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侠医云游记 >第十八章 大医精诚
    楚冬荏的爹在太医院使的位置快十六年了,上一任太医院使上任了十年。

    听闻是在一次针灸诊治,下针时出了差错,被革职查办。圣上念他往昔治病医术精湛,功不可没,并未问罪。后来是他自己辞官隐退,从此再无音讯。

    郎中的爷爷如果曾经是太医院使,按照时间往后推测,那就是上任辞官的太医院使:恭太医了!

    他之所以感到震惊,是因为这位恭太医虽然辞官隐退,但是在整个皇亲贵族,甚至太医院里,都留下了不少值得称赞和回味的医案故事。

    而唯一的一次针灸诊治的失误,传言是被人动了手脚。

    这两年在太医院,每次遇到一些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就会听见那些宫里的老嬷嬷感叹,“要是恭太医还在这里,就好了,肯定能少吃点苦头了。”

    有时病症复杂多变,太医们束手无策,讨论病情激烈时,只要爹不在现场,总有一两个人忍不住摇头惋惜,“要是恭院使在,我们也不用这么头痛了。”

    仅从别人的惋惜和留恋中,楚冬荏就能深刻的感受到这位曾经的恭太医恭院使,医术过人之处。

    更何况,还常有太医们津津乐道的一些医案,听了之后,更加让人对这位恭太医佩服不已。

    楚冬荏也去翻阅过一些恭太医曾经的治病医案。最让印象深刻的,是有位贵妃突染疾病,口噤紧闭,不能言语,汤药不进。太医们就算开了对症的处方,吃不进嘴里,也都无可奈何。

    恭太医诊治之后,命人仅仅以黄芪、防风两味药,煮汤药数碗,搁置在病者床边熏蒸。

    一夜熏蒸之后,第二日病患竟然能开口言语了,再服药治疗。

    这位贵妃染了风疾,病症并不难诊治,难就难在汤药进不去。

    仅仅两味药,换个简单的方式,就有出奇的效果。

    恭太医这出神入化的医术让太医们都自叹不如,而他却常常自谦叹道,“这些治病的方法,医术古籍上都有记载,为医者,要重视临床诊治经验,也要博览医书,两者相结合,才能有所思考,有所突破。”

    常言道:有德而不自居,谓之谦。

    在那些让人啧啧称赞的医案里,他仿佛能看见一个有儒者风范,妙手回春的大医身影!

    虽未曾有缘谋面,但自幼耳濡目染了他人对恭太医的赞赏和肯定,那高大坚实的身影便成为他内心追逐的方向。

    恭芷七一个人絮絮叨叨说着考试相关的事情,却发现楚冬荏毫无反应,第一次见他如此神游在外,心不在焉。

    伸手拍了拍楚冬荏的肩旁,“喂,你在想什么呢?”

    楚洞荏回过神,“我,我在想一个人。”

    “哦~”恭芷七的这声绵长的哦,三分疑惑三分似懂非懂的理解,也没有继续再问,是想父母家人,还是想心上人?

    楚冬荏从那声哦里似乎也明白了她的疑虑,连忙解释。

    “大医精诚,我所想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如果有一天有幸能遇见他,我一定立刻舍弃膝下万两黄金,跪下拜师。”

    “哈哈哈~”恭芷七爽朗一笑,“没想到楚太医也变幽默了。”

    楚冬荏温柔含笑望着眼前的人,“那也是得了你的真传......

    “哈哈哈哈哈~”恭芷七笑得前仰后翻,扶着腰,笑得快岔气了,“楚太医,我真是......

    楚冬荏身体微微一颤,凝视着眼前笑得肆意洒脱的人,眼神里,几分欢喜,几分迷茫。

    他不确定,刚才恭芷七说的喜欢,是哪种喜欢......

    脸颊微微发烫,他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自己对眼前这位肆意洒脱的少女,越来越欣赏,越来越......

    并不是因为她的爷爷是自己心中敬仰的恭院使。

    而是她本身,所散发的光芒。

    恭芷七笑完,缓了缓,“好了,咱们早点休息,这几天,好好准备下三日后的考试。”

    “嗯!”

    三日后,王氏医馆后院。

    后院的门敞开,除了参加考试的人,所有人都可以站在门外围观比赛,以证公平公正。

    虽然在江湖行医多年,但和这么多人一起参加考试,恭芷七心里居然还是会有一丝丝的紧张感。

    楚冬荏反而淡定自若。

    恭芷七凑过去,小声问道,“你怎么考试一点不紧张?”

