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侠医云游记 >第三十章 医道教化童心
    两名侍卫带着恭大夫正走回来,听见如此激动人心的消息,恭大夫也深感欣慰。

    三王爷见恭大夫也回来了,便准备打道回府,刚勒紧缰绳。

    允儿挣脱娘的手,一溜烟的着朝三王爷冲过去,刚跑到骏马前面,就被一旁的侍卫及时拦住。

    这突然的举动,让方才激动的百姓瞬间紧张起来。

    若是这孩子冒犯了王爷,不修路了可怎么办?

    允儿娘亲被寨子里的人拉住,生怕她也冲撞了王爷。

    无奈又焦急允儿娘亲,只能小声呼喊,“回来,允儿!快回来!”

    允儿置若罔闻,气鼓鼓仰视着骏马上的三王爷。

    “不准你们抓走大夫!”

    此话一出,好几个孩子也跟着蠢蠢欲动,都想跑出来,在爹娘手里极力挣脱。

    “不准你们抓走大夫!”

    “不准你们抓走大夫!”

    “哈~”三王爷笑了一声,回头望向站在侍卫列阵里的龚大夫。

    那眼神里的意思已经很明显。

    这些小屁孩,本王不想搭理,你赶紧去自行解决了。

    龚大夫走出来,三王爷点头示意,侍卫便松开阻拦,未再阻止。

    “允儿,谢谢你!”恭大夫半蹲下身,抱了抱允儿,松开怀抱,一脸欣慰笑道,“他们没有抓走我,是我还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所以会和他们一起离开。”

    允儿泪眼汪汪,摇摇头,又扑进怀里,紧紧抱住,“大夫,不要走!我们再也不翻墙,也不玩弄你的的草药了,我们以后一定听你的话,不调皮。呜呜呜~”

    稚嫩的哭腔和真挚的自责,听得人人心生悲悯。

    周围几个孩子极力挣脱,也许是爹娘的手松懈了,也许是他们也心软了,八九个孩子冲出来,一个个上前围着大夫抱在一起。

    “大夫不要走!”

    “大夫不要走!”

    一个个哭着喊着……

    这场面倒让三王爷有些震惊,打开扇子半遮脸,和萧暮顾说着悄悄话。

    “他们寨主不见了,都没见有人这么伤心……一个大夫要走居然这么不舍。”

    龚大夫摸着一个个小脑袋,安慰道。

    “这几年,你们常来医馆玩闹,跟我学了不少知识。好好努力,将来一定也能做个好大夫。”

    孩子们依然紧紧抱着不松手。

    恭大夫笑了笑,“现在我考考你们,如果吹寒风,玩水着凉了,流清鼻涕,应该怎么办?”

    允儿擦拭眼泪,抽泣的回答,“连皮生姜,连根葱白,细茶一撮,煮水喝热汤,出出汗就好了。”

    龚大夫拍了拍他肩膀,“好,很好。”

    接着又问道,“那如果你们在外面玩,不小心受伤出血了,身上没有药,又该怎么办?”

    一个小胖妞抢答道,“没有药,去找大夫要!”

    “哈哈哈哈哈……”

    孩子们的爹娘都忍不住逗笑了,笑容里还泛着泪花。

    允儿想了想,“上次大夫采药的时候,说路边有个开紫色花朵的,叶子边边还有刺,叫……叫大蓟!可以捣碎外敷止血。”

    龚大夫欣慰的点点头,“你看,你们已经是半个大夫了,医馆的书我都留给你们了,好好背诵学习。下次……下次我回来再考考你们!”

    小胖妞睁着圆溜溜大眼睛,

    “大夫,你真的还会回来吗?”

    龚大夫点点头,“等我办完事,一定回来看你们。”

    你们还有家,还有父母相伴。

    但是那个孩子,没有了家,也没有亲人相伴左右,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外面漂泊的太久了……

    龚大夫和孩子们一一道别,孩子们依然不舍的抱着大腿,拽着手臂。

    三王爷示意,陈云立刻领悟,

    “请大家把自己孩子领回去吧。”

    父母们上前,一边安慰孩子大夫还会再来,一边连拉带拖的将孩子抱走。

    “走吧。”三王爷一声吩咐,队伍慢慢随着两匹骏马往回走。

    还没走多远,突然后面山坡上有人大喊。

    “大夫,等等!”

    龚大夫止步。

    三王爷也拉住缰绳,停了下来。

    一个老妇人,小心翼翼护着怀里的东西,步履蹒跚的急切往这边赶来。

    边走边笑道,“还好我家近,不然真追不上来,这是刚从鸡窝里掏的蛋,你走的太急,我也来不及煮熟了。你带在路上吃。”

    龚大夫正想说不用了。

    老妇人坚定笑道,“千万别推辞!不然我还得继续追呢。”

    “好吧,谢谢了,大娘,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吧。”

    龚大夫将三枚鸡蛋揣在怀里,老妇人转身刚走了两步。

    一群村民匆匆快步跑下坡。

    “大夫,这是我家的红薯,你带着。”

    “大夫,我家这只鸡,你带路上烤了吃吧。”

    “大夫,这果子留着路上解渴。”

    “大夫,不好意思,我家啥也没有,我就想来送送你......

