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三国之异度 >第二章 要人
    “继续说,”刘焉也是微微动容,他也看出接下来,大汉不会太平,可没想到刘璋会如此肯定的说出来,当即来了兴趣,继续追问下去。

    刘璋略微整理一下思路,而后才道:“天下纷乱只在弹指之间,父亲当占据一佳地,用以安生立命。”

    “何处是为佳地?”刘焉沉声问刘璋。

    刘璋向刘焉微微行礼道:“佳地已握父亲之手,父亲之智,非孩儿所能及也。”

    “哈哈哈······”听了刘璋的马屁,刘焉心情大好。

    倒不是刘焉喜欢被拍马屁,而是高兴,自己有这么一个聪慧过人的儿子。

    原本刘璋在自己的印象中是那种规规矩矩,喂喂弱弱,榆木脑袋的那种平凡之人。

    没想到几年未见,竟已成长到这种地步。

    能说出这般话,能有这般眼光,绝非平凡之辈。

    “季玉之言,就此而终,不可对外人言。”刘焉当即下了封口令,这些话要是传出去,刘焉父子会被那些所谓的名门士子的口水淹死。

    如今的大汉,虽然乱象已现,可依旧讲究一个正统,讲究一个忠孝尊卑,刘璋这种大逆不道之言,私下里说说就行了。

    “启禀主公,贾校尉在外求见!”

    刘翌,刘璋族兄,偏房同族,自幼跟随刘焉,对刘焉言听计从,乃刘焉最信任的亲卫统领。

    刘翌武艺了得,勇猛过人,据说可战千人。

    “有请,”刘焉带着刘帽和刘璋起身相迎。

    在益州,能让刘焉起身相迎的不多,现在来了一个。

    “谦德要来,何不提前派人前来告知,我好摆上酒肉,门外相迎。”人刚跨门而入,刘焉已经大步向前迎接贾龙。

    刘焉身后的刘璋定眼望去,来人身穿灰色儒袍,头戴文巾,身高七尺,身材高挑,脸色蜡黄的中年男子。

    此人正是贾龙,贾校尉。

    这个时期的校尉可是非常值钱的,比如这个贾校尉,乃益州最有实力的人之一。

    手握十多万兵马不说,本身还是益州大族,族中之人遍布各地。

    刘焉能顺利入主益州,坐稳这个州牧的宝座,还是因为此人的支持。

    随后刘瑁、刘璋上前见礼。

    宾客落座,贾龙开口道:“曹孟德发檄文,起义军,诛逆贼,救天子,匡汉室,袁本初邀四方忠君之士举兵灭董,各方纷纷起兵,吾此次前来,乃询问州牧大人,我等当如何处之?”

    刘焉沉声道:“哎,天子遭劫,逆臣当道,吾身为汉室宗亲,大汉臣子,当不惜一切,与逆臣一决生死。”

    “然,吾受先帝所托,代为益州牧,益州新定,残逆苟存,若吾轻去,黄巾逆贼必然乘势而起,祸害百姓,无心难安,难以取舍······”

    贾龙皱眉道:“黄巾逆贼已然平定,区区散兵游勇,不足为虑,救天子于危难,方是大事。”

    刘璋将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暗叹一声,这益州真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实在是太乱了。

    别看贾龙说得大义黯然,其实就是想刘璋带兵离开益州。

    贾龙是益州氏族的代表,刘焉则是外来势力的首领,当初贾龙邀请刘焉入益州,是因为刘焉是天子亲自任命的,而且是真正的汉室宗亲。

    那个时候益州太过混乱,需要一个有威望的人来维持益州的次序,才能保证益州氏族的利益,这才有了贾龙等氏族迎接刘焉入益州之事。

    现在刘焉狼子野心暴露出来,大肆启用外来士人,打压益州氏族官员,益州氏族利益受到严重影响。

    想明白一切后,刘璋起身向贾龙行礼,开口道:“将军有所不知,父亲之所以犹豫不决,不曾出兵,实乃心系天子安危。”

    “此话怎讲?”贾龙皱眉看向刘璋,刘焉则沉默不语。

    刘璋叹了口气,一副无可奈何的道:“天子身陷逆臣之手,父亲寝食难安,时常半夜而起,遥望洛阳,哀叹不已。”

    “然,父亲若是举兵攻董贼,且不置天子于危难之中,稍有不慎,天子危也,且兵荒马乱之中,若出意外,天子有损,父亲万死难赎,哎······”

    “哎,”此时刘焉也长叹一口气,一副痛心疾首的道:“袁本初等举兵攻董贼,吾是既心喜又担忧,袁本初等若能解救天子,当为天大之喜,天佑大汉。”

    “但又忧其不慎,若董贼走投无路,做出有损天子之事······那时,哎······”

    “这,”贾龙无语的看着刘焉和刘璋父子一唱一和,说得冠冕堂皇:“想来董贼不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欺君罔上之事。”

    “父亲不敢赌,我等亦不可赌,”刘璋沉声道:“天子性命,关乎社稷,董贼残暴不仁,且兵荒马乱之中,难免不出意外。”

    贾龙此行没能达到目的,但刘焉的借口摆在那里,怕伤了天子,不出兵是为天子安全着想,贾龙还能说什么。

    在刘焉赞许的眼光下,刘璋和刘瑁回到自己的住处。

    这个平行世界的刘璋年不过二十,而且还没有婚配,长得还算俊美,就是差了一些阳刚之气。

    可是作为汉室宗亲,高官子弟,自幼接受高等教育的刘璋,且会差?

