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西域唐旗 >第四十八章 李泌
    李昕怎么都没想到出身赵郡李氏辽东房,北周太师李弼六世孙的李泌会是终南山少阳派的的掌门,看刘宴波澜不惊的样子,很明显他是知道这个事的,可就是憋着不说。

    在李昕充满问询的目光下,刘宴笑了笑起身道:“你们聊我去准备今晚拍卖会的事。”

    李昕看着李泌一言不发,他一直在避免和五姓七望扯上关系,没想到还是没躲开。

    李泌也没开口,他好像完全忘了自己是来干嘛的,对屁股下面太师椅的兴趣比对李昕还要大。

    李昕叹了口气道:“我不喜欢你们这些千年世家,一点都不喜欢。”

    李泌从太师椅八仙桌上收回目光笑道:“太宗,高宗,武周,玄宗...没那个皇帝喜欢我们,强盛如关陇集团如今又在哪里,但五姓七望还是五姓七望,再说道家的传承可比我们久远得多。”

    李昕愣了一下开口道:“你代表的是道门还是赵郡李氏,或者是整个五姓七望?”

    李泌摇了摇头:“我的身份是终南山少阳派的掌门,代表的自然是终南山少阳派。”

    “诸葛家旧事?”

    “都督还是说一说要我终南山少阳派做些什么,或者像佛门白马寺一样给都督送来五十万贯钱财。”

    李昕意味深长的看着李泌道:“如果我说我要修改道门教义,您觉得如何?”

    李泌的内心以是波涛万丈却依旧面不改色的道:“如何改?”

    李昕起身拿起本小册子递给李泌道:“这是我整理的一些家师的想法,我觉得很不错,山人不如拿回去好好看看,拍卖会要开始了我的去陪着圣人。”

    拍卖会的门票卖了两百多张,也就是说会有两千多人参加这次拍卖,好在皇帝很大方借了举行宫宴的地方给李昕做场地,不然一下子还真找不到容纳这么多人的地方。

    李昕刚踏入李适所在的偏殿,就听李适笑道:“听说李爱卿你从佛门手里敲了五十万贯,是不是可以把借朕的钱还了。”

    李昕苦着脸道:“圣人臣能换个长吏不,佛门的五十万贯还没捂热乎呢就被刘大人拿去买书了,很多还都是一些孤本,说什么要带去安西教化胡人。”

    “堂堂宰相去蒲类海给你个都督做长吏还有什么不知足的,不就买几本书吗让他买就是了,反正你又不缺钱。”

    “圣人啊那是五十万贯不是五万贯,能买多少粮食啊。”

    李适摇了摇头道:“行了,要是没有你的允许那五十万贯刘爱卿怕是一个铜钱都动不了,朕的皇宫里藏书不少你要不买点。”

    “圣人,臣没钱了。”

    “过了今晚不就有了吗,朕也不多要一百万贯,宫里和国子监的藏书你随便拿就算是孤本朕也让你抄一份走。”

    李昕小心翼翼的看着李适道:“臣能拒绝吗?”

    “你说呢...”

    离开偏殿李昕走进举行拍卖的大殿斜靠在柱子上想着刚才和李适的对话,很明显李适是想告诉他,东西可以带走,钱的留下。

    拍卖会已经开始了,刘宴亲自操刀,这位一路做到宰相的老人对人心的把握那叫一个精准,也就是李欣这个来自后世脑子里乱七八糟的家伙让他有些琢磨不透。

    即便如此,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李昕越来越觉得在老人面前像是光着身子,再给他点时间估计自己还没翘屁股他就能知道自己要放什么屁。

    三佛陀四菩萨和三清中的另外两位自然是拿来压轴的,现在拍卖的都是一些星君和福禄寿之类的散仙,李昕已经吩咐程静一会帮杨炎把司禄星君买下来,有些事还得这位杨相帮忙。

    现在拍卖的是武曲星君,可惜没什么人叫价,所有人都知道这武曲星君非武状元出身的汾阳王郭子仪莫属,虽然这位老人现在没什么实权,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惹得起的。

    武曲之后便是文曲,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曲还好现在的大唐有资格和汾阳王郭子仪争一争的几乎没有,可文曲就热闹了。

    五行七望自是不会放过这个刷名声的好机会,何况还有孔家和颜家,真要论起传承来五行七望在这两家面前就是个孩子。

    可是论起财力孔、颜两家就差太多了,眼看着文曲星就要落到五行七望的手中了,刘宴慢吞吞的开口道:“老夫打算购买一些书籍,如果孔、颜两家的藏书可以给老夫一份这文曲星的事好说。”

    王景岐立刻大声道:“不是说价高者的吗?”

    刘宴笑眯眯的道:“学问无价,不知王家主对老夫的回答可还满意。”

    “既然学问无价那这文曲星到底归我颜家还是孔家?”

    看着说话的颜真卿,李欣难免有些感慨,后世的时候学过几天他的书法现在见到了活人,好在他不是什么书法狂热爱好者不然这会应该上去要签名了。

    按照史书记载这位没几年活头了,要不要拐走去蒲类海,可是难度有点大啊,虽然这位也得罪了杨炎可仍旧是太子少师,要不贿赂下皇帝把他要走,反正他也得罪了杨炎。

    李昕谋算这怎么挖人的时候,刘宴笑道除了文曲星君还有文昌帝君,一家一个正好,至于怎么分你们自己商量。

    五姓七望虽然有些不满但没办法,东西在人家手里,而且孔家和颜家他们也不便招惹,好在还有天、地、水三天官和南斗六星君供他们选择。

    就在拍卖会举行的时候有八百里加急从河东道出发赶往长安,魏博节度使田悦反了,李适还不知道他的麻烦来了。

    这场史称‘二帝四王’之乱的叛乱被后世很多人认为是唐朝败落的开始,自此之后唐朝的节度使父死子继成了常态。

    由此引发的藩镇节度叛乱不断地削弱朝廷的威信,宦官开始专权甚至可以左右皇帝的废立,可以说此后的大唐和春秋初期的东周差不多。

    而造成这一切的直接责任人大唐皇帝李适此时却十分的开心,因为他有钱了很多钱,这对他的削藩大计来说太及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