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汉末改造计划 >70,靖安县惨案
    邹靖的前锋大军北上靖安,已经过去了二十天。

    这短短二十天的时间里,汉军和鲜卑军的态势变化,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

    此时靖安县附近,已经没有任何鲜卑的踪迹了。

    两天之前,驻守在靖安的一千多鲜卑军,已经趁夜离开。

    而外围的鲜卑军也消失不见,邹靖的大军,兵不血刃的开进了靖安县城。

    但靖安城内的情形,却是令人发指。

    县城内遭到的破坏,是目前为止,所有沦陷区中最严重的一处。

    城内用一片狼藉,都无法形容此时的惨状。

    大量已经被冻成冰坨的尸体,被随意丢弃在被火烧过的建筑废墟上。

    冰冷而僵硬的尸体,无时不在表达自己的冤屈。

    许多女性的尸体,甚至衣不蔽体,她们冰冷的脸上,还残留着惊恐的表情。

    如此毫无尊严的死亡,如此毫无人性的杀戮,怕是禽兽都做不出来。

    道路上,人体的残肢断骸随处可见,每一处街道,都有被屠杀和虐杀的痕迹。

    抬头看去,一些孩童,甚至是被吊在树上,扒光衣服,活活冻死的。

    如此残酷的手段,恐怕人是做不出来的。

    禽兽捕食尚且是为了生存。

    上阵杀敌,也有尊重敌人的时候。

    而这些鲜卑杂种,却是以屠杀为乐,以虐杀为戏。

    这不是人,是鬼,是来自地狱的恶鬼才能做出的事。

    现在整个靖安县城,就是一片人间地狱,被一群恶鬼刚刚践踏过的人间地狱。

    而且不知何时,不知在什么地方,这群恶鬼也许还会再出现。

    邹靖看着城内的惨状,恨的牙都咬碎了,指甲深深的扣入掌心,双手血流不止而不自知。

    汉军的士兵们,看到此番惨状之后,皆痛哭流涕。

    有些士兵被吓到胡言乱语,有些士兵气的大吼大叫,亦有些士兵哭泣不止。

    此时这些本没有进行作战的汉军,却因为眼前的景象,陷入了一片混乱。

    更严重的是,汉军的混乱一直在持续,靖安城的景象,已经没法呆人了,邹靖不得已,只能下令退出此地,在靖安城外五里的地方扎营。

    可是汉军持续低迷的士气,邹靖却束手无策。

    即使供应了全军肉食,甚至发放了一些酒水,但全军的士气就是提不起来。

    甚至邹靖亲自巡营,与士卒们交谈,都无法起到效果。

    入夜十分,邹靖在营帐内独自发愁无心睡眠,他实在想不明白何至于此。

    那些鲜卑人莫非疯了不成?

    往年鲜卑南下劫掠,可从没有下过如此狠手,无非就是劫掠财富人口罢了,从来未曾听说有如此残忍弑杀的案例。

    而且汉军大队增援而至时,便会引兵退走才对,这都是多少年的默契了。

    汉鲜之战后,大汉边军甚至准备了一些屯堡,专门是为了让鲜卑劫掠的。

    而这次鲜卑人的做法却十分反常,不但没有像往常一样打劫完就走,反而想要攻城掠地,这一次更是对平民下了如此狠手,实在是前所未闻,简直就是匈奴在世。

    鲜卑此次所有的变化,已经超出邹靖的理解和他的经验了。

    然而此刻任他想破头皮,恐怕也无法想通。

    此次靖安惨案的发生,可以说是必然会出现的事件,即使不出现在靖安,也会出现在其它地方。

    因为从一开始,鲜卑就已经被人引入了一块死地,而为了死中求活,鲜卑必然做事不顾一切,对他们来说,屠城只不过是能够脱身的方法之一。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已经被檀石槐枭首的夏甾夏明仁。

