我们这个会议自始至终都要有民主的精神,谁都有权利取这个名字,谁都有权利同意和否决他人的意见,谁先来说?”

    大家交头接耳,众说纷纭,

    “我觉得可以叫起义大联盟。”

    “这什么名字,我认为应该叫民族独立会。”

    “不,我认为可以叫中华联盟。”

    “我来说,我认为应该叫革命起义军。”

    “我看就叫铁血救国会嘛。”

    “你们这说的都是啥?”

    “那你说。”

    “对,你来。”

    “没错,你行你上。”

    “我还没想好。”

    朱执信站了起来,“我先打个头炮,我们进行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小朝廷,所以我提议叫对满同盟会。”

    林克成听到这,好家伙,这名字,这不有点民族主义的感觉吗?这哪行?正准备站起来。

    “我反对,我以为我们革命的不仅仅在于推翻清朝小朝廷,而是推翻封建专制。这段时间,有一篇文章叫《革命同盟军》,大家都是受此启发,因此我看就叫革命同盟会。”

    林克成听到这个还是高兴,不过还是要低调谦虚一下,于是站了起来,

    “这场革命,是我们所有中国人联合起来共同进行的革命,就取“中国”二字。正如这位仁兄所说,大家都是受《革命同盟军》的启发,形成革命的大联合,还有我们将长期是一个秘密组织,“革命”二字不可取,过于高调,就取“同盟”二字,我认为就叫中国同盟会。诸位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