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汉末改造计划 >50
    为了尽快攻下石各,邹靖和公綦稠已经下达了次日攻击的命令,此后整个营地内,便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刘贤终于忙完了大军伙食,在夜色下躲在自己的帐篷里,小心翼翼的不断擦拭着自己的防身装备。

    这一次刘贤带在身上的防身装备,可比之前在山里用的野猪矛强大的多。

    这次他为自己准备的是,三把单发左轮手枪,以及八百发手枪弹。

    不过说是左轮,可从外观上看起来,和传统印象中的左轮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可以说简陋的不能在简陋,一点武器的美感都没有,看着就好像辐射4中的水管枪。

    而且实际性能也比不上现代的左轮,只是能勉强使用罢了。

    之所以选择左轮作为防身武器,还是因为他在查过书之后,发现只有这种类型的武器,可以不需要弹簧。

    弹簧在这个时期可是技术难题,无论是材料,还是工艺技术,现下都很难做出这种后世常见的零件。

    为了规避这个问题,刘贤在翻阅大量武器书籍之后,发现只有传说中的解放者和左轮,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

    可是解放者实在太差劲了,一次只能装一发子弹不说,退膛还要用木棍捅,与其做它还不如做滑膛枪。

    所以刘贤最终把目光,放到了西部牛仔早期常用的单发左轮身上。

    根据书上的设计,单发左轮只有在退膛的时候,才需要用到弹簧,起到复位退弹杆的作用,这个功能并不影响左轮的使用,所以刘贤把它改成了拉拽式退弹杆,只不过这也让枪管下面,多出一根长长的金属棍。

    另外由于材料问题,害怕炸膛的刘贤,把枪管制作的非常厚重,同时为了安全起见,他连膛线都没敢拉。

    因此整只左轮的重量,达到了恐怖的三斤,以刘贤弱小的身材,想要一只手举起来都很费劲,使用的时候必须两手才行。

    其中还有一个问题,也让刘贤头疼无必,还是由于材料强度不够造成的,那就是作为核心件的击锤撞针。

    想要击发子弹,就必须有撞针,撞针需要硬度很高的材料制作,可目前即使用了最好的百炼钢,在做成撞针大小后,依然容易折断。

    冥思苦想了好久之后,刘贤才想到了投机取巧的解决办法,就是将撞针设计成可替换的方式。

    因此这把有着粗厚枪管,突兀退弹杆,完全暴露在外的击锤,再加上为了适应手型的短小枪柄,看起来就像个锤子的左轮,不太顺利的诞生在了公元180年。

    幸运的是,这把左轮至少还保留了两项基础功能,击发和自动转轮,这两项功能至少保证左轮可以正常使用。

    相对于完全靠机械结构,就能做出来的左轮,子弹的制作才是整个过程中最难完成的。

    子弹为什么被击锤锤一下,就能发射出去,最重要的就是子弹底火。

    关于子弹底火的制备,七零版十万个为什么里,倒是有着详细技术。

    其中最简单的底火,就是使用雷贡。

    制作雷贡就必须用到工业基石三酸两碱中的硝酸与硫酸。

    其中硫酸的制作最简单,就是花销有些大,需要购买大量绿矾,此时的人们还只是将绿矾当做药,所以量少价高。

    用绿矾闷烧之后,兑上水就能获得硫酸了,只不过这会儿的硫酸纯度不高,而且是绿颜色的,需要多次蒸馏过滤之后,才能提炼出勉强可用的浓硫酸。

    至于硝酸的制备,倒是容易很多,其方式与硫酸基本相同,而且价格便宜不少。

    主要原料的硝很容易获得,除了花钱购买硝石以外,还可以在硝化细菌多的地方挖硝土,比如死鱼多的河塘边,或者厕所土墙根。

    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硝石都被认为是华夏的特产,因为只有华夏人才会提炼硝酸钾。

    与硫酸一样,硝酸钾也需要经过闷烧和兑水,之后就能获得硝酸了。

    接着用粗盐提炼出钠元素,丢到粗制的硝酸里获得硝酸钠,再用硝酸钠和浓硫酸反应,就能得到浓硝酸。

    有了浓硝酸之后,将朱砂中提炼的汞丢进去,就获得了硝酸汞,最后通过酒精分离出的晶体,就是作为底火的雷汞了。

    说起来虽然简单,可实际操作过程却是非常难,这期间不是温度不对就是浓度不够,甚至还有有毒气体外泄和爆炸的风险。

    刘贤也是反复制备了好久,才终于得到了足够制作八百发子弹的分量。

    为了这点底火,刘贤生生砸了一百多贯钱才得到,可以说十分金贵了。

    解决完底火问题,接着就是弹体的问题了,这个时候黄铜还非常值钱,而且数量比较稀少,因此刘贤只能用铁壳代替,而子弹药则是颗粒化黑火药,为了保证子弹性能和安全性,子弹壳的厚度也很大,明明是左轮用的手枪弹,可实际却和后世的步枪弹差不多粗。

    而且小小的子弹壳,也给刘贤造成不少难题,此时没有冲压设备,就连铁板都是凹凸不平薄厚不均。

    刘贤为此花了重金,才让铁匠打造出公差极低的小块铁板。

    最后用了小半个院子的齿轮组,组装了一套驴力冲压设备,这才最终造出了可以可以使用的子弹。

    唯一省心的只有弹头的制作,由于弹头使用的是铅,所以重量虽然很重,但铅极好的柔韧性,让它可以与弹体完美结合,也算美中不足。

    刘贤曾带着粗制左轮,在山里秘密试射过,每把枪都射击了五十多发而没有炸膛,这才让他敢于拿出来使用。

    性能方面勉勉强强,有效射程只有三十多米,不过射程倒是能达到三百多米,再远就掉到地上了。

    至于威力也挺大,有效射程内,铅制弹头可以轻松击穿碗口粗的树,不过与大威力对应的就是后坐力也很大,刘贤每次射个三五十发,腕子基本就承受不住了。

    虽然有着不少缺点,可有总比没有强,有了这三把左轮,刘贤的自保能力才有飞跃的提升。

    毕竟这要比他用刀剑弓弩方便多了,不说此时刀剑沉的要死,他根本无法挥舞,就算使用弓弩,以他目前的腕力也很难拉开弓弦,所以最合适的装备,还是这种威力巨大的粗制左轮。

    不过说是粗制,那也是和后世相比,在这个时代,绝对算的上是黑科技。

    毕竟从枪体到子弹,除了铅制弹头和左轮的转轮以外,其它部件都要用刘贤带来的工具才能做出来。

    除了枪本身之外,为了自保刘贤也在其它方面进行了考虑。

    比如为了应付紧急情况,刘贤需要把三把左轮同时装在了身上,还有携带弹药和配件等细节。

    根据后世的经验,他将一把枪放在右大腿的位置,另外两把则藏在两肋的位置,为此他特意找皮匠缝制了专用的皮质枪套,另外还有装子弹的腰带,以及装额外配件的小腰包。

    在他自己看来,可以说是准备万全了。

    擦拭完三把武器之后,刘贤便将枪装备在身上,又披上皮草左右瞧了瞧,宽大的皮草完美挡住了三把武器,让他不会暴露。

    感觉很不错的刘贤,在帐篷里臭美的走了几圈,然后开始自嗨的练习拔枪姿势,不是为了更有效率,而是为了耍帅。

    就在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可自拔的时候,帐篷外传来了呼叫声。

    “刘总可在?在下公孙珣前来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