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84,从养鱼开始 >第0239章最大一笔捐款
    卢昌华在停车场先教会王瑶驾驶虎头奔,他才去鼓捣自己的那台。



    王瑶本就会开车,只是对自动挡不熟悉,有些不习惯。



    适应了一阵也就顺畅的开了起来。



    两辆还未挂牌的奔驰车静悄悄的驶离了口岸,先加油,又去修理厂检查了机油和胎压,打开空气滤芯,检查塑料膜是否撕下,这才放心的向着北宁去了。



    周树德望着远去的虎头奔,咂咂嘴。



    外甥女两口子现在不得了了,自己还是要多走动走动啊。



    在平直路面,卢昌华拉了几次高速。



    新车磨合是必要的。



    王瑶有样学样,一兴奋肚子就不舒服。



    李梅早就看会了,驾驶技术对她们来说是必修课。



    让老板坐上后座,她驾驶,超过了卢昌华的大奔。



    汪雪开着桑塔纳跟在后,跑的轮子冒烟。



    到家,王瑶也累了。



    把媳妇儿伺候睡了,卢昌华去厨房做饭。



    汪雪李梅也跟着忙活。



    “这样不行啊,还得找个做饭的。”



    卢昌华滴咕了一句。



    王瑶有孕在身,汪雪李梅的厨艺不咋地,他又经常往外跑。没个厨子伺候着,还真不行。



    第二天,王瑶给同事打了个电话,就让汪雪李梅去给车子上牌,卢昌华在家陪着她,夫妻俩很久没有二人世界了。



    “媳妇儿,车子也换了,以后你就别开车了,容易闪着,还是让她俩开吧。”



    “行,我倒是没有开车的瘾。”



    “都说坐奔驰开宝马。咱家有了奔驰,就得好好享受。”



    “嗯,我听你的。”



    “明天我去趟京城,几天就回来,在家等我,啊?”



    “嗯,你快去快回。”



    京城,卢昌华去过好多次了。



    这次去,感觉又有不同。



    迎接亚运会的气氛非常浓。



    到处都是喜迎亚运会的标语和宣传口号。



    在机场车站都是志愿者。



    带着红胳膊箍,宣传着亚运会。



    就连公交站上都有小学生做宣传。



    这会儿,除了志愿者在忙,那些中学生大学生更忙。



    闭幕式的大型团体操是项大工程,他们都在场馆里排练。



    卢昌华来到组委会的时候,办公室里的人忙忙碌碌,进进出出,根本没人搭理他。



    好不容易他逮到一个机会,跟一位工作人员说道:“同志,我是来捐款的。”



    “啊?捐款啊,去财务室吧。”



    那人往走廊的尽头一指。



    卢昌华这才看到,那边排着长长的队伍,好家伙,都是来捐款的。



    人家来捐钱都带着现金,少的几十,多的几百上千。



    队伍排的很长,都拐弯了,卢昌华见状,也气馁了。



    干脆直接打款得了。



    他出组委会,去了邮电局,打了一个国际长途电话,让花旗银行给亚运会组委会打款,一千万美元,注明捐款。



    然后他就去玩了。



    来京城这么多次,也没怎么玩过,都是来去也匆匆的。



    现在捐了款,算是完成了卢昌华的一个心愿。



    自己重生一回,也为国家做了点贡献。



    他在京城的北海玩的不亦乐乎,可组委会炸锅了。



    九零年,一千万美元是啥概念?



    四千七百多万块啊!



    这次亚运会总投入二十多亿,这笔捐款就占了百分之二!



    重要的是,这笔钱还是海外捐款。



    一查来源地,竟然是苏俄的哈巴罗夫斯克。



    这让领导们很吃惊。



    难道是在苏俄的华人捐的?



    通过外交渠道一询问,花旗银行说,是他们的一个中国客户的捐款。



    查询客户的名字,他们才知道,是一家在东北黑省的企业捐的款,北绒厂。



    让他们不明白的是,既然是企业捐款,为啥没有像其他企业那样,要求广告冠名这些?而是一声不吭的就捐了,还捐的那么理所当然。



    组委会研究决定,为了鼓舞全国人民的士气,鼓励这种捐款不求回报的爱国精神,找来了新闻媒体,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卢昌华登上了长城,还拍照留念。



    该去的都去了,他也要回去了。



    他让宾馆定下机票,明天就走。



    宾馆前台议论纷纷。



    “你说这是谁呢?这么有钱?一下就捐了一千万美金,那可是美金啊!”



    “就是,肯定是老华侨,离开家乡几十年,现在有钱了,捐点钱给亚运会助助威。”



    “没准啊,还是咱京城人呢!”



    “肯定啊!你想啊,不是京城人,谁能捐这么多?”



