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修真小说 > 我的世界在缩圈 >无标题章节
    第170章:十二生肖

    “原来,我已经经过了一个人生了。”

    从梦中醒来。

    或许是在梦中,或许那是一个真实的平行世界。

    京都边界。

    万里无云的上空,突然闪过了一道五颜六色的光线。

    炫目而危险。

    好像要射击李衍的身体。

    不过这时李衍也动了,他随手一挥,一道剑光直接破灭了那些五颜六色的光线。

    此刻李衍目光有神,似乎在看着一处,但目中又如深渊,看不清在想什么。

    他这时开口道:“也该结束了。”

    然后咔嚓一声。

    就好像周围有什么结界破碎了。

    吼……

    虚空中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咆哮,然后只见在李衍周围的虚空中,出现了不明生物。

    李衍似乎并没有意外,眼神很平静,似乎在等待什么。

    此时,在虚空中首先出现的是一龙形生物,并不是所谓的地窟魔物。

    龙的说法有很多种。

    而眼前这条,长有四足,马首蛇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

    不过说起来,龙的形象也是不一,也可以统称为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又名为九不像。

    而《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

    其名殊多,有鳞者谓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名螭龙,无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称龙。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一直被视为一种神圣、吉祥的动物,甚至我们还自诩为“龙的传人”。但是,随着与西方世界的交往日深,才发现“Dragon”一词在西方文化中代表邪恶、血腥的意思。那么,我们就不禁会疑问,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文化差异和文化误解?中国的龙和西方的龙为什么不一样?

    龙,其英文名字是“Dragon”,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动物。而“Dragon”一词还有恐龙的意思,是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已存在于地球上的主宰。中国古代的龙文化非常发达,并辐射到周边地区,对东亚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

    关于龙的形象,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九似”说,即是说龙的原型取材于九种动物。至于是哪九种动物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最为常见的则是宋代画家董宇的说法,他认为龙“角似鹿、头似牛、眼似虾、嘴似驴、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这种说法得到了今人的认可,几乎成为了一种常识。其实,除过董宇,还有很多种说法。

    比如许慎《说文解字》言:“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宋人罗愿则认为“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到了明清时期,关于龙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则有更精彩的描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到了清代,袁枚则在《子不语》中言到:“雷雨晦冥,龙来哀号,声若牛吼”。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关于龙的形象的认知虽然存在很多分歧,但都将其视为神圣、吉祥的象征。龙除了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五外,《礼记》还将其与凤、龟、麟一起并称为“四灵”。早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就有大量关于龙的纹饰,作为权力的象征,后来则成为天子的专属,皇帝则有“真龙天子”之称。

    那么,龙这种动物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与西方的不一样呢?

    早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技术以及认知能力低下,无法解释许多自然界的神秘事情,所谓“力不足者取乎神”,于是便构想出一种超人格的、超自然力量的存在,也就是图腾崇拜,以此作为人们的精神支撑。

    关于龙图腾形成的原因,传统的说法是源于黄帝的“釜山合符”。这一说法见于《史记·五帝本纪》,这一次合符具有重大意义,不仅在军事上统一了各部落的符信,在政治上确立了各部落的结盟,更重要的还是综合了各部落的图腾,创造出一种新的动物形象——龙。今天我们自称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即是缘于此。当然,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龙是由蛇演变而来,当蛇变为龙后,我们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龙的传人”。

    那么,西方的龙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基督教流行之前,龙在西方也主要是以图腾的意涵存在的,“dragon”一直作为维京人、塞尔特人和撒克逊人的民族象征。从这一点来说,与中华民族无异。但随着基督教的兴起,特别是《圣经·新约》里的“蛇”引诱夏娃犯罪,从而被视为邪恶、魔鬼的化身,加之其形象与龙相似,故而“龙”也逐渐成了“魔鬼”、“撒旦”的象征。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西方人一直将“Dragon”视为邪恶、血腥的意思,其实更多的还是一种文化误解。如果将龙进行音译,翻译成“Long”,那么这种误会也许会小一些。

    其实,即便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也存在很多种类,正如公孙龙所说的“白马非马”。我们不妨对其简单介绍,以丰富对龙的认知。我们常说的“四象”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青色代表东方,因此也有“东方青龙”之说,这无疑是我们关于龙的最为熟知的类型。

    除过青龙以外,还有很多。比如应龙,又有飞龙、黄龙之称,此龙背生双翼,据《述异记》记载:“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又千年为应龙。”虺:《述异记》载:“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也就是说,龙的幼年期是虺。虬:《说文解字》云:“龙无角者。”李善注《甘泉赋》引《说文》虬,亦说“龙无角者。”可见古人将无角的龙称作“虬”。角龙:指有角的龙。《述异记》云:“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此外还有螭、蛟、蟠、云龙等形象,不一而足。

    当然,这些关于龙的种类主要存在于早期文献当中。随着历史的发展,龙的形象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龙主要经历了四个较大的历史发展阶段,即图腾崇拜阶段、神灵崇拜阶段、龙神崇拜与帝王崇拜相结合的阶段、佛教娜迦龙崇拜与中国龙崇拜相结合的阶段。

