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乾隆盛世,再难也要反! >第五十六章 触及禁区
    “皇上快请,格格也快请,奴才不知皇上与格格驾到,有失远迎,望皇上恕罪。”

    “无妨,无妨,朕今天是因为心情好,带着波罗出来溜弯,恰好路过这里就进来看一看。”

    接下来的发展非常正常,在和二夫妻的招呼下坐定,没过多少时间,乾隆就已经认出了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施秉仁父子,也顿时有些意外的问道:“你不是靖海侯吗?朕记得你和刘公子的矛盾很深啊,怎么会在这里?还和刘公子也在一起?”

    “回禀皇上,奴才施秉仁确实是承袭了祖上爵位的靖海侯。”

    见乾隆居然还记得自己,已经几代人没资格上朝的施秉仁当然是受宠若惊,赶紧鬼扯道:“奴才不敢欺瞒皇上,因为误会,奴才之前确实与刘公子有过很深的矛盾,但是后来奴才经过反思发现错在自己,追悔莫及之下便找到了刘公子负荆请罪,好在刘公子也度量宏大,很快就原谅了奴才。”

    胡说八道了一通,施秉仁又赶紧小心翼翼的补充了一句,说道:“从那以后,奴才不仅与刘公子冰释了前嫌,还因为刘公子的祖上曾经与奴才的先祖一起为朝廷收复过台湾的缘故,开始与世叔侄相称。”

    “这就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乾隆的心情本来就好,听到施秉仁这些冠冕堂皇的胡说八道当然更是开心,又好奇问道:“对了,你们刚才在说什么造福台湾百姓的事?”

    这这么好的卖弄机会施秉仁当然不会错过,赶紧把刘安云借粮开垦台北的事添油加醋的介绍了一通,还毫不脸红的宣称说自己听了刘安云的恳求后连眼皮都没有眨一下,马上就一口答应,所以刘安云在大喜之下,这才代表台湾的穷苦百姓向自己道谢。

    做为螨清最高酋长,乾隆当然希望他的统治能够更加稳固,所以听到了施秉仁的这番介绍描述后,乾隆自然是象许多辫子戏里面一样龙颜大悦,欢喜说道:“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难得你能够如此通情达理,为朕和朝廷分忧解难,其志可嘉!”

    “奴才谢皇上谬赞,愧不敢当。”施秉仁赶紧重重磕头,心里却紧张大喊皇上你别只是嘴头上夸奖,得来一点实的啊!

    还好,乾隆在这一点上倒没有让施秉仁失望,略一沉吟就主动说道:“这样吧,朕之前不是降了你的爵,还罚了你的俸禄吗?念在你一心报国的份上,这些处分就都免了吧。”

    “皇上,那奴才的犬子……。”

    施秉仁确实无比疼爱施斌这个嫡长子,赶紧小心翼翼的指向了旁边的施斌,乾隆见了一笑,随口说道:“行,遂你的愿,他不许袭爵的处分也免了。还有,你还有没有其他的儿子?挑一个出来上报给朝廷,朕赐给他一個云骑尉,以此奖励你慷慨解囊,主动报效朝廷。”

    “奴才……,谢主子隆恩。”

    施秉仁磕头道谢的激动声音里带上了哭腔,如愿以偿的施斌更是把头磕得额头红肿,旁边的刘安云则悄悄撇嘴,这才知道施琅当年为什么能在螨清和郑成功之间反复横跳还能混得风生水起——这当奴才的天赋,遗传到了第六代和第七代依然还是出类拔萃啊。

    话题很快就转到了刘安云身上,挥手打发了施秉仁父子,又喝了一杯小酒后,乾隆表情有些奇怪的向刘安云问道:“刘公子,听靖海侯的口气,怎么你好象是准备回台湾了?”

    “回禀皇上,草民的确准备回台湾了。”

    刘安云只是表面恭敬的回答道:“其实差不多在半个月前,草民就已经准备返回台湾老家了,只过期间出了很多事情,还有为格格和老中堂治病,不得不耽搁到了现在。如今老中堂的身体已经大好,不日便可痊愈,所以草民就又开始准备回家的事了。”

    “京城这么好,你为什么不考虑留下?”

