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修真小说 > 大明十二宝 >第十六章 我叫包铁柱
    李林一行达到九江府是第二天中午时分,一百多年以前,陈友谅在此称帝,做了三年的皇帝,后来洪武皇帝攻入九江,一代枭雄陈友谅就此烟消云散。

    李林一行从东门进来,一路寻找,由于最近庐山要开下凡大会,所以客栈都满员了。最终在快到西门的一个巷子里,才找到一家有空房的客栈。验完路引,交完房费,李林一行三人算是住下来了。

    考虑到李林晚上要练功,因此慧觉和安信住一间,李林单独一间。

    吃完中午饭,李林便和慧觉商量想上街溜达,慧觉这个人本就不爱热闹,另外风餐露宿了这么多天,想好好休息,更不愿意出去了。

    而安信呢,平日里就比较沉默寡言,慧觉也不太放心让他上街,所以也就没让他去。

    于是李林出来客栈,往大街上走去。

    今天的九江府可真是热闹,熙熙攘攘的街头上,因最近白莲教的下凡大会,多了不少江湖人士。

    这些人身穿各种服装,天南海北的都有,但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手里都会拿着家伙什,要么是剑,要么是刀,十八般兵器几乎都能见着。

    这几天,最高兴的要数饭店的老板们了,楼上楼下的招呼着,而房价也比往日翻了好几倍,并且这些江湖人士,出手都比较大方,多给几锭白银的事情经常也会发生。

    李林这一年都基本上在灵谷寺修炼,白天跟随慧觉练习外门功夫,晚上跟普贤练习内功心法。所以能外出的机会一直很少,这次跟随师父出来游历,也算是涨了不少见识。

    街道两边,有各色小吃摊,有冒着热气的包子馒头,有散发的香味的米粑,还有著名的浔阳楼茶饼。

    铁匠铺里传出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音,炉膛不冒着火舌,几个大汉在哪里挥洒汗水;胭脂水粉店前飘散着浓浓的香味,进进出出都是小姐贵妇;最热闹的要数酒馆了,不少江湖人士在此喝酒猜拳,夹杂着酒后的污言秽语。

    忽然,前方不远处人声鼎沸,周围的行人看有热闹可瞧,便都围拢上去。

    李林原本不想理会,可在人群中间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老子鲨鱼帮的东西你也敢偷!”

    莫不是鲨鱼帮又在欺负人,李林忍不住就分开人群,挤到前排。

    只见鲨鱼帮的于飞雄左手抓着一个少年的脖领,冲周围的人说道:“各位乡亲,是这小子偷了我的钱袋,你们说该不该打?”

    周围的人,都是一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纷纷说,“该打!”,“小偷就该打!”

    再看那个少年,也就十四五岁左右,估计是吃不饱的原因,身体很瘦小,灰头土脸,灰色的短襟短衫,一双破鞋都快漏脚指头了。于飞雄在哪里趾高气扬,就像老鹰抓住了一只小鸡一样,左手一使劲,少年双脚离地就被拎起来了。

    看来这少年也是一个苦孩子啊,李林心里不免有些同情。

    眼看于飞雄就要伸手打那个少年,李林皱着眉头,说了一声:“慢着!”

    于飞雄听见有人居然不让自己出手,心底有些生气,可是转头一看,居然是李林。

    “安生小师傅,您也来九江府了,早说咱们一起走多好啊!”毕竟是手下败将,于飞雄对李林有些敬畏,脸上的表情由怒转喜,打着哈哈问道。

    李林本来对于飞雄没什么好感,但是现在他想救这个少年,那肯定要卖于飞雄一个人情。

    “于大侠,您的钱袋找回来了吗?”

    “幸亏我反应的快,钱袋是找回来了,安生小师傅,您不知道啊,”于飞雄向人群看了一圈,继续说道:“光天化日之下,居然偷东西,这样的人必须要教训教训。”

    说着又把右手中的马鞭举了起来,准备狠狠的抽少年几下。

    “钱袋找回来就好,”李林说着走到少年傍边,看着于飞雄说,“何必再打人呢?”

    于飞雄知道这个俗家和尚最看不惯的就是欺负弱者,今天要是打这个少年,这个和尚肯定会出手。于是转而一想,东西也没少,不打就不打吧,算是卖他个人情。

    想到这里,于飞雄说道:“安生小师傅,这个小子不学无术,偷盗钱财,原本该是要进大牢的。既然你发话了,我于某人肯定会给面子,那我就把他交给你,昨天的事情咱俩两清了。”

    李林点点头,倒也不能再说什么。

    说着就把那个少年推到李林眼前,招呼部下,匆匆的走了。

    看见人群渐渐散去,李林就把少年拉倒墙角,“快回家吧,做点正经营生,别再偷盗了。”

    少年用手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斜着眼看着李林,用一口北方话说道:“老子的事,不用你管。”

    嗨,李林一听,这小少年,岁数不大,口气不小,说话这么冲。心里虽然有点不乐意,但还是没有发作出来。

    李林取下自己的钱袋,从里面取出十几枚铜钱,送到少年面前。

    “这些钱你拿着,回家去吧。”李林看着少年说道,“钱虽然不多,你也别介意。”

    “谁要你的钱,有本事你请我吃顿大餐。”

    李林心中忍不住好笑,这少年确实好生古怪,偷人家钱袋被抓现行,现在给他钱他却不要,还要人家请他吃饭。

    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

    “行,你说去哪里吃?”李林心疼的说道。

    “浔阳楼!”听见李林说真要请他吃大餐,少年不假思索的说。

    “好!”

    “你叫什么名字?”李林边走边问少年。

    “包铁柱。”

    噗,李林笑了出来,“你这么瘦,怎么叫铁柱。”

    “别笑,我娘见我从小长得瘦,就给我取这个名字,希望我以后能长成铁柱。那你呢?”包铁柱问道。

    “我嘛,我叫安生,灵谷寺的俗家和尚。”

    噗,这回轮到包铁柱笑出来了,“哈,原来你是和尚啊。”

    两人相视一眼,哈哈的笑了。

    “这就是浔阳楼?”看着眼前高三丈有余,装饰极为奢华的酒楼,李林忍不住问道。

    包铁柱看着李林快掉下来的下巴,讥讽道:“一看就是乡下小子,大惊小怪。”

    “在这儿吃一顿,是不是很贵?”摸了摸了身上的钱袋,李林小声的问道。

    “那是,你可别钱不够啊。”包铁柱说完,不管李林脸上什么表情,直接进了酒楼。

    “不是,我说……,这……,”李林摇了摇头,也忍着头皮也跟进去了。

    看着包铁柱极为娴熟的和跑堂伙计打招呼,李林感觉自己上当了,这小子完全不像是一个穷小子啊。

    最后二人被安排在三楼靠窗的一个桌子上。

    站在窗户前,举目远眺,长江滚滚东去,万里江面,就像是一条卧着的长龙。

    “好一幅大好河山!”李林长长的吐了一口气,高声吟诵道。

    “安生兄也是心怀天下啊。”包铁柱看着李林说道,同时悄悄的问道:“安生兄可知当年宋江因何入狱?”

    李林从小也读过不少史书,听说过宋江的一些事情,知道宋江是山东梁山起义的头领,但是对宋江、水浒这等民间演义看得不多,里面细节内容不太清楚,于是摇了摇头。

    包铁柱将头伸过来,神秘的说道:“当年宋江在这浔阳楼上题反诗,才被抓紧大狱。那四句诗这样写: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