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明长生录 >0018 莫须有
    大明九边重镇,简单来说就是山西三边、陕西三边,再加上最东边的辽东镇、蓟州镇和最西边的甘肃镇。

    不过,一般称之为三边的是陕西三边,而不是山西三边。

    山西三个边镇一般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拱卫京城的宣大防线,另一部分则是拱卫山西的太原镇或者说偏头关镇。

    滑县距离太原镇或者说偏头关镇那是相当的远,足有上千里,如果去宣大防线,那就更远了,差不多有一千五百里左右。

    马车如果没载什么东西,那一天差不多能跑一百五十里,如果是满载的话,能跑一百里就不错了。

    所以,从滑县往太原镇送粮,去的时候最少需要十天,回来也需要七八天。

    再加上中间的清点入库和换取盐引,跑一趟最少需要二十天。

    陆家有上百辆马车,已经算是多的了,但上百辆马车也就能装载一千石左右的粮食,而两千盐引需要一万石粮去兑换。

    所以,陆家的运粮车队每年基本上都要跑十趟边关。

    庞大的车队出了滑县便进入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的彰德府,穿过彰德府的汤阴、安阳、涉县,再穿过山西承宣布政使司东南部的辽州就抵达太原府境内了。

    不过,这才一半的路程,进入太原府境内之后还得穿过榆次、阳曲、忻州等地才算是抵达真正的边关了。

    赵志坐在马车内,满脸忧心的介绍着,赵云龙是满脸郑重的听着。

    陆非烟则靠在赵云龙怀里,饶有兴致的欣赏着沿途的景色,浑然不把前路的凶险当回事。

    好吧,按理来说,上百东厂锦衣卫精锐,再加上杨洪、赵志、杨武、张猛等武功颇为高强的好手,还有他这个先天高手,护住小仙女貌似没多大问题。

    问题就是,他们不是去游玩的,他们是去查人家地头蛇的,或者说,他们是在为清剿关内的弥勒教打头阵。

    此行之危险,那真没法预料。

    赵云龙听赵志介绍完路线,又细细想了想,这才问道:“我们的目的地是哪里?”

    赵志不假思索道:“我们的目的地是代州振武卫大营,那里距离雁门关就二三十里地了,过了雁门关就是大同镇。”

    代州振武卫?

    那不是孙传庭的老家嘛!

    孙传庭的爹还是代州振武卫百户呢。

    好吧,这会儿是嘉靖朝,距离崇祯朝还有将近百年呢,这位历史名人肯定还没出生。

    赵云龙愣了一下,随即又问道:“你说军粮亲点入库加上换取盐引才需要一两天时间?”

    赵志耐心的解释道:“一般盐商去了,那肯定不止一两天。

    不过,山西地界的都司卫所那都是归后军都督府管辖的。

    所以,不管是屯卫指挥使还是边军将校,大多要给陆家点面子。”

    好吧,陆松假假也是后府都督佥事,这面子人家肯定要给。

    问题,一两天时间不够啊!

    赵云龙想了想,又问道:“能不能搞慢点?

    我的意思是尽量拖延时间,最少拖上十天半个月的。”

    呃,人家都只想搞快点,你却想搞慢点!

    赵志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缓缓道:“我们可以谎称银子没带够,需派人快马加鞭回去取。

    又或者窝本丢了,需派人去京城重新办理。”

    窝本就是换取盐引的资格凭证,没有这东西,人家不给换盐引很正常。

    问题,银子没带够几个意思?

    赵云龙颇有些不解道:“换盐引还要银子吗?”

    赵志颇为尴尬道:“如果按正常手续自然是不需要银子的,但是,这会儿都不走正常手续。

    我们换取盐引那都得使钱,每引五两银子,一趟一万石粮食换取两百张盐引就得一千两。”

    卧槽,这么黑!

    赵云龙不由皱眉道:“这不摆明了索贿吗?

    这些人心也太黑了吧?

    你们自己种的粮食五石粮还不用五两银子呢,换张盐引就要五两!”

