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我,荆轲 >第179章 怪味狗粮吃不下
    次年开春,一则消息轰动诸国。

    秦王政获欧冶子传世无刃剑,吉佑大秦,得天授意,一统天下势在必得。

    “我呸!”

    徐夫人从鼻孔呛出一口葱花面汤,盖聂赶忙帮他顺顺背。

    向来镇定的老人家这回也坐不住了:“咳咳,呃咳,到底怎么回事?荆轲那边……莫不是出了问题?”

    他们远在燕国都城蓟城,消息比其他所有地方都要迟滞。

    等传到燕国,那起码也是一个月前的事了。

    “徐公稍安勿躁,也许秦王只是为了乱人耳目,借助谶言为秦攻赵造势,从而使别国未战先惧罢了。”

    这话出自一个高挑清瘦的男人,二十大几,五官端正,棱角分明,眼神澄澈如水,眉心微蹙,温和又忧郁。

    他生于燕国、长于燕国,在极地的寒冷中跌爬滚打。

    年轻的脸上被风霜刻下几道细痕,即使这样也掩盖不了那对浅琥珀色眸子中的纯善至美。

    眸子里的光是那样干净,那样无邪,就像一个混沌未凿的少年,对任何人都抱着善意。

    可这双眼睛已阅尽人生冷暖,穿透大是大非,最终留下来的,是一种超脱世事的平静。

    他白衣黑裳,就像一尊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傲挺端庄,又平易近人。

    徐夫人赞同他的说法,但有必要亲自去趟濮阳向荆轲求证。

    可他年前病了一场,到春天还没完全恢复,不便远行。

    “盖聂,你就代为父跑趟濮阳吧,去找荆轲问个清楚。”

    盖聂正要答应,徐暖拎着一把菜刀冲了进来:“不行!让他去濮阳,那不就是又要跟哪个妖妇去私会?别以为我不知道!坚决不能去!留在家给我带孩子!”

    盖聂冷汗都要下来了,他与姜雅“道别”的那次,差点被徐暖逮住,还是荆轲从中迂回才帮他躲过一劫。

    徐夫人气得直咳嗽:“咳咳、呃咳咳!暖儿!男人谈事,女儿家的掺和什么?给我出去!”

    “父亲!”徐暖不从,脚一跺:“他在外面沾花惹草播种子你不说他还说我?!哪有这样的!不行,他就是不能去!”

    盖聂:“……”

    徐夫人:“那总得人去吧?这么大的事,只能交给最亲近的人,别人我不放心。”

    徐暖脱口道:“那我去!”

    “胡闹!”

    一旁的男人慢声开口:“不如让在下去吧,如果徐公信得过的话。”

    三人同时一愣,徐夫人仔细想了想:“这……说到底是我们自己的麻烦,不好劳驾旁人。”

    男人微微一笑:“徐公既然能让我知道无刃剑的事,那我也不是旁人了。您是家父多年的旧识,家族罹难,多亏徐公相帮,在下方可险中求生。

    “自幼也承蒙徐公关照才没有流落街头,大恩难报,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只求为徐公解难。”

    徐暖连忙补充:“是啊父亲,这么重要的事,你就不怕聂哥给你搞砸了吗?他跟那个荆轲是狐朋狗友啊,凑到一块准要喝酒,一喝酒就坏事,还是请高兄代劳吧,麻烦高兄了。”

    被称为“高兄”的男人颔首:“不麻烦,我也很想出去看看。”

    盖聂很无辜:“……”我怎么就会搞砸了?可我啥也不敢问。

    徐夫人思前想后,觉得也只能如此,便对男人点点头:“那就有劳了,渐离。”

    ……

    ……

    濮阳城,段宅。

    什么无刃剑?

    什么使命?

    什么责任?

    荆轲早就忘光光。

    自己再有四个月就要当爹了,天大的事还能比这个大?

