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修真小说 > 与您为伍 > 第四十七回 ?梦中不知花落
    

    梦境这个词不是很准确,以我的体验来说,应该叫幻境,更为贴切。

    知道四阴宗上下一共有多少个人吗?我知道,一共五千三百二十六人。知道我为什么了解得这么清楚吗?因为我在这段时间之内,逐一的,用他们的身份,从他们出生时起,一直经历到了君十三问我问题的时候。

    我眼见着他们从呱呱坠地,眼见着他们是因为什么缘故进入的四阴宗,眼见着君十三横空降临,眼见着原来的知己好友变为生死仇敌,还有,眼见着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宁死不屈,还有一些人慢慢沉沦堕落。

    几千个人的记忆涌入我的脑海,我不知道自己是谁了,直到我经历完这些人的生活之后,君十三将我唤醒的时候,我也是痴痴傻傻的样子。

    “妄境可醒?”

    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悟性奇差。”

    听不懂。

    “再给两日。”

    两日之后要干嘛?

    我根本没有任何的意识,能够去思考她话中的意思。我只知道,她是君十三,而我是阶下囚。

    两天的时间过去了,我浑浑噩噩的,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只是躺在床上发呆。君十三为什么有那种可惜的表情啊。这两天,难道这么重要吗?

    君十三手指抵在我的眉心,闭上眼睛,像是在查探我的意识。纷繁错乱的记忆把君十三震退,吐出一口鲜血。

    “奇哉怪哉。”

    这个君十三还真是惜字如金,全然不顾自己的伤势,又上下打量我,想看出什么不同。我与她对视,我也想知道发生了什么。

    没有查探出什么,君十三说去翻翻医书,看看里面有没有提到我这种像是失魂症一样的症状。

    我想跟她一起去看,但是一起床,发现四肢无力,就好像是初生的婴儿一样。所以摔在地上,也是正常的事情。

    君十三搭了我的脉:“奇哉怪哉,两重劫难齐至。”

    两重劫难?什么劫难?

    君十三解答我的疑惑,就没见过她说话这么多的时候。她告诉我,凡是修行的人,不管学的是什么,只要学到了特定的程度,就会先后经历五重劫难。

    第一重是“念虚”。在妄境中,人会经历一些快乐或者痛苦的事情,就跟做梦一样。每个人的妄境都是不一样的,她的妄境就要简单的多。她在经历这重劫难的时候,还在她的师父的照料下,在山中清修,没有见过世间上的美好与丑恶。

    我告诉了她我的妄境是个什么样子的,她就说了“轮回”两个字。

    第二重是“止息”,就是停止内息,失去力量的意思。所有后天修行来的能力全部都收回丹田之中,发挥不出来。甚至有的人还会如孩童一般,再经历一次身体上成长的变化,我就是这一种。

    第三重是“入邪”。到了这个时候,这个人就会变得容易暴怒,戾气也是止不住的发散。在不受控的这段时间内,内心的恶意回无限放大。不敢杀鸡的,敢杀人。不敢盗窃的,敢劫杀。

    第四重是“封尘”,封印尘世的所有。这重劫难结束之前,会失去五感,一般情况下都会选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带一个自己绝对信得过的人,清修。

    第五重是“退命”。可不是说退去凡人的命格,这种得道成仙的意思。“退命”的意思是说,退去天命的保护。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会带着前世的因果福报。失去了天命的保护,就意味着,好人没了福报加持,坏人没了业力缠身。也就是,未来的日子,只能靠自己了。

    君十三告诉我说,有天分能修行到获得资格,接受这几重劫难的人少之又少,说是万里挑一也不夸张。

    这几重劫难本身并不会伤人,只是历经劫难的人,会因为失去五感之类的异状,而失去还手之力,被敌人趁虚而入。

    再加上历代君六的介入,这些都属于极隐秘的事情。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我发现自己的心理上出现了一些变化。

    几千个人的记忆,连带着性格的差异,却都描述同一件事。就算我不知道我在其中是哪一个角色,我也会按照下意识的想法,去把这些记忆分门别类归置好。从中挑选出一些我可以接受的那一部分,试图去再次代入。一次一次的体验,想找出一些我觉得不通顺的地方。

    君十三觉得我仅凭借这种笨办法,得花费很多时间才能得到答案,这个答案还未必正确。但是又不好直接向我和盘托出,说是担心我会更容易迷失在其中。

    所以君十三索性把我丢到玉峰那里,让戏凡门的人把我带回去,说是通过长期的接触,能够让我回忆起什么。

    我是记忆太多,不是失忆。用这种方法,不太可行。尤其是四阴宗弟子的记忆太多,我面对原来朝夕相处的这些人,不仅没能像原来一样融洽,反而时不时让我有暴起伤人的念头。

    好在我失去了力量,没有能对这些人造成什么伤害。我唯一伤害的,只有羽衣。

    不是我伤害到了羽衣的身体,而是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以袁肆行的身份,哄着她玩儿。