    看中了刘安云的医术,乾隆理所当然的开口挽留刘安云,说道:“如果你愿意留在京城,想要什么官职,或者是到什么衙门去当差,现在就可以告诉朕。”

    听到这话,施秉仁父子当然是羡慕得差点流出口水,无奈刘安云却没有他们那种喜欢当奴才的爱好,坚持说道:“草民谢皇上隆恩,但是不必了,草民思念台湾山山水水,还想象世叔一样,在台湾有一个庄子让子孙当上富家翁,所以和当官比起来,草民还是更愿意回到家乡。”

    言罢,刘安云又赶紧补充道:“请皇上放心,草民这几天已经把制药的方法传授给了宫里的好几名太医,今后再出现类似的情况,他们自己就可以制药救人。另外皇上如果需要,只要一声令下,草民就算已经回到了台湾安家,也会立即回到京城为皇上效力。”

    见刘安云态度坚决,又听说已经有太医学到了刘安云的医术,乾隆也没有过于勉强,微笑说道:“也罢,人各有志,既然你无心仕途,那朕也不勉强你了,随你去吧。”

    “草民谢皇上隆恩。”

    真心害怕乾隆硬留自己,刘安云听到这话当然松了口气,然后刘安云也象施秉仁一样悄悄的心里嘀咕,暗道:“十不全,不就只是这么一句话就把我打发了吧?我可是救了你最得宠的女儿,还有你最得力的大臣,怎么你也得给我来点实的啊。”

    依然还好,乾隆在赏赐这方面勉强还有点人性,又笑道:“不过你这才救了朕的波罗,还有救了阿桂爱卿与和爱卿的儿子,为朕立了大功,这个功劳必须得赏,说吧,这次想要朕赏你什么?”

    刘安云等的就是这句话,马上就说道:“皇上,草民确实有一个埋藏在心里很久的心愿,却始终没有机会实现,借着这个机会,草民斗胆恳请皇上开恩,让草民能够一偿夙愿!”

    “说,你有什么心愿?朕现在就替你实现!”

    富有四海乾隆一口答应,可是刘安云的回答却让乾隆和旁边的和二一起傻了眼睛——刘安云竟然这么说道:“草民恳请万岁开恩,略微放松一点海禁,允许台湾的淡水厅半口通商!”

    “放松海禁?半口通商?”

    惊讶的与乾隆对视了一眼后,知道这事情有多大分量的和二赶紧开口,提醒道:“刘安云,不要胡言乱语,你知不知道海禁对我们大清意味着什么?”

    “回禀和中堂,草民从小就生长在海边,当然知道海禁是大清的立国之本,关系到大清的海疆安全。”

    刘安云回答得理直气壮,又说道:“所以草民才只敢向皇上万岁提出这个恳求,还有只是请皇上稍微放松海禁,允许淡水半口通商,不敢求皇上停止禁海,更不敢求皇上让淡水象广州一样,可以不加节制的与海外蛮夷通商往来。”

    沉吟了一下,乾隆吩咐道:“你先说说,你希望朕如何略微放松海禁,还有如何允许淡水厅半口通商?”

    刘安云赶紧道谢,这才说道:“禀皇上,草民恳求的略微放松海禁,是希望皇上下旨,允许淡水象广州一样与海外蛮夷开展贸易,买卖货物,也象广州一样,允许海外商人在淡水厅境内暂时定居,与淡水百姓和平往来。”

    “至于草民说的半口通商,是严格限制淡水口岸与外洋商人买卖通商的贸易规模,无论船只大小,每年只许向海外进口一百六十八船货物,也只许向海外出口一百六十八船货物,绝不允许逾越,以免影响到朝廷的禁海大计。”

    刘安云尽量找好听话把自己的要求说完后,乾隆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问道:“为什么进出口都是一百六十八船货物?不是其他数字?”

