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我,荆轲 >第182章 高渐离叫你多喝热水
    时间唰唰溜走,濮阳城的日子碌碌地过下去。

    前线不断传来秦国与赵国的战况,段氏酒坊的业务量蹭蹭上涨。

    秦军的势头又上来了,桓龄的南路军猛扑邯郸南边的邺城,同时,秦国又往邯郸西北的上党派兵,想要两路夹击。

    李牧用兵如神,即使在这样的虎狼夹击攻势下,也能有条不紊地部署军队,对秦军形成强有力的抵挡。

    秦赵两军各有输赢,水深火热难解难分。

    在战事波及范围内的城邑乡村,有大量受到殃及的百姓流离失所,拖家带口地逃往东边和北边。

    而战区周遭城邑的粮价涨破了天,供应自己城内的嘴巴还满足不了,实在养不起饿狼扑食一般的流民,就纷纷关了城门。

    有些流民辗转南下,往富庶的濮阳和陶邑转移,希望那边能愿意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住处。

    濮阳城接到东郡下派的通知,早早关闭了城门。

    为防赵国细作混在流民当中,一概不得入内。

    城里的粮仓还有富足的余粮,价格虽然高,但也没到真的吃不起的时候。

    官员每月有俸禄,发钱发粮又发布,不食月俸的吏员,每天都有半斗米。

    贵族大户不用操心,寻常人家也都多少有点积蓄,实在不行,卖些家当也还是可以换口饱饭。

    城里粮尽的那天,总比城外流民饿死的那天要来得晚上许多。

    这对流民来说很残酷,但他们已经是流民了,无力回天,眼下要保全的是城里的人命和秩序。

    就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做战争生意的人,金库却越来越满。

    吕氏、孙氏首当其冲,荆轲卖酒,身价也跟着水涨船高。

    封城只是不让流民进入,像他们这样要为前线供应屋物资的,手里拿着契书和符节,在县卒的护送下就可以直接进出,一点儿都不耽误赚钱。

    城内百姓想要出入,必须得去县府办理重重复杂的手续。

    还要画像验证、限制外出时间,晚归会被处罚,所以很多人嫌麻烦就干脆不出了。

    因为战争而封城并不鲜见,等到流民自生自灭,顶多一个月,城门就会重开,这期间就继续好好的生活吧。

    外面战火纷纭,濮阳城内却吊诡一般地格外和谐。

    高渐离就更没有离开的理由,顺理成章地在逆旅长住下来。

    而且每天都往青禾轩跑,也不管荆轲在不在,一坐就是大半天。

    有次,荆轲在卫君府与子南雍练完棍,满身大汗地跑到青禾轩,要来一碗冰镇酸梅汤。

    是的,他们有冰了。

    冬天花钱找人去卫水上凿来的,存在冷飕飕的地窖中,入了夏就拿出来用。

    他酣畅淋漓地灌完酸梅汤,擦擦滑落嘴角的汤汁,好奇地坐到高渐离侧面观察他。

    他总是坐在靠近门口的位置,看着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不时闭眼倾听,感受一切声音。

    鸡鸣狗吠,孩童嬉闹,大人吆喝,车马经过……

    沽酒的流淌,药铺的沙响,老牛的铜铃,白条的银铃……

    任何声音都能编成美妙的乐曲。

    但他似乎不是很喜欢小白条,看见它在前厅晃悠,他就不进店了。

    他好像从不流汗,也从不嫌热,始终一副泰然自若的模样,但眉心总是隐隐揪着。

    他一席飘逸白衫引人注目,形象好、气质佳,坐在门边,成了青禾轩的吉祥物。

    还有莫名的忧郁,忧郁得高雅,引得路过的女子纷纷回头看来。

    “高兄,”荆轲忍不住问他,“你在濮阳呆了这么久,住逆旅下馆子,这样耗着不是很费钱吗?你都以什么为生?”

    高渐离露出一抹“渐离式的微笑”,缓缓转过脸来:“在下以给人击筑谋生,城西有个叫青阳居的地方,请我去奏过几次,给夫人们听的,价格很好。”

    荆轲:“哦……好的吧。”

    他眼里忽然闪过一丝带着铜臭的光芒,冒出让高渐离坐在门口击筑揽客的想法。

    可人家高渐离是谁?高山流水音乐圈的头号人物,青阳居都得花钱来请。

    青阳居又是哪里?能到那里面吃饭的夫人,都不会被封城影响,该吃吃该喝喝,还要赏花赏景赏风月。

    就算在青禾轩弹得再好,围观的路人再多,这些普通客人都不会在粮价这么紧张的时候进来吃饭。

    现在生意不景气,还封了城,一天到晚连一桌都没有,伙计们只能打扫卫生。

    尽管这样,荆轲也没少他们的钱,还让他们准备好随时去酒坊开工。

    他们在店里既清闲又拿钱,怠工对不起东家,就拼命打扫卫生,把前厅后厨收拾得干干净净,不留一处死角,连青砖都被抹得反光。

    阿让他们这会儿又爬在地上抹,荆轲劝不住,也就随他们去。

    高渐离慢慢捧起杯子吹了吹,这大夏天的,荆轲都要冒烟,他还在喝热水……

    “如果燕国也能像濮阳这般安逸就好了。”他感慨道。

    荆轲“嗯”了声,扇着扇子没有接话。

    比起其他几国,燕国地处边远,与东胡接壤,寒冷、少雨、地貌贫瘠。

    虽然与周王室同姓姬,国祚八百多年却始终孱弱。

    跻身七雄,只是因为它偏安一隅、远离列国争雄的核心位置。

    地缘决定了它注定要掉队于诸国,而成为这个战国最贫穷落后的国家。

    更别说还有与赵国、齐国的恩怨纠葛,它最终被撕扯得精疲力竭,苟延残喘。

    国力孱弱,没有强大的军队来保卫国家、震慑敌人,百姓又怎么会有幸福安康的基础?

    燕国,就是一只穷途末路的老山羊,渐渐低下它高傲的头角,最终会走进日暮。

    高渐离望着门外一个踢藤球的小男孩,漫不经心问道:“荆兄觉得,燕国气数还有几年?”

    荆轲还没算,直说道:“没几年了。”

    “可有挽回的余地?”

    “没用的,秦国一统是大势所趋,任何试图影响大势的,都是违拗历史,大势会把你碾成齑粉,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选择。”

    高渐离定目凝视他,眼神复杂,欲言又止,好像听明白了又好像没有懂。

    但那被浇了一盆冷水的苦闷脸色表明,他的确是被荆轲决然的态度给打击到了,燕国气数已尽。

    荆轲瞥见他盯着自己,就正眼回看过去,眨巴两下:“不要想了,燕国还有几年才亡,好好击筑吧。”

    高渐离心里一痛,绞痛,起身下榻:“……水凉了,我去倒点热的,你也多喝热水,冰的伤身。”

    荆轲苦笑着挠挠眉角:喂喂喂……要不要这么像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