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扑街写手阿林给小旭的面包屋 >第8章 4.12(上)
    2019.4.12

    星期五

    今天没有继续学习裱花,而是被班主任临时安排去烘焙班听了一天的课,因为那边依照课程的轮转,正好到了面包理论知识的讲解,我们的裱花课程已经到了尾声,下周四就将结束,正式进入烘焙班学习,这次先将面包的理论知识学习一下,有利于到时候我们进入学习状态。

    从面包的组成结构,到面包的制作流程,再到面包常用的七八种塑形方法都有涉及,内容也比较简单,理解上并无任何障碍,难点依然在亲自上手上面。

    老师能够双手同时操作,于三秒之内将两个面团在操作台上揉成两个光滑可爱、白白软软的面球,将面团仿佛随意的摔打,揉按,搓压,编织……于最短的时间内制作成心目中的模样,真是一看就会,一做就废。当下午自己动手玩面团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废,其中的差距,现在也不必提了,根本没有可比性。

    要想在这一行混,还有得练,小子。

    ——

    我所在的这个校区,比较老旧,学员都是短期培训为主,最长学制不超过一年,听说有两年甚至三年制的,不过都在其他新校区,针对的也都是刚初中毕业或者高中的小年轻们。短期班有一月学制的、三月学制的、半年学制的,一年学制的应该都算是中长期了。有个好听的说法叫做“创业指导培训班”,不好听的就是“业余班”。

    从这称呼里就能略微窥见人员组成的复杂。年纪上,有十八岁,十九岁的00后小朋友,也有四五十岁的大叔大妈,有闲得无聊的家庭主妇,有开着豪车来学习的土豪,有逐渐承担起来自上面(有老)和下面(有小)甚至是枕边人等各方面的重压,想要转型转业,顶着巨大压力脱岗前来学习的八零后,有谋求事业转型、当一个安稳小店长的男男女女……

    可以说,每一个学员身上都有一个独属于他们的故事,比真正的学生复杂得多的故事。

    这所学校的重点还是川菜教学,具体人数我没有了解,不过,通过平日里来往观察,没有一千也有六七百。我们三月西点班人数算是少的,却也在百人左右。

    老师,领导,教职员工……很多也很齐全。可以说,这就是一所学校。学校自然就要有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可面对成分如此复杂的学员,很多真正的中小学生能够轻易完成的事情,在这里却成了顽疾。

    比如不准迟到早退,不准无故旷课,不准在上课时候吃早餐玩手机,不准在校区吸烟区之外的任何地方抽烟……这在学校的角度,都是理所应当,规范管理的必然之举。可在学员看来,也各有“不得已”,并非明知故犯,比如,需要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家中临时有不得已之事,比如不抽烟就要死的老烟枪……

    这管理,真心不好做。

    又比如,搞卫生,大扫除。

    若说大家最喜欢什么,因各人兴趣爱好,看事角度不同,会各有不同。可若说大家最讨厌什么,几乎就是很明确的,就是搞卫生了。

    老师强调得也很合理,做餐饮,味道都是次要的,卫生是第一位的。随时保持周围环境的干净是必须的。更何况,我们这是餐饮学校,每天,上到老师,下到每个学员,都在玩食材,西点班有奶油、果酱、蛋糕、面粉……等等,川菜班更不用说,各种汤汤水水,若不搞卫生,不用两天就得臭气熏天,学校变成垃圾场。甚至不能简单地敷衍了事,每次搞卫生都要非常彻底,务求将每一处死角,地板,玻璃,所有器具,包括桌椅,处理各种材料的专业工具全都要用清洗球、洗洁精、清水反复洗净,然后还会有各级领导各班各教室对此进行专门的打分检查。

    最初,当我被分到一个小刮板,让我蹲在地上把已经拖过一遍的教室地板挨着刮擦干净的时候,生平第一次接受到如此命令的我差点崩溃,这是刁难人吧?这是刁难人吧?

    所有学员都是一边劳动一边抱怨,我是交钱来干嘛的?我是交钱来干嘛的?

    面对这样的群体抵触,老师能说什么呢。

    “哪怕你们以后不去给人工作,自己开店当老板,这些就不搞了吗?试试嘛,放着一天不打扫会是什么效果嘛!你若是顾客,这样的店面你会去吗?”

    好吧,也有道理,味道没学好,至少把卫生第一的理念融进骨子里了,这也是……收获吧?!

    ——

    ——

    (补)昨天中午,姐姐给我打了个视频电话。

    【姐姐】:你和小旭现在怎么样了嘛?

    【阿林】:还好……吧。

    【姐姐】:到什么阶段了?

    【阿林】(笑):我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吧。

    【姐姐】:那你觉得和她之间还有没有什么根本性的障碍,或者说让你坚决不能接受的地方?

    【阿林】(笑):没有……吧,就算有,之前不也已经解决了么。

    【姐姐】:那就好。嗯(斟酌语气)……你现在也已是三十好几的大人了,有时候考虑问题需要更成熟些,既然决定继续走下去,你就不能继续坚持原来那套什么都以你自己为中心想事做事了。你得多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的角度多想想,多看看。

    【阿林】:(有点懵)啊??