    在图腾崇拜阶段:人们将龙视作部落图腾,如龙原为伏羲氏族的图腾,后来成为太暤部落的图腾。神灵崇拜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将龙神化,奉为水神,认为它能够兴云致雨。龙与帝王崇拜相结合:秦汉大一统后,龙逐渐作为皇帝的化身,被称为真龙天子。佛教娜迦龙与中国龙崇拜相结合的阶段:中国本土只有龙神而无龙王,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兴起,龙王神话也随之传入中国,龙王、龙宫、龙女等神话迅速得到传播。

    就这样,经历了漫长历史时期的发展,龙的形象及内涵逐渐变得多元与丰富。今天,我们自诩为“龙的传人”,龙形象及龙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内核。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不管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但龙文化的传承始终如一,龙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具体象征。

    而今天,一条青色的龙形生物,长长从虚空中出现,盘旋于京都上空。

    惊动了所有人。

    不过就在这时,另一侧虚空中又出现了一个熟悉的生物。

    一头白虎,一出现就张着虎口,露出巨齿。

    最后,在虚空中一连出现了十二头不明强大生物,每一个都有二品真人境界。

    ……

    “十二生肖!”

    此刻,李衍说了一句让人惊讶的话。

    不过这里并没有其他人。

    因为就以这十二只生物的强大气息,不要说魔物,是个修炼者都瑟瑟发抖。

    甚至在京都的有些人都已经觉得是不是末日来临了。

    “十二生肖,那已经不知道是多少年的称呼了,现在的我们,已经是自由身了。”

    “对,现在的我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嘻嘻,刚刚你居然能够在我们联手布置的阵法中醒过来,确实不错。”

    “不过想要抵挡我们,还是差点。”

    它们自然能够知道李衍的境界。

    它们包围着李衍,开口说道。

    不过李衍闻言却是摇头,“自由身……你们本来就是自由身,但是。”

    “九州大地上,不能没有十二生肖守护神。”

    关于这个,如果李衍不知道,或许就放任它们离开了,毕竟这十二个都是实打实的二品真人境,最主要的是,现在还不是它们的巅峰状态。

    她们曾经的巅峰状态,那可是在八品大罗金仙境,要是十二个联手,足以抵挡至圣者。

    “哈哈,你觉得你能打得过我们吗?”

    这一笑,掀起了狂风,而对于底下的人们来说,更觉得恐怖。

    对于它们来说,好像十二生肖这个名头就像一座压在身上的大山,它们不想要了。

    但李衍的态度也很坚定,十二生肖不能散。

    他也是经过刚才曦的传音知道的。

    就以阴阳学说来说:

    “术家以十二肖配十二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无牙、牛无齿、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神、猴无臀、鸡无肾、犬无肠、猪无筋,人则无不足也。”

    “庶物岂止十二不全者?”他提出“地支在下”,别阴阳当看足趾数目。鼠前足四爪,偶数为阴,后足五爪,奇数为阳。子时前半部为前夜之阴,后半部为当天之阳,正好用鼠来象征子。牛、羊、猪蹄分,鸡四爪,再加兔缺唇且四爪、蛇舌分,六者均应合着偶数,属阴,占六地支。虎五爪,龙五爪,猴、狗也五爪,马蹄圆而不分,均为奇数,属阳,连同属阳的鼠,占六地支。

    阴阳学说解释生肖排序并非朗瑛创见,宋朝学者洪早在《旸谷漫录》中已有类似观点。朗瑛还将动物性情和阴阳学说相结合,把排序原因具体化

    “如子为阴极,幽潜陷晦,以鼠配之;鼠藏迹也。午为阳极,显明刚健.以马配之;马快行也。丑为阴也,俯而慈爱生焉,以牛配之;牛有舐犊。未为阳也,仰而秉礼行焉,以羊配之;羊有跪乳。寅为三阳,阳胜则暴,以虎配之;虎性暴也。申为三阴,阴胜则黠,以猴配之;格性黠也。日生东而有西酉之鸡.月生西而有东卯之免,此阴阳交感之义,故曰卯酉为日月之私门。今兔舐雄毛则成孕,鸡合踏而无形,皆感而不交者也。故卯酉属兔鸡。辰巳阳起而动作.龙为盛,蛇次之,故龙蛇配焉。龙蛇,变化之物也。戌亥阴敛而潜寂,狗司夜,猪镇静,故狗猪配焉。狗猪,持守之物也。”

    而没有十二生肖,这些说法,将消散于世。

    不仅如此,对于九州大地的生物来说,也很致命。

    可以说,十二生肖也关乎着九州大地的气运之说,并不是单单它们说散了就能散的。

    要是让以前那些大佬们知道这个事情,那不得气死。

    反正按照曦的说法,十二生肖要是散了,九州将不在是本宇宙的中心。

    这才是致命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