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陈国盛世 >0007 陈王捕鱼,愿者入篓
    鱼笼,这个世界也出现过类似的工具,并非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只是相对比较落后,差点效果,而陈霄这种算是效率最好的一种。

    无非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而已,他不迂腐,该用就用。

    溪国人制作过类似工具,一大个箩筐,使用方式就是舀鱼,适合浅滩或者封闭环境使用,效率也没有提高太多,就束之高阁。

    徒手,鱼叉,钓竿,只能小规模捕鱼,效率太差,时间消耗多,实用率地下。

    没有那个小国不想大规模捕鱼,两三百斤鲜鱼就是一贯大钱,算是一笔不小财富,只是没有找到大规模捕鱼的有效方式。

    鱼叉太落后了,十来米宽的河面,用手捞,鱼叉叉鱼,简直不像这个世界的农人可以干出来的。

    偏偏就是如此滑稽,阶层画风也很清奇。

    大人忙着农活,这是养活一家人的生活保障。

    真正有时间抓鱼的大部分是孩子,大人只有秋天才会进行大规模捕鱼和狩猎活动,为的也是填饱肚子,渡过饥荒。

    黄昏左右的时间,董三来了,看着满地的竹子,迫不及待开始上工。

    “都是大竹,大王,这些竹子质量都很好,编织的鱼篓可以用很长时间了。”

    确认没问题。

    陈霄点点头:“那就开始把,按照我的要求编,知道了吗?”

    “没问题,大王。”

    董三也开始了兼职工作,三百多根竹子,足够编出陈霄需要的竹编数量,还能有一部分剩余。

    剩下的他也想好了去处,就编成农具,给庄户的工具更新一下竹器,也该换代了。

    因为只有董三一个人,编竹篓都花了几天时间,才全部完工,十多个竹篓子在院子里堆积了一大堆。

    三天以后,竹编鱼篓完工,交代好保密工作,董三就离开了。

    没办法做出渔网的情况下,只能先用鱼篓代替,万里汉水的支流,时不时有人捕到小黄鱼的传说。

    “大黄鱼,小黄鱼不敢想了,普通鱼来个几百斤也行。”

    “只要有这个效果,也不愁了”

    每一个竹篓都是几米长的,大概可以装上百斤鲜鱼,十个就是上千斤,发家致富第一次尝试。

    远处还能看见三个大坑,那是老司马安排人做的池塘,一万方的工程,三个大坑层次分,明由高到低。

    那是陈霄拿来养鱼的地方,水流已经引进池塘里,五米左右的水深加上筑坝差不多有六米。

    几根水管把高出的水流排到第二个池塘,以此类推到带三个池塘,再通过沟渠把多余的水流排掉,流回河里。

    泽地一层软泥去掉以后就是一米多了,再加上黄泥好刨,才能让这个过程这么快搞完。

    软泥被倒回去,铺在地下,三个一亩大小的池塘完成以后,老司马就坐在家门口,等着看陈霄到底要搞什么。

    工程搞完已经一两天了,水也放好了,只是陈霄还没有动静。

    不只是老司马,连隔壁的司马也好奇的很,泽地变池塘,有什么区别?难道用来浆洗衣物?夏天浇水?

    溪王搞不清楚他要干什么,只是靠近溪国那一段被陈霄用护栏栏里起来,两米的的那种木质护栏,目的很明显。

    溪国司马和大王不约而同的吐槽:防着谁呢!

    好奇心日渐增加,陈霄可管不上那么多,知识确实是有差距,很多东西不指望一时半会可以理解。

    夕阳的河边……

    把诱饵一个个装在鱼篓以后,放上石头,沉入河里,只剩下一根根绳子系在小树上。

    “大王,这东西真的能捕到鱼吗?”

    黑子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捕鱼方式,把笼子沉到水里,系固定好绳子就不管了,捕鱼这么简单?

    就是他水性好,捕鱼也不容易,只是比孩子效率高一些。

    加菜不难,饱腹别想。

    “恩,就这么简单,你不是说河里鱼多吗?鱼要是多的话,那就没什么问题。”

    “肯定很多,一些水草翻起来以后,满是鱼。”

    “那就等着捞鱼吧!”