    楚冬荏浅浅一笑,“进太医院前,就必须通过重重考试。入了太医院,每年依然会有测试。”

    “好吧,难怪你如此淡定,原来考试对你而言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王氏医馆里有人走了出来,气氛立刻紧张了不少。

    “铛~”

    药童敲了下铜锣,门口嘈杂的人群立刻安静了下来。

    “今日考试,共四轮,第一轮,基础笔试。前五十名,才可进入下一轮。”

    底下有人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恭芷七思忖道,“这一环节,不仅是要考基础,看来还得拼书写的手速了。”

    “嗯。”楚冬荏点头肯定,继续聆听。

    “第二轮,看药辨真假优劣。前二十名,才可进入下一轮。”

    这人数剧减,给参加考试的人不少心里压力。议论声此起彼伏。

    “这淘汰的也太快了吧。”

    “又是比速度,看来得专心点才行。”

    “这也不算什么,毕竟平时抓药的时候,必须眼尖,一眼就得辨认出药材的真假优劣。”

    “铛~”

    铜锣一声响,打断了讨论。

    “大家安静点,听我把规则说完。第三轮,中药炮制。我们会在上一轮二十人之中,最后录用十名。”

    宽敞的后院,原本是用来晒药的地方,为了考试,已经全部清空场地,地上放着笔墨纸。

    “好,现在请榜上有名者,排队入院。这些是在报名者里经过初步筛选出来的应试者。榜上无名者,可以回去了,再接再厉,明年再来”

    两名伫立一旁的药童展开手中的宣纸。

    恭芷七快速浏览,这张纸上差不多有一百多人,一排排看下来,都还没有看见自己和楚冬荏的名字......

    不会搞半天,他俩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吧。

    “找到了!”楚冬荏伸手指了指名单最后两人。

    楚冬荏,三七。

    恭芷七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排在最后。

    险些就没有考试的资格了......

    楚冬荏倒是不在意这些,“走,我们进去吧。”

    恭芷七并不知道,她的担心,是真的......

    前晚,王氏医馆。

    周掌柜坐在书房,拿着一叠报名表。

    “这就是你说的那两个胡诌的人?三七?楚冬荏?”

    阿仁连忙点头,“对,没错,就是这两个人。”

    周掌柜蹙眉,微微叹息,沉思了片刻,将两张宣纸放在一旁,“这两人有待商榷,我先看看其它人。”

    名额逐渐满,那搁置在一旁的两张宣纸,似乎被遗忘在桌边。

    书房的门窗敞开着,阵阵晚风吹进来,将两张纸吹到院子里。

    王大夫正闲庭信步的在院子里赏月吹风,捡起地上吹来的两张纸。

    阿仁连忙跑出来,见王大夫借着月光正在看纸上的报名信息,便不敢打扰。

    在这王氏医馆里,虽然王大夫最年长,但视力极佳,无人能比。

    连地上的一根头发,坐着都能看清,所以打扫医馆的人丝毫不敢马虎。

    “这两人怎么被吹出来了?”

    阿仁连忙解释,“这两人填的信息有些,有些离谱,周掌柜说,有待商榷,就放在桌边,没想到被风给吹出来了。”

    王大夫将两张纸递过去,“你告诉周掌柜,平平无奇多了,偶尔来些别致的,或许会有惊喜。”

    “是是。”

    阿仁接过纸,回去将王大夫的话一字不落的传达。周掌柜数了数名额。

    “行吧,把这两人加到名单最后。”

    王氏医馆后院。

    入院考生都已整齐站立。

    “条件有限,所以大家只能在地上书写。待会我锣声一响,大家就可以开始下笔了。第一轮笔试题目:请详细书写中药配伍禁忌里的,十八反,十九畏。”

    听完考题,大家都跃跃欲试,这题目不难,简直是中医基础中的基础了。

    所谓配伍禁忌,就是两味药在一起,可能会发生剧烈的毒性反应,或者副作用。

    这是在开方捡药时,千万不能出错,必须熟记的基础理论知识,如果连这个都记不住,就容易出问题,若真出了什么事,还会引起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铛~”

    铜锣一响,恭芷七立刻拿笔蹲在地上刷刷开写。

    十八反: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甘草反甘遂、大戟......

    匆匆写完十八反,继续书写十九畏。

    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

    写完落笔,还没来得及吹干墨迹,拿起答卷匆匆上交。

    “第四十五名。”

    听见书童念出名次,还好在五十名之内,恭芷七终于松了口气。

    才发现楚冬荏就站在一旁,正微笑的看着她。

    恭芷七走上前,用胳膊顶了下楚冬荏手臂,“你第几个写完的?”

    “第二个。”

    “啊!”恭芷七一脸震惊,双手抱拳,佩服道,“厉害厉害~真乃我辈楷模!”

    楚冬荏连连摆手,“不敢当,只不过快速书写不是郎中擅长之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