    赵志颇为无奈道:“没办法,上百年下来这都成规矩了。

    我们这还算少的了,如果关系不够硬,一张盐引人家收十两乃至二十两都有可能。”

    难怪这年头盐这么贵。

    一般的盐商那是真不容易,换取窝本要使银子,抵税的粮食和运输费用又是一大笔,如果换取盐引再加十多二十两的,那一张盐引的成本就三四十两了。

    而一张盐引才能换三百斤盐,再加上运盐的开支,卖盐的铺面人工等成本,一张盐引的成本都五六十两了。

    如果盐引换盐的时候盐课提举司的人再来点规矩,三百斤盐的成本都不止六十两了!

    这会儿一斤盐最便宜也要两分多银子,贵的三四分都有,换算成后世的钱就是一百五到两百多块一斤!

    原本赵云龙还觉着这盐价夸张的不行了,现在看来,这盐价一点都不夸张。

    如果使没有后台没有关系的盐商,这么高的盐价还赚不到什么钱呢。

    唉,这些人都在吸老百姓的血汗啊!

    赵云龙也只能暗自感慨一番,因为这会儿他自身都难保呢,哪里管得上这个。

    他又想了想,随即郑重道:“老赵叔,我跟你说实话。

    这次其实我还只是打个头阵而已,等我把弥勒教一众教徒全查清了,就会召集大军前来清剿。

    皇上给我下的旨意其实不是查弥勒教的底细,而是将关内的弥勒教徒全部清理干净!

    所以,关于弥勒教的事,你知道多少都尽量给我说说。

    这样我兴许还能少走很多弯路。”

    清剿关内的弥勒教徒!

    赵志闻言,忍不住惊呼道:“云龙,你怎么接了这么个掉脑袋的差事?”

    掉脑袋的差事!

    陆非烟本来不打算插嘴的,她听赵志这么一说都忍不住吃惊道:“老赵叔,怎么了,这怎么就成掉脑袋的差事了?”

    赵志连连摇头,叹息连连道:“唉,非非,云龙,你们不知道啊,关内的弥勒教徒根本不可能清理干净的!”

    怎么可能?

    赵云龙不由追问道:“为什么?”

    赵志还是连连摇头,叹息连连道:“云龙,你是不知道啊。

    太原镇和大同镇大半都是弥勒教徒,宣府镇还有不少呢。

    你怎么清剿?

    难道,你把老百姓和都司卫所的屯卫边军一股脑全杀干净!”

    啊?

    赵云龙闻言,不由目瞪口呆。

    太原镇和大同镇大半都是弥勒教徒!

    怎么可能?

    他愣了好一阵,这才难以置信道:“太原镇和大同镇大半都是边军屯卫吧?

    普通老百姓也就算了,边军屯卫为什么这么多加入弥勒教的,他们不知道弥勒教是反贼吗?”

    赵志还是连连摇头,叹息连连道:“云龙,你是不知道啊。

    鞑靼年年寇边,冲进关内烧杀抢掠,不管是边军屯卫还是老百姓,谁不怕?

    弥勒教却是说了,只要加入弥勒教,供奉弥勒佛祖,弥勒佛祖就会佑护,鞑靼就不会冲进你家里烧杀抢掠。

    这是真的!

    鞑靼来了,只要家门口贴着弥勒教赐下的符录,人家就不敢冲进去。

    你说,这种情况下,谁还管什么反贼不反贼的?”

    卧槽,弥勒教,好手段啊!

    赵云龙这下信了。

    这是真的,绝对是真的!

    因为关外弥勒教和关内弥勒教是一伙的,而济农亲王就是靠着关外弥勒教一统鞑靼部的。

    这种情况下,双方只要约定好,大门上贴着特定图案的人家就不去抢就行了。

    那是屁的符录!

    他们就是利用这种手段逼迫老百姓和边军屯卫加入弥勒教而已。

    这还真是个掉脑袋的差事啊!

    前路凶险,如何是好?

    如果可以的话,赵云龙真想掉头就跑!

    他这真是往贼窝里钻啊,前面的弥勒教徒最少几十万,他就算是能以一敌万都没用啊!

    这么多弥勒教徒,如何清剿?

    嘉靖,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