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我只会读书 >第三十二章 伯仁应不应该死?
    海恩斯商务咨询公司,是孙唐爸爸介绍的公司的名字。

    既然打算出售计划书,孙唐自然要了解一下对方公司的详细情况。

    这也是孙唐从做计划书以后,养成的习惯。

    凡事都要谋定而后动。

    尽最大的可能收集到一切有价值的信息,争取尽量做到知己知彼。

    于是,孙唐对海恩斯商务公司开始了详细的调研。

    对于海恩斯的调研,孙唐做了整整四个星期。

    如果不是孙唐爸爸问起他的时候,他还打算继续下去。

    一天吃饭的时候,孙唐爸爸问道:“打算什么时候去联系海恩斯公司?”

    “做完调研就去。”孙唐回答。

    “调研?已经一个月了吧?你一直在调研海恩斯公司?”孙唐爸爸问道。

    “是啊,我收集了很多关于那个公司的信息。”孙唐说到。

    “把你目前的调研成果拿给我看看。”孙唐爸爸说完,去了书房。

    书房里,孙唐爸爸仔细的看了孙唐对海恩斯公司的调研内容。

    看完后,孙唐爸爸摇了摇头。

    “怎么了,我做错什么了吗?”孙唐问道。

    “错当然是没有错,但是这样调研的话,效率是不会太高的。”孙唐爸爸说到。

    “的确是这样的,我虽然收集了很多的信息,但是有用的并不多。那我应该怎么办呢?”孙唐问道。

    孙唐爸爸说到:“对于一些特别重要的事情,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尽量获取更多信息,来进行分析研究是正确的做法。”

    “但是,有的时候并不是每件事情都值得如此耗费功夫,精心研究。”

    “还有的时候,有的事情比较紧急,并没有足够多的时间,让我们慢慢收集信息。”

    “比如你的计划书,虽然很详细,操作性很高。但是也代表这份计划书,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其中的一些数据会随着时间而失效,需要经常的更新。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可能让你无止境的调研下去。”

    “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找出重点,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重要的信息。”

    “通过有限的信息,做出自己的判断。”

    “那么该如何找出重点呢?”孙唐问道。

    “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因为每件事情的侧重点都不会完全相同。”孙唐爸爸回答到。

    “比如出售计划书这件事,你想要分析海恩斯公司的情况,这个方向是没有错的。”

    “但是不能事无巨细的,眉毛胡子一把抓。”

    “你的调研的成果,绝大多对于你出售计划书而言,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这等于你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这件事的正确做法,应该是从结果反推过程。”

    “你想要获得的结果是什么?是希望计划书能卖一个好价格。”

    “那么以这个目的为导向,我们需要调查海恩斯公司的哪方面信息呢?”

    “那就是如果对方收购我们的计划书,就需要付给我们钱。”

    “所以我们首先应该调研的方向,就是对方的资金情况。”

    “想要了解一个实体的财务状况,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观察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因为这两个表格能够让你完全了解一个实体真实的财务情况。”

    “可是,我怎么才能得到对方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呢?”孙唐问道。“这么重要的东西,网上不可能查到吧?”

    孙唐爸爸笑了:“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核心的机密,当然不可能在网上查到。”

    “不过想要知道这些内容也并不是没有办法。”

    “什么办法?”孙唐问道。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孙唐爸爸回答到。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孙唐疑惑的问道。“什么意思?”

    “简单的说,就是你做不到的事情,就花钱找能做到的人去做。”

    “我第二次给你的50万,你不是一直都没动吗?现在就是该动用的时候了。”

    “你首先要做的,是找一名律师。”

    “律师?”孙唐问道。

    “对,记不记得我说过,我们永远都不会做违法的事情?”孙唐爸爸回答到。

    孙唐点点头。孙唐爸爸继续说道。

    “我们现在想得到海恩斯公司的财务报表,要是由我们自己来找,势必要做违法的事情,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通过雇佣一些专业的人士,来达到我们的目的了。”

    “律师,就是这种专业的人士。”

    “可是,”孙唐问道“律师要是因为帮我们,而做了违法的事情怎么办?”