    夏甾为了回到大汉,而给檀石槐等鲜卑大人们,设下了一出连环计。

    他先是以解决粮食问题,提出自己的占地抢民策略。

    引檀石槐等人进入大汉境内之后,便相当于将他们请入瓮中。

    一旦鲜卑大军进入汉境,夏甾便可借由扶余王玉匣之事,诓骗扶余出兵。

    此时按照夏甾设计,檀石槐本就分了兵,如若在面临扶余军,变形成了鲜卑需两面作战之势。

    檀石槐兵力不足,必然要与不是攻击目标的扶余议和。

    而可以外出议和的最优人选,只有他夏甾一人而已,此时他便可顺利脱身。

    最后他再以编造的汉军使者身份,诓来扶余军的指挥权后。

    便可与汉军赶来的增援兵力,共同将檀石槐绞杀在汉境之内。

    最终他便可以携功劳以归汉,没准还能顺势捞出被贬的哥哥。

    本来夏甾的计划一直都很顺利,郭旭拉来了两万汉军,扶余前前后后出了四千大军,更有从天而降的公孙康,拉来的五千杂牌军,在辽东郡与檀石槐周旋。

    比原本的两路绞杀,还要多出一路军力,看着自己归汉几率不断上升,夏甾内心充满欢喜。

    然而谁知道就差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却上演了一幕阴沟翻船。

    夏甾不光兵败身死,也由于他的死,导致扶余按兵不动。

    这种百年难得一见的,纯粹通过战术,赢过战略强势方的翻盘案例,竟然发生在了他身上,只能哀叹一声人算不如天算了。

    少了扶余掣肘的檀石槐,因此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间。

    此时他也清楚自己已经深陷死地,而为了能从此处死地脱困,檀石槐自然什么阴损招式都用的出来。

    靖安惨案的发生,便是檀石槐诱使汉军合兵计策中的一环。

    除了檀石槐的阴损计策之外。

    此次靖安惨案的另一个原因,便是由于大汉人民太过单纯善良。

    鲜卑大军初期占领靖安县城的时候,并没有对平民下手。

    因为按照原本的计划,鲜卑军是为了战地掠民,所以他们甚至对民众们多有优待。

    而城内的民众们,看到鲜卑人并没有伤害他们,于是便放心大胆的生活起来。

    甚至每日还有周边的散商,进城贩售货物。

    可自从夏甾叛逃之后,鲜卑人便知道自己中计。

    当时索力等人变当机立断,立刻封锁了城池,整座城市只许进不许出。

    而且为了弹压城内的反抗,已经杀了不少平民。

    后来檀石槐又想出引诱汉军决战的策略,于是鲜卑为了拉到汉军仇恨,便对平民下了狠手。

    直到鲜卑举起屠刀的那一刻,民众们才发现,侵略者是不能信任的。

    然而人们明白的太晚了,他们对侵略者的善良,让他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然而这种事情的发生,也说明夏甾的自私,或者说此时士人一种奇怪的价值评价方式。

    他为了可以回到大汉,不惜用三郡人民的生命做筹码,可以说是一种极端自私的行为。

    可他一心想要归汉,甚至为此与鲜卑人虚以委蛇,却又说明他对国家的热爱,并拥有坚定的品质。

    只不过他热爱的大汉,是士大夫阶级的大汉,是皇权的大汉,而不是人民的大汉,平民百姓在他眼中,不过是可以利用的棋子,所以他是个及其自私的人。

    不过即使这种自私的人,如果他的计划成功,或许他就会因此功成名就,甚至青史留名,而没人会记得,被他荼毒的生灵。

    而他失败了,不光失去生命,也失去了尊严,现在他的名字,只能成为郭旭拖延时间的一个借口罢了。

    也许这是对自私者,最好的惩罚。

    上面这些原因,邹靖自然不可能想的明白,毕竟他还是被局限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

    而且想明白这些问题,也不是他一个武将该做的事情。

    他现在只想解决军队士气低下的问题。

    最后他提起笔,给刘贤写了一份军令,要他即刻赶往靖安。

    此时的邹靖,除了想到找刘贤帮忙之后,已经再也想不出其他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