    “就是,前段时间,咱京城首富不就捐了一笔钱么!”



    “呵呵,他跟人家比可就差了不是一星半点了。他是一百万,最后变成捐车了,人家捐的是真金白银啊!”



    “可不嘛!”



    他们的议论引起了卢昌华的注意。



    一千万美元?捐款?



    自己倒是让银行打款来着,不会是在说我吧?



    他自嘲的一笑,就回房整理行李了,明天的飞机有点早,他得早起。



    卢昌华在宾馆的房间里收拾行李,准备回去跟媳妇家人团聚。



    组委会却通过有关部门的配合,找到了北绒厂的电话。



    他们很郑重的打了过去。



    “你好,我们这里是京城亚运会组委会办公室,请问,你们是北绒厂吗?”



    “您好,我们是北绒厂,请问有什么事?”



    “是这样的,我们收到了一笔捐款,我们想跟你们核实一下。”



    接电话的正是王瑶。



    丈夫去京城捐款,她在家里闲的无聊,就带着保镖去了办公室,处理一下日常事务。



    卢昌华给她打来了电话,他让海外账户打了一笔钱给组委会,这两天就回来了。



    今天她又接到电话,说明天一早的飞机,让她不要担心。



    知道丈夫要回来了,王瑶心情愉快。



    就这这时,她接到了组委会的电话。



    “你们是组委会的?要核实什么?”



    “我一笔钱是从海外账户打来的,户头是北绒厂,请问这笔钱是你们汇的吗?”



    “是啊,是我们董事长汇的。”



    王瑶很平静的回答。



    “请问,你是北绒厂的哪位?”



    “我是总经理王瑶。”



    “你好,你好。我想问下,你们董事长在哪儿?”



    “在京城啊。”



    “啊?在京城?”



    “那他怎么没来找我们,而是选择了汇款呢?”



    “他呀,找过你们啊,不过,他说你们太忙了,不好打扰,就直接通知银行了。”



    “哦!”



    这会儿,组委会的人才明白,人家是来过的,只是没人接待!



    哎呀,这么大一尊财神爷,怎么能让他走了呢?!



    “董事长怎么称呼?”



    “卢昌华。”



    “他在哪?”



    “宾馆……”



    拾捣完行李,卢昌华在卫生间里冲了个澡,给朱林刘小庆去了个电话。



    说自己来京城办事,明天要走了,有时间聚一下。



    朱林倒是有时间,刘小庆拍戏呢,回不来。



    他和朱林约好在全聚德总店见面。



    前门大街32号,是全聚德起家的店,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卢昌华换了身衣服,打面的去了前门。



    现在的京城,满大街黄色面的。



    到了全聚德,门口挤满了人,都在排队呢。



    这可咋办?



    他挤到窗口,问道:“师傅哎,有包间没有?”



    “没有了,贵宾大包房,有最低消费!”



    “多少钱?”



    “最低消费三百八十八。”



    “我要了。”



    窗口收费员看了眼卢昌华,脸色立马就变了。



    “先生,这是您的票据,楼上304。”



    卢昌华挤过人群,走上了三楼。



    把票交给了服务员。



    服务员带着他进入了包房。



    包房就是不一样。



    宽敞明亮,大圆桌。



    古色古香。



    他在包房里喝了会茶,就下楼去迎接朱林。



    朱林是电影明星,一出现就引起了轰动。



    卢昌华对着人群中的朱林招手。



    他挤过去,把朱林接了过来。



    还有人跟着,服务员给他们拦住了。



    “朱林姐,你的人气太旺了,应该在拍几部电影。”



    “我呀,想着出国呢。”



    “干嘛出国啊?放弃国内的事业?”



    “我想出去进修一下,见见世面。”



    两人走进包房。



    卢昌华让服务员上菜。



    两人正谈笑风生,他手里的大哥大响了。



    他笑着对朱林说道:“不好意思,可能是家里的电话。”



    他按下接听键。



    “喂。媳妇啊!啥事?”



    “我正和朱林姐吃饭呢?明天要回去了,更老朋友见个面,在吃鸭子呢。”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www.yeguoyuedu.com 安卓苹果均可。】



    “咋的?谁找我?”



    这会,卢昌华就严肃起来。



    王瑶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这会卢昌华才知道,组委会在找他,已经去了宾馆了。



    “行,我知道了。我这有组委会的电话,我打过去吧。”



    卢昌华给组委会办公室打了个电话。



    当他通报了自己的姓名之后,办公室里响起了掌声。



    找这个正主真不容易。



    全国都找了一圈了,终于在京城找到了。



    “卢先生,你们在全聚德?好的,你们就在那儿等着,我们去接你们!”