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明末枭雄录 >第61章 妖气
    小菊对三梆子说:“老三,我现在有点佩服你了。”

    “你……”三梆子警惕地瞅着她,“什么意思?又要讽刺我?有话直接说,我不傻。”

    “你看看,你这人怎么不知道好歹,我这是夸你。”

    “你夸我?听着不大象。”

    “真是夸你,老三,你是怎么知道壁橱里有刺客,并且把他揪出来的?”

    “唔……这事儿嘛,其实也没什么。人在江湖混,最重要的就是眼力见儿,眼观六路,耳只八方,这是聪明和人傻子的区别。”

    “是吗?”

    “小菊,你还别得意,告诉你,那个刺客公孙炽,本事真不错,一身横练功夫,武艺高强,幸亏我贺老三也不是吃素的,上前一个饿虎扑食,掐住他的脖子,这叫先发制人,把他掐得喘不上气来,这才乖乖的束手就擒……”

    “等等,老三,我看看……怎么你先发制人,掐住了公孙炽的脖子,自己的脖子上反倒留下掐痕了?你自己照照铜镜,都於血了,这是怎么回事?”

    三梆子摸摸自己的脖子,显出尴尬。

    “唔……你连这也不懂,打个比方说,你用手打别人的时候,难道自己的手不疼吗?力道是要反震回来的。好了好了,不想再说这件事了,我这人从来不喜欢吹嘘……”

    “不对吧,喂喂……你先别走,你说清楚,力道反震,不是这么回事吧?你解释解释……”

    “解释什么,你自己琢磨去吧。”

    ……

    白杆兵的队伍出发了。

    并没有浩浩荡荡的行军队列,因为此地遍是险峻的山峦,小路、栈道、山沟……你想排成大队行军,也没有可能。

    两万大军,采取的是“分批次”前进的策略,前锋营出发半天,中军才刚刚从原地起脚,并且队伍拉成一条长长的曲线,足有十里长。

    钻进深山密林里,几乎就是鱼儿入海,无声无息。

    上万人马,被淹没在茂密无边的丛林里,根本就不显眼。

    谭天保和三梆子随着中军行进。

    他们的手里也拿了一根白杆子,穿了一身黑袍,打着绑腿,成了“标准”的白杆兵了。

    这种白杆是川蜀特产的白腊杆,直挺而坚硬,用刀剑都砍不断,头上安装弯钩,尾端安装铁环,不但打仗的时候是最好的武器,而且行军的时候是最好的辅助器具。

    为什么呢?很简单,山路太难走了。

    很多陡坡,几乎都是直上直下的,需要攀着山藤前进,但有时候没有那么多山藤,这时候白杆就派上用场了,用前端的弯钩钩住山岩,就能很容易地爬上去。

    下坡、下谷也是如此。

    白杆兵,其实就是这样产生的。

    作战和爬山,白腊杆使起来都得心应手。

    谭天保和三梆子虽然手持长杆,但是翻山越岭,还是累得气喘吁吁,再看身旁的士兵们,个个敏捷灵活,爬山越涧就如猿猴一般。

    自愧弗如。

    进入原始森林。

    头上是茂密的树冠,遮天蔽日,几乎看不见天,不时有一群群的猴子,长臂猿,猩猩……吱吱乱叫着从树枝间跳来跳去。树枝是偶尔看见一条绿的粗的,却原来是一条大菜蟒蛇,吐着可怕的红色的分叉的舌头。

    绕过一丛丛荆棘,趟过一道道溪水。

    道路难行,前军用柴刀砍开一片片藤萝,辟出道路,队伍才能继续行进,人人都累得通身是汗。

    刚刚钻出一片密林,就看见前面半空中,烟雾迷蒙。

    山林间起雾气,本是正常,但是这片雾气既阴暗又晦涩,并且隐隐呈现绿色,显得十分诡异,让人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鬼气”。

    三梆子累得七扭八歪的,气喘不已,他站定身子手搭凉蓬往前一望,指着那片“绿雾”叫道:“不好,那里有妖气。”

    旁边的士兵告诉他,“老三,那不是妖气,是瘴气。”

    “瘴气?”

    “对,深山老林里,有妖孽成精,盘踞幽谷密林深处,每到夜里子时,星辰交泰,妖孽出洞练丹,吞吐天地,吸收月华,吐出毒沥,化作瘴气,若是道行高深超过五百年的妖孽,瘴气便会经久不散,人走到跟前,闻到了就会在一时三刻之内丧命。”

    “我艹……这么厉害,那不就是妖嘛,不不,比妖气更厉害。”

    士兵是在危言耸听?

    不,他说的是真的。

    关于瘴气的形成,原因如下:

    人迹罕至的山林里,栖息着数不清的毒蛇、毒蜥、毒蛛……有些甚至长得体型巨大,毒性之强令人瞠目,毒物们性喜夜里活动,也需要到溪水里饮水、猎食,它们确实会吐出无数毒涎,混在沟渠水洼里。

    这些水,毒性日积月累,再加上山林中落叶腐烂,积于不流动的死水潭中,毒性更甚,蒸腾成汽,凝结成雾,在林中飘飘荡荡,这就是瘴气。

    瘴气毒性很大,它与一般雾气迥然不同,人畜闻了,便会神智不清,中毒甚至身亡。

    所以有经验的山里人,远远望见瘴气,赶紧避开。

    至于那些吐毒涎的毒虫毒物是否真的成了精,又是否有五百年修行,那就另当别论了。

    ……

    白杆兵对于山林行军,经验丰富,看见前面瘴气弥漫,立刻改道前行。

    人马走向另一条更险峻的山路。

    险峻倒也罢了,更为让人难受的一个问题是:找不到适宜饮用的清水。

    这条路上没有山泉,只有一潭潭积水,颜色发绿,并且散发着浓烈的腐败腥臭气味儿,也不知道水里有多少毒虫毒兽的口涎。

    谁也不敢尝尝。

    大军行进,人人汗流浃背,越来越渴,没有水喝,人人体力透支。

    穿过一片山拗,看见坡上有座小小的房屋。

    房屋是用竹木搭建的,浦草苫顶,漏风透气,那不是住人的,是山间的“猎屋”,猎人打猎时歇脚,屋里往往还备有柴米,能做饭充饥。

    惊喜的是——屋前坐着一个白胡子老翁。

    老翁须发足有一尺长,雪白雪白,脸上皱纹堆累,看上去没有一百岁也有八十岁的,扶着一根拐杖,坐在屋前石台上。

    面相活象是个老寿星。

    有人,这事情本身的意义很大——说明此地有水。

    能饮用的水。

    士兵们一阵欢腾,赶紧跑过去,争先恐后地向老人询问:“老人家,您老安好……请问此地哪里有能喝的泉水?”

    老头慈眉善目,乐呵呵地站起身来,伸臂指点。

    “你们看,从这里往西,拐过山角,就有一眼‘阙甘之泉’,从山缝里流出,清冽无比,饮了延年益寿,百病不侵,不过,取水之前,须得拜上三拜,祷告山神,方可取用。”

    “明白啦,谢谢老爷爷。”

    “太棒啦,老爷爷,您一定是常喝‘阙甘之泉’,这才长命百岁,如此高寿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