    “回禀皇上,我大清太祖于天命元年开国,到今年正好是一百六十八年,草民侥幸能与太祖爷的神犬产生渊源,为了纪念太祖爷的开国之不易,所以就想到了这个数字。”早有准备的刘安云嘴巴就象抹了蜜,专挑乾隆喜欢听的说。

    见乾隆果然露出了欣慰笑容,刘安云又赶紧说道:“皇上万岁,草民斗胆提出这个恳求也是为了台湾的长治久安着想,台湾的北部盛产茶叶,可是因为无法与外洋通商,百姓辛苦种植的茶叶只能是低价卖到广州再转口出洋,期间不仅白白便宜了奸商,还助长了违法走私,朝廷为此损失关税,台湾的百姓也得不到任何好处。”

    “但是如果万岁能够允许淡水半口通商,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能够直接把茶叶以高价卖给外洋,台湾的百姓自然可以从中受益,朝廷也能够多收关税,此外更重要的是,看到台北能够谋生,台南的无业游民自然更加愿意大量北上,闲散的百姓少了,朝廷在台湾的赋税重地台南自然也就安定了。”

    乾隆略略点头,承认刘安云用这个办法诱使台南的剩余人口大量北上,确实有助于改善台湾的治安情况,但乾隆并没有立即拍板,只是转向和二问道:“爱卿,你是什么意思?”

    擅长理财,和二马上就在心里算起了经济帐,暗道:“广州的关税虽然是上交内务府给皇上当私房钱,我可以从中间得点好处,但是粤海关监督一向是由主子亲自指定,用不着鸟我当然也不会给我太多的孝敬。另外开一个小口岸后,派谁去征收关税,主子肯定就不会那么在意了,在这个位置上,老子也能够捞到更多的好处了。”

    飞快确认了自己可以从中受益,和二这才必恭必敬的回答道:“回禀主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倘若允许淡水与外洋稍微展开一点通商贸易,确实可以迅速改善台湾百姓的民生状况,有利于台湾的长治久安,即便会对朝廷的禁海国策有点影响,影响也肯定不会太大。”

    投了赞成票后,看在刘安云救了自己独生子小命的份上,和二又赶紧补充了一句,说道:“当然,如果主子还是担心台湾与外洋来往过多影响太大,那奴才建议不妨暂时试行三年,三年后如果发现弊大于利,朝廷就马上关闭淡水口岸,堵住这个口子,三年后如果证明利大于弊,再请主子决定是否继续下去。”

    乾隆毫无疑问就是螨清最顽固也最保守的最高酋长,他的麻子爷爷虽然也无比反对和警惕民间与外洋交流接触,可统治期间出于各种利益需要,还是一度解除了海禁,在一段时间里对外打开了国门,与外部展开了一定限度的往来。

    乾隆的短命鬼老爸雍正曾经当面质问过外国使节,说你们既然想来华夏传教,那为什么不许和尚道士去你们的地盘上搞封建迷信,可以说是反对洋人搞双重标准的第一人。但是雍正的执政期间,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搞得如火如荼,并没有出现盲目排外的情况。

    英明神武的乾隆大帝就完全不同了,他这位大孝子刚一上台,马上就否定了他死鬼老爸的许多政策,不遗余力的打击对外贸易,严厉禁止华夏民间与外洋接触,亲手把原先的四口通商搞成了现在的一口通商,堵死了华夏民间与外界往来的许多渠道,催生出了著名的广州十三行,也为后来的鸦片战争埋下了祸根。

    也正是因为如此,虽然刘安云找出的借口既合情又合理,和二也在旁边尽了努力帮忙,乾隆还是迟迟没有作声,很清楚乾隆有多防范华人与洋人的刘安云也心里打鼓,不得不做好了功亏一篑的心理准备。

    又过了许久,乾隆好不容易才拿定主意,表情平静的向刘安云说道:“当初加强海禁和把四口通商改为一口通商,都是朕的乾纲独断,也是朕坚定推行的基本国策,你虽然为朕立下了大功,但是想要让朕改弦易辙,在海禁方面松一点口子,你所做的还远远不够。”

    不知道乾隆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刘安云的心脏当然提到了嗓子眼,乾矮子的语气则益发严肃,说道:“这样吧,你再替朕做一件大事,朕就给你破这个例,采纳和珅的建议,允许淡水可以和外洋通商三年,每年进口和出口一百六十八船货物。”

    “皇上,你想让草民再做一件什么事?”刘安云顿时就无比紧张了。

    “当然是非常不容易办成的事。”

    乾矮子是这么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