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84,从养鱼开始 >第0275章升级新技术
    胡乐的满月酒举办的热闹。



    吴玥娘家人都来了,没挑出什么礼来。



    胡大贵两口子兴高采烈,胡家老两口也是扬眉吐气。



    在他们看来,自己终于在媳妇儿娘家人面前又搬回来一程。当初儿子结婚的时候,吴玥的爹妈可是不同意的。她的二哥三哥也反对。



    只有大哥没说什么。



    如今大贵也算是出人头地了。



    吴强如今早已今非昔比。



    当初那个在干菜市场混生活的傻小子,已经成了哈市的一面旗帜。



    不仅在几个市场有自己的店铺,还开了商贸公司。据说生意做得不错。



    吴强见到老卢还是很客气。



    老卢是他的第一个贵人,也是妹夫胡大贵老板的父亲,于公于私他都得客气些。



    这几年,老卢用了很多自己种植的辣椒,吴强这边的用量少了很多。



    吴强也是头脑灵活,见老卢的用量少了,就找了其他客户,逐渐哈市本地靠着辣椒立足了。



    刚满月的小胡乐,蹬着小短腿,一脸迷湖的样子,让卢昌华很喜欢。



    胡大贵趁势提出,让孩子认卢昌华当干爹!



    这下,在亲朋好友的起哄下,卢昌华和王瑶就成了胡乐的干爹干妈了。



    王瑶把一块黄金打造的长命锁套在了胡乐的脖子上。



    这下,卢昌华不仅是胡大贵的好兄弟,还是孩子的干爹,这关系可以算是牢不可破了。



    昌和拖拉机集团的后续配套工厂,也在紧张的施工中。



    如果这些工厂都能正常生产的话,它们不仅是能制造拖拉机那么简单了。



    经过两个月的生产,暂时解决了德特75拖拉机的配件问题。



    可有一个难题又出现在卢昌华的面前。



    那就是对德特75发动机的改造。



    农场都是大面积农田作业,需要的都是大马力拖拉机。



    虽然德特75完全能替代东方红75拖拉机,可也有缺点。



    那就是费油。



    现在洛拖不仅推出了东方红802拖拉机,还推出了更大马力的1002拖拉机。



    相比之下,德特75的马力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谁不想用好的拖拉机啊?



    1002售价12.5万一台。



    黑省垦区要是全部换装就得几个亿!哪有那么多钱?



    整个垦区引进的德特75至少有3000台。



    现在配件有了,这车还可以使用好多年,要是能对它的发动机进行些升级改造,把马力提升上去,不仅能节约购买新车的费用,还能省油,提高作业效率,这种技改就是垦区迫切需要的。



    赵怀安陪同总局科技局、农机局的领导和专家,来拜访卢昌华。



    他们要求召开个恳谈会,和拖拉机集团的专家们畅谈一下这个技改项目的可行性。



    既然配件咱都提供了,也赚了钱,这种技改人家也有资金,卢昌华就召集了发动机厂的技术骨干,在集团会议室里恳谈上了。



    总局的要求是在不改变原发动机结构的情况下,节能增效。



    专家们在研究了这型发动机的具体情况后,提出了高压共轨技术。



    原来,早在几年前,苏俄的发动机技术就已经有了突破。



    卢昌华把发动机厂买回来,只要求研发生产低端小型发动机,他们先进的研究成果没地方施展,图纸都锁在文件柜里。



    现在听说要改造这款75马力的发动机都来了兴致。



    总局的人听说有全新技术,都来了兴趣,让昌和厂先试着提出方案,改造一台。



    高压共轨技术在柴油机中是很先进的技术。



    不仅节油,还运行平稳,减少排放,提升马力。



    主要原理就是把柴油通过高压油泵压入高压油管内,再连接各喷油嘴。



    喷油嘴是由电磁阀控制的。



    控制单元现在是机械式的,不过依然能有效控制电磁阀。



    这需要各个配套厂协作,生产配件。



    图纸出来之后,各厂特事特办,精确加工,半个月就完成了。



    德特75的发动机也要进行必要的改造。



    当老毛子师傅亲手把这些零零碎碎安装好后,启动了这台新改造的发动机。



    发动机的声音发生了改变,变得柔和了许多。



    由于四个气缸里的喷油嘴能精确控制喷油时间和油量,这就起到了节油和增加马力的效果。



    重要的是,运行平稳,声音温和,可有效增加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为了更好的将改造配件安装的天衣无缝,谢尔盖他们要求重新铸造全新的缸盖。