    他没事时就常常贴在段灵儿隆起的肚子上听来听去,跟长在灵儿身上一样,腻腻歪歪甩也甩不掉。

    只要里面的小家伙一闹腾,他就疼爱地安慰道:“不怕不怕,孩儿不怕,爹爹阿娘都在这里哦……”

    段灵儿摸摸他的头:“我看怕的是爹爹。”

    “爹爹才不怕呢……爹爹要跟你黏在一起。”

    呃……

    这种怪味狗粮连段夫人都吃不下去,满脸嫌弃:“那你还呆在外面干什么?钻进去跟你儿子一起玩多好。”

    荆轲:“……”

    段灵儿:“……”

    孩子:来呀来呀,爹爹进来一起玩呀。

    ……

    ……

    他虽然恋家,但外事也没少做。

    酒坊的主事和青禾轩的尹江会定期来汇报,两个生意一升一落。

    酒业蒸蒸日上,不光东郡郡卒营,连朝歌大营也喝上了段氏的酒。

    秦王又要攻赵了,已经往邺城派兵,那里离邯郸不到百里,可以说是打到了赵国国都的家门口。

    邺城是从南边拱卫邯郸的最后一处要塞,一旦攻破,邯郸门户大开,赵亡指日可待。

    秦国铆足了劲要一举灭赵,一次性往秦赵交界派了二十万大军,仍由桓龄率领。

    而在朝歌的吕氏酒坊供应不足这么大的需求,最终拉上濮阳的段氏酒坊,两家合作,才能填饱这么巨量的秦兵酒肚。

    相比之下,青禾轩的上升速度明显慢了下来,这两个月居然连续亏本。

    国家之间要打仗,粮价、肉价、官盐价波动频繁,来源很不稳定,许多菜品都没法提供。

    一直给青禾轩供应稌米的那家楚人经营的粮坊也突然关门不干了,说是要回楚国老家。

    这就没有稌米了。

    没有稌米,青禾团就做不出黏黏的口感,撑死也就是一团干巴巴的面。

    店里就干脆直说原因,在弄到新的稌米货源之前,无法提供青禾团。

    青禾轩不做青禾团,就只剩卤菜和苏嘉的手艺还能撑撑门面。

    不过平民现在已经不出来下馆子了,自家的饭都吃不起,哪儿来的闲钱去吃别家饭?

    现在的米价是去年同一时期的三倍,羊肉价格疯长,鸡鸭禽类成了主流。

    这就使得很多人拿起弓箭和捕兽夹进山打猎,把野味高价卖到城里的肉铺、食肆或直接买进大户,来填补需求。

    不过城中大户人家宴请得也少了,上个月在青禾轩订菜的只有两场。

    其中一场,他们自己准备食材,单独请苏嘉一个大厨去做菜。

    他还想把钱上交给青禾轩,荆轲让他自己留着吧,或者跟大伙儿们分分,就不算店里的进账了。

    食物成本在飙升,战争年代的紧张感终于在濮阳城蔓延开来。

    不过荆轲倒没太紧张,有酒业这桩铁生意,任他打仗打到天边去,只要国家还有兵,对酒的需要就不会断。

    或者说,只要这个世上还有人,就会需要酒。

    所以最坏的结果,顶多就是青禾轩关张。

    成本一升再升,大环境就是这样,客人实在吃不起了,食肆再怎么想尽办法招揽也没用。

    呆在濮阳虽然人是安全的,战火没烧过来,但战火的影响就像无形的空气波,一环推一环地向周边冲击,把承受不住影响的东西吞灭。

    而眼下,段氏酒坊显然是能稳住阵脚的坚固堤岸,为段氏下属的所有人挡住风浪。

    如果青禾轩关门了,就把伙计人员全都调去酒坊转行,问题也不是太大。

    这么看来,当初坚持把酒坊接下来作为备用的副业的确是相当明智的决定。

    只是可惜了青禾团,那可是招牌啊,唉……

    正想着,阿青脚步匆匆地跑来找荆轲。

    “小荆哥,门外来了两个人,一个姓蒙,说是咸阳来的,另一个姓高,从燕国来,都是来找你的。”

    荆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