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红楼之山海志 >第三百六十二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一)
    半山堂又吵了起来。

    “后汉前唐诸代帝王多有昏弱,天下十分财赋,未有一分入于王室。前唐德宗皇帝,行猎梁、洋州,公私窘乏。时韩滉节制镇海,积聚财货,德宗遣皇子皋前去求贷,得百万斛,以救艰危,即时朝廷时势可见。地方权重,财货积于臣下。而今杨宰辅收拾天下遗利,以养军国、以济穷困。豪户猾民,徇私舞弊,不可不重罚!仁庙先皇、孝庙先皇,力行数十年,行清弊除私、厘清积欠之举,方得国库盈足,历经援征、平逆诸事而度支不缺。前师之鉴,历历在目。”

    说话的是文华殿学士、礼部尚书董惜文。

    “去岁国库入税合银五千七百二十万两,绢帛三百五十九万匹,粮三千四百九十二万石。援征、平逆支出,含抚恤犒赏,用银七百四十六万两,绢帛一百五十万匹,粮一千零四十万石。此外,组建北洋水师、各省团练军,含新添舰炮、军械等,用银七百二十五万两,粮五百二十万石。平定南海、两广现在已经用银三百五十七万两,粮二百九十万石。”

    杜云霖念完后,看了一眼众人,尤其是在刘玄身上停了稍息,摇着头道:“花钱如流水啊,这样耗费下去,到明年这度支就不堪了。”

    “财赋度支问题大家都知道,可问题是理财手段,不过是朝廷从民间各种搜刮而已。”丘继良毫不客气地说道,“而变法,则是给这些搜刮手段巧立名目,变本加厉。河东、河南、岭东已经被官贷法、均税法、官市法搞得怨声载道,朝廷不加以纠正,还要加行均输法、水利法,是不是觉得平逆之役打得不过瘾,还要再打几回?”

    “怎么会呢?理财不是通过民间搜刮增加税赋,而是通过各种调节手段达到增加税赋,做到国用充足。”杜云霖解释道。

    “笑话,这话哄哄小孩子还行,不要拿到这阁堂上说。田地产出、工场百姓产出,就是那么多,不是在百姓们手里,就是被搜刮到朝廷手里。杜大人,你所说的不剥夺民间财物,依靠理财生钱,只不过是前汉桑弘羊用过的伎俩罢了。”

    都是饱读史书的人,这些花样谁还不知道?

    很明显,半山堂分成两边,杜云霖和董惜文一派,杨慎一站在他们背后。而另一边是周天霞和丘继良,他们都是宰辅,二对三并不落于下风。

    坐在旁边看热闹的是刘玄和韦正孝。这位体仁阁学士、刑部尚书韦正孝走了大半年,终于上月赶到了京城,入阁赴任。

    “汉王殿下,你真的想着要援征伊尔利汗国吗?”韦正孝在旁边低声问道。

    “是的,九边军镇的兵马,总该动一动。东边、北边都没有敌手了,就去西边练练呗。没有战事,九边军镇的儿郎怎么建功立业。”

    韦正孝一听,不由笑了,只是这笑意里包含着太多的意思。

    “还有北海、阴山、关东草原上的男丁,这些年无灾无难的,增长了不少,该迁出去些了。我跟八大庙的大和尚们都说好了,他们动员牧民们去拯救那边的释门弟子,朝廷帮他们跟伊尔利汗国说说,在河中地区多开设寺庙。”

    “好是好,就是安西太远了。”韦正孝语气有些飘忽。

    “是啊,却是太远。骑马坐车,正常时间要一年时间,就算是快马加鞭,也要半年时间。不过韦阁老,时代在变,或许只要三五十年,会有好东西出来,会大大缩短安西到中原耗费的时间。”

    “是吗,那在下拭目以待了。”韦正孝明显不大相信。

    刘玄笑了笑,回到前面的话题,“届时援征伊尔利汗国,还要韦阁老你这地头蛇帮忙啊。”

    “汉王殿下客气了,这是臣下义不容辞的职责。”

    杨慎一耳朵听着两边的争吵,眼睛却盯着刘玄,突然间他开口了。

    “不增加财源,就必须节省开支。”杨慎一开口了,整个半山堂顿时寂静下来,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在回响着。大家都把目光投到了刘玄身上。这对师徒,真的要对上了吗?

    “官贷法、均输法、均税法、官市法、水利法,都是前汉唐周室有过的。以均输法为例,恩师的目的是节省官府的运力,允许漕司更灵活地处置税赋,可以将大米变卖成重量更轻的土特产,方便运到京师来。”

    “结果,现在地方出现了囤积居奇,强买强卖等各种不法行为。比如官贷法,河东、河南等州县百姓,刚经历兵乱,缺粮缺钱,官府出面,贷钱给他们,用去买种子耕作,等粮食熟了再归还。百姓不至于饿死,官府还能得部分利。看上去不错。”

    “可是户部直接下指标到省,省藩台漕司又下指标到州县,为了完成上司的任务,各州县的官吏是不择手段。真正需要官贷的百姓他们懒得去找,只是随意找些百姓,把官贷摊派下去,不要也得要,秋收再还,还要承担五六成的利息。那些需要官贷的百姓饿死了,不需要官贷的百姓却被搞得破产了。”

    “还有官市法,更是不堪。官商勾结拿到低价格,到市场上高价抛出。利,不法商贾拿到了,亏,百姓们吃下了。官府呢,拿着些微不足道的赋税在那里洋洋得意,吹嘘为政绩。”

    大家静静地听着刘玄的话,杜云霖不知不觉地端起茶碗,借以掩饰脸上的惊悚。这个刘四郎,在地方的耳目怎么这么灵?他是理财高手,又通晓地方事务,知道刘玄说的这些东西,句句说到根子上了。

    杨慎一脸色只是微微一变,没有什么大波澜,他知道自己这个弟子的手段。

    “只有这些吗?”杨慎一不动声色地问道。这些情况大家都知道,只是没你说得这么细这么深。只是现在说这些,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杨慎一在催促弟子的下一张牌。

    “弟子说得有些啰嗦,让恩师等急了。”刘玄笑着说道,“变法除了乱子,首先是手段不行。而今吏治不清,昏庸贪酷的官吏遍充地方。朝堂压下去,他们转手就摊到百姓头上去了,出了乱子,又是朝廷背骂名,他们却是上下其手,捞足了好处。这样的变法,再想得端正,再设计得精巧,最后还是被歪嘴和尚念成了邪经。”

    “所以朝廷才要下大力气整饬吏治,只要澄清了官场,变法就不会被人曲意歪解。”杨慎一抚着胡须,淡淡地说道。

    半山堂里又陷入一片寂静,阳光透过花丛树荫和窗格投射进来,有光也有阴影。光正好投在刘玄上半身上,居然照出一圈光晕。杨慎一却正好在旁边的阴影里,明暗之间,恍如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