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明:这个皇帝不好伺候 >第6章 釜底抽薪捞银子
    崇祯即位之初,魏忠贤带着继续得宠的幻想,和他宫中爪牙尽量不离左右。

    表面上亲近关怀,实质上不乏监视,竭力施加影响。

    没几日,魏忠贤大献殷勤,送上四位美女。

    崇祯欲拒还迎,笑纳美女,不过以大丧不近女色为由,派人另行安置。

    魏忠贤偶尔会透露徐凤至的恶迹,以及南直隶士绅水深火热的日子。

    崇祯总是倾心相听,也会问些不解的问题,却从未置评,似乎对朝政不感兴趣。

    这若是信王所为,魏忠贤会很放心,可新皇如此就有点不正常。

    当有一天问起立枷之事,他心中便隐隐不安。

    与王体乾商议后,决定依宫中惯例试探,新皇即位,担任要职的大太监都应提出辞呈。

    若崇祯挽留,他暂可放下心;若崇祯批准,他还有机会与其拼个鱼死网破。

    九月初一,他主动提出辞去东厂总督之职。

    崇祯即刻驳回辞呈,却未温旨慰留,这令魏忠贤一时摸不着头脑。

    九月初三,客氏提出离宫,崇祯却予以批准。

    作为天启乳母,此前留在宫中就不合规矩,新皇登基,送她出宫合情合理。

    魏忠贤和客氏纵有千般不情愿,却无理由反对。

    客氏于次日五更衰服赴梓宫前,拿出小盒子,将天启幼年剃下的头发、剪下的指甲以及掉落的牙齿,在灵前焚化以作决别,而后哭哭啼啼离开宫中。

    同日,王体乾提出辞呈,则又被崇祯驳回。

    之后,魏忠贤宫中死党,李朝钦、裴有声等告假乞休,崇祯批准辞呈,但用语温和,显得一团和气。

    不知不觉间,宫中不少重要衙门,落到崇祯亲信手中。

    但魏忠贤在宫中盘根错节,司礼监、御马监、东厂等仍掌在他手中,崇祯拿处置崔文升试探,结果遭到不少内侍抗议。

    崇祯立马给魏忠贤甜头吃,恩赐魏忠贤侄子宁国公魏良卿和安平伯魏鹏翼铁券丹书,以示对魏家子子孙孙世代恩宠。

    这一招,又整得魏忠贤迷迷糊糊的。

    宫中发生的事情,徐凤至自然知道,但没王体乾解说得详细。

    他笑道:“王公公,现在明白了吗?这就是本督所说的‘无大智慧者易优柔寡断’。温水煮青蛙尔,即送他上断头台。”

    王体乾讪讪一笑,要不是徐凤至横空出世,他跟魏忠贤表现得没什么两样。

    这次夜访,他是专程送银子来的。

    从袖中取出一折子,双手递过去,赔笑道:“徐总督,这是咱家一点薄财,还请笑纳,只求一条活路。”

    徐凤至没有客气,接过细细看一遍,感受到其诚意。

    折子上清单所列,比宋献策查出的略多,并且已经开始变现。

    “王公公,良田千亩,商铺十间,三进三出宅院一座,银留十万两。家人先南下,你要留到魏忠贤被处置为止。今后,你一家隐姓埋名,过小康日子吧。”

    合计下来,光这一票就得七十万两,大赚!

    “多谢徐总督。”

    条件远比想象得好,王体乾感动得大恸,离座要跪拜,被徐凤至拦住。

    “客氏那边,能否暗中运作一番?”

    以客氏的权势,积累的财富定远比王体乾多,徐凤至眼热得很。

    王体乾点点头,问:“徐总督,那客氏如何处置?”

    徐凤至低头思考一番,回道:“客、魏两人罪恶滔天,于情于理都不得活,本督只能给其家人活路。”

    釜底抽薪捞银子,崇祯未必发现得了,可保住这两人性命,估计要与他闹翻。

    这不是他所乐于见到的。

    “没有活命,客氏估计不肯合作,只能跟他家人谈。”

    在宫中厮混数十年,徐凤至相信王体乾知道该怎么做,不过还是提醒道:“客氏与大行皇帝情同母子,一时想不开也难说。”

    “徐总督洞察秋毫。”王体乾奸奸一笑,“如此,他们离开京城便合情合理。”

    随后,他又问:“徐总督,魏忠贤那边能否也运作一番?”

    徐凤至想到,那个不作死不会死的家伙,被贬凤阳,竟还拉着四十余辆珍宝,八百死士护卫。

    与其暗中运作,倒不如到时途中拦截更好。

    于是便笑道:“魏忠贤目标太大,由他去吧。其他有合适的人,在绝对保密下,倒是可以运作。”

    “咱家省得。”

    “劝劝魏忠贤,一万净军留在宫中不合适,倒不如撤回南海子,以向新皇示好。同时,你也可在崇祯那留个好印象。”

    魏忠贤最终也会这么做,但有好处可得,为何不利用呢?

    “谢徐总督。”

    第二日,王体乾一进宫,便找到留在乾清宫的魏忠贤,劝说道:“九千岁,如今大局已定,净军留在宫中不再合适,不如迁回南海子,还能在陛下眼里留个好印象。”

    魏忠贤老眉紧皱,有些不安道:“王公公,没净军在宫中,心里没底啊?”

    “九千岁,您是身中局中不知局。想想徐凤至,孤身回朝,他怕过谁?什么叫底气?这就叫底气!”

    魏忠贤是真的不明白,谦虚地请教道:“如何说?”

    “内有御马监的腾骧四卫,外有崔本兵,内阁、司礼监及六部皆掌于手,还怕人加害于您?”

    反问到这,王体乾还特地强调:“多少官绅、巨商死在徐凤至手上,您瞧他何时怕过?说句大不敬的话,您越有底气,陛下越不敢怎么样。”

    魏忠贤仔细想想,觉得王体乾所说很有理,只要崇祯心有顾忌,即便外朝有人弹骇,自己也不会倒。

    “走,咱俩一起禀报陛下去。”他高兴地拉着王体乾,一起进乾清宫正殿。

    崇祯坐在御案后,不是在看奏疏,而是论语。

    “启禀陛下,老奴有奏。”

    听到魏忠贤的声音,他打心底就厌恶,不过时机未到,还需与其虚以委蛇。

    “不知魏公公有何奏?”

    听到崇祯热情地与自己打招呼,魏忠贤心中一暖,躬身奏道:“陛下,老奴与王公公商议,欲将净军遣回南海子,以免惊扰陛下。”

    瞧一眼恭恭敬敬朝自己微笑的王体乾,崇祯若有所思,应道:“既然如此,那魏公公照此办理吧。”

    “老奴遵旨。”

    魏忠贤高高兴兴办理去了。

    崇祯却没向示好的王体乾说什么,继续阅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