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蔺家小福宝 >第591章 回城
    饭后各自去其他的事儿,福宝回了娘家,陪着两老唠唠嗑,做做针线,时间过得很快。

    成就感来源于他们脸上的笑容,和一句句听惯了的夸赞。

    转眼间过去了三天,旭光要带着妻子回省城去了,特地前来告别。

    虽然郑氏不舍,但也没阻拦,为了孙子的前程考虑,回那边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只是叮嘱着他要常回来看看。

    旭光夫妇答应了,表示会经常回来,这里才是他们的家。

    终有一别,也不是太突然,自此家里又冷清了下来。

    过了几日任命的文书终于下达,因为时间紧的缘故,次日就出发了。

    郑氏准备了一些喜饼糖果、红鸡蛋类的东西,家家户户都送了些,沾沾喜气。

    家里彻底没什么人了,阿姌时常带着元元来两老这里玩儿,看着孩子一日一个样,高兴的很。

    也没时间想别的了,闲下来就做一些小衣服,过上了含饴弄孙的日子。

    有几人能看到重孙的降生,他们两老也活够了,如今能多活一天就是赚一天,没什么遗憾了。

    福宝变得顾家起来,跟慧娘的关系慢慢的又恢复了。

    人人都会有不安的时候,除了自身强大想通以外,他人的关心和理解也是良药。

    周强走出来后,福宝想为他说一门亲,毕竟现在年纪也不小了,再耽搁下去,好的就被别人挑完了。

    他拒绝了福宝的好意,说自己现在无意此事,日后再说。

    抱着他能寻到真爱的念头,就放弃了。

    刚失恋被多久成亲的话,确实不太好,这是这里的人成亲都比较早,看着他就着急了些。

    没过去几天家里就收到了蔺文杰那边的来信,得知他一切都好就放心了。

    福宝在院子里栽了一些竹子,等它们长大以后,既好看又有很多的用处。

    看到这个她想起了竹床,就拉着周强两人一起去了趟后山,砍了一些竹子带回家。

    开始动手制作,会更多的是负责指挥,在不停的试验下,终于做出了一个。

    将其放在外面晾晒,过了几日就能使用了。

    冰冰凉凉的很舒服,又趁机做了几个大抱枕和坐垫,天气凉些也可以用。

    紧接着就开启了一系列的制作,各种形状的凳子,折叠衣柜,秋千等,成功的发觉出了周强的木匠才能。

    将这些全部送到旭阳手下的铺子里,顺带着将周强也打包送去了,省得整日里无所事事,看了碍眼。

    朝朝也到了出嫁的日子,福宝特地去送了她一程,买下了两间铺子送给她,日后也能有个进账。

    若是好好打理,日后未必不能做大,无论嫁去哪里手上有银子也不会过得太差。

    郑氏那边给她置办了一些首饰,塞了一些银子,嫁妆办的很体面,是一个好的开始。

    福宝也跟着去吃了酒席,这才知道杜家不简单,杜远杰竟是兵部尚书的孙子,他的母亲是礼部侍郎的嫡长女。

    朝朝惶恐的跟她说起这个的时候,惊讶极了。

    但这个时候只能全朝朝安心,既然嫁过来了以平常心对待,相隔的这么远,也不会经常回去,没必要太担心。

    实在不懂的就去问杜远杰,总归不是一个,还是那句话既然能成,就代表着杜家接受了,坦然处之即可。

    虽然劝了这么多,福宝的心里也很没底,谁会想到在这么一个小地方的县令有如此背景。

    日后要面对的定然不少,但以她的聪慧,定能很快站稳脚跟,完美蜕变。

    其实嫁到哪里都需要面对各种问题,不放大那种恐惧,一步步的走下去,遇到的困难总会得到解决,焉知这不是一种福气呢?

    回家的时候,福宝意外的撞到了蔺安平,也就是曾经的狗娃,聊了一会儿才知道他成亲了,娶的是经常帮助的一户人家的姑娘,如今搬到了那里,过得有家的生活,极为满足。

    那个第一次见到哭的稀里哗啦的男孩,长成了一个男子汉,支撑起了一个家,再也没有轻易哭过了。

    他不停的感谢着福宝,若是她给了自己一份活儿,也没能力给妻子好的生活。

    福宝摇摇头,他的一切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就算没有遇到她,也一样会过得很好。

    上天给你关上一扇门自然会给你留一道窗,受过苦才能感受到甜,起起伏伏才是生活。

    回到家里,福宝做了甜汤和糕点端去书房,平日里闲着时候周傅就回去那里看书,她也会去。

    书房里不仅有读书人看的书,还有福宝喜欢看的游记话本,全部都是周冀搜集的,他知道福宝闲不住,就找来了这些,给她打发时间用。

    有时还会陪着她一起看,到了某些地方的时候,还会客串模仿一下,逗得福宝娇羞不已,也是一种情趣。

    现在还能想起那时的美好,恍了神福宝没有注意到周傅已经走到她面前。

    “姐姐,你怎么了?”

    福宝吓得一愣,这才回过神来。

    “没事儿,想到别的事儿了,走去那边坐。”

    周傅点点头,跟着一起去了,两人就这么看到了吃饭的时候。

    慧娘前来喊他们,有时候她也会来看看那些话本,觉得挺有意思的。

    福宝有时还能跟她讨论几句,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要想关系好得有共同话题,是更古不变的道理。

    蔺家老爷子做主,在旁边给林大盖了房子,既然卖身契都撕了,那么他们就不是自家的仆人,都这么熟了当个邻居也不错。

    他们夫妇本来是想拒绝的,但被郑氏说了一通也明白了,日后女儿回娘家,儿子娶媳妇都不方便,迟早都有这么一出。

    就收了下来,但还是跟往常一样,照顾着他们两老,对亲生爹娘也不过如此了。

    郑氏就没同意福宝再买人的注意,老人是恋旧,习惯了就不想再插人进来,这样也挺好的,人少也自在。

    自此福宝会经常回去,帮着做做饭什么的,还有阿姌那边也会不时地留宿在这儿,曾添了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