    【姐姐】:你真的是个很自私的人,从小时候到现在,你想做什么就要做什么,家里人的意见,家里人的想法,基本是没有用的,你考虑一件事、决定是否做一件事的原则,从来都是自己舒坦不舒坦,说得稍微重一点,让你不开心了,你就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往砸了搞,‘来嘛,这哈你们安逸了嘛!’,搞得大家连句重话都不敢说了,现在既然想要真正和一个女孩子处下去,这样不成熟的想法就要收起来了,学会一个男子汉、一个成熟男人应该有的担当!

    【阿林】:(默然。类似的话语姐姐已经说过多次,他自己也深以为然,也无颜反驳,只得做出“挨打立正”的良好姿态。)

    【姐姐】:还有,在家里面,在妈妈、姐姐妹妹面前,动不动就放瓜习惯了,没个正经样,在小旭面前就收敛点吧。当然,你也说过,你有你的风格,喜欢的自然喜欢,不喜欢也强求不来,我也不是强要你改变什么,只是,小旭和我谈过,她从小就是比较缺乏父爱的,想要的是一个能够怜惜她呵护她让她依靠的人,不是一个还需要她去操心去照顾的人,在这方面,你做的真的……太不够了。

    【阿林】:(结结巴巴)我……我觉得还可以吧,天天变着花样给她做饭吃呢。

    【姐姐】:她说她下班回家,你也从不问候一下,上班的时候,也经常一整天都不联系,让她一点都感觉不到你的心意!她下班回家的时候,给她接个包,给她倒杯水,问候一下“累不累啊”“忙不忙啊”,平时白天有事没事问候一下,让她知道,你在记挂着她,关心着她,做不到吗?

    【阿林】:(死命挣扎狡辩)我……我问候过啊,“你忙不忙啊”“你累不累啊”“累了就去喝杯水吧”,可翻来覆去几次,我自己都觉得特假好吧,上班啊,我当然知道她很累也很忙,我就在那唐僧念经样叨叨叨的问“忙不忙啊”“累不累啊”她就不忙不累了吗?要是有哪怕一丁点效果,你让我一天问候十遍百遍我也愿意啊。换我来想,明明都这么忙这么累了,还有人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在一旁叨叨逼,没有忙死累死也得被烦死啊。

    【姐姐】:(咬牙切齿状)真的,真的,X林娃,你要不是我弟弟,你要是个陌生人,我这辈子都不想和你这种人说话,死都不可能嫁给你这种人!……她还给我吐槽,说你从来没把她的话放在心上,就说上次去她家,她明明已经给你说了,洗手间有个灯坏了好久没有换,心里一直还期待着现在家里有了男人能够帮她把这个生活小困扰给解决了嘛,结果这么久过去了,你完全就当了耳旁风!

    【阿林】:(一愣,完全出乎预料,记得有这么一回事,不过,当时不就是在刷牙时小旭在旁边随意提了句“哎呀,这灯都坏了好久了”,然后就没有下文,阿林自然也就没有再想,一天和小旭聊那么多事,自然不可能做到将她说的每句话都记住,聊天么,当然是……聊了就忘个八九成啦,却没想到,小旭的内心戏居然这么丰富,时隔这么久,也照常和阿林相处,却已经有了这么个心结,甚至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他第一次真切的感觉到,男人和女人的差别真是大到不可理喻呀,此时此刻,什么话都说不出口,只能大笑)哈哈哈,哈哈……这,这也太搞了吧,我根本就没有往那方面想好吧,要换灯给我明说啊,这样搞我就是个神仙也猜不到的好吧!

    【姐姐】:你不知道女孩子就是这样的吗?她和你相处,很没有安全感的好吧?你要不说出来,不做出来,她怎么感觉到你的心意,怎么安稳踏实,难道靠心灵感应吗!该嘘寒问暖就要问,不要觉得啰嗦就不问,生活中的细节尤其要注意,遇到好吃的,先给对方夹一点,出去吃饭,照顾照顾对方口味,问问别人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点餐之前问问她的意见……就像上次咱们出去吃饭,我都说了不要去吃烤鱼,结果不知道你怎么跟小旭嘀嘀咕咕,硬要去吃烤鱼,点菜的时候也不问问别人的意见,三下五除二的就点齐了……当天回来小旭半夜给我偷偷发信息说肚子不舒服,你晓不晓得……平时生活中多一点浪漫,也不要你花多少钱,偶然买个小礼品,小物件,能花几个钱?可你送给人家,心里会有多开心,你知道吗?……你要是觉得这也无所谓那也没必要,那你有没有站在人家的角度想想,现在还没结婚呢,你就像个大老爷一样姿态高高在上,以后结了婚那还得了,你还不得飞到天上去!

    (絮絮叨,絮絮叨说了好多,几乎涉及到两人相处生活的方方面面,相当于从头到尾将一个人重塑。)

    【阿林】:(听得目瞪口呆,心里想着,真要按照这活法,那我该变成一个什么模样啊?……果然还是单身狗什么的最舒服啊,喂喂喂,我能不能反悔下车啊,可这些想法,也就只敢心里想想,表露出来试试)(反应在现实中,面对姐姐的叮咛嘱咐,就是不断的点头,嗯嗯啊啊)嗯……好的……我晓得了……我会注意的……嗯…………

    【姐姐】:好了,我就说这么多吧,我这边两个小的也让人操心得很,前两天肺炎烧得厉害住了好几天院,现在才有时间给你说说……反正,你自己多注意,多上心吧。

    【阿林】:好的。

    挂断电话,阿林心中长长的嘘了一口气。有句话挂在嘴边没有说出,心里想着,“谢谢你,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