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84,从养鱼开始 >第0300章这就是研究基地了
    韩川教授这会儿哪里还是什么五十几岁的老头啊,比小伙子还精神呢。



    他沿着山谷的谷底从南到北的走了一趟,大概估算了一下山谷的长度。



    又从东到西的测了下宽度。



    魏开然放下背包,跟着老师一起跑腿。



    韩川在前面健步如飞,小伙子已经累的在地上坐了好几回了。



    卢昌华没有跟着他们来回跑,而是蹲在一丛蓝莓树跟前,把周围的积雪扒开。



    露出了完整的一株蓝莓树丛,树根四周都是落叶和腐败的果子。



    这颗蓝莓树从根部往上长出五个主杈来,每个主杈上又抽出五六根长短不一的枝条,上面挂着蓝白色的小果子。



    树叶已经脱落了。



    枝条上还发出了新的芽孢,绿意盎然。



    他又连续扒开几株蓝莓树,都是一般无二。



    这几棵高的有四五十公分,矮点的也就三十公分的样子。



    这些矮株完全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枝条上的果子还很完整,微风拂过,果子在枝条上随风摆动,哗啦啦的发出响声。



    待韩川和魏开然回来,卢昌华已经整理出了一块干爽的地面,把背包放在这里。



    “怎么样,教授,有什么收获啊?”



    “哈哈,小卢啊,你的这片蓝莓品质好,分布广,株数多,这里是非常好的研究基地啊。我准备和你合作,在这搞研究了!”



    “是吗?那太好了。我能不能把这的蓝莓移植一些出去啊?”



    “暂时不行,这要等我们研究的差不多了,才能考虑移植的问题。”



    韩川一口回绝了卢昌华的要求。



    “那,我能采摘这些果子吗?”



    “可以啊。”



    “但是要保留一些,不能都采了,我怀疑这里出现的蓝莓跟这些狍子也有些关系。”



    “啥关系?”



    “你想啊,狍子吃这些果子,它们一边吃一边把这些种子排出体外,这里的蓝莓也可能是很多年前,它们从其他地方带来的种子。”



    韩川摘下一颗蓝莓,放进嘴里咬了一口,拿出来用手掰开果肉,说道:“你看,它的种子很小,种子的发芽率也不高。这里能有这么大一片,说明当初带来的种子一定不少。”



    “这跟这些狍子脱不了关系啊。”



    韩川像是发现了大秘密一般,脸上都堆着笑容。



    “老师,您是说,这些狍子在别的地方吃了果子,跑到这里拉屎,就留下了部分种子?”



    “有这个可能性。”



    韩川点点头说道。



    “那,那他们要是吃了这里的果子到我的地里拉屎,不是我地里也能长出蓝莓?”



    卢昌华眼前一亮。



    “这就是一个猜测,再说了,现在根本就不需要种子育苗,使用扦插法就行,繁殖快,周期短。”



    韩川看着卢昌华一脸的怪异。



    “这你都不知道吗?”



    “呃,嘿嘿,我没种过,不知道。”



    卢昌华倒是实在,实话实说。



    “过两天,天气再暖和一些,我帮你剪些枝条,咱们去你的山谷里试种一下。”



    “那感情好,谢谢教授。”



    有专家在就是好,卢昌华认为最难的问题,在专家门前就不是个事。



    三人坐下喝了点水,就着咸菜啃起了馒头。



    熊宝哥仨就趴在卢昌华的脚边,洗脸的洗脸,抓痒的抓痒,刨地的刨地。



    卢昌华从包里拿出了馒头,一狗一个,它们嘴里含着馒头,相互看看,各自扭头吃了起来。



    韩川一边吃着馒头一边说道:“这个山谷不小啊。南北有三公里,东西有一公里。三平方公里,我概算了一下,有八九十万棵。”



    他喝了口水,继续说道:“这里就是一个完整的野生蓝莓族群,在这里搞研究规模已经足够大了。”



    “那是不是说,每株蓝莓树都能剪下一段枝条繁殖啊?”



    卢昌华的眼睛变得亮晶晶的。



    “呵呵,理论上可以。”



    “那就太好了。”



    他乐得差点蹦起来。



    “哎,你别急啊。”



    韩川看看卢昌华说道:“也不是所有的蓝莓树都适合这么操作。你得挑选植株较大,健壮无病的,果子饱满,口感相对好,酸甜适度的植株移植,而且谁都不能保证100%的成活率。”



    见卢昌华有些失望,韩川笑呵呵的说道:“小卢啊,这野生蓝莓的生长环境和条件相对苛刻,不是什么土地都能成活的。就是成活了,也不一定结出的果子就好。”



    “你种几年就知道了。”



    “呵呵,只要有韩教授在,我就有信心种好!”



    “你呀!”



    韩教授拍了拍吃饱的肚皮,站起身来,看着这山谷。



    “能找人在这儿帮我盖个房子吗?”