    作为益州第一高官的儿子,在益州地界,他就是第二衙内,之一第一衙内,当然是他的三哥刘瑁。

    刘璋的住处是一座宅院,在锦竹城繁华地段,离州牧府也不远,四周有持刀护卫,平常人根本无法靠近。

    “公子,此人叫黄权,说是奉命前来,已经等候多时。”

    刘璋刚来到门口,护卫便上前指着一黄袍青年禀告。

    “哦,”听了护卫的话,刘璋眼睛一亮,看向青年,年级和自己差不多,文质彬彬,“你便是黄权?”

    “阆中黄权,拜见都尉大人。”黄权不卑不亢的向刘璋微微行礼。

    刘璋如今的官职依然是朝廷的奉车都尉,奉命前来益州传天子诏令的。

    “哈哈哈,”刘璋大笑着微微扶起黄权道:“吾初到益州,便听闻阆中黄公衡镇北敏思,筹画有方,导师禳秽,遂事成章,今日一见,果然是青年才俊,可当贤良方正。”

    “都尉大人谬赞,下官愧不敢当,”黄权没有因为刘璋的话而飘飘然,小小年纪,已经有了少有的成熟。

    刘璋看在眼里,心中暗自感叹,不愧是名仕之资,随即引黄权入府。

    “以你黄公衡之才,区区郡史,实乃大材小用,屈才,屈才。”

    当说到黄权的官职时,刘璋满脸的可惜这色。

    刘璋的话倒是让黄权有种找到知己的感觉。

    想他自幼熟读经文,学习治世之学,胸有百万文章,却只能在郡府当一个小小的郡史小吏,心有万千抱负,却无机会展现。

    “公衡之才,当不可埋没,公衡就算怪罪与我,我亦会向父亲推举公衡。”

    刘璋一副无论如何都要为黄权出头的架势,让黄权心中感叹刘璋的高义。

    “权,谢公子。”黄权毕竟血气方刚,能有出头的机会,又且会不心动,学得文与武,货与帝王家,又有几人不心动。

    “公衡若再叫我公子,怪我不与公衡相交,公衡若是不弃,当叫我表字才是。”

    刚开始还叫刘璋官职,现在已经改口叫公子,等于认同了刘璋的身份。

    刘璋暗自决定只有黄权叫他表字,他立刻和黄权称兄道弟,将其收为己用。

    “承蒙季玉兄不嫌,公衡过也……”

    “公衡叫我季玉便可,来人上酒宴,吾要与公衡畅谈……”

    作为益州牧,刘焉非常忙,特别是刘焉这种有想法,想做出一凡事业的野心家,更是事事躬亲。

    “你想到何处任职?”刘璋跑来向刘焉要官,刘焉当然不会拒绝。

    刘焉现在最缺的就是信得过的人为他分忧,益州氏族势力实在太强,他身边可用的人不多。

    “父亲,”刘璋心中早有打算,急忙对刘焉道:“孩儿听闻巴郡时有贼寇作乱,孩儿愿往巴郡,平定匪寇,为父亲分忧。”

    “胡闹!”听了刘璋的话,刘焉呵斥道:“黄口小儿且知兵事,行军布阵且是儿戏。”

    巴郡那边的贼寇刘焉知道,巴郡官府都毫无办法,多次调集兵马也都无功而返。

    刘璋现在表现出一些急智,但领兵打仗且是那么容易的,稍有不慎就会被弄死。

    最主要的是,巴郡可不是他说了算,他都很难插手巴郡的事情,何况区区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

    “孩儿听闻父亲自小独自仗剑游天下,名传大汉十三部,可谓英雄了得······”

    夸赞一阵刘焉之后,刘璋才提到自己:“所谓虎父无犬子,孩子虽不及父亲,但也不可落了父亲威名,再说巴郡不过区区贼寇,若孩儿都惧怕不往,经后何以为父亲分忧。”

    好说歹说,刘焉终于同意让刘璋去巴郡。

    但不是领兵杀贼,而是去巴郡担任长史,也就是去做巴郡太守的副手,而且拿了刘焉的令书,负责巴郡军事。

    说白了刘焉就是借此机会插手巴郡的军权,也有试探巴郡氏族的意思,至于刘璋,只不过是个引子罢了。

    巴郡的地理位置又非常重要,与荆州的武陵郡相攮,长江贯穿巴郡和武陵郡,刘焉要想安心,那么巴郡就必须在自己信得过的人手中。

    其实刘焉早就想派心腹将领接管巴郡,但一直没有借口,这次刘璋却给了他机会,当然要试试。

    “父亲,孩儿要两人,”刘璋可是知道巴郡那边有个猛人,自己身边没有个有本事的,他可不敢去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