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大唐:朝九晚五,李二被我气疯了! >第一百五十章 是东瀛不是蓬莱
    大唐:朝九晚五,李二被我气疯了!第一百五十章是东瀛不是蓬莱“科学?”李承乾面带疑惑。



    “科学便是将万事万物之理揭示给世人的一门学问。”秦凡简洁概括道。



    闻言,李承乾不由问道:



    “学了科学便能在夏日凝水成冰吗?”



    秦凡笑了笑:“这只是小儿科罢了!科学能做到的事情,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闻言,李承乾不由向往道:“秦老叔可以教教乾这科学吗?”



    闻言,秦凡淡淡道:“不行?”



    “为何不行?是乾不够聪明吗?”李承乾有些不甘。



    “不!只是单纯看你不爽,懒得教。”秦凡撇撇嘴道。



    谁会愿意被一个半大小子叫成老叔呢?



    随后,他转头看向李元吉。



    “你可满意了?”



    顿时,李元吉的脸一阵青一阵白的。



    他感觉自己的脸火辣辣的疼。



    虽然秦凡并没有说些什么嘲讽的话。



    可是此时平淡的语气,更令李元吉难以接受。



    他只得端起大海碗扭过头去。



    引得李世民一阵失笑。



    随后,李世民开始讲述起最近的那些布置2.



    “琉球王国所需要的木材已经开采装船了。”



    闻言,秦凡点了点头。



    当初摩瑟离开时,自己给了他那捕鲸船的图纸以及捕鲸之法。



    想必用不了多久他会再次登门的。



    只是不知道琉球王国库存的银两还够不够购买木材。



    怕是有点悬。



    不过不够也没关系,这不是有皇家钱庄吗?



    完全可以借银子给对方,到时候就以各种渔业产品进行偿还!



    “我大唐的船只也已经开始建造了,只不过秦兄弟你给的图纸实在太过复杂,匠人们进展缓慢。”



    这倒是出乎李世民的意料。



    但秦凡却点点头道:“这我倒是没有考虑周全。”



    的确,按照秦凡的设想,这些图纸应该都在大唐工匠的能力范围之内才是!



    只是秦凡忽略如今工匠们的水准。



    不错,的确是在能力范围之内,但那也得看是什么工匠。



    并不是所有的工匠都有这个实力的!



    而建造一艘商船却需要大量的工匠。



    如此,根本就没办法做到尽善尽美。



    更何况,还有一大批拥有技术的匠人被秘密派遣出去制造战舰。



    那么能够用于商船制造的匠人就更是稀缺了!



    “这样,回头我给你弄一些工具,随后你照着这些工具仿制一批。”



    “如此,那些涌上工具的匠人们想来也能省力一些。”



    闻言,李世民眼前一亮。



    没想到自己只是发发牢骚,秦凡就想出了解决的办法。



    “好!就这么办!”



    一旁的李元吉一直竖着耳朵,这时候听到两人聊起商船,也坐不住了。



    于是试探着问道:



    “兄长,你们造这般庞大的船只,是想东渡蓬莱吗?”



    “东渡蓬莱?”李世民笑道:“并不是,这些商船会带着我们大唐的货物去西方赚取银子!”



    秦凡也是不由开口道:“你怕是那些故事看多了吧!真的以为世上有什么仙人?”



    “当年那徐福去求取仙药,去的也不是什么蓬莱,而是东瀛!”



    “东瀛?就是那般身材矮小的倭人?”



    李元吉大感幻灭。



    事实上,东瀛人之所以身材矮小,主要还是受到地理条件限制。



    因为东瀛为岛国,所以无论是蔬菜还是肉类都极度缺乏。



    只能靠捕鱼为生。



    营养不均衡,自然也没办法长得身强体壮。



    当然,还有另



    第一百五十章是东瀛不是蓬莱



    外一个说法。



    东瀛人乃是徐福带去的两千童男童女的后代。



    他们之间相互结合,基因之间存在缺陷,所以才会如此长势。



    当然,这些都只是笑谈罢了。



    就好似李元吉所说的那样蓬莱仙岛。



    “东瀛并没有多大的贸易价值,不过据我所知,那你有一座石见银山,生产银矿,倒是可以将它打下来。”



    闻言,李世民不由惊讶道:“银山?一整座山的银子?”



    秦凡点点头道:



    “不错,石见银山的银矿储量十分丰富,若能开采出来,怕是能够递上大唐数年税收。”



    按照秦凡的记忆,如今的东瀛应该处于飞鸟时代。



    而实际统治者并非日本天皇,而是在战争中取得胜利的苏我氏。



    用不了十年,不满苏我氏统治的天皇家族将会发动政变。



    那时便是大唐夺取银山的最佳时机。



    但如果此时将这个时机告诉李老板,对方必然对自己能够“预测未来”一事产生疑惑。



    到时候难免会横生枝节。



    与其如此,倒不如等到变故前夕,再将此事告知不迟。



    而且经过将近十年的发展,秦凡相信大唐拿下石见银山,根本就不费吹灰之力!



    “石见银山之事,倒是不急于一时!”



    “那银山就在那里,东瀛倭人也没有开采的打算,所以我们可以徐徐图之。”



    闻言,李世民这才松下一口气。



    确实,如今的大唐正忙于各方面的发展,再去远隔重洋的东瀛夺取一座银山,开采起来也十分不便。



    反正银山就在那里,也不会长腿跑了。



    倒不如暂且搁置。



    于是,李世民继续道:“另外,我已经找了不少人学习外邦言语,长安也偶有外邦之人,只要重金聘请,他们愿意教授语言的。”



    秦凡点头。



    长安毕竟是国际化的大都市。



    而大唐又为天朝上国。



    外邦之人心生向往很是正常。



    “那火药之事,准备得如何?”秦凡主动问道。



    火药涉及开矿,而只有大唐拥有足够的铁和煤的产量,工业才能顺利发展起来。



    如此,李世民心心念念的枪炮才有机会打造出来。



    “难!”李世民皱眉。



    “丹师水平参差,许多人即便用上秦兄弟你提供的方法,也没有办法将硝石炼出来。”



    李世民捏了捏眉心,继续道:



    “即便是将硝石炼出来了,后续制作火药的步骤也常常出现纰漏。”



    “已经有两名丹师,死与炸膛,另外受伤的也有数十位。”



    闻言,秦凡不由咋舌。



    要知道,他所提供的的那些方针,已经足够详细了。



    只要丹师具有一定的水准,制出硝石根本就是轻而易举。



    而合成炸药虽然有些难度,但也不至于炸炉!



    第一百五十章是东瀛不是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