    “行啊,没问题。”



    几人在山谷里又转了好一阵,这才往回走。



    那些狍子吃饱之后,也晃晃悠悠的走了出去,去找另一批狍子。



    卢昌华他们穿过丛林,身后已经跟着长长的一大串狍子了。



    待三人穿过山谷,爬上山嵴,往农庄去时,狍子们已经进入到了山谷里,那条小河边,挤满了狍子,它们都低头喝着水,而后悠闲的在这个山谷里游荡起来。



    走回到农庄,三人都走的小腿发麻。



    先进屋子里坐了一会儿,喘匀了气,这才上车往回赶。



    当晚,简单吃了饭。



    韩川就提笔开始给学校写报告,把发现这里的野生蓝莓族群情况进行上报,申请在这里建设科研基地。



    魏开然则帮着老师整理誊写。



    他们师生俩忙自己的工作,卢昌华也在忙自己的事。



    他给二洪去了电话。



    “二洪啊,我要在山里修几间房子,你去找找人。再找一个做饭的,明天安排车一起去北山。对,柴米油盐都要。多少人啊,人越多越好,就是土坯房。嗯,你去办吧。”



    第二天一早,魏开然就要去场部邮局,他要把报告寄回学校。



    卢昌华把他送到了队部,让他跟着老陆的胶轮车去场部,他跟老陆交代。



    “陆师傅,把他送到邮局,回来的时候,把他带回来,别让他走丢了。”



    “呵呵,你放心,这事交给我了。”



    老陆收起卢昌华塞给他的一包香烟,笑眯眯的保证道。



    看着魏开然上了车,卢昌华才回家。



    二洪已经找来了十五六个壮爷们,手里拿着斧子锯,铁锹,镐头。车厢里还堆着几袋白面,一桶豆油,十几颗大白菜和一麻袋土豆。



    锅碗瓢盆也带了不少。



    “韩教授,走吧,盖房你得指挥啊。”



    “好,走。”



    韩川也不含湖,他伸手就要往车厢上爬。



    “哎,别上车厢,坐车。”



    卢昌华把他拉上了奔驰。



    熊哥哥仨见状立马窜上了后座,占据有利位置。



    咦?今天那小子怎么没来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哥仨跟着主人摇摇晃晃的去了北山。



    车子停在了农庄。



    把油面和蔬菜都搬进了厨房,锅碗瓢盆也拿进去,安排好厨师在家拾掇着,其他人拿着工具就往山里去了。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www.yeguoyuedu.com 安卓苹果均可。】



    韩川和卢昌华不去都不行。



    韩川要指挥在哪儿建,怎么建,卢昌华要是不去,这些人也不会听韩教授的。



    十几人一路跋涉,终于来了这片蓝莓谷。



    “我看就在那边山坡上建吧。”



    韩川指着西边山坡说道。



    “行,你说咋办就咋办。”



    “去西边,把杂树都砍了,动手。”



    卢昌华一句话的事。



    这些爷们穿过了山谷,来到了西边的山坡上,抡起斧子就砍。



    乒乒乓乓。



    很快就清出了两百多个平方的空地。



    这个位置不错。



    坐西朝东,一早的太阳就能照到,南边的阳光也能光顾。



    身后是山谷西侧的山坡。



    清出了空地,抡起镐头就刨。



    积雪和落叶下就是硬邦邦的冻土。



    刨起来费劲儿。



    一镐头下去就是一个白点。



    可啥事都架不住坚持。



    十几人四五把镐头,轮流来。



    很快,冻土就被刨开,越往下泥就越松软。



    只是树根很多。



    人多力量大,有人用镐头刨土,有人用斧头砍树根,有人用铁锹清理浮土。



    很快就挖出了一个半米的土坑。



    山谷中,太阳高悬,被人踩踏过的地方开始融化,泥土变得潮湿起来。



    大伙都找了干爽的地方坐下休息,吃着馒头咸菜,喝着水,吹着天南地北的牛逼,说着不着边际粗俗的笑话。



    山谷的深处,三三两两的狍子们悠闲的散着步,吃着枝条上挂着的蓝莓,偶尔吃上一两口积雪。



    双方都各忙各的,互不干扰。



    吃饱喝足之后,众人拉屎撒尿的解决了个人生理问题,就开始了下一轮的劳作。



    有人去清理砍倒的树木,去掉枝枝丫丫,保留树干备用。



    有人继续挖坑挖沟。



    有人去周围割草,把那些隐藏在雪地里的枯黄杂草都割下来,打成捆。



    韩川早就去了山谷里,他又去研究蓝莓去了。



    现场唯一闲着的人就是卢昌华了。



    他干啥都伸不上手。



    嗯,明天要带油锯来,那不是更省劲儿么!



    眼瞅着太阳西斜,卢昌华就招呼韩川。



    “教授,该回去了,一会儿天就黑了。”



    “行,走吧。”



    众人把工具都埋进雪里,只拿着装馒头的袋子和水壶往回走。



    往天跟着卢昌华一起回去的狍子们,早就走了。



    只留下山路上的脚印,诉说着归家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