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匡扶唐史 >第22章 行路方知世事艰(2)
    李泉原本以为这次读书是个苦差事,真正静下心来钻研的的时候,却发现那个自称文曲星君的老神仙给的福利还真不是一般的给力。

    自己的记忆里已经融汇了两世的知识体系,后世丰富的人生阅历暂且不提,这一生的十二年,从《仓颉篇》、《千字文》这些开蒙读物开始,这个小脑瓜可是被母亲灌了不少的经史子集。不过,看来高氏更倾向于儒家经典,对于《史记》、《汉书》这种在此刻有点课外扩展阅读的知识点稍有轻视,不过后世的另一个自己恰恰喜欢,一鳞半爪的看过许多。

    更让李泉兴奋的是,通过几天的读书,他发现此时的自己记忆力非常惊人。自己在后世曾经也被称为“脑瓜子灵”,读书期间需要背诵的课文,思想教育的名词解释、简答题等,记背起来并不费力。跟现在的自己一比,那时的自己又碎成渣渣了。无论多么深奥的古文,哪怕是不明白其中的微言大义,只需朗读一遍、抄写一遍再回顾一遍,就像生根一样长进脑子里了。

    为此,李泉背着母亲和妹妹,满怀感激地面向北方的天空鞠了三个躬,默默致谢。

    高氏每天看着李泉的学业进步如此神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走路的脚步都轻快了很多,在李泉吟诵和抄写文章的时候,她经常端坐在一边无声的欣赏,就像看一道美轮美奂的风景。

    李泉抄书,不仅是自己养成了这个辅助记忆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借此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这个时代评价一个人讲究“身言书判”:身是指身体健康面貌端正,不能长得过于丑陋,以及有跛足之类的身体缺陷;言就是说话要口齿伶俐,逻辑清晰;判是指说思维敏捷,反应迅速;书就是指书法了。其中书法尽管在名义上排在第三位,但是“加分”能力却是第一位的,朝中太常博士欧阳询,面貌不佳,耸肩驼背,但是凭借一手漂亮的书法,依然成为海内名士。

    还有一个原因,自己目前只是“背书”,还达不到义理皆通的地步,今后无论是有机会寻访大儒求教,还是闭门研读,不可避免要经常翻阅,李泉不忍损污母亲亲手抄录的书。

    一连抄了十几天的书,李泉自己也感到进益非浅,《孝经》和《周礼》已经抄完,裁好后用麻线缝制成册,成了名副其实的线装书,而高氏手抄的“原版”也已经收进盛书的柳条筐。

    只是家中的纸张眼看就要用尽,正好也准备去看看经营的庆丰包子铺,顺便带田婷去开开眼界,于是七月二十六这天,一家三口借了一辆车,套上大黄就往柏乡县而去。

    柏乡县在古时与高邑县、赞皇县、房子县这四县合称鄗城,在战国时期是赵国、燕国、中山国等等诸侯国争夺的战略要地,公元前257年,秦国攻打邯郸时,发生了著名的魏国信陵君窃虎符救赵事件,赵国转危为安后,赵孝成王十分感激,便将鄗地封给信陵君。在隋朝开皇六年和开皇十六年,经过两次拆分,才形成了目前的四县。

    李泉坐在牛车上跟田婷讲着柏乡县的来历,看田婷听得枯燥,李泉突然指向路边几棵一人多高郁郁葱葱的植物,问田婷:“小妹,你知道这是什么吗?”田婷看了一眼,格格笑了:“这不是汉牡丹吗?阿娘今年四月还领着咱们来看过花的啊。”田婷侧过头去看着汉牡丹说:“这些都不应该叫花了,这就是树啊,一棵树上开好几种牡丹花,有的比咱家吃饭的盘子都大,真是好看的很。”

    李泉看田婷对汉牡丹感兴趣,八卦之心熊熊燃烧,讲了一个“牡丹仙子救萧王”的故事:

    据说在西汉末年,王莽篡位称帝,汉光武帝刘秀起初追随更始帝刘玄,被封为萧王,在河北一带起兵。有一次,刘秀兵败,被敌军一路追赶,跑到了柏乡县,晕倒在北郝村弥陀寺墙边的一株牡丹花下。这株牡丹突然开始变大,长成一人多高的牡丹树,枝繁叶茂,并且舒展开枝叶,把刘秀藏在花中。追兵赶到后里外寻找,也没找到刘秀的踪迹,又看见刘秀的白马在前面奔跑,就去追赶白马了。敌军走后,刘秀醒来,睁眼一看,自己原来躺在花丛中,牡丹花开,红似朝霞,一阵清香使他心旷神怡,饥渴消失,精神抖擞,这才脱离危险。不久刘秀就在柏乡县城南的千秋亭五城陌登基称帝,几个月后,迁都去了洛阳。后来当他以皇帝之尊来柏乡县巡视,路过弥陀寺的时候竟然又睡着了。他在梦中见到了一位漂亮的女子,自称是牡丹仙子找他叙旧。原来当初就是牡丹仙子下凡救了刘秀,光武帝还写了一首诗来纪念这件事呢!

    田婷赶紧问是什么诗,李泉吟到:萧王避难过荒庄,井庙俱无甚凄凉。唯有牡丹花数株,忠心不改向君王。

    田婷双手托腮,听得津津有味,看哥哥讲完不再补充,忍不住问道:“后来呢,那个牡丹仙子又来找汉武帝了吗?刘秀娶她当皇后了吗?”

    没等李泉说话,高氏笑了:“光武帝的皇后是阴皇后啊,哥哥前几天读后汉书你不是也跟着看了,不是还有那句,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嘛。”高氏又对李泉说:“这一定是后人讹传的,至少这首诗必然不是汉武帝所做,汉诗多是五言,这四句七言诗就不对,尤其是刘秀怎么会自称萧王,这是刘玄的封号,汉武帝一直深以为耻。”

    李泉拱手:“阿娘大才,慧眼如炬,这只是市井传说,当个笑话听而已,要不,这二十来里路走的多枯燥啊。”

    田婷说道:“今天咱们也去一趟弥陀寺吧,我去看看那棵仙花。”

    高氏说:“弥陀寺早就没了,现在建成了一所牡丹园,不过一般人可进不去,那是李老爷的私家花园了。”

    说话间,高氏抬手一指远处的一座凉亭,告诉李泉里据说就是刘秀称帝的旧址,只是当初搭建的高台早就不在了,现在修了一个亭子,供行人饯别、歇脚。

    李泉遥遥望去,看着亭子周遭很是荒凉,暗暗一叹:王图霸业,终归黄土!

    大黄自从治愈了肠辟,仿佛焕发了第二春,一路之上脚程颇快,二十多里路,只用了大半个时辰,巳时不到,也就是还不到上午十点,李泉一行三人,已经进了柏乡县城的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