    羽衣每天都是止不住的大哭,还一直要来找我,让我抱她。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不得不说,如果我真是袁肆行的话,也不错。受人爱戴,还有这么好的妻女。

    我试着去尽一个父亲的职责,羽衣看起来真开心多了。大人会为了利益去伤害别人,有些顽劣的孩子也学会了欺骗。可是每次看着这个孩子,我怎么也不会觉得她会骗我。

    尤其是抱着她的时候,她的小脑袋靠在我的肩膀上,睡着的时候,口水粘在我的衣襟上,浸透了之后,她会觉得不太舒服,把小脑袋换一个方向靠上。

    可能是君十三她们这怀柔一派的作用吧,这几个月的时间内,玉峰方圆几十里,再也没有各派武林人士的窥视。

    孩子哄睡着了,我没有在张果那里休息,而是去了山峰上的一块大石头上躺着。毕竟我还没有接受我的这个身份,总觉得不太合适。

    天空中无数的繁星交相呼应,各自闪耀,趁着夜色迷人,我也慢慢乏了。这些天确实比较自在,可是我还没有彻底相信他们所有人的话,脑海里,起码有一多半的声音告诉我,他们都不可信,所以疲于应付,也是极容易疲劳的。

    眼皮不受控的慢慢并拢,还剩一条线的时候,突然惊得清醒了。

    就随着眼皮并拢,浩瀚繁星在我眼中,连城了一条,再汇聚成一点。

    诸多的记忆也随着满天星斗的汇聚而凝成一点。很难去用什么度量衡的尺度去形容描述这个点的大小或者方位。

    我只知道,我袁肆行度过了第一重劫难,而师父还没有。

    接下来面对的就是第二重劫难,不知道有什么解决的方法,难道说只能耗时间,等着功力恢复吗?

    我记得君十三对我说过,想要度过这每一重劫难,都有对应的法门。得靠机缘领悟才行,光凭蛮力是不行的。

    既然靠的是机缘,那我在这山谷里等着,也没什么作用,倒不如再出去走走。师父得在这里坐镇,脱不开身。手段低微的,又没有办法能保住现在手无缚鸡之力的我。罡鹤他们又得各司其职……

    思来想去,我给君十三送去一封信,请君十三派人来。君十三倒是有义气,亲自前来。

    本来我是不想欠这个人情的,但来人既然是君十三,我也想从她那里寻来什么可以救我的良方。

    是的,她虽然把这些劫难的名称、内容之类的倾囊相授,但是破解之法却没有细说。她的原因倒也合理,还是那句因人而异。

    话都这么说了,我问也问不出结果来。更何况,我并未答应成为她的门徒,她不说也对,我不问也合适。

    故地重游,先去白马寺。

    早先我人微言轻,接触的白马寺的僧众,只是最粗浅的外门僧众。如今君十三与我同去,没有乔装打扮,可气势却没有收敛,惊动了白马寺内院修行的高人。

    说是高人,那也是跟旁人比。君十三这尊大佛在此,那些人也是客客气气的把我们请进入,请我们洗漱沐浴,期间为我们准备斋饭。

    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我们本来就不是来找茬的。

    白马寺主持我很熟悉,是弘法那个小和尚。如今可不能叫小和尚了,得叫主持大师。只不过偶尔还有调皮的眼神朝我使,看来这还是那个心性纯良的小和尚。

    席间我们表明了来意,众人这才放下戒备。小和尚顺水推舟,让这些人下去,给我们三个人私下交谈的机会。

    我看得清楚,有一个咂着嘴的和尚退走的时候,还盯着这一桌斋菜。弘法让他把那一盘菜拿下去慢慢吃,表情神态居然有些慈祥。

    “小和尚,这才几年没见,你怎么成了主持了。弘舟那个老和尚呢?他在寺里声望颇高么不是?”

    “袁兄,此事就说来话长了……”

    弘法本来是一个洒扫弟子,就是一个小沙弥,是不能称作和尚的。照着寺里的规矩,他不仅得在佛法上有足够的造诣,还得通过足够的时间来考察,从这个方面来确定是否可以受不同的戒,再说后续的事。

    “我说,和尚啊,还真是今时不同往日,摇身一变,已成了真正的高僧了呀。”

    “袁兄不要取笑我了,袁兄如今不也是也是戏凡门的掌门了嘛,只是……袁兄身边这位,该怎么称呼?”

    “你就叫她……君老太婆吧。”

    “这位女施主二八年华,叫老太婆太失礼了。”

    君十三任我调侃她,也不还嘴。不过我倒是确实好奇:“你到底多大年岁啊?”

    “十七。”

    “天”的外门弟子都驻颜有术,七八十岁的老者,凭着邪术,外表都能保持在年轻的模样。就因为这个,我从刚开始接触君十三的时候,就以为她的外表也是骗人的,她本身起码也应该是上百岁的了。

    这也不能怪我,外门弟子都这样了,内门弟子不得更是如此吗?

