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明末枭雄录 >第212章 调兵
    高德勋凑上去,一个个辨认,查验这些俘虏谁是李自成。

    官军小校在旁边提醒他,“这些人都是按你的描述,从战场上抓来的,身上都带有龙泉宝剑。”

    高德勋有些尴尬,身上带龙泉宝剑的人成千上万,哪能都是李自成?而且面前这七八个俘虏,相貌各异,与李自成相去甚远。更让他难堪的,是这些闯军将领,个个与他相识,过去都是同伴和朋友,如今大家面对面……好尴尬。

    有的俘虏对他怒目而视。

    其中有个俘虏,当高德勋走到面前时,突然飞起一脚,踢在高德勋的膝盖上,冷不防踢得他身子一歪,差点跌倒。

    身后押解的官军赶紧喝斥,“老实点。”用腰刀的刀柄击打俘虏的腰胯。

    高德勋站直了身子,一脸苦涩。

    “他是不是李自成?”小校喝问。

    “不是。”

    高德勋在七八个人面前仔细辨识,逐个查验,因为刚才挨了踢,不敢走得太近,只好伸长了脖子,那情景——看上去怪模怪样,令人发笑。

    “不是,不是……”一连七八个,全都不是。

    洪承畴和一众将领们失望了,原来并没有抓住李自成。

    但洪承畴是个经验老到的官僚,他不想让众人心灰,说道:“大家再仔细找找,战场混乱,也许闯贼被杀死在某个所在,亦未可知。”

    话虽如此说,但是大家的失望是难免的。这一场大仗虽然取得了全胜,但是有一个结果是令人吃惊而沮丧的——几乎所有的义军高级将领,全都没有捉到。

    既没捉住李自成,也没捉住刘宗敏,还没捉到刘芳亮、郝摇旗、袁宗弟……就连李自成的老婆孩子也没逮住。

    没办法。

    只好按照洪承畴的吩咐,在战场的死尸堆里仔细寻找,盼着能够找到这些“贼首”的下落吧。

    ……

    庆祝胜利的酒宴结束以后,没过几天,就传来了朝廷命令。

    兵部尚书杨嗣昌,奉了崇祯皇帝旨意,急招洪承畴、孙传庭两部人马,即刻奔赴北京。

    崇祯的意思很明白:李自成部已经被剿灭,陕西河南一带暂时太平,就把兵力最为雄厚的洪承畴和剿贼战役中战功卓著的孙传庭,调到北京,防备清兵。

    因为清兵的威胁实在太大了,上次差点就把北京城拿下了,若不是卢象升拚死抵抗,秦良玉奇兵退敌,崇祯皇帝的金鸾殿就危险了。

    孙传庭对于这次调动,颇不满意。

    他对洪承畴说:“洪督,李闯贼虽然覆灭,但要防止死灰复燃,再者,张献忠受抚,绝非真心,也要派兵防备,若有异动,即刻消灭,其它象罗汝才、王霸、过天星等贼寇,仍在各处流窜,因此陕西一带不可空虚,若是把咱们的主力都抽走了,只怕后果难料。”

    这个看法非常正确。

    俗话说,斩草除根,李自成的残余并没有完全剿除,其它义军也还有很多,把兵力调空,岂不是给了流贼可乘之机?

    但是洪承畴是个大滑头,绝不会说违背圣旨的话,他劝孙传庭,“杨阁部也是考虑大局,把咱们调去对付清兵,解除北京的威胁,也是理所应当。”

    “清兵,不是有榆关挡着么,再说那么多精壮的关宁铁骑拱卫京师,还不够用么?”

    洪承畴笑了笑,没吱声。

    关宁铁骑……眼下兵权在高起潜的手里,那么精锐的部队,被他给带成一堆饭桶了。

    上回卢象升战死的教训,够惨痛。

    但是这话怎么对孙传庭讲?洪承畴绝对不会说高起潜的坏话,在官场上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洪承畴经验老到天下第一。

    实际上,他心里也明白孙传庭的意见有道理。

    可这是命令,必须执行。

    于是,大家准备拔营起程。洪承畴叮嘱丁启睿,“我们走了以后,你一定不许麻痹,要仔细寻找李闯贼的下落,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把他的余部必须全部扑灭,以免后患。”

    “遵命。”

    后来,有一个说法,说是因为洪承畴和孙传庭的大军,远调北京,从而给了李自成余部以喘息之机,在商洛山中生存下来,并终于死灰复燃,发展壮大,从而一发不可收拾。这说话对与不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孙传庭的判断,却是非常正确的。

    想一想,如果是把孙传庭留下来,对付李自成残余,那会是什么样子?可能历史就要改写了。

    至于丁启睿,虽然奉命“剿灭李闯余部”,但他哪是那块料。是人不是人,都能对付得了李自成么?

    ……

    却说人在官场,是有很多讲究的。宦海也如同战场,你不会左右逢源,往往身受其害,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本事超群的人,因为太耿直,闹到身败名裂。

    孙传庭这个人,就是个明显的例子。

    他这人既有文才,又有武略,靠着自己招募的乡勇就能擒住高迎祥,又助洪承畴剿灭李自成,论本事那是没说的。可就是有一条——性子太刚硬耿直。

    当他和洪承畴带着大军,风尘仆仆,远赴北京,到达京西郊区之外的时候,孙传庭万万也没料到,自己这个在剿贼战役中立下卓越战功的人,竟然——遭到了灭顶之灾。

    原因很简单:

    你不是有本事吗?没关系,前面有克星在等着你。

    高起潜!!

    说起来——这是个怪现象,高起潜这个太监,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在军事上一窍不通,连吃败仗,把个精锐关宁铁骑都带散了,差点让清兵消灭,可崇祯皇帝依旧信任他。

    这大概就是人性的弱点吧,崇祯生性多疑,对谁都不放心,唯独对几个身边太监宠信不疑,始终拿着他们当成“贴心自己人”。

    这种现象,也直接导致了明朝政权的崩溃。

    孙传庭对高起潜根本就不感冒,他曾私下里对部下说道:“高起潜凭什么当总监军?他哪一仗打赢过?上回卢公祖兵败捐躯,就是他的责任。”

    到达北京西郊以后,杨嗣昌和高起潜,都来到洪承畴的大营里,把几个主要将领召集起来,召开军事碰头会,参加会议的几个人都是当今军事界的几个巨头:杨嗣昌、高起潜、洪承畴、孙传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