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我真不愿重生了 >050 明明有才华,偏偏不上进(三更,求推荐收藏书单)
    胡博最近感觉有点拿马天佑没办法。

    不仅拿马天佑没什么办法,甚至有时候还得想办法哄着他。

    你说他不写稿吧,每期报纸,马天佑总能交出两三篇稿子。

    只是这些稿子几乎都是巡警稿子,通常在五六百字的篇幅。马天佑偶尔也会写一条派出所的案子,也就千把字左右。

    建设110,禹南自然在全国不是首家,但也算是最早跟进的一批了。警方为了宣传这种治安管理新模式,也对媒体宣传看得比较重,甚至每个巡警大队日常都有宣传任务。

    马天佑在巡警和派出所很受欢迎,一个多月跑下来,朋友认了一大堆。

    马天佑写的这些巡警稿大多都是小稿子,你说没看头吧,它也有一定的可读性,并且现在很多读者还喜欢看这些社会新闻。

    胡博郁闷的是,马天佑不喜欢写大稿子,写有点深度的稿子。明明很能写,他就是不愿写。

    实习记者干了一个多月了,除了福德集团那篇专题大稿,马天佑就交了两篇有点深度的稿子。

    一篇是写车市的。马天佑采访了本市车商,商业局,计经委,还有禹南工业学院一位副教授,以及几位车主。

    又从交警队拿到了本市轿车保有量及相关分类数据。

    马天佑重点关注的是私人购买小汽车这一现象,最后通过专家分析,得出车市个人消费潜力巨大,但因为当前车价太高甚至于有些畸形了,将普通市民拦在了这个市场门外的结论。

    还有一篇是写商品房的。

    马天佑采访发现,禹南首个商品房小区禹南花园开盘4个多月以来,销售很不理想,购房者主要是先富起来的一批私营老板或个体工商户。

    普通市民甚至连计划购买一套商品房的念头都没有,注意力主要还是集中在单位的房改房。没分到房改房的,都等着某一天能突然轮上自己,或者寄望单位能集资建房。

    而相关部门和专家的说法是,从经济发达地区形势及国家政策来看,商品房是社会发展大势所趋,不可能再逆转了,这也是未来最大的民生大事之一。

    这两篇稿子,胡博还是喜欢,并且很认同的。

    这是其他实习记者还写不出来的稿子,甚至日报那些成熟记者,大部分也没有捕捉这些市场新现象的思维能力。

    然后,不仅是胡博,包括其他编辑最近都有一个惊奇发现。

    马天佑不是实习记者中写稿最多的,但他的稿件采用率是最高的。

    有些实习记者一次能交来五六篇稿子,编辑再指点补充,最后能采用一两篇就很不错了。

    但马天佑是个例外。

    有人发现了,马天佑实习以来,就没写过一篇废稿,所有稿件全都见报了。而且编辑几乎都不用怎么改,甚至一字不改就能上版。

    这特么哪像是实习记者,分明是成熟记者中的优秀记者好不好。

    问题是马天佑又让编辑感觉他有些懒散。

    比如那位文化娱乐版的责编安红,知道自己当初在招聘报名时大意了,差点埋没了一粒金子,引得马天佑好像对她有些不满。

    最近,安红也屈尊了,在报社遇见马天佑交稿子,就唤他去自己办公室,当面夸了马天佑几句,然后希望马天佑能去跑几篇文化方面的稿子。

    甚至,安红都替马天佑想好线索和题材思路了。

    结果马记者很谦虚,说他自己真不会写这类稿子,见了文化人的那副派头还会心里犯怵。

    安红有些傻眼,报社这个院里不就是一堆文化人么,你马记者也能算半个文化人了呀。

    马天佑的理由谈不上冠冕堂皇,安红对他却没有办法,实习记者的考核根本就不关她的事,想管也管不了。

    只是马天佑脸上越是显得谦虚诚恳,安红就越是觉得这家伙太假。

    不过她对马天佑倒也没多大怨气,报社毕竟是业务型单位,至少在记者这种层面,大家首先还是看重能力的。

    安红早已经私下承认,自己当初是在马天佑身上看走了眼。

    她也知道马天佑并不是故意针对她,就是一个懒字误终生,让安红反而有些替他可惜。

    明明很有才华,偏偏不求上进。

    如果安红知道胡博的真实感受,恐怕就不会这么想了。

    前些天马天佑到报社里,胡博正好有闲,就在办公室里给马天佑做思想工作,督促他真正跑起来。

    结果马天佑是怎么说的?

    “胡老师,报社每月只给实习记者开180块生活费,然后稿费连千字10元的最低标准都没够着,你知道我每写完一篇稿子的感受是什么吗?我特么又亏了……”

    胡博被他呛得哑口无言,甚至脸都有些红了。

    本来,报社只给实习记者发生活费的,稿费的事,还是他努力跟社领导争取下来的。

    这种事,胡博也没办法,他尽力了,也真不好意思在实习记者面前替自己表功。

    现在,实习记者写一篇稿子,报社就打发人家三块五块的稿费。

    马天佑写的深度稿在报社广受好评,一篇2000多字的大稿,也才给打了10块钱稿费。

    就这样,这个月写稿最多的记者,包括生活费在内,顶多能拿到300多块钱。

    而报社有正式编制的记者,轻轻松松就月入一千多,加上年终奖金,算下来一月怎么着都有2000块收入了。

    编辑的正式收入,还要高一些。

    然后,基本上人人都还分了一套房子。

    问题是,你马天佑真是缺这俩钱的人吗?

    牛德福那篇人物专题见报以后,福德集团给了2万广告费,胡博一分钱都没优惠。

    然后胡博提成6000块,给马天佑分了2000,马天佑当时还不想要。

    其实胡博给得已经够多了,要是别的记者,哪怕是日报编制内的正式记者帮他写这篇稿子,胡博顶多分出1000块提成。

    这笔业务始终是胡博拉来的,全程手续也是他办下来的,这样分润没毛病。

    胡博原以为马天佑嫌钱少了,他又不好意思说再加钱,就想着以后两人再有合作时,干脆给马天佑分一半的提成。

    不提两人的私交,马天佑写的稿子也真值这个价钱。

    结果,马天佑收了这2000块提成费,当晚就约胡博去喝酒,半桌好菜花了200多,还从车里拎出来两瓶五粮液。

    两人一顿饭,等于就干掉了马天佑五六百。

    酒桌上,喝得有些尽兴时,胡博甚至有些心虚地夸下了海口。

    “天佑,你还是要努力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多写稿,多写好稿。等你表现确实够优秀了,我去帮你找领导,真把你调过来落实编制问题,也不是没有机会……”

    因为爱才,有些醉意的胡博,给马天佑灌了一碗连他自己都不敢信的鸡汤。

    甚至,以后要是马天佑突然问起这事,胡博可能会推说自己应该是喝醉酒说胡话了。

    《禹南都市报》要走市场化的运行机制,马天佑再怎么优秀,报社也几乎不可能为他破例的。

    这是领导眼中的原则问题。

    只是,马天佑一句话,就让胡博当场酒醒。

    “胡老师,你想用一个正式编制套住我?我才不上这个当呢……”

    嘿,这可是正县级单位的正式编制,老胡我为你求爹爹告奶奶都不一定管用,你特娘的居然还看不起?

    狗日的,这一身傲气都快冲破天际了,谁给你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