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山沟里的榨油帝国 >第四十七章 发现人才
    “有矿,咱们后边堆的花生饼,可是攒了不少了。”负责白天榨油工作的张有钱提着一桶花生油,一边往大缸里面倒,一边对张有矿说道。

    到今天,张有矿的油坊,开始出油,已经是第四天了。

    四天的时间里面,张有矿已经生产了六千八百多斤花生饼了。

    现在,他正以每天1710斤的速度生产花生饼。

    用不了几天,他们家的花生饼,可就要堆满屋子了。

    寨子油坊的花生饼,主要销售给村里及周边村子养猪养鸡的农户。

    一直以来,油坊这边花生饼的销量,大约是每天一百五十斤上下的样子。

    花生饼是榨花生油的副产品,但是花生饼富含蛋白质,是很好的禽畜蛋白饲料,而花生饼里面残留的油脂,又是催肥的好东西,所以那些养猪养羊的,每到猪羊要出栏的时候,都会喂上个把月的花生饼。

    九十年代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村里六十来岁的老头,也都赶着一群羊,所以花生饼的销路,还是很好的。

    然后到了2002年左右的时候,村民发现家里养头猪养群羊的,还不如外出打工赚钱,而且这东西还脏。

    于是呢,到了这个年代,农村里面养猪养羊的就越来越少了。

    再加上林业局时不时得来个封山育林,放羊也没地方去了。

    不过呢,倒是有些花生饼的贩子,四毛钱一斤的价格,油坊里面有多少要多少。

    那些花生饼贩子,从张有矿手里收购了花生饼之后,便拉着花生饼到那些大型的养猪场或者养鸡场,甚至于说养鱼的农户那里,将花生饼以每斤七毛钱的价格推销出去,赚个差价。

    花生饼,粉碎之后又叫花生粕,蛋白质含量可达百分之四十六七,要比浸出油厂的豆粕含蛋白还要高,所以用花生饼当饲料,要比用豆粕当饲料效益高一些。而且,豆粕价格和花生粕价格,基本差不多,花生粕价格稍微高一点点。

    现在花生油的销路基本上有点眉目了,接下来就是花生饼的销路了。

    如果将花生饼加工成花生粕的话,销路可能更容易找,但是那样的话又得增加设备投入,这一点不是张有矿想要看到的,因为他现在资金有限,他想要将有限的资金先投入到花生油扩大产能上面。

    加工花生粕的思路暂时先放一放,然后另一个思路呢,就是推销花生饼。

    张有矿觉得将花生饼卖给贩子太不划算,白白让别人赚那么多。如果说自己每斤花生饼拿出销售收入的一毛钱,雇佣推销员的话,想必是个办法。

    哪里找推销员呢?

    就在张有矿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声音飘进了自己的耳朵里面。

    “收酒瓶子来,收破烂!”

    张有矿眼睛一亮:“赵小三!”

    这赵小三的大名,在整个寨子乡一带,那可是如雷贯耳的啊。

    他是方家庄村村民,还是自己前世老丈人家的邻居,从小父母双亡,是奶奶把他拉扯大。

    后来十八岁那年,他奶奶又死了,于是便成了这个世界上的孤家寡人。

    赵小三就像是一棵野草,顽强的生存,十八岁自己奶奶死了之后,就以收购废品捡垃圾为生,后来到2004年的时候,攒钱在方家庄村公路边上买了个院子,建了个废品收购点。再后来他生意越做越大,成了整个钢城县的废品大王。

    2002年,赵小三已经24岁了,然而他还没有找媳妇。因为他太穷了,而且又是个收破烂的,没有哪个姑娘会看上他的。

    张有矿听到是赵小三的声音,立马就兴奋起来了。

    “花生饼的销路有了!”

    很快,张有矿便跑出了门头房,冲着推着自行车,缓慢得走在公路上,四下里张望着吆喝的赵小三喊道:“三哥!三哥!”

    赵小三在整个寨子乡都很出名,比他年龄小的,都称呼他三哥,比他年龄大的,则称呼他为小三,亲昵得呢,就称呼他三。

    赵小三的听觉很棒,听到声音之后,立马转过头来看,同时面带着微笑说道:“马上过来。”

    他肯定是以为这家油坊里面走出来的年轻人是打算卖给自己废品的,所以一脸的开心。

    从十八岁开始收购废品,到今年,已经二十四岁的赵小三,光收购废品,就收购了六年了!

    就凭着他做这件事情的执着,张有矿就觉得这个人一定会成功。

    当然了,后来赵小三成功了,这一点张有矿是非常了解的,毕竟赵小三也是自己前世老丈人的邻居。

    张有矿前世的老婆,叫方红,比张有矿小六岁,这时候应该只有十二岁,才刚刚上初中。

    说实话张有矿对于自己前世的老婆还是挺感激的,能够答应嫁给一个比自己大六岁,还没有多少钱的男人,这确实需要付出一些勇气。

    不一会儿,赵小三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张有矿的面前。

    “兄弟,有啥卖给我不?”

    赵小三上学就念到初二,那时候上学花钱不少,他奶奶靠着种点旱烟叶子卖钱,给他交学费。后来他见奶奶年龄太大了干不动了,于是便主动要求不上了。据说他上学的时候,学习成绩还是蛮好的。

    他那个年代,上学不上学的,大家还不怎么太讲究,反正一开始上初中的时候,班里人还蛮多的,到了初三考高中的时候,班里就剩不下四分之一了。

    2002年以前,寨子乡里面小学上五年,初中是三年,没有什么九年义务教育。当然了,一直到2006年义务教育免费了,农村里面大量退学的现象才开始得到真正的有效遏制。

    “三哥,你认识我不?”

    张有矿心说,我眼前这位,骑着大金鹿自行车,走街串户得收购废品,熟知上百种废品的价格和判别方法,语言表达能力强,交流能力高,买卖算账一把好手,绝对是个人才啊。

    自己发展靠什么,就是要靠人才啊,像赵小三这样的人才,自己看到了,怎么有理由放过呢?

    看着赵小三摇了摇头,还皱起了眉头,张有矿心里琢磨着,怎么样把这家伙给笼络过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