    这样就能把电磁阀和喷油嘴合二为一,完成工业设计。



    不仅缸盖重新设计了,有电磁阀的喷油嘴也重新设计生产。



    当再次试车的时候,发动机更加的完美了。



    原有75马力的发动机,经过改造,马力大大提升,达到了105马力。



    整整增加了30马力。



    这可是质的飞跃。



    在不改变排量的情况下,这种改善,绝对是神迹。



    这种技术,昌和厂马上申请了专利。



    同时这项技改通过了验收。



    改造发动机收费5万元。



    昌和厂派出大量的工程师,协助各农场改造拖拉机。



    整个六月,在总局的协调下,所有德特75都进行了改造。



    从各地反馈的情况看,这次技改相当成功。



    这天,陈立国找到卢昌华。



    “卢总啊,现在咱们的这项技术经过验证是完全成功的。我建议,咱们研发生产全新一代发动机,为咱们的拖拉机配套。”



    从技改75马力发动机,到生产全新的小型节能发动机,完全不是一回事。



    要知道,现在柴油发动机的高压共轨技术可不是谁都有的。



    “我们能搞出来吗?”



    “我们可以先研发,如果有了全新的节能增效发动机,对我们的产品是一大提升。”



    “好,咱们搞。”



    要知道,小型轮式拖拉机本就马力小,如果能在同等油耗下,增加马力,还能延长发动机的寿命,就会受到农民的欢迎。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www.yeguoyuedu.com 安卓苹果均可。】



    这样的拖拉机还愁销路?!



    有了卢昌华的话,陈立国马上组织专家搞研发。



    有了改造的经验,他们就沿着高压共轨的思路,对现有的18马力柴油机进行升级改造。



    改造件要按照图纸重新生产,有的需要重新铸模,工作量很大。



    为了改造18马力发动机,全厂加班加点的干。



    卢昌华知道自己就是守在厂里也不起作用,干脆回家了。



    陈立国和谢尔盖就得顶着。



    卢昌华在家陪着孩子散步的时候,他的手机响了。



    是老陈打来的电话。



    让他去厂里一趟,样机出来了。



    在实验车间里。



    经过改造的发动机正在试验台上平稳的运行。



    虽然这是单缸的发动机,可是它的声音根本就不像是单缸的。



    以前的单缸发动机,虽然运行也很平稳,可是噪音大,声音清脆,依然有敲打金属的声音。



    可是现在,这样的声音已经没有了。



    在不改变排量的情况下,马力提升到了28马力。



    这样的发动机让卢昌华很惊奇。



    发动机经过连续长时间的试车,通过了严苛的考验。



    装车后,拖拉机表现优异。



    比以前更加节能,增加了马力,减少了排放。



    “申请生产许可,咱们有了升级版了。”



    其他什么都没变,就是发动机升级了。



    这种升级不是一般厂家能模彷的,科技含量很高。



    一进入七月份,全新的昌和拖拉机升级广告就出现在了电视上。



    “昌和拖拉机,致富好帮手,马力更大,更有劲儿,还省油省心!”



    一时间,天南地北的广大农村地区,路边墙上都被刷上了昌和拖拉机的广告。



    马力大了,价格不变。



    这一政策,让很多跟随者立马熄火了。



    他们见去年昌和厂推出了18马力拖拉机受欢迎,也去柴油机厂采购了18马力的柴油机,他们也跟进了市场。



    可谁知道,这才过去一年,昌和厂就推出了28马力的升级版。



    问题的关键是价格还不变!



    这谁受得了?!



    人家昌和厂18马力的柴油机都改造了。



    18马力的发动机直接升级为28马力,原有的一切都没浪费。



    这下打的其他小厂哭爹喊娘,死伤一片。



    对于昌和厂拿出的高压共轨新技术,很多大厂都不在乎。



    包括洛拖也一样。



    他们的发动机以前都是自己生产。



    现在为了增加市场竞争力,不得不去其他柴油机厂采购发动机。



    比如大连柴油机厂。



    他们的发动机技术也是外国技术,如1002的发动机就是他们提供的。



    这让他们忽视了这项新技术。



    也难怪,以前,他们生产的东方红54和75,都是国家指定的产品。



    如今选择多了,他们也就失去了原来的优势。



    昌和拖拉机的出现,并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



    毕竟昌和厂生产的是小型拖拉机,与他不在一个赛道。



    可是世事难料,谁能保证他们不会相互串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