    孙唐爸爸笑了笑回答:“我们只是通过雇佣律师来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至于律师会怎么做,并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问题。”

    “这样好吗?”孙唐不禁犹豫的问道。“毕竟是因为我们的要求,律师才会去做违法的事情。”

    “这不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吗?”

    孙唐总结道。

    “哈哈哈。”孙唐爸爸突然大笑到。

    “怎么了?爸爸。”孙唐不明白为什么孙唐爸爸突然发笑。

    “笑你说的那个伯仁啊。”孙唐爸爸说道。

    接着他正色的说道:“你怎么知道伯仁不应该死的?”

    孙唐愣住了。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孙唐爸爸继续说道:“这句话很多人都会用,但是故事的具体内容,却很少人有过了解。”

    “具体的内容是这样的。”孙唐爸爸缓缓说道。

    “晋朝有一个叫王敦的起兵作乱,他的弟弟王导及家族受牵连,为了请罪一大早王导带着王氏子弟跪在宫殿门前等候皇上发落。这时他的朋友周伯仁进宫,王导希望周伯仁能替他说些好话,便小声对他说:“伯仁,我全家100多口,就靠你了。”结果周伯仁就当没听见,昂首走进宫去。

    周伯仁见到晋元帝,说王导是个忠诚的臣子,说尽了好话,晋元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周伯仁在宫里喝醉了才出来。这时王导仍然在宫门口等着,又叫周伯仁。但是周伯仁不知道是没听见,还是故意的,反正没搭理他。

    结果出去后到了家,周伯仁又连忙写了一篇奏折,词语恳切,替王导他们求情。王导不知道周伯仁是在救自己,反而非常恨他。”

    “结果王导的哥哥王敦带兵一路直逼,很快攻占了南京外城。晋元帝一看不好,忙对王敦封官许愿。王敦做了大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至此,王敦便要大开杀戮了,对平时同自己关系不好的,一律杀的杀贬的贬,周伯仁也不例外。

    但周伯仁是当时两大才子之一,很有名望,有人劝王敦不要杀周伯仁,王敦问王导的意见,结果王导一声不吭。王敦大手一挥,杀!于是周伯仁人头落地。

    结果第二天,王导发现了周伯仁给晋元帝的上书,这才知道周伯仁原来是表面无情,其实是在为王导开脱罪名的。于是王导痛哭道:“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杀,幽冥中负此良友了。”

    “这就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由来。”

    孙唐爸爸接着说道:“故事讲完了,你觉得伯仁应不应该死呢?”

    孙唐想了一会儿,摇摇头说道:“我觉得不应该,周伯仁明明没有对不起王导,却被王导害死了,死的很冤枉。”

    “冤枉吗?”孙唐爸爸笑着问道。“当时王导一家上百口人的性命都危在旦夕,随时人头落地。可想而知,当时王导顶着多大的压力。”

    “结果周伯仁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时间和王导说吗?”

    “当时可是在政治斗争,谁都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这个时候,周伯仁既然打算帮助王导,那么对于王导的感受,又怎么能够不考虑呢?所以不管周伯仁是无意也好,有意也罢,都不应该这么做。”

    最后孙唐爸爸叹了一口气说道。

    “当时,哪怕他面无表情的对王导点一下头,也许也不至于弄得自己人头落地了。”

    孙唐默默的听着,然后问道。

    “那你给我讲这个故事想说什么呢?”

    孙唐爸爸笑了笑,说道:“王导害死了自己的恩人固然不对,但是他当时并不知道周伯仁是帮助自己的恩人。所以周伯仁的故作清高,也是导致自己命丧黄泉的重要原因。”

    “而具体到我们现在的谈话,我的意思是说,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我们雇佣律师想要获得我们需要的资料,这件事并不是违法的事情,我们也从未要求律师要通过违法的手段来获取这些资料。”

    “但是律师会怎么做,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如果律师觉得自己能够接受这个条件,就去做。如果觉得接受不了,就不去做。我们提出我们的条件,接不接受在于律师本人,而不在于我们。”

    “就像我刚才所说,人都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