    这夹道相送的场面,看的官兵们都有些热泪盈眶,虽然这份热情与他们无关。

    龚大夫挥挥手,“不用了,不用了,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东西太多了,我实在拿不下了啊。”

    大妈送完红薯,站在一旁默默抹泪。

    “刚才孩子们哭的时候,我就忍不住了,大夫你虽然是寨主抓来山上的压寨大夫,但是这几年,真心实意的帮我们诊病,还不收诊金,又教孩子们认字,辩识草药,你走了,不仅孩子们舍不得,我们更舍不得!”

    三王爷摇着扇子,叹了口气,“再说下去,本王都要落泪了。”

    一番热情相送,乡亲们站在原地,依依不舍挥手道别。

    龚大夫抱着一堆离别赠礼,弯腰致谢。

    三王爷骑着马慢慢往前踱步,一行人继续出发。

    安静沉闷的离别场面里。

    突然想起一群稚童们,整齐嘹亮的读书声。

    “中医病证莫要慌,四十二病记端详。

    一病辨作多病治,各有一法为主方。

    感冒寒热湿三种,荆防银翘香薷汤。

    咳嗽七般三外感,寒止热菊燥杏桑……”

    众人回头一看,山坡上齐刷刷的站了一排孩子。

    高矮胖瘦,参差不齐的站了一排。

    每个孩子都牟足了劲高声背诵。

    边背诵,边朝着恭大夫轻轻挥手道别。

    那嘹亮清澈的声音犹如骄阳破云,穿透层层阴霾,回响在大山里。

    明媚!响亮!激荡人心!

    一堆礼物已经让龚大夫有些愧不敢当,而这一群整齐嘹亮的背诵声。

    瞬间击溃他内心最后一点防线。

    眼含泪光,微笑着,朝着孩子们挥手道别。

    村里心软些的妇人们,被那稚嫩的声音感染,纷纷抹泪。

    侍卫中也有感性之人,被这群孩子对大夫的特殊告别方式而感动,偷偷擦拭眼泪。

    就在众人陷入悲离别的情绪中时。

    整齐嘹亮的声音逐渐变得参差不齐。

    “痰湿二陈,二陈……什么来着?允儿,你快翻书看看。”

    “好,别急别急。”允儿站在最中间,手里拿着一本书,匆忙翻开,“痰湿二陈热清金,肝火泻蛤阴麦汤。”

    允儿念完,孩子们继续跟着念了一遍。

    “痰湿二陈热清金,肝火泻蛤阴麦汤。”

    “哈哈哈哈……”

    “哈哈哈,我就说这群孩子不是块读书的料。”

    “哈哈哈!”

    三王爷以扇捂嘴,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刚刚感动的眼泪还没干,这会直接笑出眼泪来。

    欢笑声,朗读声,悲欢离合混合在一起,回荡在这片郁郁葱葱的大山里。

    也回荡在每一个人的心底。

    密林深处。

    徐威海瞪完恭芷七,转身继续快走,大概是觉得还得倚着这郎中给寨主治病,不能让郎中被自己吓坏了,那就不好了。

    边走边叹了口气,“云盘寨地势高,山路崎岖难行,寨子里的人生病了,大多都选择拖着。一拖再拖,拖成重症才不得不下山寻医。往往在路途中就......

    恭芷七突然止步。

    “你听!”

    徐威海以为有官兵追来,屏息聆听。

    恭芷七浅浅一笑,“是孩子的读书声,他们是在读中医辩证治疗处方口诀。”

    这熟悉的口诀,爹爹以前也教过她。

    她很快就全背下来了,爹爹非常满意,还给她买了串冰糖葫芦作为奖励。

    没想到,今日会在深山寨子里,听见一群孩子们对着大山高声诵读,看来这土匪窝里的风气在下一代逐渐发生了变化。

    想到这里,恭芷七突然想起爷爷曾经对爹的教诲。

    大医精诚者,不仅可以治病救人,还能以医道教化人心,珍爱生命,从善如流。

    看来这压寨大夫,不仅是位民间高手,还是位大医!以医道教化童心!

    隔了老远,楚冬荏就看见了迎面走来的两个身影,急忙站起来,刚走两步,被二爷用刀横拦在原地。

    “没出什么问题吧?”

    徐威海摇摇头,“拿药的时候,有人来了,幸好我们逃的快,没有被发现,一路小心翼翼,没问题。”

    “很好。”二爷放下刀。

    恭芷七将包袱放在地上打开,和楚冬荏介绍起自己的成果。

    “你看这些药,不错吧,这寨子里的大夫真厉害,做了这么多药膏。”恭芷七摇了摇一个小药瓶,欢喜笑道,“这个好东西,夏天夜宿荒野山林一定不能少!”

    楚冬荏拿起来,打开闻了闻,“雄黄粉?”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