    君十三这话一说,给我尴尬得不行。

    “我就说嘛,这女施主看眼中灵光,不应该是个老妪。”

    “那个……咱们先不说这个了。那个……弘法主持啊,我想知道的是,前几年的时候,看你还没什么武功根基,怎么如今看气势,不输君十三啊。”

    此言非虚。

    弘法全身,隐隐有五色佛光隐现,这是修行到了极高的境界之后才会显现的,在佛门弟子身上的景象。

    “要不……搭手比试一下?”

    君十三看热闹不嫌事儿大,还让我和弘法比试,我现在功力尽失,跟师父当初一样,哪有能够力敌的可能性。

    “君施主不要拿我这个和尚开玩笑了,我不会武功。”

    这就奇了怪了,弘法他明明内力醇厚,还有佛光显现,怎么说自己不会武功?我也不把弘法当外人,直截了当的问他。

    弘法倒也是实在:“袁兄误会了,我这不是内力,是佛力。”

    佛力这个概念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原来我只知道内力,佛力是个什么东西?弘法也不觉得麻烦,细心跟我解释。

    佛力也好,内力也罢,都是一种能量的体现。剑术是体术的一种,像我这种修行体术的,修行内力就是正道。弘法这种修佛的,佛力就是他们修行出来的结果。内力可以帮助体术的招式运行,增加威力。佛力的话,就可以帮助他们对于佛法的理解,反过来说也对,佛法的理解加深,佛力也就相应提高。

    所以说,看起来功力精深的弘法,要真的是动起手来,能取胜的方法就是用佛经典籍砸死我,拳脚功夫,怕是庄稼把式都没有学过。

    至此,又有一问:“那……弘法啊,实不相瞒,我如今内力尽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你有什么办法吗?”

    “我也不懂武道的事情啊。”

    “没事,你不用懂武道,你就懂佛法就行了,来来来,你教我佛法,让我也修一点佛力出来。内力不行,佛力来凑嘛,哈哈哈哈哈。”

    反正我还得经历第三重劫难:入邪。正好等到了时候,还可以用佛力化解,这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不行。”

    “弘法呀,你不要小气,你们佛祖不是说遍照无量光嘛,就当救救我呗。”

    “袁兄,别的事情,只要不是为非作歹的事情,只要袁兄开口,我一定不推辞。我这主持之位,跟袁兄也有关系,也算是袁兄促成的。可这件事情,我确实没有办法做到。”

    当年我们一行人来到白马寺之后,寺中的各院首座注意到了弘法。给了弘法特权,可以随意翻看寺中典籍,也会安排弘法去其他寺庙挂单,到处学习各寺所长。

    短短两年的游历,弘法另辟蹊径,在禅宗的顿悟一途,有了一些进展。这就是弘法所说的,我对于他的帮助。

    “那你总不能眼见我被仇家追杀致死吧。”

    “那这样吧……袁兄不如留在寺内,我派全寺上下所有的武僧来保护袁兄。”

    “这也不是正道啊,你看这个君十三,比你们全寺的人加起来还要厉害得多,她都不敢说能护我周全……而且,我总不能荒废了全寺武僧的修行吧。”

    “我可以。”

    “你别插话。”

    君十三非要插话说她可以,我当然知道她可以,我这不是用苦肉计逼弘法就范嘛,就她话多。

    “君施主既然说她可以……不是我不愿意传授佛法,是袁兄实在不适合啊。像现在这般你我对谈,还看不出端倪。真要动手的时候……我也不是没有见过袁兄的戾气有多重,这几年未见,相比戾气早已远胜当初了。”

    “不是说佛法可以化解戾气吗?”

    “是啊,戾气尽数化解之后,你的招式,还有威力吗?”

    “嗯……你说,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光说无用,这样吧,请贵寺几位武僧与我试招。”

    弘法挑选出几位手段强的武僧,唤到寺外,吩咐好不能下死手之后,准备开始比斗。

    僧人少有持锐器的,我们几个都用的长棍。

    双方先是互相试探,看不出什么端倪。之后双方使得劲力越发足了,我的招式没有问题,但是力量不够,只能勉强泄力。

    弘法中断了比试。

    “慢着,这才刚开始。”

    丢了什么打法套路,就一股蛮劲,我主动挑衅这几位。不怪他们收不住力,是我自己非要往他们的棍子上靠。我就是想用这种方式,多挨几下子,看看能不能激发出来一些戾气。

    果不其然,我自己也感受到了眼前有一抹红色掠过。提棍的手,又充满了力气,棍风里面还夹杂着血腥气味,扫向这几位武僧。

    只一个回合,这几人都倒在地上了。

    强压下戾气,和其他人一起救治伤员。

    我的猜测是对的,结果却未必好。内力不是消散无踪,只是我没有办法使用。我猜测用戾气,可以调动内力,是对的。

    这第二重劫难未必算是过去了,不过到了第三重劫难:入邪,降临的时候,那我就没有办法可以消解戾气和魔心带来的灾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