    陈霄在河里洗了洗手,穿上鞋子,准备回去,晚上把笼子安装好,安排黑子去嘱咐孩子别乱动,过一两天来收。

    日子就这样按部就班的过去,很多孩子虽然好奇,但是没有乱动绳子,该摸鱼还是继续摸鱼。

    很多家里靠着孩子日积月累的鱼干,在饥荒那两个月换来不少粮食,大人不反对孩子摸鱼,只是不能去深水漩涡的地方。

    就是这样,每年出事的孩子也不少。

    两天时间转眼过去……

    黑子扛着大木桶跟在陈霄身后,这是半人高的洗澡桶。

    “大王,要是今天没有鱼,可是有人要笑话你了。”

    村里人都知道陈霄要捕鱼,已经不是一个两个人觉得大王不务正业,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保密工作还做的挺好。

    毕竟大王丢人,全庄户都脸上不好看。

    几个孩子站在岸边看着黑子把木桶放在河边,互相窃窃私语,偶尔捂住嘴不发出笑声。

    他们决定看完热闹再回家,看看大王能捕到几条鱼,要用那么大的桶来装。

    真夸张。

    “大王!我拉了?”

    “慢慢拉,不要拉太快!”陈霄看着绳子一点点被拉出水面,期待着鱼满竹框的画面。

    最后拉起来的鱼笼里,只有几条活蹦乱跳的乌黑大鱼,全是鱼骨头,陈霄失望。

    “这几个黑不溜秋的是啥玩意?”

    “大王,这是獠牙乌青,吃鱼的鱼,很补很贵的!”

    笼子里一大堆鱼骨头,鱼都被吃了,罪魁祸首就是这几个大家伙。

    “这个先放着,看看其他的。”还有九个笼子,稳住!

    第二个笼子里,没有什么鱼骨头了,满框鲜鱼,黑子看着活蹦乱跳的鱼儿,开心坏了:“哈哈哈,大王,有鱼,真的补到了,好多鱼!”

    黑子把鱼笼抱起来,任由水滴打湿衣衫,把鱼倒进木桶里,起码几十斤鲜鱼。

    岸边的孩子夸张的长大嘴巴,然后晃了晃自己手里的一条鱼,叹气。

    他们想不通大王怎么做到的,一次捞出那么多鱼。

    把受伤的鱼挑出来,然后把健康的鱼送到池塘里,黑子高兴的来回跑,完全没有一点疲惫。

    几百斤大大小小的健康鲜鱼被倒进三个池塘,接下来就是好好喂养,年底看效果。

    “大王,这里有两条好看的鱼,你来看看!”

    黑子拉起最后一个鱼篓,看着游动的鱼大喊。

    陈霄把岸边乱跳鱼丢开,赶过去看了看:“哈哈,合该发财,把这两条单独捡出来。”

    最后一筐鱼被倒进池塘里,今天的工作就算是完成了,夹带着大桶受伤的鱼,还有几条单独放好的珍贵鱼儿。

    收获颇丰。

    没有过量打捞的河流,鱼群量很大,原生态的优质环境里,稍微先进一点的工具就能收获满满。

    今天起码倒进鱼塘七百多斤鱼,一个鱼塘两百多斤,加上各种螃蟹和河虾打底,鱼塘也装的差不多了。

    “大王,你真厉害!”

    跑了几趟把东西搬回家的黑子跟在陈霄后面,扛着大木桶感慨一句。

    今天这一幕对他来说很神奇,要用神奇来形容才行,那密密麻麻的鲜鱼是他这辈子第一次见到。

    倒入鱼塘里的鲜鱼那么多,以后要是想吃岂不是睡时随地可以吃到?

    那可是大王买过来的地,里面的东西可是属于陈国。

    “没什么神奇的,春耕快完了,计划也才刚刚开始呢!”

    陈霄不是为了养鱼来的,鱼篓这种一看就会的技术,要考虑如何利益最大化才行。

    市场体量太小,东西多了就容易贬值,卖鱼是不可能卖鱼的。

    “这些鱼,你分给庄户把,每家送几条,不然明天也坏了,我们吃不了这么多。”

    “又要送啊!”

    黑子同意的很勉强,对于他来说,食物很重要,还到不了可以送人的地步,不过陈霄说了他就要去做,只能把自己想法放到心里。

    “不会饿着你的,放心吧!鱼这种东西又吃不饱。”

    “俺去送鱼。”

    黑子扛着陈霄的洗澡桶和满桶半死不活的鱼去送温暖了。

    “早点回来吃饭!”

    “俺知道了。”

    陈霄看着夜色,月光下,隐约可以看见远方。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我捕鱼也是一样的,愿者上篓。

    “明天开始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